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ANOMALY AND EARTHQUAKES IN GANSU-NINGXIA-QINGHAI AREA
1
作者 Wang Shuangxu, Zhang Xi, Zhang Sixin and Xue Fuping (Second Cru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EA, Xi’an 710054 China)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94-100,共7页
By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geodetic data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fault deformation and horizontal deformation by GPS in Gansu Ningxia Qinghai area and by comparing them with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any medium to ... By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geodetic data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fault deformation and horizontal deformation by GPS in Gansu Ningxia Qinghai area and by comparing them with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any medium to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this area, some features of rec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anoma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um to strong earthquak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Near the main faults tectonic deformations are relatively large. The amount of vertical movement and the deformation status evolve with time.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show obvious compressional strike slip character. ②The dominant stress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comes from the persistent northeastward compression of Qinghai Tibet block;The time spatial distribution evolution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dynamic evolution of block motion and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③The abnormal uplift and high gradient deformation belts and remarkable fault deformation anormaly on the borders of regional tectonic blocks are indicators of developing moderate to strong earthquakes but earthquakes may not necessarily take place in the position of maxium deformation, it usually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fault deformation anormaly shows “trend accumulation acceleration turn ” variation character or nearby. On the basis of above study, a preliminary prediction for strong earthquake risk in this area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宁夏-青海地区 纵向变形场 横向变形发展 断层活动异常 地震预报 区域数据处理
下载PDF
交互共存:从甘青“花儿”看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
作者 蔡秀清 周毛吉 李以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花儿”是生长在西北大地上的一朵艺术奇葩,蕴含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花儿”是西北地区多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基质。在中华文化的大熔炉中,“花儿”是其中的瑰宝,它的旋律流淌过... “花儿”是生长在西北大地上的一朵艺术奇葩,蕴含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花儿”是西北地区多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基质。在中华文化的大熔炉中,“花儿”是其中的瑰宝,它的旋律流淌过岁月的文化长河,歌词浸染着各民族文化的鲜明色彩,以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涤荡着千千万万民众的心灵,真正彰显了各民族交融共生的社会理路。文章以传唱在甘青地区最为广泛的河州“花儿”为例,以交互共存的文化特质为切入点,探讨甘青“花儿”中呈现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养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多民族 河州“花儿”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的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娟 耿楚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背景、表现特质、核心理念与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阐释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分化、融合和重构、再生的内在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缩影和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民族民间音乐 文化共生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4
作者 李宁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4期62-66,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不能少,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准确分析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指明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现实性问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不能少,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准确分析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指明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现实性问题,科学构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甘肃民族地区 贫困治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青海和甘肃地区为例
5
作者 王雨晨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体现了旅游交通研究方向由跟团游、自驾游向新方式转变的趋势。以青海和甘肃为研究区域,包车旅游游客为研究主体,飞猪旅行网的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基于扎根理论,经过三重编码,建立了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 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体现了旅游交通研究方向由跟团游、自驾游向新方式转变的趋势。以青海和甘肃为研究区域,包车旅游游客为研究主体,飞猪旅行网的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基于扎根理论,经过三重编码,建立了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42项并可概括为5个核心范畴,以此构建出“出游准备—旅行社服务体验—司导服务体验—目的地吸引物体验—游后积极评价”5个维度组成的包车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其中,出游准备是理论模型的前提条件,旅行社服务体验、司导服务体验和目的地吸引物体验是核心影响因素,游后积极评价是满意的表现,其中重游意愿、重选意愿、推荐意愿、经验分享等会产生新的出游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车旅游 游客满意度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青甘地区
下载PDF
青海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
6
作者 李臣玲 高黎婷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提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青海历来作为多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交汇地之一,承载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探赜青海多民族地区铸... 提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青海历来作为多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交汇地之一,承载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探赜青海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多元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溯源,可以从“四个与共”在青海多民族地区的具象展演进程中探究其价值意蕴,从而揆诸在青海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使之成为各民族人民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多民族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具象展演 文化理路
下载PDF
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序列及古气候 被引量:18
7
作者 阎存凤 袁剑英 +2 位作者 赵应成 魏东涛 李在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研究了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侏罗纪7个孢粉组合,其中早侏罗世3个(P rotocon if erus-T aen iaesporites组合、O smund acid ites-Chasm atosporites-D isacc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 研究了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侏罗纪7个孢粉组合,其中早侏罗世3个(P rotocon if erus-T aen iaesporites组合、O smund acid ites-Chasm atosporites-D isacc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Cycadop ites组合)、中侏罗世3个(Cyath id ites-Quad raecu lina-Cycadop ites组合、Cyath id ites-Ca llia lasporites-P inuspollen 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Inap erturop llen ites组合)和晚侏罗世1个(C 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综合利用孢粉植物群、孢粉亲缘植物古生态、沉积组合特征等,探讨了侏罗纪古气候格局及演化规律,指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晚期发生一次干热化事件,中侏罗世晚期气候较炎热干旱,到晚侏罗世干热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全区处于炎热干旱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序列 侏罗纪 古气候 青地区
下载PDF
蒙甘青地区白垩纪原型盆地分布特征及盆山格局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相博 陈启林 +3 位作者 魏伟 左国朝 王琪 孟自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4-30,共7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蒙甘青地区白垩纪原型盆地沉积特征及盆山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纪时期,因受北侧西伯利亚板块、东侧太平洋板块和西南印度板块共同影响,研究区由晚侏罗世的挤压和抬升作用进入松弛拉张裂陷阶...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蒙甘青地区白垩纪原型盆地沉积特征及盆山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纪时期,因受北侧西伯利亚板块、东侧太平洋板块和西南印度板块共同影响,研究区由晚侏罗世的挤压和抬升作用进入松弛拉张裂陷阶段,早白垩世盆地沉降中心较侏罗纪向北迁移,发育了以坳陷和断陷为主的8个大小不一的沉积盆地群。晚白垩世本区受西南部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碰撞对接的强烈影响,沉积盆地逐渐消失,此时沉积中心转移到祁连山东部及阿拉善一带,主要发育了2个沉积盆地群。早白垩世为本区烃源岩形成时期,研究该区白垩纪盆山构造发育及原型盆地沉积特征对寻找以白垩系为烃源岩的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甘青地区 盆地构造 原型盆地 白垩纪
下载PDF
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原型盆地特征及其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启林 周洪瑞 李相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663,共8页
岩相古地理图可以大体反映盆地形成时的盆山格局和原始沉积特征。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沉积盆地群。由于早白垩世研究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这些盆地群构造性质多为拉张断陷盆地,普... 岩相古地理图可以大体反映盆地形成时的盆山格局和原始沉积特征。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沉积盆地群。由于早白垩世研究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这些盆地群构造性质多为拉张断陷盆地,普遍接受了下白垩统湖相—河流相沉积。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条件有利于油气的形成,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祁连—阿拉善裂谷断陷盆地群中的次一级断陷中。烃源岩岩性为一套湖相的深灰色、灰黑色含钙质泥岩,明显受(浅湖—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体系的控制。此外,该区烃源岩的分布还受早白垩世“南干北湿”的气候带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甘青地区 早白垩世 原型盆地 烃源岩 控制作用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甘、青、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文礼 侯蕊 赵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对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西北民族地区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甘肃 青海 宁夏
下载PDF
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邱士可 鲁鹏 +4 位作者 陈盼盼 闫丽洁 秦小阳 杨柳 李拓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8,180,共6页
甘肃、青海地区分布大量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同时又具有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环境多变性等特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表现出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多种关系。因此,以阐释聚落形态与环境演化关系为目标的区域史前聚落... 甘肃、青海地区分布大量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同时又具有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环境多变性等特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表现出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多种关系。因此,以阐释聚落形态与环境演化关系为目标的区域史前聚落地理研究历来备受关注。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聚落分布形态时空演化与环境关系研究、高海拔地区人类最早定居时间与机制研究和以喇家遗址为主的典型聚落废弃灾害性事件研究,表现出以宏观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的特征。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还应加强微观尺度下的研究,包括小流域地貌演化与聚落分布关系研究、聚落内部结构与环境演化关系研究和早期聚落遗址景观复原研究等。通过这种从遗址到流域到区域、从点到线到面、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研究,甘青地区的史前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并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化 聚落形态 史前聚落地理 人地关系 甘青地区
下载PDF
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希 江在森 +1 位作者 王双绪 陈文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探索由断层形变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并获得动态图像的方法 ,结合 2 0 0 0年景泰 (Ms5 9)等震例 ,给出由我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所得的应变强度比时空分布动态图像。结果表明 :其具有压性为主的中期背景及中短... 探索由断层形变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并获得动态图像的方法 ,结合 2 0 0 0年景泰 (Ms5 9)等震例 ,给出由我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所得的应变强度比时空分布动态图像。结果表明 :其具有压性为主的中期背景及中短期前兆 (一年尺度的绝对值 2 0以上高值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应变强度比 动态图像 西部地区 中国 时空分布 地震活动性 强震危险区预报
下载PDF
设立甘青川藏族经济开发区的构想 被引量:7
13
作者 师守祥 张志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加快藏区的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甘青川藏区发展对整个藏区发展的影响来看 ,藏区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藏族经济核心地区 ,建立内地与藏区经济有效交流传承的平台。具体而言 ,应对区位与资源条件... 加快藏区的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甘青川藏区发展对整个藏区发展的影响来看 ,藏区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藏族经济核心地区 ,建立内地与藏区经济有效交流传承的平台。具体而言 ,应对区位与资源条件优越、藏汉交流便捷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合作市优先开发 ,通过实施适合藏民族地区特点的优惠政策 ,使合作市尽快成长为甘青川藏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通过它衔接内地、辐射藏区的特殊地缘文化优势 ,带动甘青川藏区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经济 民族经济学 甘青川藏区
下载PDF
甘青藏地区现代土壤中有机质类异戊二烯烃来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成君 张菀漪 +3 位作者 张丽 王小雨 IMBABAZI Berthe 叶生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5-245,共11页
本文通过对海拔高度在2500~4500 m的甘肃南部和祁连山、青海东部、西藏东部林中表土、林间表土、森林上限表土、森林下限表土、森林上限高山草甸土,以及青海玉树冬给错纳地区亚高山荒漠—草甸土中可溶有机质正构烷烃分析,利用检测出的... 本文通过对海拔高度在2500~4500 m的甘肃南部和祁连山、青海东部、西藏东部林中表土、林间表土、森林上限表土、森林下限表土、森林上限高山草甸土,以及青海玉树冬给错纳地区亚高山荒漠—草甸土中可溶有机质正构烷烃分析,利用检测出的类异戊二烯烃的分布特征,对Pr(姥鲛烷)、Ph(植烷)的成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理环境土壤中均有明显的Pr、Ph存在,Pr/Ph(姥植比)主要为0.6~1.4,平均0.95;Pr/n-C17值主要为0.2-1.2,平均0.64;Ph/n-C18值主要为0.4~1.4,平均0.85。Pr和Ph不仅在水体中生成,在土壤环境中也可以形成。Pr/Ph值与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与不同地理区域有一定的联系。在较为温湿的土壤中Pr优势,可能与微生物活动强烈,采用有氧呼吸方式降解有机质有关;干旱、寒冷土壤中Ph优势,可能主要与厌氧发酵有关。由于生成Pr、Ph有机母质及演化途径的差异,以及热演化、成岩过程中的转变,其比值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沉积盆地原始介质环境信息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藏地区 地表土壤 类异戊二烯烃 微生物 热演化 成岩作用
下载PDF
甘青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化的孢粉记录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海成 马海州 +1 位作者 潘安定 山发寿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选用甘青地区达连海、青海湖、苏家湾、大地湾4个典型高分辨率的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与主要气候事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被纬向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大致开始于15.2—14.6ka B... 选用甘青地区达连海、青海湖、苏家湾、大地湾4个典型高分辨率的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与主要气候事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被纬向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大致开始于15.2—14.6ka BP之间,冰消期期间该地区气候表现为冷暖波动频繁,气候不稳定,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化草原。全新世早期阶段10.4—8.2kaBP气候表现为温干,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疏林草原-草原。全新世中期8.2—4.3kaBP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良好,由东向西出现森林-森林草原植被。4.3kaBP以后该地区气候总体向凉千方向发展,3.9~3.4kaBP期间陇中地区气候波动较显著,植被类型草原-森林草原交替出现。晚全新世后期2.3~0kaBP气候冷干,从东到西发育草原-荒漠化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末次冰消期 孢粉纪录 环境变化 A/C值
下载PDF
甘青藏区寺院型市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红伟 李稳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8,共9页
清代中叶以来,甘青藏区以寺院型集镇为龙头,带动集市、街市、小市等集团式发展,寺院会集密集丛生的市场格局形成,深刻体现着其以虔诚的信仰为前提,以寺院社会中心地位为依托,以活佛的崇拜中心为感召,构成的藏传佛教寺院对人口与商业组... 清代中叶以来,甘青藏区以寺院型集镇为龙头,带动集市、街市、小市等集团式发展,寺院会集密集丛生的市场格局形成,深刻体现着其以虔诚的信仰为前提,以寺院社会中心地位为依托,以活佛的崇拜中心为感召,构成的藏传佛教寺院对人口与商业组织聚集的中心引力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藏区 寺院型市场 宗教性
下载PDF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开发战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结合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确定该地区城镇化开发原则以及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候鸟型生态城镇化"战略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在城镇人口、产业发展以及城镇空间... 结合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确定该地区城镇化开发原则以及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候鸟型生态城镇化"战略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在城镇人口、产业发展以及城镇空间方面的特点。最后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提出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型 生态城镇化 少数民族地区 环青海湖
下载PDF
甘宁青地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地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双绪 张希 +1 位作者 张四新 薛富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 ,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①甘...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 ,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①甘宁青监测区主要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 ;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态势随时间演变 ,水平运动与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②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来自青藏块体持续NE向挤压运动 ;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③区域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及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 ,是蕴育中、强震的标志 ,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幅度最大的部位 ,而往往发生在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 -加速 -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在此基础上 ,对研究区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青地区 垂直形变场 水平形变 断层活动 地震预报 构造形变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静 杨须爱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本文对甘青藏族妇女的传统社会地位、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在藏区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等三方面作了分析,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当代甘青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状况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甘青 藏族妇女 社会地位
下载PDF
甘宁青民族地区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俊明 刘有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甘宁青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近几年,这一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往往涉及面广、影响大、控制难,其背后常常隐藏着与民族宗教相关的社会矛盾。同时,因其产生时间和区域的不确定性,以及产生原... 甘宁青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近几年,这一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往往涉及面广、影响大、控制难,其背后常常隐藏着与民族宗教相关的社会矛盾。同时,因其产生时间和区域的不确定性,以及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对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甘宁青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建设要根据当地民族、宗教问题的区域特点,结合现阶段甘宁青地区社会发展中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和存在的社会矛盾,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的涉及信息收集与分析、预警方案制定、预警方案实施、事件的处理与善后等一系列措施,并设立相应的机构组织协调,调动和利用所有社会力量和资源,让国家机关和社会良性互动,共同防范、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与机制,提升社会危机管理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群体性事件带来的社会危机,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青 民族地区 群体性事件 预警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