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通过不稳定堆积体监控量测技术
1
作者 唐德平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前,我国高速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施工安全等方面要求较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经常会碰到大面积滑坡体,给施工和附近环境造成较大安全隐患及破坏。该监测方法采用全自动化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全自动化监测系统不受气... 目前,我国高速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施工安全等方面要求较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经常会碰到大面积滑坡体,给施工和附近环境造成较大安全隐患及破坏。该监测方法采用全自动化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全自动化监测系统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全天候进行连续监测,实时上传数据,系统可以人工设置监测极限值、变化速率,能在超出极限值时自动报警,还可通过该系统的子模块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的观测边坡区域的现实场景,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为动态设计边坡加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大大降低了施工及运营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过不稳定堆积体 多种监测技术组合 监控量测技术
下载PDF
热脱附技术在化学分析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左书瑞 陈国通 +2 位作者 毛琼玲 杜月 张婷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49-51,18,共4页
热脱附技术相较传统的溶剂解吸法具有很多优点,成为现代样品前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热解吸技术的进步及其联用技术报道不断增多,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综述了热脱附技术发展,热脱附联用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食品... 热脱附技术相较传统的溶剂解吸法具有很多优点,成为现代样品前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热解吸技术的进步及其联用技术报道不断增多,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综述了热脱附技术发展,热脱附联用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临床诊疗、化工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还对其在化工产品质量监测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旨在为拓展热脱附技术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应用 联用技术 综述 化工产品质量监测
下载PDF
基于组合定位技术的灌注桩施工智能监测系统应用
3
作者 蒋阳阳 吴荣 +3 位作者 赵顺志 陈敏 商仕强 王江伦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038-2042,共5页
为实现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位置高精度定位和桩身垂直度实时控制的智能监测,基于BDS和UWB的组合定位技术及双轴倾角传感器开发了智能监测系统。利用BDS技术中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对目标物水平与高程位置进行定位,结合UWB系统定位层面... 为实现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位置高精度定位和桩身垂直度实时控制的智能监测,基于BDS和UWB的组合定位技术及双轴倾角传感器开发了智能监测系统。利用BDS技术中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对目标物水平与高程位置进行定位,结合UWB系统定位层面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短时脉冲无线电传送信息,应用组合定位技术加强桩基定位稳定性,实现钻机厘米级定位精度并自动引导钻杆就位。通过监测系统辅助施工控制桩基在不同方向的偏移量及桩身偏斜量的大小,并在超过允许偏差范围时做出异常预警。通过在长水机场桩基工程区应用智能监测系统发现,所有灌注桩平面偏移量和桩身垂直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将施工误差控制在较小值。结果表明应用智能检测系统既能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又能满足和提升智慧工地的数字化及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智能监测 BDS UWB 组合定位技术 垂直度
下载PDF
基于GPS-水准联合监测技术的特大跨径桥梁控制测量研究
4
作者 孙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5期135-139,145,共6页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跨径为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特大跨海桥梁日益增多,常规的控制网构建方案能否满足如此大尺寸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逐渐引起了建设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台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在严格遵循测量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跨径为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特大跨海桥梁日益增多,常规的控制网构建方案能否满足如此大尺寸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逐渐引起了建设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台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在严格遵循测量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监测方案,并采用GPS技术及水准测量完成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结果表明,二等GPS控制网最弱边为TZQ5-TZQ6,相对精度为1/505000,控制网反算边长与实测边长的绝对误差在5 mm以内,最大相对误差1/140800,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为±0.29 mm,闭合差为0.5 mm,测量精度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文所采用的控制网点位布设方法、监测方案及遵循原则等均能为建立特大跨海桥梁高精度控制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跨径桥梁 施工控制测量 GPS-水准联合监测技术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策略
5
作者 林文秀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7期151-153,共3页
本文介绍了GC-MS联用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机制,重点探讨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提供... 本文介绍了GC-MS联用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机制,重点探讨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技术 环境监测
下载PDF
GNSS与精密监测机器人联合测绘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杜文博 冯建强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1期34-39,共6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精密监测机器人技术在水利工程外观变形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系统介绍了GNS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与精密监测机器人点位测设技术联合测绘在渠道应急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联合测绘结果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精密监测机器人技术在水利工程外观变形监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系统介绍了GNS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与精密监测机器人点位测设技术联合测绘在渠道应急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联合测绘结果表明,渠道测点测量结果满足渠道外观应急监测精度要求,数据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作业区域工作基点不稳定、渠道收敛观测无方向性等问题,为外观应急监测提供了工程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 点位测设技术 联合测绘 应急监测
下载PDF
面向自动化工作面的电牵引采煤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旭辉 姚闯 +1 位作者 刘志明 赵友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现有采煤机控制系统在数据实时采集处理、远程监控及智能控制算法集成等方面难以满足工作面自动化控制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面向自动化工作面的电牵引采煤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双DSP架构,利用DS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 针对现有采煤机控制系统在数据实时采集处理、远程监控及智能控制算法集成等方面难以满足工作面自动化控制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面向自动化工作面的电牵引采煤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双DSP架构,利用DS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完成采煤机工况数据的采集解算、与外围设备的实时通信,实现了采煤机自动截割控制、采煤工艺变化及远程监控等功能,为采煤机适应自动化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采煤机自动控制 自动截割 采煤工艺组合 远程监控 DSP
下载PDF
魏家地煤矿运输大巷返修支护效果的FLAC模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建喜 徐小兵 +4 位作者 党超 奚家米 张琨 陈新年 张引合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1,95,共4页
以魏家地煤矿运输大巷返修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与实际支护设计相一致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锚网喷+锚注"一次支护基础上进行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方案适应三软煤层变形特... 以魏家地煤矿运输大巷返修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与实际支护设计相一致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锚网喷+锚注"一次支护基础上进行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方案适应三软煤层变形特征。现场试验表明:返修支护方案是可行的,保证了运输大巷围岩的稳定,满足了魏家地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大巷 返修支护 FLAC3D 现场监测 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技术
下载PDF
邻近边坡地铁车站基坑顺逆结合施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毅 张勇 +3 位作者 袁青 陈佳玮 李元海 唐晓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3-881,共9页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穿越山地环境及交通干线的日益增多,车站基坑邻近边坡以及横跨交通干道作为两种典型的特殊施工环境变得愈发难以避免,而采用顺逆结合施工技术可有效缓解基坑工程与现有交通的矛盾.现有研究对于偏压环境下地铁车站基坑...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穿越山地环境及交通干线的日益增多,车站基坑邻近边坡以及横跨交通干道作为两种典型的特殊施工环境变得愈发难以避免,而采用顺逆结合施工技术可有效缓解基坑工程与现有交通的矛盾.现有研究对于偏压环境下地铁车站基坑顺逆结合施工过程的系统分析相对欠缺,为分析偏压环境及顺逆结合施工方式对于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依托深圳轨道交通2号线莲塘口岸站工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偏压环境下顺逆结合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施工过程中基坑土体及围护结构均处于稳定状态,施工完成后地表沉降主要影响区分布在0~1.25H之间,次要影响区在1.25~2.0H之间,沉降最大值出现在0.25H区域附近(H为基坑开挖深度),相对于无偏压环境扩大了25%的沉降影响范围.边坡偏压的存在主要影响邻近边坡处围护桩变形,偏压侧拉锚作用可显著减小围护桩的水平变形,相对于无锚索情况可有效缩减10倍的围护桩水平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边坡 顺逆结合 车站基坑 施工稳定性 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智能网络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X期154-156,共3页
为解决传统单元组合式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中存在的运行稳定性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结合PLC嵌入技术对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PLC技术对智能网络船舶机舱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压缩处理,对船舶机舱监测预警系统结构模... 为解决传统单元组合式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中存在的运行稳定性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结合PLC嵌入技术对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PLC技术对智能网络船舶机舱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压缩处理,对船舶机舱监测预警系统结构模块和功能进行规划,并建立了机舱监测报警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对优化后的预警系统结构运行流畅进行创新设计,保障智能网络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快速安全的运行。通过仿真对比检测证实,智能网络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单元组合式船舶机舱监测预警系统中存在的行稳定性低、时效性差等问题,充分满足监测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 单元组合结构 PLC技术 智能网络型船舶
下载PDF
油田联合站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应用
11
作者 王钰涵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8期111-111,共1页
通过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油田全面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这对进一步优化油田生产工艺,促进油田联合站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趋势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油田联合站 自动化 监控技术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奉节-巴东段)移民工程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波坤 孟淑英 +1 位作者 李述靖 王学佑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63-68,共6页
在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中 ,我们采用 ETM+、SPOT、IKONOS等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航天、航空遥感数据组合 ,监测移民工程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库区奉节 -巴东段移民搬迁建与安置、新开发用地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结构变化、地质灾害及... 在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中 ,我们采用 ETM+、SPOT、IKONOS等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航天、航空遥感数据组合 ,监测移民工程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库区奉节 -巴东段移民搬迁建与安置、新开发用地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结构变化、地质灾害及衍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库区环境及生态平衡与改善经济结构以及移民工程遥感动态监测等 ,取得突破性进展 ,获取了一批重要成果。为三峡移民工程进一步全面、安全地实施、改进规划管理工作及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工程 遥感数据组合 新开发用地 地质灾害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基于多维映射矩阵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巡检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钱建国 张超 +3 位作者 马伟 徐小俊 骆兆军 纪陵 《浙江电力》 2022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软压板多、巡视困难的特点,充分利用一体化监控系统采集信息流的优势,提出了一、二次系统状态对应关系监测的智能巡检技术。通过分析单一类间隔、多类间隔的状态和其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内部压板的投退状态要求,提... 针对智能变电站软压板多、巡视困难的特点,充分利用一体化监控系统采集信息流的优势,提出了一、二次系统状态对应关系监测的智能巡检技术。通过分析单一类间隔、多类间隔的状态和其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内部压板的投退状态要求,提出基于"组合间隔"思维的一、二次系统状态对应关系多维映射矩阵;基于压板类型数据字典和分词语义识别技术,自动识别系统内部相关软压板信息点;构建一、二次系统状态对应关系多维映射矩阵,对一、二次系统状态进行实时侦测、比对和可视化输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好的特点,为变电站运维人员提供了日常运维、异常处理、检修安措的新技术手段和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组合间隔 监控系统 智能巡视 分词技术
下载PDF
色谱-质谱法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贝贝 尹洧 《现代仪器》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其灵敏度高,定性的专一性强,定量再现性好,能够给出被测物质许多结构和含量的信息,解决环境监测中背景复杂、干扰多、被测物质浓度小等问题。
关键词 色谱 质谱 联用技术 水环境监测
下载PDF
既有渣土堆载深大基坑边坡稳定性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健 赵丽 +5 位作者 田国锋 朱国强 杨保华 黄引 许家玮 韩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6-121,共6页
为获得深大基坑既有渣土堆载条件下的边坡失稳机制,提出联合支护技术,以重庆地铁项目放坡开挖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依据强度折减理论,综合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手段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渣土堆载侧边坡潜在破坏类型为剪切滑移破坏... 为获得深大基坑既有渣土堆载条件下的边坡失稳机制,提出联合支护技术,以重庆地铁项目放坡开挖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依据强度折减理论,综合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手段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渣土堆载侧边坡潜在破坏类型为剪切滑移破坏,最大剪切应变率沿坡脚向坡顶逐渐形成、延伸并呈“带状”贯通,是基坑发生滑移失稳破坏的内在根源;2)土层采用“大坡率放坡+铺网喷护”,土层坡比为1∶1.75,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3)岩层采用“小坡率放坡+锚网喷”,岩层坡比为1∶0.75,锚杆+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数值分析、监控量测与经济核算表明: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基坑边坡稳定性,满足“安全、高效、经济”的施工与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理论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深大基坑 联合支护技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毛琼丽 石豪 +3 位作者 严玲 朱艳 陈彦和 李先芝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11期95-102,共8页
介绍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药品质量监控及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结合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方面的未来展望,为促进超高效液相更普及的应用以及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及参考。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安全 非法添加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 联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与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宗平 郑晓洁 +1 位作者 钱伟 卢东亮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9期89-91,共3页
文章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开发的基本程序,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为例,并阐述了核心课程标准编制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考虑的方面。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研制
下载PDF
动载扰动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卓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27-30,84,87,共6页
基于动载扰动下围岩稳定控制原理,以新景矿3105工作面进风巷为试验场所,对采动应力较大、埋深较深、动载扰动较为明显的回采巷道,进行锚固承载结构控制技术方案实践,利用人工钻孔爆破模拟动载扰动,并实时进行矿压联合监测来验证方案可... 基于动载扰动下围岩稳定控制原理,以新景矿3105工作面进风巷为试验场所,对采动应力较大、埋深较深、动载扰动较为明显的回采巷道,进行锚固承载结构控制技术方案实践,利用人工钻孔爆破模拟动载扰动,并实时进行矿压联合监测来验证方案可行性。监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技术方案对该类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扰动 控制技术 矿压联合监测
下载PDF
超化煤矿充水含水层保护及恢复治理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勇丽 李林记 李静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煤矿含水层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及方法手段,根据以往煤矿含水层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历年新方法的探讨,通过排供结合、减少疏排量、填充改变径流通道、采区回填巷道有效支护技术、减少地表径流和监... 煤矿含水层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及方法手段,根据以往煤矿含水层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历年新方法的探讨,通过排供结合、减少疏排量、填充改变径流通道、采区回填巷道有效支护技术、减少地表径流和监测技术系统等6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供结合 径流通道 疏排量 监测技术
下载PDF
原位封场-监控自然衰减法联合修复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案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奕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69-172,共4页
本研究从工艺、周期、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堆体修复及地下水修复方案进行对比,选定了适用于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的修复手段——原位封场-监控自然衰减法联合修复技术。通过对某非正规填埋场实施垂直防渗、水平防渗等工程切断地下水污染源后... 本研究从工艺、周期、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堆体修复及地下水修复方案进行对比,选定了适用于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的修复手段——原位封场-监控自然衰减法联合修复技术。通过对某非正规填埋场实施垂直防渗、水平防渗等工程切断地下水污染源后,借助微生物分子技术方法评估了监控自然衰减的可行性,对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实施了1年期的自然衰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此项联合修复技术能有效去除填埋场周边地下水中的耗氧量、氨氮和硝酸盐,其去除率可分别高达95.1%、99.8%和99.3%,此项研究对于科学提升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填埋场 地下水 原位封场 监控自然衰减法 联合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