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臂丛节后神经MR神经成像术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新春 陈健宇 +2 位作者 刘庆余 沈君 梁碧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臂丛节后神经MR神经成像术参数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 30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节后神经MR冠状位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 :常规自旋回波序列 (SE)T1加权 (T1WI)、T2加权 (T2WI,TSE)、MR神经成像术 (MRN) ,观察 3种序列对臂... 目的 探讨正常人臂丛节后神经MR神经成像术参数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 30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节后神经MR冠状位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 :常规自旋回波序列 (SE)T1加权 (T1WI)、T2加权 (T2WI,TSE)、MR神经成像术 (MRN) ,观察 3种序列对臂丛节后神经的同层显示情况 ,并计算各序列图像对比噪声比。结果 T1WI、T2WI、MRN对臂丛节后神经同层显示率分别为 5 6 .7%、5 3.3%、83.3% ;对臂丛节后神经根与锁骨下束同层显示率分别为 5 0 %、4 6 .7%、70 %。MRN对臂丛节后神经的同层显示率 ,臂丛节后神经根与锁骨下束同层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 (P <0 .0 1,P <0 .0 5 ) ,T1WI与T2WI序列对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各序列图像对比噪声比分别为 :2 .0 4± 0 .97、2 .11± 1.0 1、2 3.6 8± 5 .93,MRN图像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 .0 0 0 )。结论 MR神经成像术对臂丛节后神经的显示率及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常规成像序列 ,使臂丛节后神经显示成为高信号 ,可作为显示臂丛病变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节后神经 磁共振成像 MR神经成像术
下载PDF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适宜病症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珊珊 傅心昊 +1 位作者 张鑫 陈少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2-665,共4页
目的:回顾消化系统适宜病症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并整合最佳证据,对临床穴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胃下垂、肠梗阻、便秘的临床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 目的:回顾消化系统适宜病症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并整合最佳证据,对临床穴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胃下垂、肠梗阻、便秘的临床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特征,初步研究针灸治疗适宜病症的取穴规律。结果:针灸上述病症的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经脉主治方面无明显规律可循,上述病症中有88%的高频穴位都与疾病所在系统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区,而少数处于较远神经节段区的穴位仅占12%。结论:腧穴的主治范围主要由相关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决定,针刺的节段性效应及整体性效应可作为针灸取穴理论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消化系统 取穴规律 神经生物学 神经节段
下载PDF
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大鼠胃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超 刘伟维 +2 位作者 张煜楷 宁炯杰 李江山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对大鼠侧脑室LV微量注射室旁核催产素OT的特异性拮抗剂阿托西班Atosiban处理后,针刺足三里、内关以及胃俞穴,观察大鼠... 目的:探讨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对大鼠侧脑室LV微量注射室旁核催产素OT的特异性拮抗剂阿托西班Atosiban处理后,针刺足三里、内关以及胃俞穴,观察大鼠胃内压变化。结果:针刺前后比较:LV微量注射Atosiban前,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微量注射Atosiban后,OT神经元受到抑制,胃内压升高,再行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胃俞组,胃内压仍然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Atosiban前后腧穴组间针刺差值比较:注射Atosiban后,足三里、内关组各组内针刺前后胃内压差值,与注射Atosiban前,足三里、内关组各组对应的针刺前后胃内压差值比较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俞组中,注射Atosiban前后,两差值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旁核催产素OT神经元作为始动器,以神经传导和神经内分泌等方式参与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抑制大鼠胃运动,降低胃内压;从"多穴调控一脏"的理论角度,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下丘脑室旁核OT对其具有节段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催产素 针刺 神经节段 胃内压
下载PDF
逆行电刺激对相邻背根节PPT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秀华 赵晏 +2 位作者 史文春 李信民 王会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给予大鼠左侧胸 9脊神经背侧皮支或其外周断端较强电刺激后 ,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相邻节段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电刺激完整神经后 2 4h,同侧胸 8、胸 9和胸 10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给予大鼠左侧胸 9脊神经背侧皮支或其外周断端较强电刺激后 ,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相邻节段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电刺激完整神经后 2 4h,同侧胸 8、胸 9和胸 10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电刺激断离中枢的神经外周端后 2 4h,同侧胸 8和胸 10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表明较强的逆行电刺激 ,可以在外周通过跨节段传递信息 ,引起相邻节段背根节的 PPT m RNA表达的增强。提示由 PPT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原位杂交 跨节段信息传递 背根节 大鼠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MRI成像方法及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敏洁 杨驰 +4 位作者 张伟杰 董敏俊 顾力栩 沈琦 赵晶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提供在三维方向上清晰显示半月神经节的MRI成像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明确诊断并排除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20侧半月神经节区进行增强T1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SET1)、T2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RFSET2)、三维时间飞越法血管造... 目的:提供在三维方向上清晰显示半月神经节的MRI成像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明确诊断并排除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20侧半月神经节区进行增强T1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SET1)、T2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RFSET2)、三维时间飞越法血管造影(3D-TOF)、三维快速静-动稳态采集序列(3DFiesta)4种序列的MRI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读片、测量,并利用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分割半月神经节(TGG)。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不同序列间存在显著差异,边缘清晰度依次为增强FRFSET2、增强3-DFiesta、增强3-DTOF、增强FSET1,内部清晰度依次为增强3-DFiesta、增强FRFSET2、增强3-DTOF、增强FSET1。在增强FRFSET2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5mm,宽度平均值9.3mm,厚度平均值12.5mm;在增强3-DFiesta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45mm,宽度平均值9.45mm,厚度平均值11.65mm,两者无显著差异。图像分割成功率增强FSET1为0,增强FRFSET2为85%(17/20),增强3-DTOF为60%(12/20),增强3-DFiesta为90%(18/20)。增强3-DFiesta与增强FSET1、增强3-DTOF有显著差异,增强FRFSET2与增强3-DFiesta无显著差异。结论:TGG的MRI最佳显示方法为增强3-DFiesta,为导航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过程中TGG的图像分割和CT/MRI配准奠定基础,也为临床开展三叉神经痛TGG水平的X刀或γ刀治疗提供影像学上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 MRI 增强3-DFiesta 增强FRFSET2 图像分割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NTIDROM IC ELECTRIC STIM ULATI ON ONPREPROTACHYKININ m RNA EXPRESSION IN ADJACENT DORSAL ROOT GANGLIA OF RATS 被引量:2
6
作者 Li Xiuhua,Zhao Yan,Shi Wenchun,Li Xinmin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Wang Huisheng Research Center of Neurobiolog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61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1999年第2期97-102,共6页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the changes of preprotachykinin (PPT) mRNA expression were examined in the neurons of adjacent thoracal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after a strong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an int...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the changes of preprotachykinin (PPT) mRNA expression were examined in the neurons of adjacent thoracal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after a strong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an intact dorsal cutaneous branch and the cut distal part of left T 9 thoracal spinal nerve of r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neurons expressing PPT mRNA in the ipsilateral T 8, T 9 and T 10 DRG of the animals given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intact spinal nerve branch 24 h after the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 same increase was found in the ipsilateral T 8 and T 10 DRG of the animals given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the distal part of spinal nerve branch. While no change was found in the DRG of the contralateral side of these animals.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dromic electric stimulation strengthened the biosynthesis of PPT mRNA in adjacent DRG.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cross segments between two sensory nerve endings and some bioactive substances such as SP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cross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protachykinin mRNA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cross segments dorsal root ganglion ra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