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帷 丁洋 王志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治疗前后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症状及证候的疗效评价、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2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升高,GERD-Q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候治疗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未服药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复发性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脾法 肝胃郁热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Effect of Gan-Pi Regulatory Needling in Treating Chloasma 被引量:6
2
作者 史红斐 徐兵 +3 位作者 郭希超 裘霞雯 张玉萍 丁芗洁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0年第1期66-70,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an (肝)-Pi (脾) regulatory needling (GPRN) in treating chloasma and its influences on female sex hormon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lipid peroxide (LPO) and melanocyt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an (肝)-Pi (脾) regulatory needling (GPRN) in treating chloasma and its influences on female sex hormon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lipid peroxide (LPO) and 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 Methods: Ninety chloasma patients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GPR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blank group untreated. Changes in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 (area and color) and symptom, as well as blood levels of female sex hormones, MSH, SOD and LPO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 area and color were reduced from 2.76± 0.96 and 2.48 ± 0.78 before treatment to 1.42 ± 0.42 and 1.03± 0.41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from 2.78 ± 1.06 and 2.53 ± 0.88 to 1.58± 1.23 and 1.28 ± 0.96, respectively, all showing significant changes (P〈0.05); the scores were in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the blank group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score of symptom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P〈0.05),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Comparison of female sex hormones among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LPO decreased and SOD increased in bot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all P〈0.05), but significant lowering of MSH was only se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s: GPRN can effectively lessen the size and lighten the color of chloasma, improve the accompanying symptoms in patients and decrease LPO and MSH levels and increase the SOD level, but will not affect the level of the female sex horm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study CHLOASMA gan-pi regulatory needling
原文传递
柴枳平肝汤合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周彩彩 苏垠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766-2771,共6页
目的评估柴枳平肝汤合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94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 目的评估柴枳平肝汤合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94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4.81±5.62)岁,病程(2.60±1.35)年;研究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45.20±5.47)岁,病程(2.56±1.24)年。对照组接受标准的四联疗法,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片、呋喃唑酮片和枸橼酸铋钾胶囊连续用药2周后,停止使用阿莫西林片、呋喃唑酮片和枸橼酸铋钾胶囊,继续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周;研究组接受柴枳平肝汤合消痞宽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肠功能指标[生长抑素(SST)、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腹痛、反酸、嗳气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7%(46/47)比85.11%(4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P=0.027)。治疗4周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总分为(3.70±0.53)分,对照组为(5.52±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6,P<0.001);研究组的SST、GAS、MTL、VIP水平分别为(299.60±20.18)ng/L、(81.38±6.15)ng/L、(51.60±6.28)ng/L、(22.35±2.79)ng/L,对照组分别为(200.19±17.96)ng/L、(70.18±5.62)ng/L、(43.57±5.65)ng/L、(26.16±4.1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8、9.216、6.517、5.223,均P<0.001);研究组的IL-6、hs-CRP、TNF-α水平分别为(22.52±7.16)μg/L、(10.65±1.46)mg/L、(1.50±0.2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5.51±7.74)μg/L、(15.88±2.18)mg/L、(1.94±0.3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46、13.666、6.849,均P<0.001)。研究组患者的腹痛、反酸、嗳气消失时间分别为(3.57±2.02)d、(3.01±1.11)d、(3.47±1.33)d,对照组分别为(7.72±3.57)d、(8.07±3.64)d、(7.02±4.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36、9.116、5.748,均P<0.001);停药30 d后,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5.74%(45/47)比82.95%(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结论柴枳平肝汤合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理指标,并提高Hp根除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肝胃不和型 柴枳平肝汤 消痞宽胃汤 胃肠功能 HP根除率
下载PDF
肠吉安口服液对肝脾不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痛觉功能区激活信号变化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骏 诸琦 +2 位作者 袁耀宗 张仲伟 陈克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7-970,共4页
目的观察肝脾不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用中药复方制剂肠吉安口服液治疗前后脑痛觉功能区激活信号幅度的变化。方法24例肝脾不和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肠吉安口服液(治疗组14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例)。对比分析直... 目的观察肝脾不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用中药复方制剂肠吉安口服液治疗前后脑痛觉功能区激活信号幅度的变化。方法24例肝脾不和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肠吉安口服液(治疗组14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例)。对比分析直肠注气试验两组患者的感觉阈值和感觉评分,并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分析直肠注气30ml、60ml、90ml和120ml时脑痛觉功能区的激活信号变化幅度。结果初始感觉阈值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排便急迫感阈值、疼痛感阈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组间比较,在注气30ml时差异无显著性,大于30ml后部分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注气90ml、120ml时大脑痛觉功能区脑岛皮质和注气120ml丘脑激活信号变化幅度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大脑痛觉功能区激活信号变化幅度未见显著改变。结论肠吉安口服液对肝脾不和腹泻型IBS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减少颅内痛觉功能区脑岛皮质和丘脑激活信号变化幅度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吉安口服液 肝脾不和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痛觉功能区激活信号
下载PDF
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赵迎盼 唐旭东 +4 位作者 卞兆祥 王凤云 杨俭勤 苏敏 王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 (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 (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将48只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母子分离组、束缚组、母子分离+束缚组、母子分离+番泻叶组、三因素组(母子分离+束缚+番泻叶组)6组,每组8只。(2)模型评价方法: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旷场实验和血清D-木糖水平评价肝郁脾虚"证型"的建立;以排便粒数和稀便率评价腹泻"症状"的建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因素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总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排便粒数及稀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的三因素复合SD模型大鼠符合IBS-D肝郁脾虚型疾病特点,可能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初探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婵娟 刘宏伟 +3 位作者 王丽春 张传涛 冯全生 范昕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正常健康者(26名)及肝郁脾虚证(35例)、脾胃湿热证(34例)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按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Aglient表达谱芯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利用随机方...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正常健康者(26名)及肝郁脾虚证(35例)、脾胃湿热证(34例)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按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Aglient表达谱芯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利用随机方差模型筛选差异基因,通过GO、Pathway、Gen-bank、NCBI、Geneontology等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两证型间获得差异基因125个(其中66个为上调基因,59个为下调基因),主要表现的功能为跨膜运输、硒反应离子、钙离子依赖的胞吐作用等。参与的通路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影响细胞黏附分子、钙离子信号通路、白细胞穿上皮迁移等。通过动态网络构建,寻找出共表达能力差异最显著的9个基因(即LOC340508、HIST2H2BE、MPL、FLJ22536、TUBA8、NT5M、EG-FL7、PTPRF、TSPAN33),其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细胞生长、DNA损伤、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生命过程。结论慢乙肝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两个证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有望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证 脾胃湿热证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芳 孙克伟 彭建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功能变化,了解慢性HBV感染两证型的免疫表达特点,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取40例慢性HBV感...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功能变化,了解慢性HBV感染两证型的免疫表达特点,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取4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免疫状态分为两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免疫清除状态)20例,其中肝郁脾虚证10例,肝胆湿热证10例;慢性HBV携带组(免疫耐受状态)20例,其中肝郁脾虚证10例,肝胆湿热证10例;另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志愿者体检健康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进行体外培养,以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DCs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检测DCs的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1a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其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比较DCs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两证型中的功能特点,分析两证型间DCs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HBV携带组两个证型患者CD86、CD80及HLA-DR表达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组两个证型患者CD80表达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肝郁脾虚证患者CD86、HLA-DR低于肝胆湿热证,慢性HBV携带组肝郁脾虚证CD80低于肝胆湿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IL-12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郁脾虚证患者IL-12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低于肝胆湿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肝郁脾虚证与肝胆湿热证患者外周血DCs功能存在差异。DCs表型及功能检测在疾病的同一阶段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指标,反映两证型免疫表达的特点及免疫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肝郁脾虚证 肝胆湿热证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对NASH大鼠肝组织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魏波 杨钦河 +11 位作者 王文晶 胡巢凤 方梅霞 刑会杰 张玉佩 程少冰 王彦平 冯高飞 何秀敏 徐拥建 闫海震 黄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8-1454,共7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TC、TG的含量;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IKK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染色提示大鼠NASH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肝组织TC、TG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C、TG含量及血清TNF-α的含量以综合方高、低剂量组、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疏肝方高剂量组下降显著(P<0.01,P<0.05);IL-1和IL-6含量均以综合方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高组及健脾方高组下调明显(P<0.05),磷酸化IKK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综合方高、低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的显著升高、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降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抑制IKKβmRNA及蛋白磷酸化可能是疏肝健脾方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 IΚB激酶 大鼠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大鼠Kupffer细胞NF-κB p65和IKKβ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韩莉 杨钦河 +10 位作者 杨雪松 胡巢凤 张玉佩 冯高飞 王文晶 何秀敏 王彦平 程少冰 金玲 闫海震 黄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IκB激酶β(IKK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IκB激酶β(IKK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分离Kupffer细胞,Typan blu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对Kupffer细胞进行活性和纯度鉴定;实时定量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p-IKKβ和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每只大鼠获得纯化的Kupffer细胞(1.5~2.0)×107,Typan blue染色显示这些细胞活力均在95%以上,FCM检测纯度均在90%以上;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IKK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综合方、健脾方和疏肝方组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明显(P<0.01或P<0.05);IKKβ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或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NF-κB p6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组及高剂量健脾方组下调明显(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Kupffer细胞IKKβ、NF-κB p65 mRNA及IKKβ、p-IKKβ、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抑制这些信号分子的表达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药 KUPFFER细胞 核因子ΚB IκB激酶β
下载PDF
消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建平 樊瑞红 +1 位作者 王彦 梅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6-740,共5页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健脾利湿法中药制剂消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健脾利湿法中药制剂消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LDL-C)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口服消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及ET,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ET分别降低25.60%、33.70%、32.90%、11.02%,HDL-C升高24.20%,对照组TC、TG、LDL-C、ET分别降低24.80%、33.50%、31.30%、12.05%,HDL-C升高20.90%,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头重、心悸、胸闷、口干口渴症状,治疗组耳鸣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对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及ET有一定的作用,对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脂胶囊 补益肝肾 健脾利湿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邱梅 周大桥 +7 位作者 周小舟 郑晓瑛 高辉 漆艳平 徐文军 郑颖俊 饶伟良 徐韶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型 10 8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 4例 ,采用一般对症治疗...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型 10 8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 4例 ,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和静脉滴注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肝安等 ;治疗组 5 4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和疏肝健脾的中药。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清IL 6、IL 8、TNF 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IL 6、IL 8、TNF α水平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肝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法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活动度 ,降低血清IL 6、IL 8、TNF 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清热利湿 疏肝健脾 IL-6 IL-8 TNF-Α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内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霍清萍 张仲伟 +2 位作者 李金菩 王宇新 梁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 [目的]探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内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观察18例腹泻型IBS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用药后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时脑内扣带回前皮层(ACC)、脑岛皮层(IC)、前额叶皮层(PFC)和丘脑(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结果]注气为量90ml时,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注气量为120ml时,IC、PFC和THAL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IC兴奋区域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对照后也呈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运脾方对IBS患者脑肠轴及其调节机制功能紊乱的干预,与其抑制IBS患者脑内IC、PFC和THAL兴奋区域激活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运脾方 脑肠轴 MR信号强度变化幅度
下载PDF
加味逍遥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患者胃电图及阿魏酸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平 黄熙 +4 位作者 李双庆 许淑运 万美华 朱林 唐文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患者在胃电图和药动学(PK)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药效学与药动学同步测定方法。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患者和21名健康自愿者口服自拟加味逍遥散,用胃肠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同...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患者在胃电图和药动学(PK)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药效学与药动学同步测定方法。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患者和21名健康自愿者口服自拟加味逍遥散,用胃肠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同步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肝郁脾虚证患者症状总积分、胃电图和阿魏酸(FA)体内PK特征的变化。结果(1)肝郁脾虚证患者症状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1)。(2)胃电图显示:肝郁脾虚证患者在胃体、胃小弯和胃大弯近窦部等检测点的平均峰值幅度、主频等值低于正常值,尤以餐后明显,且进餐后加重(P<0·01);经加味逍遥散治疗后,无论是餐前或餐后上述各值均有改善。(3)FA的PK参数变化:肝郁脾虚证患者的α、β和k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值均下降(P<0·05),加味逍遥散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逍遥散在改善肝郁脾虚型患者临床症状、胃电图观察指标的同时,对FA的PK参数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散 肝郁脾虚 阿魏酸 胃电图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调肝、健脾、补肾治法及人参总皂甙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艳 严灿 +4 位作者 徐志伟 史亚飞 吴丽丽 王剑 潘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调肝 (调肝方 )、健脾 (四君子汤 )、补肾 (肾气丸 )治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下丘脑、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 :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lu明显下... 目的 :观察调肝 (调肝方 )、健脾 (四君子汤 )、补肾 (肾气丸 )治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下丘脑、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 :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lu明显下降(P <0 .0 5 ) ,健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As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模型组海马Glu明显下降 (P <0 .0 5 )。补肾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lu和Asp均明显升高 (P <0 .0 1)。调肝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ABA和Tau均明显下降 (P <0 .0 5或 0 .0 1)。补肾组下丘脑GABA明显下降 (P <0 .0 1)。模型组海马Tau明显下降 (P <0 .0 5 )。健脾组、补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ABA和Tau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P <0 .0 1)。结论 :调肝治法方药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下丘脑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基酸水平有关 ;而健脾、补肾治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与海马和下丘脑都有密切关系 ,作用机制则与上调氨基酸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 健脾 补肾 人参总皂甙 反复心理应激 下丘脑 海马 氨基酸 含量
下载PDF
贾德蓉教授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慢性咽炎经验浅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春红 陈丽华 贾德蓉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
贾德蓉副教授妙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咽炎,注重"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在治疗中的作用,其临床疗效佳。
关键词 慢性咽炎 丹栀逍遥散
下载PDF
清肝健脾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玉芳 周琴 +3 位作者 顾雪芳 张梅芳 蒋丽华 黄丽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观察清肝健脾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院产科入院治疗的ICP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肝健脾ICP方;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门冬氨酸钾镁。观察两组ALT、AST、T... [目的]观察清肝健脾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院产科入院治疗的ICP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肝健脾ICP方;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门冬氨酸钾镁。观察两组ALT、AST、TBIL、TBA值及皮肤瘙痒程度的变化。[结果]清肝健脾法能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ALT、AST、TBIL、TBA值,能减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皮肤瘙痒的程度;对围产儿预后有积极的影响。[结论]清肝健脾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症 清肝健脾法 中医药疗法 妊娠期 高危妊娠
下载PDF
肝脾舒对肝硬化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相学 祝峻峰 李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6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脾舒对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基于SAS proc plan语句,按照体重从小到大的顺序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硬化模型,肝脾舒组和杜秘克... 目的探讨肝脾舒对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基于SAS proc plan语句,按照体重从小到大的顺序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硬化模型,肝脾舒组和杜秘克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给予肝脾舒或杜秘克灌胃。取血浆检测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取肝组织和回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肝脾舒组血浆ET、DAO、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舒组血浆DAO、IL-1β浓度明显低于杜秘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舒组及杜秘克组的肝组织及回肠组织病理改变均优于模型组。结论肝脾舒对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截断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进而影响肝硬化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肠黏膜 肝硬化 肝脾舒
下载PDF
调肝健脾法治疗束缚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石君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22-723,802,共3页
目的 探讨调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健脾中药高剂量组、调肝健脾中药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调肝健脾中药、补脾益肠丸灌胃 ,观察大鼠排便... 目的 探讨调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健脾中药高剂量组、调肝健脾中药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调肝健脾中药、补脾益肠丸灌胃 ,观察大鼠排便数、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胃动素 (MOT)、血管活性肠肽 (VIP)及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结果 调肝健脾中药能够降低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MOT、VIP水平 ,升高血浆SP水平。结论 调肝健脾法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的分泌与释放而调节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 ,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健脾法 胃肠激素 胃肠运动
下载PDF
疏肝理脾片预防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艾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81-382,共2页
用复合因素造成Wistar大白鼠肝纤维化这一被动性动物模型,来观察疏肝理脾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疏肝理脾片预防组的大白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胶原蛋白含量为19.11±1.95mg/g肝粉,与造模阴... 用复合因素造成Wistar大白鼠肝纤维化这一被动性动物模型,来观察疏肝理脾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疏肝理脾片预防组的大白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胶原蛋白含量为19.11±1.95mg/g肝粉,与造模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说明疏肝理脾片有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保护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理脾片 肝纤维化 实验 中医药疗法 预防
下载PDF
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兵 张声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5例IBS-D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采用以健脾疏肝、除湿化瘀立法的方药,随证加减;中成药组采用肠胃康颗粒、固本益肠片、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辨...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5例IBS-D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采用以健脾疏肝、除湿化瘀立法的方药,随证加减;中成药组采用肠胃康颗粒、固本益肠片、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辨证用药;西药组采用匹维溴胺50mg、谷维素10mg、培菲康420mg,均每天3次口服;3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生存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的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积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GH、SF及BP、MH优于中成药组(P<0.01,P<0.05);RP、GH、SF、RE及PF、MH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健脾疏肝、除湿化瘀法治疗IBS-D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除湿化瘀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