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TSE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影响
1
作者 谭程鹏 刘晓红 李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目的研究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G_(2) and S phase-expressed protein 1,GTSE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免疫学作用和预后分析,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 目的研究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G_(2) and S phase-expressed protein 1,GTSE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免疫学作用和预后分析,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提供的数据,用Kaplan-Meier、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进行GTSE1基因表达、免疫学作用及预后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实验验证GTSE1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应用R软件对GTSE1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GTSE1在人类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肝细胞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GTSE1基因表达与HCC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丰度显著相关(P<0.001)。GTSE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核分裂、细胞器裂变、离子通道活性等基因模块;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等。结论GTSE1在HCC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且在免疫细胞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HCC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 肝细胞癌 预后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TSE1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孙丽妍 宋永祯 +1 位作者 李娅茹 李桂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08-2314,共7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G_(2)and S phase-expressed-1,GTSE1)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预后的关系。方法: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GTSE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G_(2)and S phase-expressed-1,GTSE1)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预后的关系。方法: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GTSE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选择2017年04月至2020年10月本院126例EOC患者(EOC组)和40例同期无EOC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GTSE1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EOC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TSE1水平的关系。随访了解EOC预后,用COX回归分析EOC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GTSE1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GTSE1低水平卵巢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高于GTSE1高水平卵巢癌患者(P<0.05)。随访期间复发98例(77.8%),其中铂类敏感型65例,铂类耐药型33例;死亡41例(32.5%)。EOC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TSE1 mRNA和GTSE1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EOC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TSE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_(s)=0.225,P=0.011)。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Ⅰ-Ⅱ期患者的GTSE1水平低于Ⅲ-Ⅳ期的患者(P<0.001);未复发患者的GTSE1水平低于铂类敏感型和铂类耐药型的患者(P<0.05);生存患者的GTSE1水平低于死亡患者(P<0.001)。GTSE1高水平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低于GTSE1低水平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高(HR=2.110,95%CI:1.465~3.038,P<0.001;HR=2.261,95%CI:1.212~4.216,P=0.011)、初次手术残存灶>1 cm(HR=1.724,95%CI:1.130~2.631,P=0.012;HR=2.465,95%CI:1.246~4.874,P=0.010)和GTSE1>1.29(HR=2.071,95%CI:1.304~3.291,P=0.002;HR=5.634,95%CI:2.410~13.169,P<0.001)是EOC预后(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贝伐单抗(HR=0.293,95%CI:0.116~0.738,P=0.010;HR=0.141,95%CI:0.056~0.357,P<0.001)是EO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EO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TSE1水平高提示预后不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g_(2)/s期应答相关蛋白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miR-183与GSP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柯艺文 陈绵平 +2 位作者 张馨 庞春玉 史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83与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换1(GSPT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9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1例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miR-183和GSPT1的表达...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83与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换1(GSPT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9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1例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miR-183和GSPT1的表达。分析宫颈癌组织中miR-183与GSPT1表达的相关性,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两者之间的结合位点。进一步分析miR-183和GSPT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83的表达(0.521±0.065)低于癌旁组织(1.241±0.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织中GSPT1的表达(2.034±0.374)高于癌旁组织(0.708±0.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颈癌组织中miR-183与GSPT1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1,P=0.001)。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GSPT1 mRNA第981至987碱基存在与miR-183相互作用的位点。宫颈癌组织中miR-183和GSPT1表达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全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8%、73.6%和61.5%。miR-183高表达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1%、86.6%和80.0%,优于miR-183低表达组的82.6%、60.9%和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SPT1高表达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0%、60.4%和39.5%,低于GSPT1低表达组的87.5%、85.4%和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183表达降低,GSPT1表达升高,两者共同促进宫颈癌进展,有望成为宫颈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RNA-183 细胞周期g_(1)到s期的转换1 预后
下载PDF
抑制LRP16基因的表达降低了MCF-7细胞对5-FU的杀伤敏感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廖代祥 李琦 +3 位作者 韩为东 罗成华 蒲永东 赵亚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LRP-16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既往用逆转录病毒介导RNA干扰的方法,已构建了能不同程度抑制MCF-7细胞LRP16基因表达的细胞系pL668(抑制率60%)、pL374(抑制率90%)及其阴性对照pGFPi细胞系。应用台... 目的:探讨LRP-16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既往用逆转录病毒介导RNA干扰的方法,已构建了能不同程度抑制MCF-7细胞LRP16基因表达的细胞系pL668(抑制率60%)、pL374(抑制率90%)及其阴性对照pGFPi细胞系。应用台盼蓝排斥实验法观察三种细胞增殖速率和用细胞周期S期特异性的化疗药物5-FU诱导pL374、pGFPi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pGFPi、pL668、pL374三种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依次降低(P<0.05)。5FU作用于细胞后,pGFPi从24h开始即有10%以上的细胞死亡,48h死亡率达20%,72h死亡率为75%,至96h基本全部死亡;而pL374在72h以后死亡率才明显上升,96h死亡率达30%。结论:抑制LRP16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降低了细胞对5-FU的杀伤敏感性。表明LRP16基因参与了MCF-7细胞周期转化的调节,可能作用于G1/S关卡点。提示该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一个良好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16基因 氟尿嘧啶 MCF-7细胞 g1/s 抑制作用 基因表达 5-FU 杀伤敏感性 雌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