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A协同GM-CSF和LPS促进骨髓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研究
1
作者 刘腾丽 乔赛 +6 位作者 郑佞波 唐莹 赵慧丽 王悦 梁聚友 孙丽妲 白虹(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探讨IL-17A对小鼠骨髓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加入含GM-CSF(20 ng/ml)RPMI1640完全培基培养8 d,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分化,加入LPS(1μg/ml)继续培养36 h,进一步诱导DC成熟,同时在骨髓... 目的:探讨IL-17A对小鼠骨髓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加入含GM-CSF(20 ng/ml)RPMI1640完全培基培养8 d,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分化,加入LPS(1μg/ml)继续培养36 h,进一步诱导DC成熟,同时在骨髓细胞衍生诱导DC分化及成熟的不同阶段加入不同浓度的rm IL-17A(10、100 ng/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p40和IL-10水平。结果:rm IL-17A可促进GMCSF诱导骨髓细胞衍生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以高浓度rm IL-17A刺激组的CD40及MHCⅡ表达增加最显著;在LPS诱导DC成熟阶段加入rm IL-17A,骨髓细胞衍生DC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且随着rm IL-17A浓度的增加,CD86和MHCⅡ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同时与未加rm IL-17A的对照组相比,低浓度rm IL-17A组LPS刺激骨髓细胞衍生DC分泌IL-12p40和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P<0.001),高浓度rm IL-17A组IL-12p40水平显著增高(P<0.001),但IL-10水平没有变化。结论:IL-17A可促进GM-CSF诱导的骨髓细胞衍生DC前体细胞表型发展,并能协同LPS诱导骨髓衍生DC的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A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衍生树突状细胞 脂多糖
下载PDF
大鼠浆细胞株来源的GM-CSF对受照射小鼠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霞 杨如俊 +3 位作者 蔡建明 杨平 项莺松 张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观察造血生长因子对受照射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大鼠浆细胞株培养上清 (RSP- CM)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培养上清 (L P3- CM)来源的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受不同剂量 6 0 Coγ射线照射的 ICR小鼠。观察小鼠 30 d存活率、死... 目的 :观察造血生长因子对受照射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大鼠浆细胞株培养上清 (RSP- CM)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培养上清 (L P3- CM)来源的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受不同剂量 6 0 Coγ射线照射的 ICR小鼠。观察小鼠 30 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日、保护系数及部分动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研究 GM- CSF对受照射小鼠重建造血功能的疗效及量效、时效关系。结果 :RSP- CM能显著提高受 7.5 Gy照射小鼠的存活率 ,而 L P3- CM则无效。照射剂量为 8.0 Gy时 ,只有 RSP- CM治疗组有效 ,预防组和防治组无效。照射剂量为 8.5 Gy时 ,小鼠 30 d内全部死亡 ,表明 GM- CSF对大剂量照射小鼠疗效差 ,但从保护系数看 ,各实验组均有效 ,且存在量效、时效关系。结论 :RSP- CM源性 GM- CSF对受照小鼠的骨髓损伤有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 ,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量效、时效关系 ,而 L P3- CM源性 M- CSF则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小鼠 gm-csf RSP-CM lp3-CM
下载PDF
GM-CSF体外诱导培养C57BL/6J小鼠BMDCs的动态观察及鉴定
3
作者 赖燕燕 李日伦 +1 位作者 黄应雯 李晓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48-2654,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培养并观察C57BL/6J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集落、形态、表型的动态变化,为BMDCs的形态、表型等方面提供参考数据。取C57BL/6J小鼠骨髓,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和培养BMDCs,在第3、6、9、12天... 本研究旨在通过培养并观察C57BL/6J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集落、形态、表型的动态变化,为BMDCs的形态、表型等方面提供参考数据。取C57BL/6J小鼠骨髓,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和培养BMDCs,在第3、6、9、12天拍照、HE染色观察BMDCs的集落、形态;FACS分析第3、6、9、12天以及LPS刺激后BMDCs的CD11c、CD80和CD86的表达;扫面电镜拍照LPS刺激后BMDCs的树突与形态。发现GM-CSF诱导和培养的C57BL/6J小鼠BMDCs在第3天形成明显的集落、第6天集落释放较多的BMDCs;显微镜下HE染色显示,第3天可见BMDCs有突起、第6天明显,第12天有明显突起的细胞数量增多;FACS分析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BMDCs的CD11c、CD80、CD86的表达逐渐上调,第12天表达较明显,LPS刺激能提高CD80、CD86的表达;扫描电镜显示,LPS刺激的BMDCs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因此GM-CSF诱导和培养的C57BL/6J小鼠BM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突起、表达CD11c、CD80、CD86等树突状细胞(DCs)分子标记,LPS刺激能促进CD11c、CD80、CD8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 脂多糖类
原文传递
IL-6抑制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DCs成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永亮 余佩武 +3 位作者 罗华星 雷晓 刘伟 饶芸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1-913,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于内毒素(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BM-DCs的形态特点。用LPS诱...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于内毒素(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BM-DCs的形态特点。用LPS诱导DC成熟。采用FACS结合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IL-6处理与否,LPS诱导的BMDCs在表型和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上的变化。结果形态观察和FACS分析的结果表明:体外成功培养了纯度较高的高表达CD11c的BMDCs,LPS能明显诱导BMDCs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的表达上调;而经过IL-6处理后,LPS诱导BMDCs表面CD80、CD86、CD40表达上调的能力被显著削弱(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与单独用LPS处理的BMDCs相比,经IL-6处理后的BMDCs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IL-6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MDCs成熟,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脂多糖
下载PDF
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强 彭毅志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 /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干扰素γ(IFN γ)等促成熟物质对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mGM 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DC)成熟特性的影响。 方法 制备小鼠骨髓细胞 ,分别用不同... 目的 观察内毒素 /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干扰素γ(IFN γ)等促成熟物质对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mGM 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DC)成熟特性的影响。 方法 制备小鼠骨髓细胞 ,分别用不同剂量rmGM CSF培养 ,6d后收集悬浮细胞进行检测。用LPS、TNF α、IFN γ与小剂量rmGM CSF培养获得的DC(GMlowDC)共同孵育 3d后 ,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观察其诱导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 ,并与大剂量rmGM CSF培养获得的DC(GMhighDC)进行比较。 结果 GMlowDC不能激活未致敏脾淋巴细胞 ,且在与LPS、TNF α和IFN γ共同培养 3d后 ,仍不能有效诱导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 ,刺激指数 (SI)均 <2 .0 0 ;而GMhighDC刺激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强 ,SI为 4 .71。 结论 GMlowDC具有对LPS、TNF α和IFN γ刺激不敏感的抗成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 gm-csf lps 诱导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脾淋巴细胞增殖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成熟特性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悬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