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被引量:
25
1
作者
高建华
高抒
+2 位作者
陈鹏
葛晨东
朱大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8,共8页
分析了博鳌港沿岸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 ,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 (GSTA模型 )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GSTA模型结果表明 ,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 :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 ,近期处于淤积状态 ;万泉...
分析了博鳌港沿岸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 ,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 (GSTA模型 )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GSTA模型结果表明 ,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 :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 ,近期处于淤积状态 ;万泉河口以南岸段即玉带滩大致以 NNE走向到 NE走向的转折点为界 ,北部主要是由岸向海运动 ,是侵蚀岸段 ,而南部则主要为由海向岸运动 ,有少量的淤积。博鳌港沿岸泥沙输送在纵向上表现为 :万泉河口以北由南向北运动 ,万泉河口以南 ,北部是由北向南运动 ,南部是由南向北运动。其次还运用了经验公式对GSTA结果进行了验证 ,得到了通过万泉河口南部 (玉带滩 ) 3个断面的沿岸漂沙量 ,其沿岸漂沙方向主要为南北向。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和当地的许多地貌证据基本符合 ,而 GSTA模型在玉带滩北部泥沙纵向输运方向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所表现出的一些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沉积物输送
粒度趋势分析
粒度参数
博鳌港
gsta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被引量:
15
2
作者
肖志建
李团结
廖世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5,共8页
根据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探讨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方法(GSTA模型)分析了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泥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广泛。受...
根据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探讨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方法(GSTA模型)分析了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泥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波浪和陆架水入侵等多种动力作用,伶仃洋表层沉积物颗粒在北面最粗,南面次之,中间最细,东面略粗,西面略细;分选由中部向东、西两岸逐渐变好,但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存在差异。伶仃洋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泥沙呈现出向西南输运的总趋势;内伶仃洋四周泥沙受各种力作用,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中心区域为最大浑浊带,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淇澳岛以南至澳门半岛以东海域受粉砂和黏土向西扩散影响,泥沙向西运移。大屿海峡及外伶仃岛附近海域为高盐水入侵通道,泥沙向西北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粒度参数
泥沙输运
运移趋势
珠江河口
伶仃洋
gsta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被引量:
12
3
作者
肖志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8,共8页
根据现场采集的1 3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的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计算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并结合有关动力沉积背景讨论了其实际意...
根据现场采集的1 3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的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计算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并结合有关动力沉积背景讨论了其实际意义。结果表明: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其中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和陆架环流等动力作用,表层沉积物颗粒呈现出研究区西南部及北部口门附近的泥沙较粗,中部和东部的泥沙较细。东部(即大鹏湾及大亚湾以南的陆架区域)和西南部的分选略好于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的分选又略好于研究区的中南部区域(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区域),但泥沙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不一致。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珠江河口及近岸区域(10 m以浅)泥沙主要向南和西南运移;外海陆架区泥沙主要向东运移;大亚湾和红海湾以南至60 m以浅区域的泥沙呈现向南运移的趋势。黄茅海北面的泥沙向西南运移;大襟岛和荷包岛以南及两岛之间是高盐陆架水入侵通道,泥沙整体向北运移;黄茅海中部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只略微向西输运,故黄茅海河口湾中西部床面有淤浅的趋势。在(113.52E,21.76N)点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泥沙辐聚中心,其东北、西北和南面泥沙均向该点运移辐聚;在万山岛至桂山岛周边区域泥沙呈现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粒度参数
泥沙输运
运移趋势
珠江河口
gsta模型
南海北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核电厂附近岸滩演化过程及沉积物运移趋势的探讨
4
作者
张锡涛
《红水河》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于典型潮滩剖面高程重复测量及沉积物取样数据,分析了某丁字湾沿岸潮滩短期演化特征和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时间内,该区潮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略有弱冲淤现象。GST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潮滩沉积物以缓慢向海搬运...
基于典型潮滩剖面高程重复测量及沉积物取样数据,分析了某丁字湾沿岸潮滩短期演化特征和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时间内,该区潮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略有弱冲淤现象。GST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潮滩沉积物以缓慢向海搬运为主,局部泥砂有往复运动和淤积现象,长期潮滩表现为弱侵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剖面
重复测量
gsta模型
沉积物搬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被引量:
25
1
作者
高建华
高抒
陈鹏
葛晨东
朱大奎
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8,共8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875 612 )
文摘
分析了博鳌港沿岸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 ,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 (GSTA模型 )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GSTA模型结果表明 ,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 :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 ,近期处于淤积状态 ;万泉河口以南岸段即玉带滩大致以 NNE走向到 NE走向的转折点为界 ,北部主要是由岸向海运动 ,是侵蚀岸段 ,而南部则主要为由海向岸运动 ,有少量的淤积。博鳌港沿岸泥沙输送在纵向上表现为 :万泉河口以北由南向北运动 ,万泉河口以南 ,北部是由北向南运动 ,南部是由南向北运动。其次还运用了经验公式对GSTA结果进行了验证 ,得到了通过万泉河口南部 (玉带滩 ) 3个断面的沿岸漂沙量 ,其沿岸漂沙方向主要为南北向。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和当地的许多地貌证据基本符合 ,而 GSTA模型在玉带滩北部泥沙纵向输运方向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所表现出的一些差异 。
关键词
海南岛
沉积物输送
粒度趋势分析
粒度参数
博鳌港
gsta模型
Keywords
sediment transport
gsta
grain size parameters
Boao Harbour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被引量:
15
2
作者
肖志建
李团结
廖世智
机构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5,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2009211)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项目(0516)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底质调查项目(908-01-CJ15)
文摘
根据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探讨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方法(GSTA模型)分析了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泥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波浪和陆架水入侵等多种动力作用,伶仃洋表层沉积物颗粒在北面最粗,南面次之,中间最细,东面略粗,西面略细;分选由中部向东、西两岸逐渐变好,但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存在差异。伶仃洋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泥沙呈现出向西南输运的总趋势;内伶仃洋四周泥沙受各种力作用,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中心区域为最大浑浊带,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淇澳岛以南至澳门半岛以东海域受粉砂和黏土向西扩散影响,泥沙向西运移。大屿海峡及外伶仃岛附近海域为高盐水入侵通道,泥沙向西北运移。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粒度参数
泥沙输运
运移趋势
珠江河口
伶仃洋
gsta模型
Keywords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grain-size parameter
sediment transport
grain-size trend
Pearl River Estuary
Ling-dingyang Bay
gsta
pattern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被引量:
12
3
作者
肖志建
机构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8,共8页
基金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CJ14
908-01-CJ15)
+1 种基金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2009211)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项目(0516)
文摘
根据现场采集的1 3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的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计算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并结合有关动力沉积背景讨论了其实际意义。结果表明: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其中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和陆架环流等动力作用,表层沉积物颗粒呈现出研究区西南部及北部口门附近的泥沙较粗,中部和东部的泥沙较细。东部(即大鹏湾及大亚湾以南的陆架区域)和西南部的分选略好于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的分选又略好于研究区的中南部区域(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区域),但泥沙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不一致。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珠江河口及近岸区域(10 m以浅)泥沙主要向南和西南运移;外海陆架区泥沙主要向东运移;大亚湾和红海湾以南至60 m以浅区域的泥沙呈现向南运移的趋势。黄茅海北面的泥沙向西南运移;大襟岛和荷包岛以南及两岛之间是高盐陆架水入侵通道,泥沙整体向北运移;黄茅海中部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只略微向西输运,故黄茅海河口湾中西部床面有淤浅的趋势。在(113.52E,21.76N)点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泥沙辐聚中心,其东北、西北和南面泥沙均向该点运移辐聚;在万山岛至桂山岛周边区域泥沙呈现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粒度参数
泥沙输运
运移趋势
珠江河口
gsta模型
南海北部
Keywords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grain-size parameter
sediment transport
grain-size trends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gsta
patter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34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核电厂附近岸滩演化过程及沉积物运移趋势的探讨
4
作者
张锡涛
机构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红水河》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文摘
基于典型潮滩剖面高程重复测量及沉积物取样数据,分析了某丁字湾沿岸潮滩短期演化特征和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时间内,该区潮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略有弱冲淤现象。GST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潮滩沉积物以缓慢向海搬运为主,局部泥砂有往复运动和淤积现象,长期潮滩表现为弱侵蚀状态。
关键词
潮滩剖面
重复测量
gsta模型
沉积物搬运
Keywords
tidal flat profile
repeated surveying
gsta
model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分类号
P736.213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高建华
高抒
陈鹏
葛晨东
朱大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肖志建
李团结
廖世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肖志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某核电厂附近岸滩演化过程及沉积物运移趋势的探讨
张锡涛
《红水河》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