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影双栖”的先锋探索:“戏剧性”反刍与“电影味”衍思——论20年代谷剑尘由“戏”及“影”的剧作实践与理论阐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健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103,共12页
20世纪20年代,现代性焦虑导致了中国戏剧、电影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衍生新的时代样貌。因民族戏剧、电影二者艺术探索之杂糅交融、双向共生的历史形态,由"戏"及"影"的先锋性实践则代表了此"过渡期&... 20世纪20年代,现代性焦虑导致了中国戏剧、电影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衍生新的时代样貌。因民族戏剧、电影二者艺术探索之杂糅交融、双向共生的历史形态,由"戏"及"影"的先锋性实践则代表了此"过渡期"之情状。在此,于众多戏、影双栖的现代作家之中,谷剑尘围绕"戏剧性"与"电影味"(2)勾连、衍思民族电影发展的现实路径,以其剧作、论述则可管窥20年代"爱美剧"实践与民族电影创作之间互动、交汇的艺术风尚与文化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剑尘 由“戏”及“影” 戏剧性 电影味
原文传递
“化装讲演”的文体生成及其观念演变
2
作者 焦欣波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100,共13页
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由实践及实验而确立的"化装讲演",最初为一种体现言论自由、承载变革重任的"讲演的戏剧",后衍化为经知识分子主导的一场持久而规模宏大的文化普及与现代教化运动。这种命名于文明... 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由实践及实验而确立的"化装讲演",最初为一种体现言论自由、承载变革重任的"讲演的戏剧",后衍化为经知识分子主导的一场持久而规模宏大的文化普及与现代教化运动。这种命名于文明戏时期的新的演剧形态在五四时期被界定为"教育的戏剧",然而其范畴属性并不拘泥于此,发展至1930年代被镶嵌进注重实效的、功利性的民众戏剧观念之中。尽管"化装讲演"文体及其观念尚未考虑戏剧性及美学追求,缺乏艺术的超现实的一面,但其理论主张为现代中国戏剧观念意识自觉使然,并与现代性启蒙等诸多问题有着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说 文体生成 谷剑尘 阎折梧 民众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