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针配合电针治疗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杨 吴婧 吴浪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头皮针配合电针治疗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的价值。方法 筛选江西省儿童医院小儿康复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60例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患儿实施分组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纳入3... 目的 观察头皮针配合电针治疗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的价值。方法 筛选江西省儿童医院小儿康复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60例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患儿实施分组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纳入30例。对照组直接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配合电针治疗。治疗3个月后,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GMFM-88)、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Gesell)两项评分的分值变化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两项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变,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GMFM-88评分、Gesell评分明显更具优势,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头皮针配合电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及行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电针 脑性瘫痪 智力障碍 gmfm-88量表评分 Gesell量表评分
下载PDF
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洪安 郑锦洪 +4 位作者 岳乾军 王东洋 周学龙 王占有 谢利双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痉挛分级量表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延丰 齐茗馨 +1 位作者 戚建平 张桂香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肌电生...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CMFM评分、MAS评分、PB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MFM评分、PB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儿下肢功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肌电生物反馈仪 康复效果 gmfm评分 MAS评分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焦玉祥 白丽萍 +2 位作者 张爱 张立芳 徐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physitherapy,PT),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穴电针、体针以及督脉艾灸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physitherapy,PT),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穴电针、体针以及督脉艾灸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能力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9%,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区GMF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区GMF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PT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灸法,与单纯常规PT治疗相比,更有助于提高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电针 艾条灸 头针 物理疗法 综合能力评分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循经穴位按摩+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旷 黎治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按摩+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门诊患者按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康复训练,综合功能评定制定个性化康复训方案,运用神经生理(Bobath)、多种感觉刺激(Rood)训练患儿...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按摩+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门诊患者按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康复训练,综合功能评定制定个性化康复训方案,运用神经生理(Bobath)、多种感觉刺激(Rood)训练患儿头部控制、翻身、坐位、跪立站起、平衡、爬行和各种协调、精细动作训练等;抑制异常行为和姿势,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发育。治疗组46例循经穴位按摩+针刺,按摩:重用督脉阳经,取手足三阳、足太阴、手厥阴经、手少阴、足厥阴经穴位,推拿、按揉、拍、捏、叩按捏肌肉穴位,轻、柔、缓为主,强重刺激为辅,30~45min/次,1次/d;针刺:据患儿运动、智能、肌张力等选择相应穴位及反应点,30号1.0~2.0寸毫针,与头皮成15°~30°,刺入帽状腱膜下,捻转进针;留针30~40min,行针2~3次;1次/d,周末休息;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GMFM评分、ADL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经穴位按摩+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五迟 五软 循经穴位按摩 针刺 康复训练 神经生理(Bobath) 多种感觉刺激(Rood) gmfm评分 ADL评分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观察
6
作者 吴婧 宗洪波 +1 位作者 汪杨 徐冬梅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9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DCP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DCP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GMFM评分、Wee FIM及GDD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GMFM评分、Wee FIM及GDD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异功散可以有效改善DCP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异功散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gmfm量表评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脑瘫患儿肌肉电生理及影像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关丽君 穆亚萍 +4 位作者 李红 郑晓枫 王岩 栾树彬 闫薪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肉电生理及影像学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及非穴位注射组(对照组),治疗组89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加...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肉电生理及影像学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及非穴位注射组(对照组),治疗组89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治疗前后进行腓肠肌肌肉超声、表面肌电图及GMFM量表评分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1在表面肌电图比较中,治疗组腓肠肌波幅均值有提高,腓肠肌肌电积分值有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在超声比较中,治疗组中腓肠肌肌肉纤维结构紊乱好转4例;对照组中肌肉纤维结构紊乱好转3例;治疗组中肌肉回声增强好转3例;对照组中肌肉回声增强好转2例,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GMFM评分比较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使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收缩时参与的肌纤维数量增加,超声影像显示肌肉纤维走行及回声有好转趋势。提示该疗法能够改善肌肉萎缩程度,提高肌肉电活动,增加肌肉收缩、舒张活性,进而使脑瘫患儿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痉挛型脑性瘫痪 腓肠肌肌肉超声 表面肌电图 gmfm评分
原文传递
针刺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锦涛 张卫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7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国医堂及脑病科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国医堂及脑病科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和肌张力程度(MA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MFM-88量表、M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组治疗后的GMFM-88量表高于对照组,M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针刺丘墟透照海结合健脾通督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调节肌张力,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自身消化和免疫,增强临床疗效,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小儿推拿 健脾通督 丘墟透照海 粗大运动功能 肌张力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丁德琴 谢丽萍 +2 位作者 朱金玲 林燕娥 沈琼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后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施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儿进行...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后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施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儿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GMFM量表及Barthel(BI)量表结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MFM、Barthe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GMFM、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延伸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干预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延续护理 gmfm评分 Barthel评分
原文传递
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郭培坚 林丽莎 +1 位作者 彭桂兰 刘倩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期25-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科室进行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治...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科室进行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随意动动型脑瘫 悬吊训练 康复训练 gmfm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