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研究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剂量
1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包蕾 郭姗姗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炎症模型;氨水雾化致小鼠咳嗽模型;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脂多糖(LPS)致家兔发热模型,分别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的人用剂量(儿童)0.1、0.2、0.4、0.6、0.8、1.0mL·kg^(-1)·d^(-1)6个剂量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的有效性,按体表面积换算公式换算为动物用量:小鼠用量分别为1、2、4、6、8、10 mL·kg^(-1)·d^(-1);家兔用量分别为0.3、0.6、1.2、1.8、2.4、3.0 mL·kg^(-1)·d^(-1)。最终根据结果确定儿童最佳剂量范围。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鼠肺指数、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扭体次数、降低家兔体温,其中发挥稳定药效的剂量范围分别为4.0~8.0 mL·kg^(-1)·d^(-1)和1.2~2.4m L·kg^(-1)·d^(-1),相当于人用剂量0.4~0.8 m L·kg^(-1)·d^(-1)。结论羚羊感冒口服液在0.4~0.8 mL·kg^(-1)·d^(-1)剂量范围内产生稳定有效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作用,换算成不同年龄小儿临床推荐用量为1~3岁:每次5 mL、每日1~2次;4~6岁:每次5 mL、每日1~3次;7~12岁:每次5 mL、每日2~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儿童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止咳 解热 多动物模型 小鼠 家兔
下载PDF
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研究
2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郭姗姗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及扭体模型,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及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模型。通过观察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伊文思蓝OD值、扭体次数,咳嗽次数及酚红排泌量等药效指标,评价羚羊感冒口服液的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20 mL·kg^(-1)·d^(-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FM1引起的肺指数增高,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升高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羚羊感冒口服液20、15、10 mL·kg^(-1)·d^(-1)3个剂量组对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减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20、15 mL·kg^(-1)·d^(-1)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结论不同剂量组羚羊感冒口服液作用程度不同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抗病毒 抗菌 抗炎 止咳 化痰 肺指数 酚红排泌量 小鼠
下载PDF
感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钱芳 刘志辉 张芹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21期44-45,共2页
目的确定感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最佳工艺条... 目的确定感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60%,水沉时药液量∶加水量为1∶1。结论该试验结果可靠,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口服液 绿原酸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感冒清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卫世杰 霍务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索感冒清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5种澄清工艺对感冒清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水浸出物的重量和外观澄清度,并对最佳工艺的作用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壳聚糖沉淀法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水浸出物的重量较低,外观澄清,效果较佳... 目的:探索感冒清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5种澄清工艺对感冒清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水浸出物的重量和外观澄清度,并对最佳工艺的作用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壳聚糖沉淀法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水浸出物的重量较低,外观澄清,效果较佳;壳聚糖用量为5%、溶液pH 5的条件下,澄清效果较好,残留量也较低。结论:壳聚糖沉淀法为感冒清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清口服液 壳聚糖 吸附技术 残留量
下载PDF
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仲蓬 王娅 +1 位作者 卢竞 曾健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46-246,282,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量为指标对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提取、分离除杂工艺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 ,并筛选出口服液合理的附加剂。结果 :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 :探讨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量为指标对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提取、分离除杂工艺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 ,并筛选出口服液合理的附加剂。结果 :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 10倍 ,提取 3次 ,每次时间 80min;将药液加入乙醇至 6 0 % ,吸取上清液将pH值调至 5 .5~ 7.0。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感冒退热口服液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荆防感冒口服液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6
作者 罗花彩 潘旭东 +3 位作者 黄燕 林雄 吴晖 廖海伟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目的优选荆防感冒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总量及胡薄荷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荆防感冒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荆防感冒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总量及胡薄荷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荆防感冒口服液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浸泡0.5 h,水蒸气蒸馏提取3 h。结论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感冒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胡薄荷酮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毛颐晴 李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966-967,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 Sinocrom ODS C1 8柱 ,以甲醇 -水 -磷酸 ( 45∶ 5 5∶ 0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 nm。结果 :牛蒡子苷在 30~ 2 0 0μg· m l- 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 Sinocrom ODS C1 8柱 ,以甲醇 -水 -磷酸 ( 45∶ 5 5∶ 0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 nm。结果 :牛蒡子苷在 30~ 2 0 0μg· m l- 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r =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99.84% ,RSD =1.7% ( n =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羚羊感冒口服液 牛蒡子苷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汪玉萍 郝自新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牛蒡苷在0.71-4.26μg之间线...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牛蒡苷在0.71-4.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连翘苷在0.0838-0.5028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牛蒡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1.06%,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0.83%。结论: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以用于羚羊感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牛蒡苷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5种中药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文丽 王艳 +2 位作者 隆旭红 刘光斌 谢静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5-68,共4页
探索和建立5种中药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及1107中的方法,对5种中药口服液中微生物计数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麻杏甘草口服液、五根汤口服液、补血催乳口服... 探索和建立5种中药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及1107中的方法,对5种中药口服液中微生物计数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麻杏甘草口服液、五根汤口服液、补血催乳口服液的需氧菌总数检查宜采用平皿法,而荆防解感口服液、银芦感冒口服液对试验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故需氧菌总数检查宜采用薄膜过滤法;5种口服液均宜采用常规平皿法进行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检查,大肠埃希菌检查宜采用常规法。微生物计数法检查中试验组所加的5种试验菌回收比值(R)均为0.5≤R≤2.0;大肠埃希菌检查中试验组均能检出所加试验菌相应的反应特征。本研究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准确可靠,但荆防解感口服液、银芦感冒口服液因对试验菌株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需使用成本较高且操作烦琐的薄膜过滤法,如果只用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4种有致病性的试验菌株进行方法验证,则荆防解感口服液和银芦感冒口服液的检查方法均可使用简单易操作的平皿法。故有必要探索符合中药制剂特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甘草口服液 五根汤口服液 补血催乳口服液 荆防解感口服液 银芦感冒口服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
下载PDF
清热感冒口服液治疗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灵萍 郭旭丽 +3 位作者 王晓峰 王胜 李鹏 王秀芳 《光明中医》 2015年第6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感冒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流行性感冒的患者随机分为清热感冒口服液组(观察组)与连花清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体温与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清热感冒口服液组的疗效优于... 目的观察清热感冒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流行性感冒的患者随机分为清热感冒口服液组(观察组)与连花清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体温与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清热感冒口服液组的疗效优于连花清瘟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感冒口服液对流行性感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感冒口服液 流行性感冒 疗效
下载PDF
荆防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及研究
11
作者 陈景坚 罗瑜 李学明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荆防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法和水煮法对荆防感冒口服液进行制备,并在薄层色谱法下对方中的防风、黄芩及柴胡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色谱分析。结果:防风、黄芩和柴胡的斑点清晰且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黄芩苷在一定... 目的:探究荆防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法和水煮法对荆防感冒口服液进行制备,并在薄层色谱法下对方中的防风、黄芩及柴胡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色谱分析。结果:防风、黄芩和柴胡的斑点清晰且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黄芩苷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2%,RSD为1.12%。结论:在制备荆防感冒口服液时,制备工艺合理且科学,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感冒口服液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药大品种制造关键质量属性表征:滋味质量属性的小儿感冒口服液口感配方优化策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影 曾敬其 +9 位作者 马金辰 戴幸星 朱金媛 张芳语 祝明利 张瀚 姚璐 王淑英 左艳 吴志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488-3494,共7页
中药滋味特征是中药开发及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属性。研究针对中药大品种小儿感冒口服液用药依从性亟待改进的问题,建立了电子舌传感器信号值与人真实感官评价得分值的关联模型,并采用统计试验设计关键技术,设计了小儿感冒口服液口感改... 中药滋味特征是中药开发及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属性。研究针对中药大品种小儿感冒口服液用药依从性亟待改进的问题,建立了电子舌传感器信号值与人真实感官评价得分值的关联模型,并采用统计试验设计关键技术,设计了小儿感冒口服液口感改进方案。基于上述关联模型优选得到最优口感配方:阿斯巴甜添加量为1~2 mg·mL^(-1);安赛蜜添加量为1.5~3 mg·mL^(-1);甜菊糖苷添加量为1~2 mg·mL^(-1)。进一步,通过人真实感官评价方法对最优口感配方进行验证,成功实现了小儿感冒口服液口感改进。该文以小儿感冒口服液为例,建立了基于电子舌与人真实感官关联的口感配方优化方法,为其他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感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味质量属性 用药依从性 电子舌与人真实感官关联 小儿感冒口服液 口感配方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