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加权与再分析资料相结合的GNSS PWV时序填补方法
1
作者 赵庆志 杜正 +1 位作者 姚宜斌 姚顽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1-1668,共8页
PWV是对流层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长时序连续的PWV对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但受外界因素影响,目前GNSS获取的PWV长时序数据缺失严重或分辨率较差,无法满足长时序分析的应用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时空加权的PWV长时... PWV是对流层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长时序连续的PWV对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但受外界因素影响,目前GNSS获取的PWV长时序数据缺失严重或分辨率较差,无法满足长时序分析的应用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时空加权的PWV长时序填补方法(STW)。该方法引入再分析资料,同时顾及GNSS站点上空水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测站位置给予PWV时空变化不同的权值,选取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实测数据和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TW方法在不同时间分辨率的数据缺失和PWV长时序重采样方面均优于经典的线性插值和模型替换方法,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精确和完整的PWV长时序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时空加权 pwv 时序填补
下载PDF
利用GNSS PWV的AOD自适应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庆志 苏静 +1 位作者 杨鹏飞 姚宜斌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9-1289,共11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气溶胶总含量的基本参数,对研究大气空气质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类型AOD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两种基于GNSS PWV的AOD自适应预测方法。提出的方法考虑了相邻历元间AOD的时...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气溶胶总含量的基本参数,对研究大气空气质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类型AOD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两种基于GNSS PWV的AOD自适应预测方法。提出的方法考虑了相邻历元间AOD的时间自相关性,且模型系数能够自适应更新。一种方法是直接基于GNSS PWV对550 nm的AOD进行建模,简称TAF(total AOD forecast)模型。另一种AOD建模方法顾及了5种不同类型AOD对PWV的敏感性,简称FTAF(five type-based AOD forecast,FTAF)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PWV与5种类型AOD的函数关系。其次,依据550 nm AOD与5种类型AOD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类型AOD在550 nm AOD中所占的权重。最后,利用PWV预测5种类型的AOD,并通过加权平均获取最终的550 nm AOD。选取京津冀地区16个GNSS测站数据对提出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提出的两种550 nm AOD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FTAF模型优于TAF模型。本文提出的AOD预测模型能有效地将GNSS反演的对流层参数应用于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为大气环境质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pwv AOD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GNSS PWV的水汽输送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 董思思 +2 位作者 刘严萍 孙卓 李江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3-706,共4页
基于2014年河北省CORS观测及气象资料,利用GNSS PWV进行水汽输送路径研究。通过GNSS PWV、ΔPWV变化与实际降水的比较发现,GNSS PWV空间变化与水汽输送路径一致,验证了河北省存在由南向北、由西北向东南的两条水汽输送路径。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水汽 gnss 河北省
下载PDF
融合GNSS和随机森林算法的FY-3D PWV高精度校正模型
4
作者 贺致芬 石娜 +2 位作者 宋禄楷 焦英华 张文渊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3,共7页
FY-3D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提供的新型遥感水汽产品。针对降水、云、地表反射等因素影响导致的FY-3D PWV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GNSS和随机森林算法的FY-3D PWV高精度校正模型。... FY-3D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提供的新型遥感水汽产品。针对降水、云、地表反射等因素影响导致的FY-3D PWV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GNSS和随机森林算法的FY-3D PWV高精度校正模型。该模型使用随机森林算法作为核心结构,充分考虑FY-3D PWV产品的多类型影响因素,以FY-3D像元的PWV值、时间、位置、高程、地表类型以及观测姿态等特征参数为输入变量,以高精度GNSS PWV为目标变量,利用美国西部地区202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产品和线性校正模型,该模型分别使FY-3D PWV产品的精度提高了40.68%和36.07%,说明了其在FY-3D水汽产品校正中的优越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D pwv gnss pwv 随机森林 校正模型 多影响因素
下载PDF
GNSS辅助风云三号卫星MERSI近红外通道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方法
5
作者 赵庆志 马智 +1 位作者 姚宜斌 杜正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大气水汽是对流层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短临天气预警和长期气候监测等领域。我国风云三号(FY-3)系列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可用于大气水汽监测,但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时存在大气透过率参数低估、水汽与大气透过率... 大气水汽是对流层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短临天气预警和长期气候监测等领域。我国风云三号(FY-3)系列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可用于大气水汽监测,但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时存在大气透过率参数低估、水汽与大气透过率回归系数经验选取的缺陷,无法满足在短临降雨监测、数值同化等高精度PWV应用方面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GNSS辅助FY-3卫星的高精度PWV反演方法。本文方法引入高精度实测GNSS PWV作为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的回归拟合参数,辅助FY-3 L1级数据精确估计PWV和大气透过率的模型回归系数;同时,该方法顾及季节和高程因素对FY-3-L1 PWV反演的影响,分季节反演PWV并引入数字高程模型修正由于部分大气透过率参数低估导致的FY-3 L1 PWV相对不准确的现象。选取中国区域2013—2014年FY-3A卫星的L1数据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260个GNSS测站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GNSS辅助FY-3系列卫星PWV反演方法优于传统方法(FY-3A-L2 PWV),其整体精度改善率为74.5%,可得到更加可靠、稳健性更强的PWV格网产品,对于其在短临降雨监测和数值同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风云三号卫星 pwv 大气透过率参数
下载PDF
利用GPT3模型的GNSS⁃PWV计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颖 许思怡 +3 位作者 李黎 卢厚贤 何琦敏 王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8,103,共6页
针对部分GNSS测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时无法实时计算可降水量(PWV)的问题,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将GPT3模型参数与GNSS对流层总延迟(ZTD)融合获取高精度PWV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PT3模型的气象参数和各类对流层延迟参数在长三... 针对部分GNSS测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时无法实时计算可降水量(PWV)的问题,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将GPT3模型参数与GNSS对流层总延迟(ZTD)融合获取高精度PWV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PT3模型的气象参数和各类对流层延迟参数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融合GPT3模型的干延迟(ZHD)、加权平均温度(Tm)和GNSS⁃ZTD所得PWV的RMS为3.56 mm,接近GNSS⁃PWV的3.74 mm,远优于GPT3⁃PWV的11.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pwv GPT3模型 融合
下载PDF
地基BDS/GNSS水汽监测在水利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铭涵 庞治国 +2 位作者 吕娟 张朋杰 崔香蕊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1期19-33,共15页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汽都集中在对流层,水汽含量对全球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调节热量平衡.对对流层水汽监测、水资源管理、极端天气预警和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汽都集中在对流层,水汽含量对全球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调节热量平衡.对对流层水汽监测、水资源管理、极端天气预警和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GNSS技术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BDS/GNSS大气可降水量反演(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水汽探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水汽探测技术可实现对水汽高精度、近实时的监测.本文对BDS/GNSS PWV反演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阐明其反演原理与方法,主要从高精度水汽监测、降水短临预报、气候变化及旱涝监测方面分析地基BDS/GNSS水汽监测在水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pwv)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gnss水汽监测 多源数据水汽监测 gnss水利应用 智能化水汽监测
下载PDF
基于GNSS水汽和地面假相当位温观测的短时强降水阈值预报方法研究
8
作者 余洋 万蓉 +1 位作者 付志康 向怡衡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3-615,共13页
基于2019年和2020年6—7月GNSS水汽监测网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和并址气象站的地面雨量、温、压、湿等同步观测数据,利用临界成功指数(CSI)和命中率(POD)两个检验指标,探索建立了基于PWV、6小时水汽增量(PWV*)及假相当位温距平(θ_(se... 基于2019年和2020年6—7月GNSS水汽监测网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和并址气象站的地面雨量、温、压、湿等同步观测数据,利用临界成功指数(CSI)和命中率(POD)两个检验指标,探索建立了基于PWV、6小时水汽增量(PWV*)及假相当位温距平(θ_(se)*)的短时强降水阈值预报方法,并利用2021年6—7月降水样本对该预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CSI和POD分别为0.167和0.593,其评分高于目前常规业务方法对短时强降水的客观预报评分,其中约48%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预警之后的24小时内,约78%发生于48小时内。研究区域内78.6%的短时强降水样本发生在连续15小时PWV*的累积值(∑PWV*)≥75 mm且连续24小时θ_(se)*累积值(∑θ_(se)*)≥30 K的条件下;PWV高值区叠加∑PWV*和∑θ_(se)*的大值区对梅雨期短时强降水以及暴雨发生区域有较好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gnss 大气可降水量 假相当位温 客观预报
下载PDF
基于水汽垂直指数分布特征的PWV快速层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闫香蓉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丁楠 高枫林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GNSS水汽层析技术可以反演对流层水汽三维时空变化情况,但该技术比较复杂、运算量大,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基GNS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结合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指数分布特性来计算大... GNSS水汽层析技术可以反演对流层水汽三维时空变化情况,但该技术比较复杂、运算量大,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基GNS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结合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指数分布特性来计算大气水汽三维分布的快速层析方法.该方法利用香港地区2022年8月的GNSS数据开展试验,与传统GNSS水汽层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层析解算结果与探空数据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虽然快速层析方法的解算结果在底层区域缺少一些水汽变化的细节信息,精度略逊于传统层析方法,但是在中、高层时精度会有所提升,层析解算结果良好.而且本文提出的快速层析方法无需构建和解算复杂的层析方程组,可以在大量GNSS测站参与水汽层析时减少计算复杂度,提升运算能力,同时可以更快地得到任意高度层的水汽密度,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层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大气可降水量(pwv) 水汽层析 水汽密度 垂直分层
下载PDF
基于GNSS水汽与FY-4A闪电资料的降水阈值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勇 周洲 +1 位作者 吴文坛 刘严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以河北省为例,综合GNSS水汽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FY-4A)闪电资料,开展降水阈值模型研究,确定降水阈值判断影响指标。设置候选阈值集范围,使用临界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CSI)确定各影响指标的阈值。通过FY-4A闪电资料获取最佳... 以河北省为例,综合GNSS水汽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FY-4A)闪电资料,开展降水阈值模型研究,确定降水阈值判断影响指标。设置候选阈值集范围,使用临界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CSI)确定各影响指标的阈值。通过FY-4A闪电资料获取最佳阈值选取模型,对另外3个站点应用最佳阈值选取模型验证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融合GNSS水汽与FY-4A闪电资料的降水阈值模型正确率约为60%~80%,而误报率控制在20%~40%之间。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与较低的误报率,可为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水汽 FY-4A闪电资料 临界成功指数 阈值
下载PDF
融合GNSS、ERA5、大气污染物的PM_(2.5)浓度预测研究
11
作者 刘严萍 司甜 +3 位作者 毕慧丽 张曼琪 王勇 许祖豪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冬春季节的空气质量预测有助于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交通治理.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主要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物、水汽等.为提高PM_(2.5)浓度预测的精度,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冬春季节的空气质量预测有助于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交通治理.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主要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物、水汽等.为提高PM_(2.5)浓度预测的精度,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考虑GNSS、ERA5水汽、大气污染物等观测要素,构建PM_(2.5)的浓度预测模型,预测研究未来24 h的PM_(2.5)的浓度.利用GNSS水汽校正区域ERA5水汽,并进行精度评定.利用FFT取大气污染物、第五代大气再分析产品(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 5,ERA5)水汽等观测要素的公共变化周期,获得最佳公共周期为78 h;选取最佳公共周期长度的各类要素作为模型输入,24 h序列的PM_(2.5)浓度作为模型输出.通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价指标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NSS的ERA5水汽校正模型在秋冬季节ERA5水汽精度优于2 mm.FFT-LSTM模型预测精度在平原地区、山地地区和高原地区为10.22μg/m^(3)、8.56μg/m^(3)和9.02μg/m^(3),预测时效达到24 h.可有效预测未来24 h的PM_(2.5)浓度.该模型可为相关部门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大气污染物 gnss水汽 ERA5水汽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长短期记忆(LSTM)
下载PDF
顾及高程的南极洲GNSS可降水量K值模型
12
作者 王锦 李黎 +3 位作者 张敏 许思怡 卢厚贤 何琦敏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针对南极洲地区水汽资料匮乏且时空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顾及高程的南极洲GNSS可降水量K值模型: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利用2015—2021年南极洲地区的8个探空站资料,通过数值积分法计算水汽转换系数(K值),用... 针对南极洲地区水汽资料匮乏且时空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顾及高程的南极洲GNSS可降水量K值模型: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利用2015—2021年南极洲地区的8个探空站资料,通过数值积分法计算水汽转换系数(K值),用2015—2017年的K值建立Emardson-I模型与顾及高程的Emardson-H模型;并用2018—2021年5个探空站和4个GNSS站检验2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就K值预报精度而言,Emardson-I模型的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均方根(RMS)的平均值分别为0.00199和0.00247,Emardson-H模型的平均MAE和平均RMS分别为0.00179和0.00228,Emardson-H模型精度略优于Emardson-I模型;在南极洲的低海拔地区,基于Emardson-I和Emardson-H模型的GNSS-PWV精度一致,顾及高程的Emardson-H模型优势并不明显;与探空资料的PWV相比,Emardson-H模型的PWV反演精度优于Emardson-I模型。顾及高程的Emardson-H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更适用于南极洲地区的GNSS-PWV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默生(Emardson)模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可降水量(pwv) 转换系数 探空资料 南极洲
下载PDF
GNSS水汽反演层析及其对降雨监测的分析
13
作者 崔许睿 王苗苗 +4 位作者 卞桂阳 周德福 费叔春 戴宇航 蔡文轩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演层析的水汽在降雨监测中的应用,以香港地区卫星定位参考站网(SatRef)中18个站点的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非差分方式分析网内各站点上空的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和测站上空的大气可...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演层析的水汽在降雨监测中的应用,以香港地区卫星定位参考站网(SatRef)中18个站点的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非差分方式分析网内各站点上空的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和测站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结合水汽层析技术获得三维分布的大气水汽结构,并分别以大气可降水量和无线电探空站的垂直剖面数据为参考对层析结果进行检核,结果表明,内部平均差异约2 mm,外部差异最大1.7 mm,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以红色警告的一次降雨过程为例,对降雨前后水汽的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NSS反演的区域大气可降水量及空间水汽尤其是低高度层的水汽,在降雨前后变化较为明显,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反映降雨前后及降雨过程中水汽的变化和空间移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气象学 大气可降水量(pwv) 水汽层析 降雨监测
下载PDF
基于GNSS PWV的短临降雨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单路路 姚宜斌 +1 位作者 赵庆志 刘立 《测绘地理信息》 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能够有效地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ipitable water vapor,PWV),相对于传统的无线电探空技术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分布广泛、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研究强对流等灾害性降雨天气过程...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能够有效地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ipitable water vapor,PWV),相对于传统的无线电探空技术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分布广泛、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研究强对流等灾害性降雨天气过程中的水汽变化。通过研究大气可降水量时变特征与降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发现降雨发生数小时内PWV含量有急剧增大的现象,由此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GNSS PWV的短临降雨预测方法。利用2014-09-01~2015-08-31浙江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网的GNSS观测数据和降雨量信息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短临降雨的正确率达到80%,而误报率控制在66%左右,与目前国际同行根据PWV预测出的结果相比,正确率提高约7%。将该预测方法应用于武汉2010年全年降雨中,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于降雨的短临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pwv 短临降雨预测方法 正确率
原文传递
GNSS/PWV与风云四号A星GIIRS水汽廓线融合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杜明斌 梁宏 +4 位作者 吴春强 曹云昌 郭巍 唐玉琪 岳彩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0-952,共13页
中国新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FY-4A)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 GIIRS)以红外高光谱干涉分光方式探测三维大气温湿结构,取得了在静止轨道上探测大气的突破性进展。地基全... 中国新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FY-4A)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 GIIRS)以红外高光谱干涉分光方式探测三维大气温湿结构,取得了在静止轨道上探测大气的突破性进展。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一种连续监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有效手段,基于2018年6—8月中国地基GNSS站监测的PWV和FY-4A/GIIRS水汽廓线的业务产品以及常规无线电探空资料,开展GNSS/PWV与FY-4A/GIIRS水汽廓线快速融合应用,以提高卫星资料反演大气水汽廓线的精度。结果表明:与常规无线电探空相比,FY-4A/GIIRS水汽廓线产品在大气低层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5 g/kg,700 hPa为2.4 g/kg,500 hPa以上因水汽含量较低RSME小于1.5 g/kg。GNSS/PWV与FY-4A/GIIRS水汽廓线融合后,FY-4A/GIIRS水汽廓线误差整层RMSE减小20%,从近地层到600 hPa RMSE平均减小20%—25%,尤其是850—700 hPa改善最明显,极大改善了卫星水汽反演资料的可用性。对一次多系统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应用分析表明,GNSS/PWV和FY-4A/GIIRS融合产品可获得高时、空密度的大气水汽廓线,对强降水的临近预报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廓线 融合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大气可降水量 风云四号 高光谱
下载PDF
北京地区GNSS水汽/雾霾时空特征分析
16
作者 胡月华 姜晓爽 +1 位作者 杨超 高萍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3期95-97,共3页
针对北京地区冬季雾霾频发的问题,借助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地区GNSS水汽/雾霾进行时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与GNSS水汽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且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北京地区夏季GNSS水汽含量最高,基本保持... 针对北京地区冬季雾霾频发的问题,借助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地区GNSS水汽/雾霾进行时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与GNSS水汽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且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北京地区夏季GNSS水汽含量最高,基本保持在100~160 mm之间,秋季次之,冬季和春季水平相当且最少;北京地区冬季PM_(2.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雾霾最严重时PM2.5含量达到190 g/m^(3);整个冬季雾霾指数居高不下,水汽较少不足以抑制雾霾天气的发生;大气可降水量与冬季PM_(2.5)正相关,夏季负相关。GNSS水汽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监测与治理雾霾天气,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天顶对流层延迟 大气可降水量 雾霾
下载PDF
GNSS空间环境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58
17
作者 姚宜斌 张顺 孔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8-1420,共13页
对流层和电离层是地球近地空间环境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靠近地球表面且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大气圈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GNSS空间环境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介绍了现有GNSS空间环境学中在对流层和电离... 对流层和电离层是地球近地空间环境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靠近地球表面且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大气圈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GNSS空间环境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介绍了现有GNSS空间环境学中在对流层和电离层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GNSS对流层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GNSS对流层关键参数建模和水汽反演两部分;在GNSS电离层研究方面,主要包括GNSS二维/三维电离层建模和区域/全球电离层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大气可降水 电离层 gnss空间环境学
下载PDF
GNSS气象学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耿长江 袁细保 聂菊根 《全球定位系统》 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
叙述了地基GNSS气象学和掩星探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前景,对PWV以及SWV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水汽层析的方法作了讨论。对掩星事件反演的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pwv SWV 层析 掩星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ZWD精化模型构建
19
作者 曲双宝 冯威 邓硕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针对已有天顶湿延迟(zenith wet delay,ZWD)模型的建模数据未能顾及精细的日周期变化的问题,为充分探究顾及日周期变化对建模的精度影响,根据2015—2017年ECMWF提供的第5代再分析资料(ERA5)建立未顾及日变化的CZWD_1模型和顾及日变化的C... 针对已有天顶湿延迟(zenith wet delay,ZWD)模型的建模数据未能顾及精细的日周期变化的问题,为充分探究顾及日周期变化对建模的精度影响,根据2015—2017年ECMWF提供的第5代再分析资料(ERA5)建立未顾及日变化的CZWD_1模型和顾及日变化的CZWD_2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为参考值,CZWD_2模型表现出最优的精度,年均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相较于GPT3和CZWD_1模型分别提高了0.90 cm (18.7%)和0.32 cm (7.6%);以2018年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ZWD_2模型的年均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相较于GPT3和CZWD_1模型分别提高了1.24 cm (21.2%)和0.47 cm (9.3%)。此外,将所构建的ZWD模型应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水汽(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反演,CZWD_2模型表现出最优的反演精度,其RMS值相较于GPT3和CZWD_1模型分别提高了1.52 mm (27.7%)和0.38 mm (8.8%)。因此,CZWD_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及气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天顶湿延迟 CZWD_1模型 CZWD_2模型 gnss-pwv
下载PDF
An improved typhoon monitoring model based on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and pressure
20
作者 Junyu Li Haojie Li +7 位作者 Lilong Liu Jiaqing Chen Yibin Yao Mingyun Hu Liangke Huang Fade Chen Tengxu Zhang Lv Zhou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3期276-290,共15页
The potential of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typhoons using th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has been confirmed. However,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typhoon is focused on PWV,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movem... The potential of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typhoons using th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has been confirmed. However,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typhoon is focused on PWV,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movement of a typhoon in detail minutely and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accuracy. Hence,based on PWV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we propose an improved typhoon monitoring mode. First,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5-derived PWV(ERA5-PWV) and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derived PWV(GNSS-PWV)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radiosonde PWV(RS-PWV). Then, using the PWV and atmospheric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ERA5, we discussed the anomalous variations of PWV, pressure(P), precipitation, and wind speed during different typhoons. Finally, we compiled a list of critical factors related to typhoon movement, PWV and P. We developed an improved multi-factor typhoon monitoring mode(IMTM) with different models(i.e.,IMTM-I and IMTM-II) in different cases with a higher density of GNSS observation or only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 data. The IMTM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reference movement speeds of HATO and Mangkhut from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Typhoon Network(CMOT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ot mean square(RMS) of the IMTM-I is 1.26 km/h based on ERA5-P and ERA5-PWV,and the absolute bias values are mostly within 2 km/h. Compared with the models considering the single factor ERA5-P/ERA5-PWV, the RMS of the IMTM-I is improved by 26.3% and 38.5%, respectively. The IMTM-II model manifests a residual of only 0.35 km/h.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factor model based on GNSS-PWV/P, the residual of the IMTM-II model is reduced by 90.8% and 84.1%,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propose that the typhoon movement monitoring approach combining PWV and P has evident advantages over the single-factor model and is expected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typhoon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gnss/ERA5 pwv PRESSURE MONITORING Improved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