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菵草与其它杂草的种间联结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褚建君 王庆亚 李扬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采用Pearson点相关系数(Pointcorrelationcoefficient)方法,研究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和冬闲地中 草[Beckmanniasyzigachne(Stued.)Fernald]与其它杂草种群之间的联结关系。结果表明, 草有较强的喜湿性,与看麦娘(Alopecurusac... 采用Pearson点相关系数(Pointcorrelationcoefficient)方法,研究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和冬闲地中 草[Beckmanniasyzigachne(Stued.)Fernald]与其它杂草种群之间的联结关系。结果表明, 草有较强的喜湿性,与看麦娘(AlopecurusacquallisSobol.)、牛繁缕[Malachiumaquaticum(L.)Fries]和雀舌草(StellariaalsineGrimm.)等杂草种群相比,在不用除草剂与正常耕作条件下, 草适应性与竞争力弱,难以成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但在冬季休闲的稻茬田中,由于受积水的影响,其发生量急剧上升。这是近年来 草危害性加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g草 种间联结关系
下载PDF
《本草纲目》对江户时代食物本草书的影响——以《本朝食鉴》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敏 刘士永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4期353-361,共9页
《本草纲目》自江户时代伊始东传日本后,引起日本学者的高度重视,随后围绕《本草纲目》展开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工作,食物本草书籍的编撰当列其中。食物本草类专书出现于江户时代早期,其中最具典范性的当推人见必大所著《本朝食鉴》。通过... 《本草纲目》自江户时代伊始东传日本后,引起日本学者的高度重视,随后围绕《本草纲目》展开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工作,食物本草书籍的编撰当列其中。食物本草类专书出现于江户时代早期,其中最具典范性的当推人见必大所著《本朝食鉴》。通过对是书的考察发现,人见必大对《本草纲目》知识的吸纳存在选择性,并非全盘接受,亦记载了大量日本独有的食物品种,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日本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体而言,《本朝食鉴》的编撰过程是日本学者群体对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本草学知识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缩影。作为个案研究,有助于从细节层面了解中国本草学知识在异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历经的改造过程,在方法和内容上可丰富《本草纲目》的传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本 江户时代 《本朝食鉴》 《本纲目》
下载PDF
《天工开物》与《本草纲目》中几种染色药材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鄢梁裕 惠宏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5期92-100,共9页
《天工开物》与同时期的《本草纲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书中记载有数量可观的染色药材。在同时期两本书中,对同一种染色药材出现不同的记述,将两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纠正和补充相关染色药材在产地、开采方法、加工炮制记载中的错误与不... 《天工开物》与同时期的《本草纲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书中记载有数量可观的染色药材。在同时期两本书中,对同一种染色药材出现不同的记述,将两书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纠正和补充相关染色药材在产地、开采方法、加工炮制记载中的错误与不足,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窥探明代对于染色药材认识与利用的发展,也间接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在明代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本纲目》 染色药材 中药
下载PDF
正典与世俗之间:《串雅》医疗知识空间的构筑
4
作者 刘雨茁 王育林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5期463-472,共10页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与既有经典文本“嫁接”,对走方医的具体医疗知识进行了优化与改造,构筑了一个介于正典与世俗之间,士人、医者与大众共享的医疗知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雅》 赵学敏 文本溯源 《本纲目》 书籍史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本草纲目》中鲜药应用的规律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楠 惠香香 +3 位作者 秦格 赵艳媛 苗明三 白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使用鲜药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总结《本草纲目》中关于中药鲜药的临床应用,输入Excel 2016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 目的:本文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使用鲜药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总结《本草纲目》中关于中药鲜药的临床应用,输入Excel 2016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草纲目》中共记载药物1 892种,发现鲜药品种总计达292种,其中鲜药植物药258种,鲜药动物药34种;鲜药的使用频次共为1 016次;鲜药的药性以寒、平居多,药味以苦、甘为主,鲜药的归经以肝经、肺经为主;在古方的应用中,使用鲜药频次最高的是内科疾病(350次,34.4%)、外科疾病(337次,33.2%)。结论:《本草纲目》是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所记载的药方应用鲜药的方子颇多,鲜药来源广泛,代表性高,且多为地产药材,临床应用广泛,不只用于内科,还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不只用于一般疾病,还用于疑难杂症、危重症以及急性传染病,对鲜药的文献考究,必将加深人们对鲜药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也为鲜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纲目》 鲜药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