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Gansu-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Megathermal 被引量:18
1
作者 LIU Fenggui ZHANG Yili +3 位作者 FENG Zhaodong HOU Guangliang ZHOU Qiang ZHANG Hai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417-430,共14页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Qinghai Lake,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Zoig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towards warm and humi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thic cultures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sector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furthermore a heyday of Yangshao Culture prosperity emerged. The Holocene entered the late period after the cold climate event at 5.9 ka BP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ater the climate began to turn cold. However, at the 5.8-4.2 ka BP a relatively stable warm and humid climate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jiay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his region,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expanded towards high altitudes and high latitudes. From 4.2 ka BP onwards, the climate became cold and dry,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eading to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Qijia Culture around 4.2 ka BP. After a nearly 300 years of cold and dry period, the unified Neolithic farming culture completely collapsed. Afterwards an industrial divis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arming and regional multiple cultures formed, and ultimately led to the end of primitive society and the starting of a civilized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su-qinghai region neolithic cultures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被引量:49
2
作者 安成邦 王琳 +2 位作者 吉笃学 陈发虎 王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7,共5页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甘青文化区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遗址丰富,类型齐全,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甘青文化区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遗址丰富,类型齐全,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化,发现自大地湾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时期,研究区文化在空间上扩张,而后逐步向南退缩。这一变化和气候的干湿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5kaB.P.气候逐步趋向干旱,导致文化分布上的空间差异,至齐家文化时期,研究区105°E以西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大大地向南收缩,而105°E以东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和仰韶文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文化区 环境变化 新石器文化
下载PDF
上海马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变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世永 朱诚 史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对上海马桥遗址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环境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7ka以来的环境演变。该区在7.2kaBp前后为浅海环境。大约在6.1~4.4kaBp之间摆脱了海侵,良诸文化发展起来,其后期经历了一次洪... 在对上海马桥遗址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环境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7ka以来的环境演变。该区在7.2kaBp前后为浅海环境。大约在6.1~4.4kaBp之间摆脱了海侵,良诸文化发展起来,其后期经历了一次洪水期,良诸文化突然消失,出现了马桥文化,其末期地表水域扩大,不适合人类居住。唐宋时期,现上海市大部分地区已成陆。以后海水虽有进退,但岸线仅在南部的金山卫一带摆动,海水再未到达马桥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马桥遗址 环境演变 环境考古 全新世 地层
下载PDF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兴衰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史辰羲 莫多闻 +1 位作者 刘辉 毛龙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5-343,共9页
新石器晚期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成为长江中游的文化核心区,出现了文化高度繁荣又快速衰落的逆转,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文明走向崩溃。文章基于屈家岭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和TOC含量的分析结果,综合多种环境要素,探讨汉水下游地区全新... 新石器晚期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成为长江中游的文化核心区,出现了文化高度繁荣又快速衰落的逆转,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文明走向崩溃。文章基于屈家岭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和TOC含量的分析结果,综合多种环境要素,探讨汉水下游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地貌、气候、水文等环境变化与文化兴衰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地区5.4~4.6kaB.P.的气候整体暖湿,晚期暖湿程度有所降低;4.6~4.2kaB.P.气候较为稳定,温暖湿润程度有所回升;4.2~2.7kaB.P.气候处于持续变干凉阶段;2.7~0.5 kaB.P.气候温湿程度开始回升,并略有波动,但比4.2kaB.P.前仍然偏干凉。以岗状平原为主的江汉平原北部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整体暖湿的气候,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环境基础,该时期的聚落数量和分布密度达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的最高峰。石家河晚期的气候变干变凉,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石家河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5~3 kaB.P.的水位存在波动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受构造沉降、全新世以来海面上升和泥沙淤积的控制。江湖水位的波动上升而引起的洪患加剧,及人类活动向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腹地扩展,这种水文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到石家河文化晚期尤为突出,可能是导致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内部或同其他地区之间的冲突可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汉水 新石器晚期 古文化 环境演变
下载PDF
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 a B.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 a B.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新石器文化 环境演变 全新世
下载PDF
华北不同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6
6
作者 莫多闻 王辉 李水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辽西牛河梁、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和甘肃秦安大地湾是中国北方的 3个重要新石器文化遗址。本文利用孢粉、黏土矿物等古气候指标对 3个遗址所在地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形条件等特征 ,分析和探... 辽西牛河梁、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和甘肃秦安大地湾是中国北方的 3个重要新石器文化遗址。本文利用孢粉、黏土矿物等古气候指标对 3个遗址所在地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形条件等特征 ,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与古文化发展的关系 ,阐明了不同地点的环境及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理背景 环境演变 古文化 华北地区 古气候
下载PDF
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期的环境变化与文化演进 被引量:13
7
作者 安成邦 冯兆东 陈发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9-732,740,共5页
分析了半干旱的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期环境变化序列与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探讨了环境变化对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研究区中全新世优越的环境条件,为史前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于古文化的繁荣;当环境变化的幅度超过了社... 分析了半干旱的甘青地区全新世中期环境变化序列与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探讨了环境变化对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研究区中全新世优越的环境条件,为史前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于古文化的繁荣;当环境变化的幅度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阀值时,就会导致史前文化的断层或转型;4 ka BP以后气候的凉干化,是该区文化面貌衰退、牧业因素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全新世中期 环境变化 文化演进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古文化响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史威 朱诚 +1 位作者 李世杰 马春梅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3-1318,共16页
依据长江三峡地区大九湖和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数据(校正为日历年)建立了约9.3~2kaBP高分辨率多环境代用指标(δ13C、K、腐殖化度、孢粉总浓度、Rb、Sr及Rb/Sr)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与研究区周边反映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不同沉积记... 依据长江三峡地区大九湖和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数据(校正为日历年)建立了约9.3~2kaBP高分辨率多环境代用指标(δ13C、K、腐殖化度、孢粉总浓度、Rb、Sr及Rb/Sr)的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与研究区周边反映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不同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对研究区古遗址和古洪水层的统计分析,获取了本区新石器以来古文化兴衰变迁和古洪水发生的完整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全新世大暖期约出现在7.6~4kaBP。9.3~7.6kaBP,本区气候极不稳定,波动幅度大,总体上冷湿,多次出现显著的降温或干旱事件(9.1、8.2和7.7kaBP前后);4~2kaBP,本区气候较此前偏干凉,且波动频繁。(2)7.6~4kaBP的大暖期分为三个演变阶段:即6~5kaBP为大暖期的鼎盛期,气候稳定,温暖湿润,植被及生态条件优越,洪水发生频率低;7.6~6kaBP和5~4kaBP为大暖期中具有不稳定特征的过渡期,其中5~4kaBP及4kaBP前后的降温事件仍较显著,且多发洪水。(3)本区史前古文化的主要形成发展期与大暖期持续阶段相对应,其中耕作业相对发达的大溪文化繁荣期出现在大暖期中的鼎盛阶段(约6~5kaBP),大溪文化前后处于低潮及表现为衰退现象的古文化则对应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期,总体上,研究区古文化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其生业结构的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全新世 大九湖和玉溪剖面 高分辨率多代用指标 气候环境 古文化
下载PDF
渝东峡江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环境变迁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威 朱诚 +1 位作者 王富葆 田晓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6,共5页
渝东峡江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环境变迁研究,目前的成果主要涉及部分遗址点的古环境复原、个别次流域环境变迁研究及初步建立的古洪水发生序列,在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上仍需考虑区域特殊性并重视:①反映人地关系互动的环境考古研究,包括... 渝东峡江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环境变迁研究,目前的成果主要涉及部分遗址点的古环境复原、个别次流域环境变迁研究及初步建立的古洪水发生序列,在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上仍需考虑区域特殊性并重视:①反映人地关系互动的环境考古研究,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条件、环境质量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能力方面;②遗址“次生堆积”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和“事件层”多成因分析;③遗址地层与自然地层的对比研究、区域环境考古及其比较研究;④区域古环境变化序列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⑤确保获取高分辨率、满足多指标综合要求的沉积物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峡江区 全新世 环境考古 环境变迁
下载PDF
全新世高温期环境变化对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施少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从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包括马家浜、崧泽和良渚三个文化期)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遗址数量、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了全新世高温期(8—3ka B.P.)环境变化对本地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新世高温期暖湿而且... 从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包括马家浜、崧泽和良渚三个文化期)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遗址数量、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分析了全新世高温期(8—3ka B.P.)环境变化对本地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新世高温期暖湿而且较为稳定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先民们的生活,促使了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飞跃发展,包括原始农业、家畜业的产生和发展,先民们活动范围扩大和遗址数量增加等等。但高温期中存在气候剧烈波动阶段和气候迅速变化的低温事件,以及伴随它们出现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古文化的发展,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使得文化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全新世 环境变化 古文化
下载PDF
辽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经济形态转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晓兰 季奎 尹怀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辽东半岛的小珠山、后洼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期辽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址.通过对考古文化特征与渔猎—农耕经济的兴衰发展的分析,并结合孢粉、黄土等古气候指标对中国北方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进行的研究,同时叠加辽东半岛地区的海岸地质地... 辽东半岛的小珠山、后洼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期辽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址.通过对考古文化特征与渔猎—农耕经济的兴衰发展的分析,并结合孢粉、黄土等古气候指标对中国北方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进行的研究,同时叠加辽东半岛地区的海岸地质地形条件等特征,探讨了辽东半岛地区古文化与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关系,揭示了该地区新石器时期以来文化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5000 aB.P的寒冷期,人类应对气候突变的响应不同,直接导致小珠文化的兴盛与后洼文化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环境演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演化及其环境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广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5,共9页
新石器文化演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甘青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区域。通过对甘青地区考古调查、14 C测年数据和全新世气候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对比,分析了该... 新石器文化演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甘青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区域。通过对甘青地区考古调查、14 C测年数据和全新世气候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对比,分析了该地区新石器文化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环境动力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展望。现有研究资料表明,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时空演化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大地湾文化一期(7 800~7 200aBP)和仰韶文化早中期(6 700~5 500aBP)文化规模小,主要分布在天水以东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早中期(5 500~4 800aBP)文化第一次大规模扩张,规模迅速壮大;马家窑文化晚期—齐家文化时期(4 500~3 800aBP)文化第二次大规模扩张,规模达到鼎盛。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对文化发展和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非惟一的影响因素,该地区新石器中晚期农业发展与传播对文化扩张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未来应积累更多、更准确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测年数据,提高全新世早中期气候研究的年代分辨率,明确代用指标的气候和环境的指示意义,强化新石器文化时空演化的环境动力的机制研究。加深考古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交流,开展合作研究,是推进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时空演化 气候变化 农业传播 甘青地区
下载PDF
三峡古文化衰退、调适及转型的原因分析
13
作者 史威 朱诚 《自然杂志》 2016年第3期200-208,共9页
长江三峡地区的古文化经历了大溪文化高潮后,于5000BP(BP为距今年代)前后开始衰退(东部显著),且在4000BP后发生全面衰退,该衰退现象恰好对应区域气候由稳定向不稳定的转型过程。气候转型中,其不稳定性增强,大溪文化期表现突出... 长江三峡地区的古文化经历了大溪文化高潮后,于5000BP(BP为距今年代)前后开始衰退(东部显著),且在4000BP后发生全面衰退,该衰退现象恰好对应区域气候由稳定向不稳定的转型过程。气候转型中,其不稳定性增强,大溪文化期表现突出的原始种植业成分基本从经济构成中退出,渔猎经济成分在这一时期占据了绝对优势,生业经济表现出与自然条件的高度依存关系。总体而言,在6000-2000BP,三峡地区生业经济构成存在着由“渔猎一农耕”转型为”渔猎”,继而再转型为”渔猎一盐业”的演变特点,古文化内涵显现出”退中有进”“退中有转”的特征现象。这一方面反映出古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仍烙有极为鲜明的地方自然环境适应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地区 气候环境变化 古文化及生业经济 衰退与调适
下载PDF
从古文化遗址看阳澄湖地区环境变迁与湖群形成 被引量:7
14
作者 倪华 吉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阳澄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遗址地层中沉积特征和动植物遗存,来阐明7-4kaBP.湖区环境由水域面积较广的湖沼环境,向陆域面积逐渐扩大的环境转变,直至新石器末期,被较大规模水侵淹没的过程.阳澄湖及周围湖荡... 通过阳澄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遗址地层中沉积特征和动植物遗存,来阐明7-4kaBP.湖区环境由水域面积较广的湖沼环境,向陆域面积逐渐扩大的环境转变,直至新石器末期,被较大规模水侵淹没的过程.阳澄湖及周围湖荡主要形成于宋代,在原娄江河道基础上,河道阻塞,洪水泛滥扩展而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文化遗址 环境演变 阳澄湖群 湖群
下载PDF
颍河上游的地貌变迁对新石器晚期聚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中轩 孙艳丽 +1 位作者 徐永新 谷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探讨地貌变迁与史前聚落的分布关系,分析了禹州浅井剖面的Rb/Sr比值、磁化率和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结果表明颍河上游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磁化率均值87.7×10?8 m3/kg,Rb/Sr均值0.83)为暖湿的风化环境,在龙山文化时期气候变干(瓦... 为探讨地貌变迁与史前聚落的分布关系,分析了禹州浅井剖面的Rb/Sr比值、磁化率和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结果表明颍河上游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磁化率均值87.7×10?8 m3/kg,Rb/Sr均值0.83)为暖湿的风化环境,在龙山文化时期气候变干(瓦店剖面的磁化率72.5×10?8 m3/kg,Rb/Sr均值0.66)。禹州马沟洞石笋δ18O序列识别了本区在11.2、9.1、5.0 kaBP存在3次气候波动,借助地貌-气候驱动理论,认为颍河上游地区新石器聚落所在阶地形成于11.2~10.6 kaBP前后。龙山文化时期(约4.6~4.0 kaBP)的干旱气候导致禹州段颍河河床不断抬升进而形成高河面时期,使得颍河上中游两岸稻作农业得以快速发展。本区的聚落分布从仰韶文化时期的地貌封闭型转变为龙山期的开放型,并形成多处大型城邑聚落,然而4 kaBP的降温和洪水过程摧毁了颍河上游平原地区多数史前聚落,本区的城邦文化逐渐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演变 生业经济 河流地貌变迁 新石器文化 颍河上游
下载PDF
山东中部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发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丁敏 彭淑贞 +3 位作者 庞奖励 张伟 陈栋栋 杨洪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气候事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是目前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根据山东中部龙山镇山城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及埋藏文化层的关系,利用色度、磁化率、粒度、碳酸钙含量等气候替代指标,揭示了全新世气候演变,早期(11500 a B.P.... 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气候事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是目前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根据山东中部龙山镇山城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及埋藏文化层的关系,利用色度、磁化率、粒度、碳酸钙含量等气候替代指标,揭示了全新世气候演变,早期(11500 a B.P.~8500 a B.P.)变暖,中期暖湿(8500 a B.P.~3100 a B.P.)和后期(3100 a B.P.以来)逐渐转凉,其中大暖期记录了3次气候寒冷事件。通过分析全新世气候阶段性、气候事件与古文化时空的耦合关系发现:在全新世最为暖湿的阶段(8500 aB.P.~4000 a B.P.),依次发展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8200 a B.P.、5500 a B.P.气候事件没有对文化发展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反而对文化发展起了一定催化剂的作用。4000 a B.P.气候事件在剖面中表现明显,来自北部、东北部的大量风沙使淄博、潍坊等地龙山人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进而使喜暖湿的稻作农业受到极大摧毁,人地资源矛盾突出,导致优秀的龙山文化被古朴的岳石文化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环境演变 古文化 山东中部
原文传递
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青 《华夏考古》 CSSCI 2000年第4期62-75,共14页
When the Circum Bohai Sea region entered the Neolithic period,the Bohai Sea just underwent the change from the l and to the sea While Geological and geog raphical information shows that the pres ent Bohai Sea was a pl... When the Circum Bohai Sea region entered the Neolithic period,the Bohai Sea just underwent the change from the l and to the sea While Geological and geog raphical information shows that the pres ent Bohai Sea was a plain during 1 2000~8000 aBp Archaeological studi es prove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arly Neolithic cultures o f the Circum Bohai Sea region Thus,the C ircum Bohai Sea region is one of the mos t important areas in studying the origin of the Neolithic culture in north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早期新石器文化 海岸变迁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与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和丝路文明兴衰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发虎 安成邦 +1 位作者 董广辉 张东菊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9期967-975,共9页
泛第三极地区主要包括了青藏高原和其北侧的亚洲内陆干旱区,西至高加索等山脉,东至黄土高原西部。该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史前和历史时期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不同民族和多种文化历经了复杂而长期的接触、交流、冲突、融合和沉淀,开... 泛第三极地区主要包括了青藏高原和其北侧的亚洲内陆干旱区,西至高加索等山脉,东至黄土高原西部。该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史前和历史时期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不同民族和多种文化历经了复杂而长期的接触、交流、冲突、融合和沉淀,开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便利通道,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研究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扩散、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和丝路文明兴衰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这一关键区域的社会环境发展规律,对于增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历史文化认同、揭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演变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将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文明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应当成为我国的重点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第三极地区 人类活动 东西方文化交流 环境变化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侵事件及古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亮 吕晔 +2 位作者 年小美 雷少 王张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1132,共17页
姚江-宁波平原是新石器河姆渡文化核心分布区,大量考古与古环境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本地区7000年来的人地关系,尤其是新石器遗址文化间歇事件的原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鱼山遗址地层记录的详细研究以及与区域多个遗址地层的空间对... 姚江-宁波平原是新石器河姆渡文化核心分布区,大量考古与古环境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本地区7000年来的人地关系,尤其是新石器遗址文化间歇事件的原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鱼山遗址地层记录的详细研究以及与区域多个遗址地层的空间对比,并对照该区自河姆渡文化一期以来古人类遗址的时空迁移过程,总结新石器文化演进中的海侵事件,并分析其与文化间歇的内在联系,初步认识如下:1)鱼山遗址从山麓到平原,地层记录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获取剖面进行对比,才能重建更完整的古环境演变过程。2)鱼山遗址记录了2次海水入侵事件,分别发生于6300~6000cal.aB.P.和4500~3400cal.aB.P.,这两次事件与区内其他遗址文化层堆积中普遍叠压的自然淤积层或文化层缺失现象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研究区另有部分遗址在5400~5300cal.aB.P.也存在海水入侵迹象。3)新石器遗址时空分布呈现阶段性变化,河姆渡文化一、二期,遗址数量少,增幅小,主要分布于山麓缓坡地带,反映海水入侵造成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河姆渡文化三、四期的遗址数量显著增加,且向开阔平原地带扩散,表明较稳定的海平面使研究区平原成陆面积增大,古人类对海岸带的利用快速扩张。良渚末期,遗址大幅度减少,直至商周才重新增多,反映持续的海水入侵制约古人类活动强度。上述遗址时空迁移特征反映海岸带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间歇事件 地层记录 鱼山遗址 海岸带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