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皮毛贸易在甘宁青地区的兴起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银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甘宁青皮毛贸易是近代以来西北新兴的大宗对外贸易形式,它曾对近代甘宁青民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莫大影响,因而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这一重要经济现象的兴起及其原因作了专门探讨。阐明了近代以来这里贸易内容和结构发生改变,羊... 甘宁青皮毛贸易是近代以来西北新兴的大宗对外贸易形式,它曾对近代甘宁青民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莫大影响,因而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这一重要经济现象的兴起及其原因作了专门探讨。阐明了近代以来这里贸易内容和结构发生改变,羊毛贸易新兴、皮张出口范围和数量空前激增等具体情形,进而分析了皮毛贸易兴起之内外原因。认为这里本身存在的市场潜力和民族市场发育过程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商业实体构成了皮毛贸易兴起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而同时天津开埠、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等外部因素又是刺激甘宁青皮毛贸易兴起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毛贸易 甘宁青地区 近代
下载PDF
论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发展的影响性因素及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钟银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167,共6页
本文立足于对甘宁青近代皮毛贸易发展历程的前期研究,从时代环境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区域政治环境和贸易政策及民族和交通状况三方面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对皮毛贸易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 皮毛贸易 甘宁青地区 影响性因素 特点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银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1-75,共5页
甘宁青地区的皮毛贸易是西北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甘宁青近代皮毛贸易研究对于探寻现当代甘宁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多有裨益。本文立足于近代皮毛贸易在甘宁青地区发展的整体历程,围绕皮毛贸易... 甘宁青地区的皮毛贸易是西北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甘宁青近代皮毛贸易研究对于探寻现当代甘宁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多有裨益。本文立足于近代皮毛贸易在甘宁青地区发展的整体历程,围绕皮毛贸易的性质、积极影响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青区域 皮毛贸易 近代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对外贸易的地域性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孟显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0-76,共7页
近代以来甘宁青的商品种类出现了从原来较为单一的结构向多样化的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洋货的输入和皮毛类货物的大量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外国洋行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时局的动荡,洋货输入与皮毛输出数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近代以来甘宁青的商品种类出现了从原来较为单一的结构向多样化的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洋货的输入和皮毛类货物的大量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外国洋行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时局的动荡,洋货输入与皮毛输出数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大大影响了甘宁青在进出口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这种情况在甘宁青分治后有不同的表现,甘肃一直处于入超的地位,宁夏一直保持着出超地位,青海则经历了出超一入超一出超的变化过程。这反映了甘宁青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在近代环境变化过程中承受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宁青 对外贸易 地域差异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启示
5
作者 朱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作为我国西北腹地一个十分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历来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近代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之际,其民族关系的发展更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重的地域性特征。了解近代历史上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为今天我国... 作为我国西北腹地一个十分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历来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近代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之际,其民族关系的发展更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重的地域性特征。了解近代历史上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为今天我国正确制定民族政策、处理地区民族关系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宁青地区 民族关系 主要特点 启示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地区民间防灾备荒措施探析
6
作者 王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近代百年以来,甘青宁地区频遭自然灾害的破坏。为降低灾害的危害,该区域各族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进行尝试和实践。本文从仓储的建立、水利的建设、耕作方式的探索以及防雹、防风治沙措施等方面对近代甘宁青地区民间防灾备荒的情况加以论... 近代百年以来,甘青宁地区频遭自然灾害的破坏。为降低灾害的危害,该区域各族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进行尝试和实践。本文从仓储的建立、水利的建设、耕作方式的探索以及防雹、防风治沙措施等方面对近代甘宁青地区民间防灾备荒的情况加以论述,并指出这些探索和实践大部分是该区域各民族人民主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灾害规律的结果,也是民间长期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在预防灾害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囿于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宁青 民间 防灾备荒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甘青宁城市扩展及其建成区植被变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江原 郝媛媛 黄祎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74-3988,共15页
开展针对黄河上游甘青宁地区城市建成区空间发展模式及其植被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DMSP/OLS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甘青宁地区21座地级市(州... 开展针对黄河上游甘青宁地区城市建成区空间发展模式及其植被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DMSP/OLS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甘青宁地区21座地级市(州)的城市建成区边界,并从城市空间扩展特征、扩展速度、动态度、紧凑度和重心迁移5个方面对城市扩展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年均NDVI作为表征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的指标,从NDVI总和、均值、比值及其变化量、年际变化率及其变化百分率和稳定性5个方面对研究区2002-2013年城市建成区的植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获得的研究区城市建成区精度较高,误差率在6.7%以内;2)城市用地围绕河西走廊及黄河上游地区形成不连续的“几”字型空间形态,并具有点状、线状和面状3种不同的分布模式;3)城市扩展年均速及动态度大体呈上升趋势,且2010-2013年的城市扩展速度(4.53 km^(2)/a)是2006-2010年的2倍;4)除酒泉、海西、白银、天水、石嘴山和兰州外,其他城市建成区紧凑度指数均较高;5)城市重心在第一(2002-2006)和第二阶段(2006-2010)均向北发生迁移,在第三阶段(2010-2013)则向南发生迁移;6)城市建成区NDVI总和随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呈上升趋势;7)城市建成区植被整体呈向好趋势,从NDVI均值看,2002-2006年植被状况变差,而2006-2013年又有所改善,且NDVI均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普遍小于东部;从NDVI年际变化率和变化百分率来看,各城市建成区均大于外围背景区;8)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普遍较背景区差,且2002-2013年近4/7的城市建成区NDVI比值及其变化量均呈下降趋势;9)城市建成区植被稳定性普遍较差,半数以上城市的变异系数在12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NDVI 城市扩展 植被变化 甘青宁地区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业述要
8
作者 郭婷 《盐业史研究》 2012年第2期16-23,共8页
甘宁青地区盐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先民发现、利用食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甘宁青地区的盐业,有自身的发展轨迹,还受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民族关系、民众生活以及区域对外交流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显现出一些区... 甘宁青地区盐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先民发现、利用食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甘宁青地区的盐业,有自身的发展轨迹,还受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民族关系、民众生活以及区域对外交流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显现出一些区域性特征。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盐务机构的设置以及生产、流通、盐税情况的叙述,勾勒出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此来加深人们对该地区盐业发展史的认识,还可以丰富西北区域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甘宁青地区 盐业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 被引量:3
9
作者 钟银梅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1,共7页
本文以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为视点,着重围绕回族商人在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角色转变、经营特点及其对贸易和民族关系的推进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继续和深化甘宁青皮毛贸易研究。
关键词 回族商人 皮毛贸易 甘宁青
原文传递
水陆兼行的特色运输——近代甘宁青回族羊毛贸易的运输网络
10
作者 李晓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交通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先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地处内陆的甘宁青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也成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的工业原料,开始大量出... 交通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先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地处内陆的甘宁青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也成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的工业原料,开始大量出口,为了能把当地所产羊毛等畜牧业产品运出所在地区,甘宁青的回族羊毛运输商们选择了两种独具特色的运输工具:陆路运输的骆驼和水路运输的皮筏,通过这种水陆兼行的运输,甘宁青游牧民族所生产的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才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国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宁青 回族 骆驼 皮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