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20年甘肃省甘南州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1
作者 刘志春 曹文侠 +3 位作者 王正文 王世林 王俊杰 陈新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目的]甘肃省甘南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甘南州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旨在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定... [目的]甘肃省甘南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甘南州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旨在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定量分析2005—2020年甘南州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驱动因素展开分析。[结果](1)甘南州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和涵养总量分别为25.77 mm,9.45×10^(8)m^(3),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南部高北部低,草地和林地水源涵养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其水源涵养量分别占水源涵养总量的65.92%和29.43%。(2)2005—2020年水源涵养整体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幅度为1.10 mm/a。对于行政区划来说,水源涵养量高值主要分布在玛曲南部、迭部南部和舟曲;对于地形因子来说,其高值主要集中在海拔3000~4000 m区间和8°~25°坡度区间。(3)结合地理探测分析,降水量是影响研究区水源涵养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降水量和土地利用是影响研究区水源涵养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结论]甘南州水源涵养功能存在明显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自然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和人类活动(主要是土地利用)的双重影响是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甘南州 水源涵养 InVEST模型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甘肃省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兰兰 王海峰 +3 位作者 尚晓花 卓玛草 尚红梅 李明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38-143,共6页
通过对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种类研究、自然生态环境,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研究,人工栽培技术、分类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提出了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 通过对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种类研究、自然生态环境,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研究,人工栽培技术、分类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提出了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资源利用和保护、人工驯化和合理开放利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甘南州野生羊肚菌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甘南州 野生羊肚菌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甘肃一地两“庄浪”之名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庄浪”一词来源于藏语,为野牛沟之意。明朝建立后,黄河以南陕西布政司以府州县管理,设有庄浪州,后降为庄浪县;黄河以北陕西行都司以卫所制度管理,设立庄浪卫,故而形成了甘肃一地两“庄浪”。河西庄浪,清朝废卫设县后改称“平番县”,... “庄浪”一词来源于藏语,为野牛沟之意。明朝建立后,黄河以南陕西布政司以府州县管理,设有庄浪州,后降为庄浪县;黄河以北陕西行都司以卫所制度管理,设立庄浪卫,故而形成了甘肃一地两“庄浪”。河西庄浪,清朝废卫设县后改称“平番县”,解放后又改为“永登县”,河东庄浪县名则保留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庄浪县 永登县 庄浪路 庄浪卫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毓森 孙超 +1 位作者 张德栋 王钰峰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了更好的对甘肃省14个地级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生态容量指数、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度、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6个评价指标,采用一般集对、模糊集对、模糊集... 为了更好的对甘肃省14个地级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生态容量指数、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度、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6个评价指标,采用一般集对、模糊集对、模糊集对聚类、可变模糊集与集对分析耦合4种方法系统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甘南州水资源承载力最好,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张掖市和陇南市水资源承载力较好,开发能力客观;定西市、天水市和临夏州水资源承载力一般,开发能力尚可;酒泉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平凉市和庆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已达到饱和,开发能力有限;嘉峪关和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最差,发展条件严重不足。评价结果为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健康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地级行政区 水资源承载力 集对分析
下载PDF
甘肃少数民族村落现状及发展问题浅析——以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村为例
5
作者 范文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2期96-100,共5页
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村具有典型的传统村落布局、历史建筑营造、更新景观设计。该文建立以建筑、城乡规划学为本体,综合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艺术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模型,通过量化信息、质化分析发现,其是存在自然与社会、... 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村具有典型的传统村落布局、历史建筑营造、更新景观设计。该文建立以建筑、城乡规划学为本体,综合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艺术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模型,通过量化信息、质化分析发现,其是存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与资源、时间与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多维度、多因素的耦合影响的体系,建议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实现村落建筑及非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源于对甘肃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传承,该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典型传统村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保护及发展提出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少数民族 村落 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村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甘南沼泽沉积脂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段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531,共7页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寒冷潮湿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泥炭中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和成岩过程。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脂肪酸、直链烷基酮和直链烷基醇都由长链组分所构成,这些长链组分来自草本植物,并且得到它...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寒冷潮湿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泥炭中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和成岩过程。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脂肪酸、直链烷基酮和直链烷基醇都由长链组分所构成,这些长链组分来自草本植物,并且得到它们单体碳同位素证据的支持。丰富的奥利烯醇和羽扇烷醇均起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存在很少报道过的一系列藿醇化合物,它们起源于细菌。甾酮和甾醇都以C29组分为主,C28和C29组分主要来自高等植物,而C27组分则具有一个细菌源。无奇偶优势的短链正构烷烃、细菌起源的脂肪酸(C14、C15、异构和不饱和脂肪酸)、直链烷基-2-酮、藿类和一些甾酮的存在,都说明在这种沉积环境中沉积有机质已经历了强烈的细菌改造作用;甾烯酮和甾烯醇分别向它们烷烃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脂类化合物 成岩作用 甘肃 有机质 沉积环境 烷烃
下载PDF
甘南藏区信息化建设对农牧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国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28-4329,共2页
从甘南州地理位置的特殊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甘南藏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并指出了信息化建设对农牧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甘南藏区 信息化建设 农牧村经济 发展
下载PDF
甘肃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生荣 《未来与发展》 2011年第7期117-120,共4页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和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多重约束,其特色农牧业创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依据当地制度、资源和文化环境实际,从农牧业资源创新、农牧业技术创新、农牧业经营...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和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多重约束,其特色农牧业创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依据当地制度、资源和文化环境实际,从农牧业资源创新、农牧业技术创新、农牧业经营创新、农牧业环境创新四个方面,对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创新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甘肃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特色农牧业 创新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下载PDF
甘南林区维管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学刚 陈银萍 +2 位作者 王忠涛 张宪春 张树仁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7-8,共2页
报道了甘南山地林区的甘肃省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6个 ,其中有 1个新记录属 ,省内新分布地点 9种。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新记录 甘南地区 甘肃 植物分布
下载PDF
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研究——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睿 徐世平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8,40,共4页
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说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甘肃省"两州两市"实现农民增收,要将促进农民增... 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说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甘肃省"两州两市"实现农民增收,要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最贫困地区 甘肃省 农民增收
下载PDF
陇东南地区学生常犯的英语语音错误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志磊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5-76,96,共3页
来自于同一方言区的学生在他们的英语发音中常犯一些共同的、带普遍性的错误。通过列举突出的、典型性的错误发音,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发音习惯,提高其发音质量。
关键词 陇东南地区 英语 语音 学生 错误分析 发音习惯
下载PDF
甘肃天水近30a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万梓文 许彦平 +1 位作者 姚晓琳 许赟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6,共9页
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甘肃天水1981-2011年桃单产量和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影响,为果树生产和管理部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水桃树栽培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暖干气候特征明... 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甘肃天水1981-2011年桃单产量和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影响,为果树生产和管理部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水桃树栽培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极端最高气温的显著升高是气候变暖的主要表现。气候变暖导致桃树发育进程明显加快,初春气温、仲春最高气温的快速升高和降水量的明显减少,造成桃树花芽发育-盛花期高温干旱对花蕾发育、开花坐果的危害及盛夏7月降水量的增加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日较差的减小,对果实干物质累积、着色成熟的影响均呈明显加重趋势,7月相对较多的降水还可造成果树大量落果而减产,但仲秋10月降水量的增加不仅有利果树正常越冬,还可缓解来年春季暖干气候对果树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天水 气候变化 桃产量 形成 影响分析
下载PDF
近30a甘肃天水气候资源变化对杏产量影响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彦平 姚晓红 +2 位作者 刘晓强 马杰 汪鸿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4-691,共8页
气候变暖导致气候资源配置发生变化,由此而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导致果树作物发育进程、果树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天水近30 a气候资源变化对杏树产量影响研究和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杏树花芽膨大、现蕾、开花期较8... 气候变暖导致气候资源配置发生变化,由此而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导致果树作物发育进程、果树产量出现较大波动。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天水近30 a气候资源变化对杏树产量影响研究和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杏树花芽膨大、现蕾、开花期较80年代提前6-7 d,果实成熟期提前10 d左右;由此而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以初秋9月下旬、后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花前3月上旬温暖干旱气候和花果期4月上中旬低温干旱气候对杏树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年际变化除后冬干旱灾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为本世纪影响杏树产量形成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外,其它灾害在本世纪虽略有减轻,但危害程度仍明显重于80年代;10 a平均气候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减少29.9个百分点,本世纪减少7.8个百分点。评估有灾17 a,实况(轻、中、中大和大灾)16 a,评估准确率94%,其中中灾和中大灾害评估准确率均达100%,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天水 气候资源变化 杏产量 影响评估
下载PDF
甘肃省甘南地区风毛菊亚属11种(24个居群)植物果皮微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薇 李梅 +2 位作者 李志涛 肖李娜 王一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为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风毛菊亚属4个组11种24个居群植物的果皮表面纹饰进行观察,并分居群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供试植物果皮纹饰类型有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果皮显微特征在种... [目的]为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风毛菊亚属4个组11种24个居群植物的果皮表面纹饰进行观察,并分居群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供试植物果皮纹饰类型有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果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变化较小,组内种间存在一定差异,组间差异较明显。甘肃风毛菊和沙生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条纹型,较原始;禾叶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有隔条纹型,相对进化;重齿风毛菊和小风毛菊表面纹饰为网纹型,进化程度最高。[结论]果皮表面纹饰在风毛菊属植物系统分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甘南地区 风毛菊亚属 果皮微形态
下载PDF
改革开放初期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谈“河州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区情民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非公有制经济 河州模式
下载PDF
甘肃省甘南州家畜细粒棘球蚴病例特征及其病原遗传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严斌昌 米荣升 +3 位作者 邵云全 黄玉富 石玉桂 赵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甘南州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遗传差异,为甘南州细粒棘球溯源及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2年甘南州玛曲县及碌曲县屠宰场家畜肝脏或肺脏感染的囊型棘球蚴病(c... 目的分析甘肃省甘南州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遗传差异,为甘南州细粒棘球溯源及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2年甘南州玛曲县及碌曲县屠宰场家畜肝脏或肺脏感染的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包囊,提取包囊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NADH脱氢酶2(nad2)基因,测序剪接后进行Blast比对,DnaSPv5软件分析nad2序列的基因型,利用Mega11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再使用PopArt 1.7软件建立细粒棘球蚴nad2基因网络图,最后使用Arlequin 3.5.2.2分析nad2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结果PCR结果显示,家畜CE感染率为9.97%(64/642),绵羊(9.14%,48/525)和牛(13.68%,16/117)感染率差异极显著(χ^(2)=175.6,P<0.01)。nad2基因条带大小为882 bp,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表的细粒棘球蚴的序列进行比对,相似度均达到99%以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为G1(占90.63%,58/64)和G3(占9.37%,6/64)两个基因型,序列相似度可达100%;共有12个单倍型,其中Hap1(占50.00%,32/64)是最主要的单倍型,Hap2(占14.06%,9/64)次之,其中Hap3是和Hap4属于G3基因型(占9.37%,6/64)。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G1和G3基因型处在两个小的分支上,在基因网络图中以Hap1单倍型为中心,其他11个单倍型呈散射状分布;序列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7086~0.7706,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0321~0.00452。甘南州两个县细粒棘球蚴种群田岛检验(Tajima's D)均为负值,表明甘南州的细粒棘球蚴种群处于扩张或净化选择的趋势,中性检验(Fu's F)推测两个县的细粒棘球蚴种群也处于扩张趋势,且存在一些特有的基因型,FST结果表明,甘南州细粒棘球蚴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甘南州家畜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处于扩张趋势,存在地区特有的单倍型。共有G1和G3两个基因型,12个单倍型,其中Hap1占50%,其近缘单倍型在全世界均有分布,是甘南州乃至其他主要流行区的主要致病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囊型棘球蚴病 甘肃省甘南州 nad2基因 基因型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临夏回民汉语的“S是+N是/不是是”句 被引量:3
17
作者 敏春芳 雷雨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7,共7页
临夏回民汉语中的"S是+N是/不是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判断句。本文认为这种句式是西北汉语方言在语言接触的历史条件下,与甘肃临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不断"协商"、"重叠"的产物。
关键词 临夏回民汉语是 字句“S是+N是/不是是”句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甘肃省涉藏州县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张力及实践推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吉玲 华锐·东智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6,216-217,共13页
中西部中小城市农牧民市民化诉求与政府推动城镇化的实践相耦合,导致大量农民、牧民从农村、牧区脱嵌,进入城镇。以甘肃省合作市、夏河县和天祝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农牧民何以进城,进城之后农牧业转移人口如何适应新的空间、生计方式、消... 中西部中小城市农牧民市民化诉求与政府推动城镇化的实践相耦合,导致大量农民、牧民从农村、牧区脱嵌,进入城镇。以甘肃省合作市、夏河县和天祝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农牧民何以进城,进城之后农牧业转移人口如何适应新的空间、生计方式、消费结构,建构新的社会关系网,重塑价值观以立足城市,进而实现从“农村人”到“城市人”身份的转变。研究发现,甘肃省涉藏州县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口分属生态移民型、陪读型、养老型、失地型,以及市场—经济型等多元化市民化类型。生态移民型和失地型市民化是由政府主导推进的被动型市民化,缺乏城市生活积累的农牧民转型具有突变性;陪读型、养老型及市场—经济型市民化是农牧民追求发展、实现阶层跃升的实践。总体看,因“外部赋能”和“内部增能”不足,进城农牧民处于“非农/牧非城”的边缘地位、角色定位模糊、市民身份认同不高。农牧民“再嵌入”城市面临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权力资本不足的困境与张力。文章从坚持城乡融合之路、解决就地市民化瓶颈、强化农牧民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提出西部中小城市农牧民市民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涉藏州县 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实践推进
原文传递
民族教育中的“两难”问题与深化综合改革的思路——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19
作者 沈沫 李俊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共6页
综合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定位。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既面临一般问题,也存在特殊困难。根据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在统筹力量给予支持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之... 综合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定位。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既面临一般问题,也存在特殊困难。根据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在统筹力量给予支持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之间、保持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之间、不同学段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之间、立足本土培养师资与引进人才之间、维持民族地区学生相对独立升学路径与拓宽学生成才通道之间,存在一些持续张力和"两难",是综合改革应当着力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不失时机地推动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革,采取有效政策工具,稳妥解决这些"两难"问题,使各族学生共享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综合改革 甘肃省 甘南 藏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