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机制、要素解构与共生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磊 姜克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此作为加速推进国家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部署,“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耦合共生关系。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双碳”战略进行核心技术绿色创新探寻新空间,“双碳”战略实施为新质生产力系统构建...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此作为加速推进国家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部署,“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耦合共生关系。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双碳”战略进行核心技术绿色创新探寻新空间,“双碳”战略实施为新质生产力系统构建绿色经济政策体系铸就新基底。通过解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等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提出“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的共生路径:聚合共生单元,激发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动力;创设共生模式,推动“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的互惠共进;强化共生界面,打通绿色低碳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传输协同渠道;营造共生环境,构建绿色经济政策体系的制度优势,以此实现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产力系统性跃升的齐路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碳”战略 共生系统 耦合互动 绿色创新
下载PDF
“三创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阳 江潇 陈媛 《对外经贸》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这对高校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以“三创”教育为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这对高校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以“三创”教育为导向,从耦合机制构建的角度,就高校“三创融合”型经管类人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创”教育 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战略 耦合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与民俗体育耦合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晖 周琥 +1 位作者 王昭海 袁苗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走体育旅游发展路线成为乡村脱贫、乡村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想要推动乡村体育旅游实现特色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及长远健康发展,有必要促成乡村体育旅游与民俗体育充分耦合,从根本上杜绝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同质化问...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走体育旅游发展路线成为乡村脱贫、乡村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想要推动乡村体育旅游实现特色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及长远健康发展,有必要促成乡村体育旅游与民俗体育充分耦合,从根本上杜绝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切实让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软支撑,为我国体育事业良好发展作出一定贡献。该文率先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与民俗体育耦合的现实意义,而后引申出具体耦合策略,最后补充耦合注意事项,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体育旅游 民俗体育 耦合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下绿色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性研究——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例
4
作者 者贵昌 聂倩 丁钰骅 《现代管理》 2024年第9期2155-2168,共14页
文章以“双碳”战略实现为目标,研究了我国绿色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关系,以此刻画绿色动能的聚合态势及其演化路径。采用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09至2022年六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绿色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耦合关... 文章以“双碳”战略实现为目标,研究了我国绿色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关系,以此刻画绿色动能的聚合态势及其演化路径。采用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2009至2022年六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绿色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耦合关系,得出:各省市(区)绿色金融与新能源产业间的耦合度不断趋于上升,表明绿色动能已经汇聚成势且正在蓄势增强;但广东、浙江等东部省份与江西、贵州、新疆等中西部省市(区)的绿色动能演化路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为此,各省市(区)应充分挖掘绿色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产融互促”效应的实施潜力,增强绿色动能聚合效应,助力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This article aims to achieve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and studi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finance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 in order to depict the aggregation trend and evolution path of green energy.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finance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six major green finance reform pilot zones from 2009 to 2020.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green finance and new energy industries in each province and city (district)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indicating that the green kinetic energy has converged and is increasing.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path of green energy between eastern provinces such as Guangdong and Zhejiang, and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such as Jiangxi, Guizhou, and Xinjiang. Therefore, each province and city (district) should fully tap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potential of the “industry-finance mutual promotion” effect between green finance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enhance the aggregation effect of green kinetic energy, and help the country’s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绿色动能 耦合协调 绿色金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知识耦合测度研究: 基于互补与替代视角
5
作者 王嘉杰 李天逸 +2 位作者 孙建军 吴洁 刘鑫慧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5,共13页
[目的/意义]识别和量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知识耦合,是理解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的关键任务。[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互补性与替代性,文章提出一种在知识网络层面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知识耦合的方... [目的/意义]识别和量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知识耦合,是理解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的关键任务。[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互补性与替代性,文章提出一种在知识网络层面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知识耦合的方法,并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发现两种知识耦合模式:融合式知识耦合与替代式知识耦合。选取2000—2020年间的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融合式知识耦合同时具有较高的产业间知识互补和知识替代,而替代式知识耦合表现为低知识互补和高知识替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之间的替代式知识耦合模式呈现出从减弱到稳定,再从稳定到加强的演化趋势。[局限]产业创新知识网络使用专利分类号的共现数据进行构建,缺少对耦合知识的语义层面的深入解读。未来可以进一步融合专利的语义信息,以更全面地反映产业间知识耦合模式以及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知识耦合 隐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硕含 《城市开发》 2024年第5期114-115,共2页
当前,在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主体单位应当制订完整、全面的融合规划方案,促进资源共享、信息融合,提高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率。在该环节,地方规划主体单位应当从统筹规划层面出发,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 当前,在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主体单位应当制订完整、全面的融合规划方案,促进资源共享、信息融合,提高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率。在该环节,地方规划主体单位应当从统筹规划层面出发,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产业布局统筹、人才资源统筹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并且依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乡文化建设,提升两者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本文针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战略 耦合协同
下载PDF
评价与发展:高校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耦合协调
7
作者 田金莹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发展方向,而高校教育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意义。教育是实现劳动力与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消除贫困、拔穷根、实现“五大振兴”的根本之策...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发展方向,而高校教育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协调意义。教育是实现劳动力与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消除贫困、拔穷根、实现“五大振兴”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着主体多元缺失、思维单向化、实施手段粗放等局面。高校要不断从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用观念思维的优化夯实思想基础,并积极利用精准的方法来推动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耦合协调 产学研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探究——以重庆市为例
8
作者 马璇 《民风》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补齐乡村可持续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选取了重庆市2017-2022年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代表...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补齐乡村可持续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选取了重庆市2017-2022年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及数据,作为分析研究该市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据。经过分析发现,重庆市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呈现出较高的耦合程度,乡村振兴有效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耦合55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卫生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9
作者 张勃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农村卫生服务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农村卫生服务的提升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又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农村基础... 农村卫生服务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农村卫生服务的提升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又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广健康教育、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卫生与经济的整合性增长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卫生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基于“创新链主建-产业链主战”耦合视角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茤祥 刘杨 黄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本文提出创新组织具有“创新链主建-产业链主战”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各类创新组织解构为“主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本文提出创新组织具有“创新链主建-产业链主战”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各类创新组织解构为“主建力量”和“主战力量”,并进一步探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和耦合作用机制,旨在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体系化优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主建-主战 耦合体系
下载PDF
知识耦合视阈下大数据能力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11
作者 袁勇志 诸葛凯 +1 位作者 张勇 林炜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6,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依托大数据能力优化知识能级并实现创业生存与成长目标成为新创企业“新创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将知识耦合引入大数据能力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关系框架...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依托大数据能力优化知识能级并实现创业生存与成长目标成为新创企业“新创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将知识耦合引入大数据能力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关系框架,构建以互补性知识耦合、替代性知识耦合为中介的研究模型,并基于212家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数据能力对知识耦合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通过知识耦合影响新创企业创业绩效;互补性知识耦合与创业生存绩效呈倒U型关系,替代性知识耦合与创业成长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IT-业务战略匹配正向调节大数据能力与知识耦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能力 知识耦合 新创企业 创业绩效 IT-业务战略匹配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耦合及时空分异——基于中国四大战略区域视角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素峰 冯鸿雁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0,共10页
推动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四大战略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0年数据为观察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 推动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四大战略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0年数据为观察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算法以及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对比分析四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并指出其成因。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四大战略区域动态耦合协调差异显著,耦合协调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从动态分布来看,四大战略区域初、中级协调稳定概率较高,向上突破存在壁垒,而初级协调状态回落概率低,脆弱性相对明显;就差异来源而言,区际间差异是四大战略区域耦合协调发展差异的主因,但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为进一步缩小四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差异,区际间应加强相互渗透、相互辐射,加大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配置效率水平,为实现我国数字科技强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四大战略区域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方向与政策——基于战略融合、功能耦合和制度统合逻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之兵 《开放导报》 2023年第3期7-14,共8页
随着诸多区域战略的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已经完成,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包含的发展工具、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三大属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工具属性上面临战略数量多、... 随着诸多区域战略的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已经完成,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包含的发展工具、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三大属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工具属性上面临战略数量多、空间尺度多、相互交叉多的挑战,在目标属性上面临整体功能与个体功能相融合的挑战,在过程属性上面临实现区域一体化、区域深度合作与区域共赢发展的多重约束。因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工具层面应坚持战略融合、在发展目标层面应坚持功能耦合、在发展过程层面应坚持制度统合。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所涉及的区域利益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战略融合、功能耦合与制度统合目标,应立足区域利益同增原则,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强化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深化改革现有政绩考核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战略融合 功能耦合 制度统合
下载PDF
战略型奖励、跨界知识流耦合与新产品创造力
14
作者 赵旭 向希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86,共5页
战略型组织奖励有助于企业持续校准创新战略与知识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异质知识的跨界耦合及创造力水平的提升。基于开放式创新、组织奖励以及知识耦合视角,将企业间跨界知识流耦合划分为知识流双向联合与知识流双向平衡,在此... 战略型组织奖励有助于企业持续校准创新战略与知识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异质知识的跨界耦合及创造力水平的提升。基于开放式创新、组织奖励以及知识耦合视角,将企业间跨界知识流耦合划分为知识流双向联合与知识流双向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型组织奖励通过知识流耦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以中国229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型组织奖励对知识流双向联合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特征,而正向促进知识流双向平衡;知识流双向联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更显著;战略型组织奖励主要通过知识流双向联合的中介作用影响新产品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型组织奖励 知识流耦合 知识流动 新产品创造力
下载PDF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思路
15
作者 钟薇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1,共1页
在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驱动下,旅游业呈现出旅游市场细分、旅游类型多样化、旅游方式自由化等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促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并形成新的旅游业态,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与旅游业(农旅)融合正是顺应上述趋势的一种... 在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驱动下,旅游业呈现出旅游市场细分、旅游类型多样化、旅游方式自由化等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促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并形成新的旅游业态,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与旅游业(农旅)融合正是顺应上述趋势的一种新业态,从田间到餐桌、从农场到度假区,旅游业与农业的耦合发展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旅游业态 旅游市场细分 新业态 耦合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思路 度假区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研究
16
作者 高彩梅 《现代商业》 2024年第13期157-160,共4页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13—2022年西部12个地区的样本数据,采用熵值...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13—2022年西部12个地区的样本数据,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测度模型对西部各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在对测算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实现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区域双循环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战略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评《线性文化视域下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7
作者 肖俊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黄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通过挖掘、利用...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黄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通过挖掘、利用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来促进乡村文旅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参考《线性文化视域下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书,结合黄河流域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阐述当前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战略 旅游事业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视域 自然景观 耦合发展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8
作者 吴振方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第10期22-26,共5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充分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充分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治理于一体的空间地域综合体,起着联结城乡、沟通条块、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地域综合体 枢纽作用 生态文明 机制和政策 耦合协调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乡
下载PDF
煤化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及战略研究刍议
19
作者 周常行 《中氮肥》 CAS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绿色低碳转型是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且绿色低碳转型利于煤化工技术国产化及装备自主化。在“碳中和”、“绿色发展”背景下,现代煤化工企业需妥善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在... 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绿色低碳转型是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且绿色低碳转型利于煤化工技术国产化及装备自主化。在“碳中和”、“绿色发展”背景下,现代煤化工企业需妥善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上,宜开发低碳节能技术、加强煤化产业耦合、落实碳排放边界管理、研究碳回收技术等,分析与探讨煤化工产业转型限制条件、发展要素,研究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并以河南省H企业(现有规模以上煤化工成员企业30余家)为例,利用SWOT分析(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提出以SO策略(增长型战略)为主、兼顾WO策略(劣势与机会策略)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 绿色低碳转型 发展路径 节能低碳技术 煤化产业耦合 碳排放边界 碳回收技术 战略研究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77
20
作者 熊勇清 李世才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4,共7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耦合评价 耦合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