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技术分析烟草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炎强 申进朝 +2 位作者 刘克建 屈凌波 相秉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4-694,共1页
关键词 gc/ms技术 烟草 挥发性 离子法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石斛兰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莹 王雁 +1 位作者 李振坚 田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2-426,共5页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四种石斛兰DendrobiumNora Tokunaga、DendrobiumGreen Lantern、Den-drobiumSpider Lily和Dendrobium Little Green Apples花朵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四种石斛兰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DendrobiumNo...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四种石斛兰DendrobiumNora Tokunaga、DendrobiumGreen Lantern、Den-drobiumSpider Lily和Dendrobium Little Green Apples花朵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四种石斛兰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DendrobiumNora Tokunaga有香气成分15种,相对含量为79.62%;Den-drobiumGreen Lantern有31种,相对含量94.97%;DendrobiumSpider Lily有88种,相对含量87.45%;DendrobiumLittle Green Apples有79种,相对含量89.49%。烯烃类、醇类和醛类三类化合物占四种石斛兰挥发物总量的63.33%、81.64%、70.47%和66.31%。己醛、2-己烯醛和丁羟甲苯是四种石斛兰共有的主要香气成分,石竹烯是DendrobiumGreen Lantern和DendrobiumSpider Lily的特征香气成分,DendrobiumLittleGreen Apples的苹果香气可能来源于花朵中乙酸乙酯的果香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下载PDF
采油废水的有机构成及其COD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陈进富 李忠涛 +2 位作者 李海平 郑珂 闫建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辽河、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的有机组成 ,并结合炼油厂工艺废水的有机构成 ,分析了采油废水的主要特点 ,探讨了采油废水COD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 ,采油废水中主要含有酚、醛、酮、醇、酯、酸、含氮化合物、烷烃、卤代...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辽河、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的有机组成 ,并结合炼油厂工艺废水的有机构成 ,分析了采油废水的主要特点 ,探讨了采油废水COD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 ,采油废水中主要含有酚、醛、酮、醇、酯、酸、含氮化合物、烷烃、卤代烃等 ;其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分布相对于炼油废水要宽一些 ,有机物的碳数变化更为复杂 ,而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 10 0~ 140之间 ,并占其总有机组成的 70 %~ 90 %。由于采油废水的有机组份中含生物难降解的成分多 ,采用生化技术处理采油废水将面临如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高效优势菌群的培养与驯化问题。对于这种难生物降解的废水 ,化学混凝、吸附臭氧氧化等方法处理COD是较为有效的。采用化学混凝—气浮—吸附臭氧氧化—过滤工艺处理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 ,其COD可由 62 8.1mg/L降到 15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处理 COD gc/ms技术 吸附 臭氧氧化 有机物构成
下载PDF
污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顶空/GC/MS分析
4
作者 谷月玲 胡耿源 刘清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3期405-40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顶空/GC/MS技术,对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共检出有机化合物21种,其中烷基取代苯16种,含氮化合物1种。
关键词 顶空/gc/ms技术 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废水
下载PDF
一起海洛因毒品的GC/MS检验
5
作者 张春水 刘克林 +2 位作者 郑珲 何毅 王炯 《鄂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73-74,共2页
利用GC/MS技术对一起海洛因贩运案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线性方程为C.(μg/mL)= 1.3754E-005×A+0.03742,相关系数r=0.9981;平均回收率88.2%,标准偏差0.35,变异系数0.7%(n= 5),样品含量为11.23%。建立了一个海洛因类毒品的快速... 利用GC/MS技术对一起海洛因贩运案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线性方程为C.(μg/mL)= 1.3754E-005×A+0.03742,相关系数r=0.9981;平均回收率88.2%,标准偏差0.35,变异系数0.7%(n= 5),样品含量为11.23%。建立了一个海洛因类毒品的快速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毒品 gc/ms技术 定性检测 平均回收率 检验方法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利用Py-GC/MS和Py-GC/FID对AKD的定性定量分析
6
作者 刘倩 杨扬 《国际造纸》 2010年第6期4-8,共5页
采用热解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Py-GC/FID)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用未知类型的AKD施胶后的纸样以及CaCO3对热解结果的影响。应用Py-GC/MS技术可以根据热解产物对纸张中的AKD及其他助剂进行定量分析;应用Py-GC/FI... 采用热解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Py-GC/FID)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用未知类型的AKD施胶后的纸样以及CaCO3对热解结果的影响。应用Py-GC/MS技术可以根据热解产物对纸张中的AKD及其他助剂进行定量分析;应用Py-GC/FID技术利用相应的AKD酮峰的面积比可以确定AKD的含量,并且可以建立一条通用校正曲线,对不同种类的AKD均可使用这条曲线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D施胶 定性定量分析 Py-gc/ms 利用 gc/ms技术 热解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校正曲线
下载PDF
文心兰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莹 李辛雷 +2 位作者 王雁 田敏 范妙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研究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文心兰香气的形成及释放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和花朵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香气成... 【目的】研究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文心兰香气的形成及释放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香水文心兰不同花期和花朵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对其中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香水文心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7种,始花期有22种,盛花期有24种,衰落期有41种;随着花朵的开放,烯、醇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醛酮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香水文心兰盛花期花朵的3个不同部位中,蕊柱的香气组成成分有97种,花瓣有71种,唇瓣有89种。蕊柱和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均是醇类化合物,分别为25.36%和58.16%;唇瓣中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为49.17%。【结论】从感官分析与GC/MS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烯类物质是影响香水文心兰香气的重要化合物,其中3,7-二甲基-1,3,6-辛三烯、(反)-2-丁烯酸-2-亚甲基环丙基-2-基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顺)-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是香水文心兰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唇瓣可能是香水文心兰花香释放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水文心兰 花期 花朵部位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下载PDF
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香气成分和挥发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徐瑾 李莹莹 +2 位作者 郑成淑 王超 俞用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2-730,共9页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并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花瓣的表皮细胞和横切面组织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菊花花蕾期...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并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花瓣的表皮细胞和横切面组织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菊花花蕾期共检测到香气成分24种,始花期31种,盛花期43种,终花期22种;随着花朵的开放和凋谢,酮类、萜烯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含量达到最高,而酯类、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盛花期,在舌状花中共检测到香气成分种类31种,在管状花中共检测到50种;舌状花对菊花香气的贡献比管状花大;菊花舌状花由内轮向外轮香气成分种类变化不大,但是同类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出现由内轮向外轮逐渐减少的趋势。(3)异环柠檬醛、桉叶醇、α-蒎烯、β-金合欢烯和石竹烯等化合物可能为菊花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4)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舌状花的香气可能是通过表皮细胞间隙释放的,上表皮是菊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期 花序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宝强 赵志国 +1 位作者 任建武 王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1-656,共6页
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卡特兰‘大新1号’的香气成分及不同花期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2种,始花期有39种,盛花期有66种,衰落期有56种;随着花... 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卡特兰‘大新1号’的香气成分及不同花期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2种,始花期有39种,盛花期有66种,衰落期有56种;随着花朵的开放,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烷烃类和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感官分析与GC/MS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烯类物质是影响卡特兰香气的重要化合物,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醛、苯甲酸甲酯是卡特兰‘大新1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兰 花期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下载PDF
厚朴野生种与栽培种花不同部位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洁 杨志玲 杨旭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42,共6页
以厚朴野生种和栽培种苞片刚裂开的花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了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厚朴野生种共有39种香气成分,雌雄蕊中26种,花瓣中22... 以厚朴野生种和栽培种苞片刚裂开的花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了花朵不同部位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厚朴野生种共有39种香气成分,雌雄蕊中26种,花瓣中22种,栽培种中75种香气成分,雌雄蕊中49种,花瓣中54种。萜烯类是两种厚朴花苞中最重要的香气化合物,莰烯、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石竹烯、芳樟醇是野生种和栽培种中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厚朴野生种和栽培种间以及同种厚朴雌雄蕊与花瓣之间的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野生种 栽培种 花朵部位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下载PDF
鼓槌石斛不同花期香气成分及盛花期香气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黄昕蕾 郑宝强 王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4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明确鼓槌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变化,阐明其花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石斛属植物花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鼓槌石斛原生种为材料,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测定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盛花期时一天中不同... [目的]本研究明确鼓槌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变化,阐明其花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石斛属植物花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鼓槌石斛原生种为材料,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测定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盛花期时一天中不同时段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变化。[结果]从鼓槌石斛花朵释放的花香中共鉴定出花香成分33种,其中,萜烯类15种,酯类7种,醇类6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酮类2种,醛类1种;鼓槌石斛花香成分主要为酯类和萜烯类,其释放量占总香气成分的80%以上。鼓槌石斛盛花期花朵随一天中开放时段的不同,香气成分种类和释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香气种类和释放量均在14:00时达到最高。鼓槌石斛不同花期挥发性成分中的酯类、萜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种类和释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结论]本研究明确鼓槌石斛花朵不同花期及盛花期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挥发性成分及释放量差异明显,乙酸辛酯、β-罗勒烯、α-蒎烯和苯乙醛是影响鼓槌石斛香气的主要物质,为探讨石斛兰香气形成机制和香花型石斛兰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槌石斛 花期 日变化 花香 gc/ms技术
下载PDF
JOB-9003炸药释出气体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方方土 余凤湄 +1 位作者 李哲 刘宁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 E)、GC、GC/M S技术,对JOB-9003炸药及Φ10 mm×8 mm小药柱加速老化贮存初期释出气体进行了研究。检测到的气体物质主要包括JOB-9003的各组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原料、JOB-9003造粒过程中使用的溶剂、JOB-9...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 E)、GC、GC/M S技术,对JOB-9003炸药及Φ10 mm×8 mm小药柱加速老化贮存初期释出气体进行了研究。检测到的气体物质主要包括JOB-9003的各组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原料、JOB-9003造粒过程中使用的溶剂、JOB-9003的组分、JOB-9003释出物质互相反应的产物。研究表明,JOB-9003加速老化贮存初期释出气体以生产过程中被封闭在材料中或溶入材料中的气体为主。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和贮存时间的延长,JOB-9003造型粉及小药柱释出的各种气体组分的浓度大都呈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炸药 释出气体 固相微萃取 JOB-9003炸药 气体组分 gc/ms技术 贮存时间 生产过程 加速老化 固相微萃取 造粒过程 贮存温度
下载PDF
东亚地区的城市、山区和海洋大气中链烷烃、PAHs和荷烷的粒径分布及其来源
13
作者 王格慧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2期62-62,共1页
利用GC/MS技术研究东亚地区的城市(宝鸡)、山区(泰山)和海洋(日本冲绳)大气中9级粒径的链烷烃、多环芳烃(PAHs)和荷烃。城市大气中冬季和春季链烷烃的环境浓度(1698+/-568和487+/-145ngm-3以及PAH(536+/-80和161+/-3... 利用GC/MS技术研究东亚地区的城市(宝鸡)、山区(泰山)和海洋(日本冲绳)大气中9级粒径的链烷烃、多环芳烃(PAHs)和荷烃。城市大气中冬季和春季链烷烃的环境浓度(1698+/-568和487+/-145ngm-3以及PAH(536+/-80和161+/-39ngm-3),和荷烃浓度(65+/-24和20+/-24ngm-3)比山区高1—2个数量级,比海洋样品高2-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 城市大气 东亚地区 粒径分布 链烷烃 山区 PAHS gc/ms技术
下载PDF
鱼塘水中六氯苯水解产物的检测
14
作者 桑向玲 古快仰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S1期37-38,共2页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也称多氯苯,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鱼类对六氯苯的毒性比较敏感,常见于鱼塘水中毒鱼案中。本文作者采用固相萃取技术(SPE),分离富集鱼塘水中六氯苯的代谢产物——五氯苯酚,选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检出鱼...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也称多氯苯,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鱼类对六氯苯的毒性比较敏感,常见于鱼塘水中毒鱼案中。本文作者采用固相萃取技术(SPE),分离富集鱼塘水中六氯苯的代谢产物——五氯苯酚,选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检出鱼塘水中的五氯苯酚。使用SPE技术分析检材中的五氯苯酚,具有快速、方便、省溶剂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实用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苯 鱼塘水 五氯苯酚 水解产物 分离富集 萃取技术 gc/ms技术 检验方法 除草剂 SPE技术
下载PDF
分析与测试
15
《氯碱工业文摘》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LJ20081312 PVC玩具和儿童用品中6种限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同时测定;LJ20081313 Py-GC/MS技术快速鉴别和测定食品保鲜膜;LJ20081314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gc/ms技术 酯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 测试 同时测定 食品保鲜膜 儿童用品
下载PDF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of Four Endemic Tanacetum L. (Asteraceae) Taxa from Turkey and a Chemotaxonomic Approach
16
作者 ǒmer Kilic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In this study the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aerial parts of Tanacetum heterotomum (Bornm.) Grierson, T. zahlbruckneri (Nab.) Griersson, T. densum (Lab.) Schultz Bip. subsp, amani Heywood and T. cadmeum (Boiss.)... In this study the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aerial parts of Tanacetum heterotomum (Bornm.) Grierson, T. zahlbruckneri (Nab.) Griersson, T. densum (Lab.) Schultz Bip. subsp, amani Heywood and T. cadmeum (Boiss.) Heywood subsp, orientale were examined by HS-SPME/GC-MS technique. Thirty six, thirty nine, forty and forty five constituents were determined representing 88.9%, 90.1%, 90.8% and 91.5% of the oil, respectively. The main compounds of studied Tanacetum L. taxa; borneol, α-pinene, 1,8-cineole, β-pinene, camphor, germacrene D, spathulenol are determined. Studied Tanacetum taxa showed congruency with the discription in Flora of Turkey as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n the contrary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were detected very quiet diverse infrageneric level. Chemotypes of Tanacetum L. taxa were reported as borneol, germacrene D, spathulenol, α-pinene, 1,8-cineole, β-pinene and camphor.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chemotaxonomy and natur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acetum L. essential oil CHEMOTAXONOMY natural produc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