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复杂断块油田二次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陶自强 王丽荣 +2 位作者 钱迎春 李云 张桂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5-20,共6页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总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采集、处理和精细解释以及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的综合应用,港西油田完成了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量化单砂体潜力和剩余油...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总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采集、处理和精细解释以及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的综合应用,港西油田完成了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量化单砂体潜力和剩余油分布,探索了重构地下认识体系技术路线,初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为二次开发重建井网方案的整体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港西油田 二次开发 重构地下认识体系 模型
下载PDF
原油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及其示踪作用——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宝 徐永昌 +3 位作者 陈建平 孙明良 涂建淇 李秀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测试并研究了原油中的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 ,并探讨了其示踪作用。研究表明 :①港西油田 6个未受空气污染原油样品具有幔源稀有气体介入的特征 ,其中氦气占介入稀有气体总量的 13 9%~ 3 2 8%,平均为 2 ... 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测试并研究了原油中的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 ,并探讨了其示踪作用。研究表明 :①港西油田 6个未受空气污染原油样品具有幔源稀有气体介入的特征 ,其中氦气占介入稀有气体总量的 13 9%~ 3 2 8%,平均为 2 4 1%,说明港西油田具有幔源氦侵入的构造背景 ,且大地热流值较高 ,平均达 75 0mWm-2 ;②据原油40 Ar/3 6Ar的年代积累效应 ,推测港西油田油源应为第三系烃源岩 ;③注水是港西油田原油稀有气体受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原油中的3 He/4 He和 4He/2 0 Ne以及40 Ar/3 6Ar和 4He/2 0 Ne的关系研究在推测油气井是否注水、产层连通性和注水效果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应用潜力。原油稀有气体研究拓宽了稀有气体在油气地质领域的应用范围 ,为判识气体来源、大地构造背景、大地热流、油源和油田注水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稀有气体 示踪作用 同位素特征 港西油田 黄骅坳陷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河道立体解释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娟 陈玉林 郭宝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681,共5页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浅层河流相砂岩油藏评价、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适合浅层河流相薄互层砂岩的 三维可视化综合解释研究技术,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的相控等时小层对比、储层精细标定、精细 构造描述、三相(测井相、地震...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浅层河流相砂岩油藏评价、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适合浅层河流相薄互层砂岩的 三维可视化综合解释研究技术,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的相控等时小层对比、储层精细标定、精细 构造描述、三相(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互动分析、层间砂体相关地震属性优选、振幅属性自动追踪及三维可 视化河道立体解释、正演地层解释模型验证、地质统计学储层预测。通过在大港油区港西油田周边地区的实际 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证实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三维可视化 正演 多属性分析 港西油田
下载PDF
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港西油田的深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勇 刘艳涛 +1 位作者 朱桂娟 张玉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74-75,80,共3页
通过对港西油田的防砂技术研究,防砂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砾石充填筛管防砂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港西油田防砂的主要技术,但是随着防砂井的生产,油井逐渐显露出供液不足,油层堵塞的问题,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通过对砾石充填割缝管... 通过对港西油田的防砂技术研究,防砂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砾石充填筛管防砂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港西油田防砂的主要技术,但是随着防砂井的生产,油井逐渐显露出供液不足,油层堵塞的问题,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通过对砾石充填割缝管防砂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化研究,对充填砾石的选择、割缝管、携砂液的参数指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大大改善了油井的渗流能力,延长了油井的高产时间,提高了港西油田的防砂效果,改善了港西油田的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砾石充填防砂 割缝管
下载PDF
港西油田套管变形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志全 伍家忠 罗跃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3-84,共2页
对港西油田套变形的分类和形态进行了统计 ,认为油层出砂、断层复活、泥岩吸水膨胀、频繁修井作业和施工不当、固井质量不合格是引起套管损坏的原因 。
关键词 港西油田 套管变形 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宝玺 王秀琴 王喜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长期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主力砂体非均质性严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散,常规方法难以预测和评价井间高渗通道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因此开展了以示踪剂井间监测为主,与油藏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确定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综合评价技术。阐述... 长期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主力砂体非均质性严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散,常规方法难以预测和评价井间高渗通道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因此开展了以示踪剂井间监测为主,与油藏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确定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综合评价技术。阐述了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方法原理,以及这项技术在港西三区二断块注水井组的应用,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注水井调剖、油井提液和打调整井等措施。综合调整后的生产动态表明,示踪剂测试结果和调整井测井结果及动态特征吻合,各项措施均取得明显效果,为老油田开发中后期应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指导三次采油的综合调整找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示踪剂 井间监测 色谱理论 剩余油饱和度 综合评价 应用 港西油田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邹拓 徐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0,共6页
针对开发后期复杂断块老油田二次开发挖潜剩余油,需要准确认识储层三维空间分布、精细预测储层属性参数,展开了精细地质建模技术研究。采用逐级控制、分步建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断块断层多、配置关系复杂、单砂层层多且薄的构造建... 针对开发后期复杂断块老油田二次开发挖潜剩余油,需要准确认识储层三维空间分布、精细预测储层属性参数,展开了精细地质建模技术研究。采用逐级控制、分步建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断块断层多、配置关系复杂、单砂层层多且薄的构造建模难题。利用SKUA软件地质网格系统,避免建模网格变形、坍塌及不稳定性等问题。同时,采取多条件控制、嵌套约束模拟属性建模方法,保证物性模拟参数优相关性,借助GPU加速、多核并行运算等技术手段,重点单砂层重点剖析的方法,建立30.0m×30.0m×0.5m精度模型,准确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将上述技术对策用于港西油田五区二三维地质建模中,实现了储层精细三维可视化,提高了储层参数预测精度,为后续精细油藏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提供科学、可靠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建模对策 地质网格系统 精细模型 港西油田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基准面旋回划分对比及沉积演化——以港西一区1断块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留勤 田昌炳 +2 位作者 胡水清 王继强 丁亚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4,164-165,共5页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合并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工区22个单层的沉积微相研究发现,Nm2-7-1、Nm2-3-2和Nm2-1-1单层的沉积微相以多期河道相互叠置切割为特征,反映了较低的A/S比值(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速率之比);而以Nm2-8-2、Nm2-5-2及Nm2-1-3为代表的单层则反映了大面积泛滥平原泥岩背景下孤立河道分布的沉积格局,代表了较高的A/S比值,表明A/S比值在垂向上的旋回性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的发育类型和时空分布模式。精细旋回地层分析和沉积微相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中后期有效管理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明化镇组 河流相储层 基准面旋回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二次开发技术在港西二区的应用与成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亚军 万永刚 +2 位作者 彭光艳 苏倩 吕昕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88,155,共3页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目前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采阶段,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运用新"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以提高对油藏构造、储层分布及剩余油的认识程度;进行重...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目前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采阶段,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运用新"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以提高对油藏构造、储层分布及剩余油的认识程度;进行重建井网结构研究,布署新井和老井综合利用相结合来改善注采对应关系;进行地面系统的简化优化研究,重组地面工艺流程。港西二区已累计实施新井36口,新建产能6.99×104t,日产油由120.51 t/d增加到201.1 t/d,综合含水下降7.24%,自然递减由18.53%下降到8.66%,采油速度由0.58%提高到0.93%,阶段采出程度提高了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双高”阶段 二次开发 港西二区 采收率 岗西油田
下载PDF
复合河道砂体叠置样式与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针对复杂多变的陆相曲流河沉积砂体,以储层构型研究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密井网、测录井、开发动态等资料,深入剖析复合河道砂体空间配置关系。按单河道期次和隔夹层发育程度,从沉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比值角度,对港西油田三区复合... 针对复杂多变的陆相曲流河沉积砂体,以储层构型研究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密井网、测录井、开发动态等资料,深入剖析复合河道砂体空间配置关系。按单河道期次和隔夹层发育程度,从沉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比值角度,对港西油田三区复合河道砂体叠置样式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共有孤立型、桥接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5种砂体接触类型,其中孤立型和桥接型又按期次细分为2种样式。除孤立型砂体外,其余接触类型砂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剩余油富集,受沉积韵律与隔夹层的影响,点坝内部隔夹层附近和切叠型砂体成为复合河道砂体内部剩余油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河道砂体 叠置样式 剩余油 港西油田
下载PDF
防砂用硅酸盐复合材料增渗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二丁 彭洪军 郑月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经过大量实验,制得了用于提高硅酸盐复合材料固结体渗透性的增渗剂ZSJ,该增渗剂以有机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使有机高分子的性能满足防砂技术的要求,再混配以无机材料组成.对ZSJ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ZSJ的初熔温度为95℃... 经过大量实验,制得了用于提高硅酸盐复合材料固结体渗透性的增渗剂ZSJ,该增渗剂以有机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使有机高分子的性能满足防砂技术的要求,再混配以无机材料组成.对ZSJ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ZSJ的初熔温度为95℃、针入度为12mm,易溶于油不溶于水.它能使硅酸盐复合材料固结体的渗透率在0.5~1.5μm2内调节,渗透率大小与其ZSJ的加量成正比,并保持硅酸盐复合材料固结体抗压强度维持在5~7MPa内.现场试验证明,该增渗剂能够很好地增加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渗透性,使硅酸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砂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硅酸盐复合材料中的防砂增渗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 出砂 改性剂 渗透率 抗压强度 大港油田 港西5-7-3井
下载PDF
随机反演在港西油田馆陶组辫状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虞云岩 卞从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4期81-87,共7页
港西油田馆陶组地层为辫状河沉积地层,储层发育,泥质隔夹层在纵向及平面上分布不稳定,地震响应表现为波组连续,纵横向分辨率都较差,地质意义不明晰。应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由于受地震频带限制,储层预测精度低。采用以地质统计学信息... 港西油田馆陶组地层为辫状河沉积地层,储层发育,泥质隔夹层在纵向及平面上分布不稳定,地震响应表现为波组连续,纵横向分辨率都较差,地质意义不明晰。应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由于受地震频带限制,储层预测精度低。采用以地质统计学信息为指导的随机反演不仅提高了纵向分辨率,而且储层横向展布由于受地质统计学规律约束,也相对较为可靠。通过在本区随机反演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辫状河 地质统计学 随机反演
下载PDF
港西油田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秀才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19-21,30,共4页
通过对港西油田产油气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的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 通过对港西油田产油气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的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孔喉类型为中孔中喉-中孔细喉型组合类型。填隙物中的石英、黄铁矿、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敏感性矿物,潜在的损害主要为酸化过程中的新生沉淀物与脱落微粒、固体微体迁移和与地层水不配伍的流体造成的地层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损害因素 港西油田
下载PDF
港西油田疏松砂岩密闭取心井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拓 张会卿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密闭取心井是了解地下储层最直接资料,疏松砂岩储层在现场取心和岩样出筒处理过程中易损坏。针对港西油田疏松砂岩储层,为了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搞清油藏不同开发时期变化过程和油藏现状,加深储层认识,在港西油田利用液氮冷却、岩样包封... 密闭取心井是了解地下储层最直接资料,疏松砂岩储层在现场取心和岩样出筒处理过程中易损坏。针对港西油田疏松砂岩储层,为了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搞清油藏不同开发时期变化过程和油藏现状,加深储层认识,在港西油田利用液氮冷却、岩样包封等技术手段对西检2井密闭取心,并展开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西检2井储层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不同层段含量有所变化,为高孔、中-中低渗储层,且孔渗相关性良好。归纳了4种孔隙组合类型,分层段综合定义3种储层,重点分析了3种情况下驱油效率与含水规律特征。动静态结合分析法,对深入认识储层有一定指导意义。并进行样品对比实验,结果证实密闭取心冷冻实验分析方法针对疏松砂岩岩心样品成熟可靠,为疏松砂岩密闭取心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密闭取心 对比实验 西检2井 港西油田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二次开发方案研究与实践——以GX1Q24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红云 丁亚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137-140,共4页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可通过二次开发研究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本文以港西一区二四断块二次开发为例介绍二次开发在复杂断块后期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运用新的"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可通过二次开发研究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本文以港西一区二四断块二次开发为例介绍二次开发在复杂断块后期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运用新的"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通过部署新井和老井综合利用相结合重建井网结构来改善注采对应关系;结合地面系统的简化优化研究,重组地面工艺流程,整体编制二次开发方案。一区二四断块二次开发方案经过现场集中实施后,开发指标大幅度提升,增油效果显著。该区二次开发的成功实施,为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田同类型油藏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老油田开发后期挖潜提供了一条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改善 港西一区二四 二次开发 提升 采收率
下载PDF
港西油田六区河道砂体储层预测综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拓 《地质学刊》 CAS 2015年第3期475-480,共6页
针对港西油田六区储层纵向发育单一、横向变化大、地震品质差等特点,应用地震拓频、波阻抗反演与三维地质模型预测手段,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较之前的地震资料,拓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丰富了砂体内部细节,响应特征清楚,... 针对港西油田六区储层纵向发育单一、横向变化大、地震品质差等特点,应用地震拓频、波阻抗反演与三维地质模型预测手段,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较之前的地震资料,拓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丰富了砂体内部细节,响应特征清楚,利于河道形态刻画。在拓频基础上,开展了波阻抗反演研究,应用小波边缘分析技术,通过迭代反演,准确识别储层中的透镜体、泥质薄夹层等细节,清晰揭示砂岩横向变化特征,提高了岩性识别精度。采取测井、反演体联合双趋势约束建模,预测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带,为开发方案部署提供合理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频处理 波阻抗反演 三维地质模型 储层预测 港西油田 天津
下载PDF
港西油田北3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廷生 佘跃惠 +2 位作者 N.T.Nazina 冯庆贤 倪方天 《河南石油》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原油采收率 潜力 港西油田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港油田港西三区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立军 闫建华 李志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1-72,共2页
港西三区二断块属多层含底水油藏。聚合物驱油矿场应用表明 ,聚合物驱油不仅适用于油藏地质条件简单的油田 ,而且在相对复杂的油藏条件下也同样可行 。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港西三区二断块 聚合物驱油 多层 底水 推广 应用 复杂油藏
下载PDF
单一辫流带内部构型单元解析
19
作者 邹拓 王永凯 +3 位作者 田昀 陈璞 杨宇华 冯国杰 《录井工程》 2019年第2期116-121,138,共7页
为了加深对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剩余油的认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内剩余油开发效果,运用储集层构型理论和层次界面分析法,按级次分析了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辫流带、辫状河道构型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单一... 为了加深对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剩余油的认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内剩余油开发效果,运用储集层构型理论和层次界面分析法,按级次分析了港西油田四区厚层辫状河储集层内辫流带、辫状河道构型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单一辫流带,主水道沿北东物源方向分叉形成2条河道主流线,平均砂厚10.9 m,长宽比约2.3∶1;辫状河道包括心滩坝和辫状水道2种(主要4级构型单元),提出了夹层配位差异、注采效应差异、砂体高程差异、沉积厚度差异4种单一心滩坝识别方法,总结了3种辫状水道充填模式(分别为砂质、半泥质和泥质充填),该区以半泥质水道充填沉积为主。通过单一心滩坝和辫状水道识别,对4级构型要素进行平面组合分析可知,该区辫状河储集层平面呈现“宽坝窄河道”特征,心滩坝内部发育丰富落淤层,局部发育坝上沟道,且因半泥质和泥质充填河道,对流体渗流形成一定范围的隔挡。该研究结果为区内注采井网部署及射孔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该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构型 辫状河沉积 心滩坝 辫状水道 港西油田四区
下载PDF
应用聚合物驱替特征曲线计算港西油田二三结合区块可采储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火养 罗波 +2 位作者 程立 潘红 冯金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77-79,共3页
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实施过程中,改变驱替介质会使产量及含水运行规律发生显著的变化,采用常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的可采储量不能反映二三结合区块的实际开发状况。为此,根据不同阶段的含水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建立改变驱替介质后含水变化规... 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实施过程中,改变驱替介质会使产量及含水运行规律发生显著的变化,采用常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的可采储量不能反映二三结合区块的实际开发状况。为此,根据不同阶段的含水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建立改变驱替介质后含水变化规律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按定液求产原理计算二三结合区块的最终采收率及可采储量。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合理、可靠,较好地解决了二三结合过程中因驱替介质改变给标定采收率带来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二三结合区块 水驱曲线 可采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