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和FRAGSTATS的重庆市长寿区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霏 周启刚 +2 位作者 张晓媛 谷雨 杨鹏五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95-99,共5页
以重庆市长寿区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长寿区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下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区耕地景观占全区总斑块的48.35%,占农业用地景观的59.55%,耕地资源比较充... 以重庆市长寿区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长寿区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下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区耕地景观占全区总斑块的48.35%,占农业用地景观的59.55%,耕地资源比较充足;建设用地景观平均斑块密度为14.855 7个/hm2,平均斑块面积为0.698 hm2,分布零散;长寿区景观格局整体较为合理,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分布较均匀,无一种景观类型占据绝对优势情况;景观格局整体属散布分布,但分散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ARCgis fragstats 长寿区
下载PDF
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于婧 陈艳红 +2 位作者 彭婕 李冀云 聂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32-2943,共12页
借助GIS和Fragstats的分析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生境质量的抗干扰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模型,采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以湖北仙桃为例,探究其三者的空间演变关... 借助GIS和Fragstats的分析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生境质量的抗干扰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模型,采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以湖北仙桃为例,探究其三者的空间演变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仙桃市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出中间高,两侧低,且西翼高于东翼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危险、临界安全、较安全和安全各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21.52%、43.48%、27.10%和7.90%。(2)安全区主要分布在经济、政策优势最凸出及景观格局整体规划较好的中北部中心城区。在此区域景观特征、生境质量的抗干扰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呈现相互增益的协同发展态势。(3)较安全和临界安全区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地景观格局较好,开发程度较低的西翼地区。危险区则主要分布在生境质量抗干扰能力水平低的东翼地区。在东西两翼内景观特征、生境质量的抗干扰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协同性较差,且两两之间的发展矛盾凸出。研究结果可为仙桃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其他类似地区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fragstats 综合评价 土地生态质量 仙桃市
下载PDF
基于GIS和Fragstats的青神县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锐 石一日约 +5 位作者 赵昊天 骆宗诗 郑勇 谢天资 蒋雨轩 陈俊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90-94,共5页
分析青神县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和存在问题,为青神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2018年遥感影像和青神县主城区绿地系统图为基础,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图像增强等处理,采用面向对象法提绿地信息。并结合现场调查,对绿... 分析青神县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和存在问题,为青神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2018年遥感影像和青神县主城区绿地系统图为基础,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图像增强等处理,采用面向对象法提绿地信息。并结合现场调查,对绿地类型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基于Fragstats景观处理软件定量分析了青神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及景观格局。结果:(1)青神县绿地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是区域绿地(其他绿地),占全部绿地的35.08%。公园绿地面积较小,所占比例不大(19.10%)。(2)青神县总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和简单,有利于青神县城市景观的规划利用和管理。(3)区域内景观整体连通性较好,人为干扰或自然破坏较小,但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通性和空间上的聚集度均不强。绿地景观之间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不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自然生态过程。青神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应控制人工景观占比,增加城市绿地,尤其要增加公园绿地的面积并合理均匀布局,并增加通道绿化,将城市中逐渐岛屿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构筑连续的生态绿地网络,保护动物在城市内部的迁徙通道,增加景观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fragstats 青神县 斑块
下载PDF
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其格乐很 何秉宇 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72-77,88,共7页
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为研究靶区,以2008、2013、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2008—2017年研究区生态类型格局面积变化及转移矩阵进... 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为研究靶区,以2008、2013、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2008—2017年研究区生态类型格局面积变化及转移矩阵进行分析,并选取7个景观特征指标,即绿地斑块面积、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类型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聚集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景观转入量主要来自裸地及农田,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90.38 km 2增加至113.34 km^2,2017年绿地面积相较2013年增加了22.96 km^2,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了2百分点。研究区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新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个数最多,斑块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最高,绿地生态功能较弱。绿地斑块形状及绿地景观结构的复杂性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城市绿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中因水磨沟区部分山区绿地景观连通性较强、破碎度小,城市绿地聚集度最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地优化建议,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同时为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景观破碎化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Fragstats崇礼区森林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5
作者 吕佳伟 田旺 《世界生态学》 2022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本文以2019年崇礼地区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ArcGIS对研究区景观进行分类,并运用Fragstats软件从斑块类型与景观尺度上选取指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崇礼区森林景观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崇礼区森林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但景观破碎化程度... 本文以2019年崇礼地区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ArcGIS对研究区景观进行分类,并运用Fragstats软件从斑块类型与景观尺度上选取指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崇礼区森林景观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崇礼区森林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但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荒草坡面积占比较高,而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果杏面积很小,需要调整当地的景观类型,增加覆被面积。整体景观斑块间连通度较高,但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fragstats
下载PDF
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台安县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6
作者 慕哲哲 《世界生态学》 2022年第1期68-76,共9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乡景观格局发生大规模变化。本研究以台安县为例,基于二调矢量,以GIS、Fragstats4.2和GS + 7.0为技术支撑,分别在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选取5类10个景观指数,定量分析台...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乡景观格局发生大规模变化。本研究以台安县为例,基于二调矢量,以GIS、Fragstats4.2和GS + 7.0为技术支撑,分别在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选取5类10个景观指数,定量分析台安县景观格局现状。研究表明:1) 台安县整体景观水平上破碎度较高;斑块的空间连接程度高;景观多样性水平较高,景观类型分布较均匀,异质性水平较高。2) 台安县景观类型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景观空间破碎度较大,斑块分布较离散,耕地景观为研究区的基质景观类型,耕地和园地景观斑块空间链接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fragstats 格网 GS + 7.0
下载PDF
基于GIS与Fragstats的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3,共6页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景观生态 景观指数 多样性 海南省
下载PDF
浅谈GIS技术在避难场所选址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舒 杨振华 +1 位作者 田茗瑜 王琨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配置模型,讨论其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情况,并进行数量优化。最终从102个备选点中确定55个点作为紧急避难场所选址点。本研究可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紧急避难场所区位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包头市中心城区 紧急避难场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平台研究
9
作者 沈国焱 周栓科 +3 位作者 尹光明 刘武 吕若丹 张茜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专业多、数据资料类型多、基础信息结构化程度低,要实现公路全周期、多要素的数字化建设,必然会面临海量数据的融合、处理、维护等,传统信息化系统构架或者人工管理方式,无法完成相关工作,导致公路工程数据全周期...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专业多、数据资料类型多、基础信息结构化程度低,要实现公路全周期、多要素的数字化建设,必然会面临海量数据的融合、处理、维护等,传统信息化系统构架或者人工管理方式,无法完成相关工作,导致公路工程数据全周期流转与共享不畅,海量数据集成与管理困难。传统业务数字化建设系统性差,现有系统多基于某具体业务或工点,导致业务数据兼容性、标准性、统一性难以支撑全生命周期的传递与应用。本文提出基于BIM+GIS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平台,在解决上述痛点的同时,旨在实现道路全要素、全周期、全业务、数字化管理应用基础数据支撑。作为基础底座,为建管、养护和营运等业务系统提供标准化的道路要素数据、应用接口以及道路设施设备的2D/3D模型和高精度地图等可视化服务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BIM+gis 基础数据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的应力强度仿真分析
10
作者 付威 蒋晓东 +1 位作者 彭澎 王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GIS)是广泛使用的电力设备,对现有GIS设备进行扩建是提高变电站输送能力的迫切需求。在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承载着原设备及新设备之间的机械与电气连接,连接母线的稳定性是GIS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文中设计了一种...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GIS)是广泛使用的电力设备,对现有GIS设备进行扩建是提高变电站输送能力的迫切需求。在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承载着原设备及新设备之间的机械与电气连接,连接母线的稳定性是GIS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文中设计了一种同水平位置布置的连接母线,并对母线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峰值为125 kA的短路电流负载,得到了150 ms内的应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母线各零件应力基本随时间呈先增大再减小趋势,应力最大值约在12~20 ms出现,螺栓处应力最大值显著大于导线处。母线两侧的盆式绝缘子主要受力点为三相导线镶嵌处,同时盆式绝缘子在短路电流最大相位置所受力矩最大。文中研究结果可对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母线 盆式绝缘子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FME技术实现CAD与GIS数据共享的研究
11
作者 谢亮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为了促进CAD与GIS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FME技术进行数据转换的方法。首先,通过CAD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随后,详细探讨了分层设色、要素符号与编码标准设计,为数据转换提供了标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GIS数据库... 为了促进CAD与GIS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FME技术进行数据转换的方法。首先,通过CAD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随后,详细探讨了分层设色、要素符号与编码标准设计,为数据转换提供了标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GIS数据库,并通过语义映射技术实现了CAD与GIS数据的共享。最后,对共享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ME技术可以有效实现CAD与GIS数据共享,为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技术 CAD gis 数据 共享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GIS的雪崩灾害危险性评估
12
作者 朱留魁 刘健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组合赋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雪崩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全面评估。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影响雪崩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采用AHP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综合权重,以反映各因... 采用组合赋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雪崩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全面评估。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影响雪崩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采用AHP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综合权重,以反映各因素对雪崩灾害的不同影响程度;此外,利用GIS技术对综合权重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构建雪崩灾害危险性分布图。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和GIS技术,对禾木乡道X852线的雪崩灾害危险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熵权法 组合赋权 gis 雪害评估
下载PDF
基于国产化GIS的深圳市CIM地下空间平台研究及探索
13
作者 周丹 张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章围绕城市建设、运行和应急管理中的地下空间资源底数不清、隐蔽性强、可知不可见等难点和痛点,开展了地下空间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空间表达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用于支撑信创环境下地下空间复杂场景的应用。在应用探索中,采用... 文章围绕城市建设、运行和应急管理中的地下空间资源底数不清、隐蔽性强、可知不可见等难点和痛点,开展了地下空间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空间表达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用于支撑信创环境下地下空间复杂场景的应用。在应用探索中,采用了具有跨平台GIS内核的国产化Map GIS平台软件,构建了覆盖多端、安全可信的CIM地下空间平台框架,推进了深圳市地下“透明化”管理,提升了地下空间风险防控能力,为超大型城市的地下空间资产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提供应用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平台 CIM gis 国产化
下载PDF
BIM+GIS技术在来宾西高速中应用探索
14
作者 杨朝栋 梁承斌 +1 位作者 蒋志强 彭林峰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BIM+GIS融合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可视化的环境,帮助工程项目进行路线选择、地形分析、生产调度和协同,具有非常显著的时间和成本优势。本文针对来宾西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探索了BIM+GIS的关键技... BIM+GIS融合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可视化的环境,帮助工程项目进行路线选择、地形分析、生产调度和协同,具有非常显著的时间和成本优势。本文针对来宾西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探索了BIM+GIS的关键技术应用,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公路工程 红线分析 实时量测 720全景 路基土石方收方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15
作者 何海洋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洛宁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加之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滑坡灾害增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可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获取研究区域高程、坡度、... 洛宁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加之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滑坡灾害增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可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获取研究区域高程、坡度、坡向、岩组、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共7个指标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栅格叠加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信息量值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易发区,结果表明: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500~<750 m、坡度0°~<20°的区域,且绝大部分滑坡所处的地貌为起伏山地;高易发区面积为627.9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7.23%;评价模型精度经ROC曲线检验,AUC值为0.8034,说明基于GIS建立的信息量模型对洛宁县滑坡易发性评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评价 gis 信息量模型 洛宁县
下载PDF
基于GIS与Fragstats景观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珠江口两岸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行 方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1-842,共2页
基于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选用斑块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自1988年以来的基于景观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珠江口两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异质... 基于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选用斑块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自1988年以来的基于景观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珠江口两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异质性在不断增加,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景观格局指数 珠江口两岸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和GIS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德润 牛子孺 +1 位作者 代馨田 李志戈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1期254-256,共3页
在电力系统构建及运维体系中,变压器及其相关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环节的精确执行对于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微小的偏差或疏忽均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 在电力系统构建及运维体系中,变压器及其相关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环节的精确执行对于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微小的偏差或疏忽均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安装程序和技术规范,确保各步骤的精确性。同时,为确保装置在投入运行后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工作,必须满足电力系统相关的工作规范和安装规程。本文对变压器及GIS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通过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揭示其技术关键点与难点,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不仅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安装与调试
下载PDF
应用GIS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森林火灾风险区划——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18
作者 陈国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151,共9页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宁远县47.6%的区域被确定为四级及以上火险等级,主要分布于该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县火险情况严峻;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预测精度达82.7%。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森林火灾风险预测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林火预测和火险制图的重要工具,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为宁远县的林火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险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多准则决策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长青 杨清源 +5 位作者 种自强 尤天宸 马鹏飞 李先兴 宋晓杰 卢天壮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号召,针对煤矿GIS“一张图”中巷道路径不能实现精确计算,矿压数据不能实现高效甄别、有效提取的问题,以及矿压预警需要实现在线推演、可视化展示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号召,针对煤矿GIS“一张图”中巷道路径不能实现精确计算,矿压数据不能实现高效甄别、有效提取的问题,以及矿压预警需要实现在线推演、可视化展示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采用GIS“一张图”、巷道结点-路径拓扑算法、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处理技术、矿压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成能够实现矿井下复杂情况切实反映、矿压监测数据有效提取、采掘风险在线预测、可视化程度高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在李雅庄矿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有效提升煤矿的矿压风险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大数据分析 监测预警平台 在线推演 可视化展示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GIS开发类课程群建设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飞 张素金 +4 位作者 王鑫瑞 张一扬 夏既胜 刘蕊 曾洪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7期7-9,13,共4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课程体系相对混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要进行教学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可以按照“课程+专业+学科”及“教学+竞赛+科研”的总体思路,推动GIS专业开...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课程体系相对混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要进行教学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可以按照“课程+专业+学科”及“教学+竞赛+科研”的总体思路,推动GIS专业开发类课程的全面优化与整合;探索课程体系建设,构建GIS开发类课程群的“四类一体”课程体系。实践表明,GIS开发类课程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良性循环特征的GIS开发类课程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gis开发 课程群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