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rop Incidence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 周春平 李小娟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Using GIS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ith ArcGIS software as an analysis tool, taking the diseased maize in Hedong District of Linyi City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iseased ... Using GIS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ith ArcGIS software as an analysis tool, taking the diseased maize in Hedong District of Linyi City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iseased crops this time in spatial loc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d crops mainly dis- tributed along with river tributaries and downstream of main rive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jacent diseased plots was little, so the infection of pests and diseases were excluded, and the major reason of incidence might be river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incidence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gis Weighte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China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装配式构件厂选址研究
2
作者 杨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3期71-75,共5页
在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下,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方式这一现实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构件运输阶段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相比于一般物流运输的物品,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 在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下,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式建筑方式这一现实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构件运输阶段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相比于一般物流运输的物品,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较高,且构件的体积大、单位运输费用高、运输量多。合理的生产基地选址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而且能够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减少构件运输费用,提高构件运输的效率。该文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优势,并综合考量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分布和环境容量等多种因素,旨在为工厂选址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构件 选址研究 gis空间分析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 运输效率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黄宇 罗智勇 杨武年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29,250,共4页
经过认真分析传统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之后,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生成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派生数据集,对该数据集重新分类后消除量... 经过认真分析传统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之后,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生成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派生数据集,对该数据集重新分类后消除量纲的影响,使得各项指标之间具有量值可比性。最后按照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各成本数据进行叠加,生成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分析研究,为城市总体规划,房地产开发、居民购房以及商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城市居住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定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冯欢 谢世友 +2 位作者 柳芬 崔莹 陈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9,共8页
根据重庆市38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从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等3个维度构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定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14年重庆市资源环境... 根据重庆市38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从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等3个维度构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定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14年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县域变化,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中环境子系统指标所占权重值最大,资源子系统次之,社会经济子系统最小;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较大的区域位于西部9个区县;等级中等的区域位于西部和中部10个区县;等级较小的区域位于中部、"两翼"19个区县.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中高值和低值聚类显著性强;热点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西部区县为热点区域,东北翼区县为冷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灰色关联 TOPSIS gis 空间分析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泥石流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真富 蒲达成 +1 位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滑坡为泥石流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分析泥石流流域内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研究滑坡发生的条件与规律,能够为估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选择四川省安县雎水镇4条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选取高程、坡... 滑坡为泥石流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分析泥石流流域内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研究滑坡发生的条件与规律,能够为估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选择四川省安县雎水镇4条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沟壑密度、地形湿度指数6个评价因子,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小于1 000 m、坡度大于40°、沟壑密度5~7 km/km2、地形湿度指数为7.12~9.78、阴坡朝向和低植被覆盖的区域。中等危险度以上的区域包含79.39%的滑坡,并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大,研究区单位面积上发生的滑坡面积也变大,其中,极高危险区内发生的滑坡面积占极高危险区面积的5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 信息量法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 被引量:35
6
作者 翟健 金晓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30-135,共6页
通过建立"空间问题"—"GIS空间分析功能"—"典型规划应用"之间的分类对应关系,来介绍城市规划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分类体系、基本原理及典型应用。力图让规划人员熟悉GIS空间分析方法,理清脉... 通过建立"空间问题"—"GIS空间分析功能"—"典型规划应用"之间的分类对应关系,来介绍城市规划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分类体系、基本原理及典型应用。力图让规划人员熟悉GIS空间分析方法,理清脉络、了解原理、联系实践,从而引发对规划应用需求的思考,以达到GIS应用技术推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gis 空间分析 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和GIS技术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卫权 郭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9-322,325,共5页
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重庆自然灾害易损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主要成分和确定权重,再利用GIS技术对灾害的社会易损度进行综合空间分析计算,并按照社会易损程度把重庆的40个区县分成了5类区域。最后,对此类灾害研究方法存在的问... 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重庆自然灾害易损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主要成分和确定权重,再利用GIS技术对灾害的社会易损度进行综合空间分析计算,并按照社会易损程度把重庆的40个区县分成了5类区域。最后,对此类灾害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gis 社会易损性 重庆
下载PDF
基于GIS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吉秋 吴堑虹 刘爱忠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根据2003年上半年我国SARS流行的地域与时空特征,分析SARS流行与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基于逻辑信息法,利用GIS的空间分类与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对影响SARS流行的环境因素进行筛选与确定,计算相关程度及疫情等级。结... 目的根据2003年上半年我国SARS流行的地域与时空特征,分析SARS流行与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基于逻辑信息法,利用GIS的空间分类与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对影响SARS流行的环境因素进行筛选与确定,计算相关程度及疫情等级。结果SARS流行与所选21个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关性,其中人发钾含量偏低(0.723)与人口流动性大(0.634)影响较大;对10个行政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疫情吻合率达87.5%。结论SARS流行与某些环境因素有关,基于GIS技术和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与预测是可行的、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信息法 SARS gis 环境因素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增城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傅娟 黄铎 《南方建筑》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方法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2 位作者 周俊菊 颉斌斌 雷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干旱内陆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100 m×100 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层次分析和组合赋...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干旱内陆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100 m×100 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层次分析和组合赋权法实现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表达。以凉州区和金川区为中心的地区目前处于可持续发展水平;以永昌县、民勤绿洲和天祝县北部为中心的区域处于较可持续发展及以下水平;古浪县、天祝东部、民勤北部荒漠区和肃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不可持续发展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水平。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尚处在威胁可持续发展和不可持续发展区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属粗放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组合赋权 gis 可持续发展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在环境地学研究中应用GIS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天阳 李凤全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22,63,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地学的常用工具 ,但主要被用来存储和显示地图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认为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空间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模型集成等是其中三个最主要问题。多源环境数据集成是基础 ,空间分析是连接多源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地学的常用工具 ,但主要被用来存储和显示地图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认为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空间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模型集成等是其中三个最主要问题。多源环境数据集成是基础 ,空间分析是连接多源数据集成与模型集成的桥梁和纽带 ,数据通过这个桥梁传输给模型 ,模型对环境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 数据集成 空间分析 模型集成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的底板突水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伟韬 廖尚辉 +1 位作者 宋文成 谢祥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了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估问题,结合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以某井田3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底板突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底板突水风险指数评估的... 为了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估问题,结合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以某井田3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底板突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底板突水风险指数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GIS的数据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各底板突水影响指标的专题图层,基于变异系数法建立数学模型,把专题图层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底板突水风险指数图层。基于自然裂点分类方法,把研究区分成3个区域并确定各区域的阈值,结果表明:当风险指数小于0.25时,该分区为安全区;当风险指数大于等于0.25、小于等于0.45时,该分区为过渡区;当风险指数大于0.45时,该分区为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gis空间分析 底板突水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OODB技术的GIS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少华 潘俊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58,86,共3页
给出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技术中的对象组织和管理思想,采用数据模板和方法模板技术建立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模型。首次采用方... 给出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技术中的对象组织和管理思想,采用数据模板和方法模板技术建立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模型。首次采用方法元库的设计思想来解决面向对象数据库中各对象方法的定义问题,方法元库中具有丰富的方法元,能够满足各对象复杂方法的构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查询 空间分析 面向对象数据库 数据模板 方法模板 方法元
下载PDF
基于GIS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的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付加森 王利 +1 位作者 赵东霞 王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以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大连市各社区人口和医院进行叠加分析,将标准化的可达性数值进行插值处理,使之空间可视化,探究了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人口和二级... 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以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大连市各社区人口和医院进行叠加分析,将标准化的可达性数值进行插值处理,使之空间可视化,探究了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人口和二级以上医院空间分布现状,并对大连市医疗可达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医疗设施北部集中,总体分布不均。西岗区医疗可达性总体状况良好;中山区人口分布密集区,医疗可达性较好;沙河口区可达性较差,亟待提高。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更有效反应区域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gis 改进潜能模型 两步移动搜寻法 大连市医疗设施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少英 陈健飞 +1 位作者 林媚珍 王芳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期60-61,64,共3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GIS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GIS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探索"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模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加强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学习、引入针对性的行业应用案例教学、鼓励学...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GIS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GIS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探索"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模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加强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学习、引入针对性的行业应用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GIS软件、设计应用型综合实验和引导学生创新研究五方面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建议。改革探索的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应用实践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型GIS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课程改革 创新实践型gis人才 行业应用 创新思维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丹 孟斌 +1 位作者 杨婷 陈子轩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8期137-141,共5页
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对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打造“一流”课程、推动“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与创新、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应用型课程体系和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 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对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打造“一流”课程、推动“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与创新、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应用型课程体系和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提出了教学创新的理念及思路,提出将探究理念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融合OBE理念,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落实研究性理念,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随后,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评价和研究5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创新的方法及途径,最后总结了本课程教学创新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创新 理念及思路 方法及途径 教学创新成果 gis空间分析课程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吉林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17
作者 李冰心 张琦琦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2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化年增率呈现放缓的发展趋势,科学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发展水平将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文章以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安图县、中部的德惠市和西部的通榆县为分析对象,以2018年Landsat8遥感影...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化年增率呈现放缓的发展趋势,科学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发展水平将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文章以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安图县、中部的德惠市和西部的通榆县为分析对象,以2018年Landsat8遥感影像和四维图新数据为数据来源,采用基于GIS的人机交互解译分析方法,分别从环境条件和生产要素两方面研究吉林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特点。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方面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作用明显,而在生产需求方面园地类型对居民点密度影响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gis/RS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点 区域差异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德化—尤溪矿集区金成矿远景信息量法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巧 黄顺佳 +2 位作者 魏春慧 江启煜 陈文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56-60,共5页
综合应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数据,进行多源融合的成矿预测,是适应当前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需要.基于GIS,构建德化-尤溪矿集区金矿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划分1000 m×1000 m网格单元,利用数据驱动建模,通过GIS空间分析,挖掘地物... 综合应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数据,进行多源融合的成矿预测,是适应当前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需要.基于GIS,构建德化-尤溪矿集区金矿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划分1000 m×1000 m网格单元,利用数据驱动建模,通过GIS空间分析,挖掘地物化遥感多元找矿信息.在此基础,筛选17个找矿变量,进行信息量法综合信息成矿远景预测,圈定靶区4处及若干零星的远景区段,并划分为A、B、C类,对进一步部署金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金矿 成矿远景预测 信息量法 德化-尤溪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国栋 王立国 +2 位作者 朱海 张典 江国华 《旅游论坛》 2022年第6期49-61,共13页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从自然、社会以及旅游开发3个角度构建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点-轴系统”理论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探讨其优化布局,研究发现: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呈现集聚分布,优质与良好开发适宜区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江西省应构建“四心、三点、九极、两主轴、六次轴、五分区”的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战略体系,以期通过合理的开发适宜性研究,实现旅游开发带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gis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开发适宜性评价 江西省
下载PDF
粗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爽 樊艳伟 马小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随着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开来。GIS的专题应用常常涉及对数据进行多因子分析,而因子分析中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层次分析法能够从大量因子中选取出对评价或决策影响很大... 随着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开来。GIS的专题应用常常涉及对数据进行多因子分析,而因子分析中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层次分析法能够从大量因子中选取出对评价或决策影响很大的因子,但是这些因子所占的权重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粗集理论在确定因子的权重时更好地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两者结合应用在GIS空间分析中,能够使得空间分析更客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集理论 gis空间分析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