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丛脞录——说《夜叉国》、《狐妾》、《公孙九娘》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伯陶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47-58,共12页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但作者蒲松龄撰写小说并非天马行空,全凭虚构,许多篇章关乎地理、人物、历史事件乃至涉及明清某些法律因素,皆非杜撰。尽量熟谙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或历史掌故,是今人正确解读《聊斋志...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但作者蒲松龄撰写小说并非天马行空,全凭虚构,许多篇章关乎地理、人物、历史事件乃至涉及明清某些法律因素,皆非杜撰。尽量熟谙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或历史掌故,是今人正确解读《聊斋志异》的前提之一。今天我们为《聊斋志异》作注释,虽仍然难以面面俱到,但对于一些不大明确的问题小心求证直至细致入微,还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注家就有可能误解或曲解作者原意,从而又误导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夜叉国 狐妾 公孙九娘 注释
下载PDF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浩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4-38,45,共6页
蒲松龄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不会有反清情绪,于七之乱也不具备反抗异族压迫的性质,《公孙九娘》"政治隐喻"说不能成立。部分研究者为抬高《公孙九娘》的思想性、艺术性,存在断章取义、选择性运用材料、扭曲作者本意... 蒲松龄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不会有反清情绪,于七之乱也不具备反抗异族压迫的性质,《公孙九娘》"政治隐喻"说不能成立。部分研究者为抬高《公孙九娘》的思想性、艺术性,存在断章取义、选择性运用材料、扭曲作者本意的倾向,过度依赖历史"常识"的解读方法使文章充斥着抽象的意识形态话语,但真正复杂的"社会"和"现实"却被隐没了。只有抛弃"后见之明"式的思维方式,在翔实的材料基础上"回到现场",对作者抱有一种"了解之同情",才能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作出无限接近于事实的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公孙九娘 诗史互证 反思
下载PDF
《公孙九娘》谜团寓意新解
3
作者 郑春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聊斋志异》中,《公孙九娘》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屠杀善良无辜者的罪行,有深刻的寓意。该作品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容易使读者误以为公孙九娘对莱阳生有负所托的行为深感怨恨,故而与莱阳生绝情永别。细读全文可以发现,公孙九娘对莱... 《聊斋志异》中,《公孙九娘》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屠杀善良无辜者的罪行,有深刻的寓意。该作品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容易使读者误以为公孙九娘对莱阳生有负所托的行为深感怨恨,故而与莱阳生绝情永别。细读全文可以发现,公孙九娘对莱阳生没有丝毫怨恨,她的绝情出于对莱阳生深沉的爱,是以极端的方式保护莱阳生,反映了她善良含蓄的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公孙九娘》 悲剧性 寓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