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FRP-OFBG筋的桥梁缆索索力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年春 岑晓鹏 +1 位作者 孙利民 龙跃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1-87,共7页
基于内嵌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光纤光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GFRP-OFBG筋),研究了GFRP-OFBG筋自身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GFRP-OFBG智能筋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筋中光栅测量的应变极限达12 000με以上,波长变化达1... 基于内嵌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光纤光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GFRP-OFBG筋),研究了GFRP-OFBG筋自身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GFRP-OFBG智能筋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筋中光栅测量的应变极限达12 000με以上,波长变化达14 nm;对于用GFRP-OFBG筋替换普通钢绞线的中丝而得到的GFRP-OFBG智能钢绞线,进行了应变传感、温度敏感和钢绞线松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FRP-OFBG智能钢绞线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并可实现钢绞线受载全过程监测,绞线中光栅测量应变极限为11 568.2με,光栅波长变化为15.966 nm;对直接增加GFRP-OFBG筋制成的光纤光栅平行钢丝智能索和直接增加GFRP-OFBG智能钢绞线得到的光纤光栅平行钢绞线智能索,进行荷载传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智能索的感知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并可监测70%以上公称破断索力。智能索工程应用案例表明,GFRP-OFBG筋智能拉索在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得到车辆荷载下的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力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 gfrp-ofbg筋 钢绞线 平行钢丝拉索 平行钢绞线拉索
下载PDF
滞动针干预“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镇痛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赵丽萍 陈艺箔 +3 位作者 王雅倩 李之彤 张琪 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14-3623,共10页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左侧股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造模12周后随机挑选6只验证造模成功,将剩余32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6)与滞动针组(n=16),使用滞动针对滞动针组大鼠左侧股内侧肌局部激痛点进行干预治疗,2次/周,治疗4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进行左足机械缩足阈值测定;治疗后第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c-fos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治疗4周后,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等,肌细胞增大并出现核内移现象,细胞内出现圆形挛缩结节以及紧张带;滞动针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细胞多呈角状,细胞内偶见挛缩结节;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c-fos阳性表达升高(P<0.05),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降低(P<0.05);(5)结果表明,滞动针可能通过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间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释放β-内啡肽、增加c-fos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中枢致敏程度,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滞动针 中枢镇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理筋手法调控兔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5 位作者 宋斐 杨楠 赵振宁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0-1608,共9页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促进骨骼肌修复,治疗骨骼肌损伤。但骨骼肌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等与损伤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开展理筋手法对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提高骨骼肌损伤修复质...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促进骨骼肌修复,治疗骨骼肌损伤。但骨骼肌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等与损伤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开展理筋手法对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提高骨骼肌损伤修复质量的相关机制。目的:探索理筋手法提高兔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质量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4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理筋组,每组15只。其中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肌打击造模;造模后理筋组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干预,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的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兔进行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腓肠肌形态及炎性细胞量,Masson染色法观察腓肠肌胶原纤维量,ELISA法检测腓肠肌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配对盒基因7、成肌分化因子、肌细胞生成素、肌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1),肌纤维逐渐愈合;②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白细胞介素6表达持续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10在造模后第7天时升高(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P<0.05);③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造模后第14天配对盒基因7、成肌分化因子、肌细胞生成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第21天时却较之前下降(P<0.05);理筋组各观察点肌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理筋手法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减少纤维化的生成,从而提高兔骨骼肌损伤的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骼肌损伤 炎症 肌卫星细胞 纤维化 瘢痕组织 修复质量
下载PDF
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周凌 胡毓诗 +3 位作者 付志彬 田野 刘志杨 周勋 《中医康复》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方法将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7天。治疗组则...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方法将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7天。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结合小腿三头肌、跖筋膜牵伸训练,其中牵伸训练每天3次,分早、中、晚3个时间段进行,跖筋膜牵伸及小腿三头肌牵伸每次各进行2遍,每遍连续牵拉10次,组间可适当休息,共牵拉4周;推拿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待足底疼痛症状缓解后每隔2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4周后每隔2天进行跖筋膜及小腿三头肌牵伸训练。对两组患者实施随访,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分别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AOFAS-AHS评分对患足功能及测量踝关节背伸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治疗组VAS评分、AOFAS-AHS评分、踝关节背伸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牵伸技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简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跖膜炎 功能性腓肠肌挛缩 推拿 牵伸技术 疼痛 足功能 踝关节背伸
下载PDF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5
作者 刘琳 刘世轩 +1 位作者 陆馨悦 王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跑台坡度为-16°,跑速为16 m/min,训练时间为90 min/次)方式建立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动物模型,每周1次,连续干预8周,休息4周;正常组大鼠不做干预。12周造模结束后,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造模后24 h尿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尿样进行代谢图谱检测,筛选出共同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有32个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上调21个、下调11个;依据变量权重值>3,共14个差异代谢物被认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触发点 大鼠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代谢笼法 运动损伤
下载PDF
理筋手法减轻兔损伤骨骼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5 位作者 赵振宁 宋斐 杨楠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14-2921,共8页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目的:探讨理筋手法促进兔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理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肌打击造模,理筋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治疗,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第7,14,21天分别取5只进行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一般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胶原纤维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GSK3β、p-GSK3β、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TCF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腓肠肌β-cateni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腓肠肌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01),肌纤维逐渐愈合;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p-GSK3β/GSK3β比值较模型组则明显升高(P<0.05);③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01);④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β-catenin核表达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逐渐与空白组相近(P<0.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理筋手法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从而达到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骼肌损伤 腓肠肌 纤维化 瘢痕 修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陈波 陈广胜 梁运宁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3月—2024年4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 目的观察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3月—2024年4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试验组接受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腋窝填充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够改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胸外侧膜组织瓣腋窝填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理筋手法干预兔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炎症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7 位作者 宋斐 赵振宁 杨楠 李泓钰 赵丽丽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15-4222,共8页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将破坏肌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导致骨骼肌病理性损伤。理筋手法治疗骨骼肌损伤疗效确切,但是否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尚未可知。目的:探究理筋手法对兔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减少炎症和细胞凋...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将破坏肌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导致骨骼肌病理性损伤。理筋手法治疗骨骼肌损伤疗效确切,但是否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尚未可知。目的:探究理筋手法对兔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减少炎症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5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理筋组。其中空白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和理筋组均造成腓肠肌损伤模型;造模后模型组不予治疗,理筋组于第3天开始对损伤腓肠肌进行理筋手法操作,1次/d,15 min/次。各组兔分别于造模后的第7,14,21天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一般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TUNEL染色观察腓肠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腓肠肌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炎性细胞减少、肌细胞数量增多、肌组织逐渐愈合;(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肌纤维排列逐渐整齐、线粒体逐渐完整、Z线排列逐渐趋于规则,游离核糖体聚集;(3)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P <0.05);(4)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持续降低(P <0.05),而白细胞介素10在造模后第7天时升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 <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BCL-2/BAX蛋白的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5);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01),且逐渐与空白组相近;(6)RT-PCR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BCL-2/BAX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 <0.05);(7)结果说明:理筋手法能够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凋亡,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修复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标记辅助育种途径分析
9
作者 万文涛 赵仁慧 +10 位作者 陈甜甜 王玲 汪尊杰 张晓 朱冬梅 张晓祥 张伯桥 吴宏亚 张勇 高德荣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由于该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多雨潮湿,赤霉病和白粉病重发、频发,赤霉病还导致籽粒DON毒素增加,冷冬年份苗期易发生黄花叶病,给粮食和食品安全带来双重挑战。扬麦15是21世纪初育成的高产弱...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由于该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多雨潮湿,赤霉病和白粉病重发、频发,赤霉病还导致籽粒DON毒素增加,冷冬年份苗期易发生黄花叶病,给粮食和食品安全带来双重挑战。扬麦15是21世纪初育成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但综合抗病性较弱。为保持扬麦15弱筋品质并提高抗性,本课题组以扬麦15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软质小麦种质92R137和中抗赤霉病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供体亲本,构建回交聚合群体;低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主效位点QYm.nau-2D进行基因聚合,高世代进行赤霉病抗性、品质和产量鉴定,最终育成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的高产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并进入长江中下游小麦国家区试。扬18465所采用的回交、聚合抗性基因的育种路线可为同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赤霉病 白粉病 黄花叶病 小麦
下载PDF
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在弱筋小麦优质栽培模式[基本苗2.40×10^(6)株·hm^(-2),施用纯氮18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肥(倒3.5叶前)=7∶1∶2],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容重大,淀粉品质较高,中筋品种扬麦25和扬麦28也能够达到优质弱筋的要求。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基本苗1.80×10^(6)·hm^(-2),施用纯氮24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5∶2∶3)下,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多数品种不能达到弱筋小麦的标准。要保证弱筋小麦品质,应选择适宜良种,在常规大田栽培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种栽培模式,并根据当地当年气候生态条件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品质
下载PDF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
11
作者 黄廷芝 王志龙 +5 位作者 乔祥梅 程加省 刘列 程耿 于亚雄 王志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云麦85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利用R66作母本、南考217作父本配制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5年获得稳定品系,经过4年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鉴定后,2019-2021年以代号... 云麦85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利用R66作母本、南考217作父本配制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5年获得稳定品系,经过4年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鉴定后,2019-2021年以代号“云19D4-7”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地麦组),2020-2021年度参加云南省地麦品种生产试验。于202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2300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区域试验 旱地小麦新品种 系谱法选育 品种生产试验 适应性鉴定 丰产性 粮食作物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理筋治疗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临床观察
12
作者 龙海云 邓昌茂 +2 位作者 熊伟 朱满华 朱青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中医理筋手法缓解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效果。方法将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贴扎配合中医理筋手法治疗)...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中医理筋手法缓解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效果。方法将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贴扎配合中医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1(肌内效贴贴扎治疗)与对照组2(绝对卧床无任何治疗),各组均为26例。2周后,评估三组情况,包括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100.00%(26/26)高于对照组1的84.62%(22/26)和对照组2的61.54%(16/26)(P<0.05);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1、对照组2低(P<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效果为优的占比61.54%(16/26),高于对照组1的30.77%(8/26)和对照组2的7.69%(2/26)(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中医理筋手法能够有效改善肩部骨折术后上肢肿胀,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相关症状的缓解,应用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骨折术 上肢肿胀 肌内效贴 疼痛
下载PDF
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13
作者 杨娇艳 吉澳梅 +5 位作者 蒋砚青 章智宇 史亚伟 徐荣耀 张平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同期应用颞浅筋膜脂肪瓣进行修复,分析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自主评价,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平均年龄(42.22±16.90)岁,关节盘穿孔12侧,占比57.14%;术前开口度为(24.00±7.94)mm,术后开口度为(34.83±4.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显示,术前大张口VAS值为50(25,75)分,术后为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进食VAS值为50(0,75)分,术后为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8.06±7.50)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67±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测量分析显示术后关节前、上、后间隙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筋膜脂肪瓣置换破损穿孔的关节盘可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关节间隙,是治疗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颞浅膜脂肪瓣
下载PDF
项背肌筋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仉培臻 郭锰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204-209,共6页
项背肌筋膜炎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发的一种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其临床发病特征以项背部肌肉组织疼痛、僵硬、运动受限为主。该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病机假说主要涉及炎症因子、致痛物质、肌纤维粘连、痛阈改变等。目前现代... 项背肌筋膜炎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发的一种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其临床发病特征以项背部肌肉组织疼痛、僵硬、运动受限为主。该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病机假说主要涉及炎症因子、致痛物质、肌纤维粘连、痛阈改变等。目前现代医学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大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干扰电流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为主,还涉及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中医学则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疗法进行治疗,主要通过调节组织肌肉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达到治疗效果。分析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现状,论述项背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探讨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防治项背肌筋膜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背肌膜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综述
下载PDF
带肋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预测方法
15
作者 董恒磊 李东风 +1 位作者 蔡庆森 王代玉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目前有关带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粘结性能的研究不足。收集粘结纤维肋FRP筋(简称粘结肋FRP筋)和机械刻槽肋FRP筋(简称刻槽肋FRP筋)的试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肋FRP筋的宏观破坏模式都是拔出破坏,在... 目前有关带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粘结性能的研究不足。收集粘结纤维肋FRP筋(简称粘结肋FRP筋)和机械刻槽肋FRP筋(简称刻槽肋FRP筋)的试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肋FRP筋的宏观破坏模式都是拔出破坏,在细观上粘结肋FRP筋主要为FRP筋肋的剪切剥落,而混凝土损伤较轻微,大部分刻槽肋FRP筋表现为混凝土肋剪切破坏,二者的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保护层厚度可增强混凝土对FRP筋的约束效果,有助于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但对刻槽肋FRP筋几乎没有影响;增加相对肋高hrd和FRP筋肋宽比FR可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而刻槽肋FRP筋几乎不受hrd的影响,主要受混凝土肋宽比C_(R)的影响,其粘结强度随C_(R)的增加而增大;建立的粘结强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高于设计规范,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式准确考虑了FRP筋肋成型工艺和几何特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肋FRP 肋成型工艺 肋几何特征 粘结破坏模式 粘结强度 理论计算公式
下载PDF
FRP筋混凝土研究综述
16
作者 罗康 刘领 +3 位作者 郭虹丽 王再丽 刘程鹏 杨冬升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FRP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近年来备受瞩目。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其展现出重量轻、耐腐蚀性强、施工便捷等多重优点。基于此,文章对FRP筋的组成、种类、特点及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性介绍,论述了FRP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FRP筋混... FRP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近年来备受瞩目。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其展现出重量轻、耐腐蚀性强、施工便捷等多重优点。基于此,文章对FRP筋的组成、种类、特点及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性介绍,论述了FRP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FRP筋混凝土的设计理论与粘结分析、FRP筋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FRP筋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的反思。研究发现,FRP筋混凝土依然存在粘结性能不足、长期耐久性数据缺乏及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不完善等问题,故未来应提高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加强长期性能测试、完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等,以便将FRP筋混凝土推广应用于更多的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混凝土 高性能纤维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17
作者 买豫 史栋梁 赵俊燕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 目的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给予CT引导下射频针刀联合脊得舒丸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及活动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肌电值及平均功率频率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3.70%低于对照组18.52%(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的肌筋膜触发点拔罐能够减轻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调节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源理论 膜触发点拔罐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
下载PDF
焊接封闭矩形箍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毛吉丽 孙恺 +2 位作者 冯豪 钱恒森 李雯婷 《河南建材》 2025年第1期5-7,共3页
为研究焊接封闭矩形箍筋对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了5个不同箍筋间距的棱柱体试件,并利用有限元分析了试件的压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箍筋间距减小,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增强;箍筋间距越小,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 为研究焊接封闭矩形箍筋对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了5个不同箍筋间距的棱柱体试件,并利用有限元分析了试件的压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箍筋间距减小,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增强;箍筋间距越小,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压应变增越高;箍筋间距对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封闭箍 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督脉刺骨术治疗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基于督脉筋经理论
19
作者 李亚亚 张文兰 +2 位作者 胡永鹏 李秋林 罗维芸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在督脉筋经理论指导下,应用督脉刺骨术治疗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经半年以上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中轴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在督脉筋经理论指导下,应用督脉刺骨术治疗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经半年以上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中轴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给予依那西普注射液控制病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督脉刺骨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SF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评分、Bath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VAS(脊柱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情况(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晨僵时间)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BASFI评分、BASDAI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ESR、CRP水平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制剂依那西普注射液配合督脉刺骨术治疗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更加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脊柱功能,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督脉刺骨术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活动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
20
作者 陈红梅 王娇瑞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探究海水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的单轴受压承载性能,对5根经过海水干湿循环、海水浸泡后的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海水环境对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 为探究海水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的单轴受压承载性能,对5根经过海水干湿循环、海水浸泡后的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海水环境对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的腐蚀作用使柱的承压能力受损,在受压初期试件便产生裂缝,未受海水腐蚀的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最佳,发生压碎破坏且受压性能良好。随着海水腐蚀时间的增加,柱内BFRP筋与珊瑚混凝土协同工作的承压能力被削弱,海水干湿循环比海水浸泡对柱子承压能力的损伤更严重。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将BFRP筋抗压强度值进行折减,提出优化后的BFRP筋珊瑚礁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环境 BFRP 珊瑚礁混凝土柱 轴心受压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