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地区27例皮肤炭疽诊治分析
1
作者 郑金山 达瓦恩珠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炭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四川省甘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27例均为皮肤炭疽... 目的分析皮肤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炭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四川省甘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27例均为皮肤炭疽,炭疽杆菌培养阳性,患者发病前均参与屠宰、剥皮、切割病死牲畜,这一过程中损伤皮肤,发病后皮肤破损处呈焦痂溃疡,伴周围组织脓肿,经过治疗后2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3个月后随访,患者无不适,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皮肤炭疽患者均有病、死畜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炭疽杆菌培养阳性,白细胞计数升高。皮肤炭疽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足量使用抗菌药物,疾病防治须做好预防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地区 皮肤炭疽 治疗分析
下载PDF
新疆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与区域成矿模型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渊 高永宝 +3 位作者 任广利 刘诚 李侃 孔会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0-1451,共12页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岩基和半隐伏的大红柳滩东花岗岩基;20~80 km深度范围内发现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则反映了深达上地幔的地壳重熔形成的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可见,成矿母岩大红柳滩花岗岩基是有根的,而且是规模巨大深达上地幔的岩浆储库,它们为超大型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与松潘-甘孜甲基卡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对比,尽管川西甲基卡地区地表出露的花岗岩有限,但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显示,其也存在深达上地幔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同样反映了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的存在,只是剥蚀深度浅,上侵的花岗岩未被剥蚀出来而已。从而,深剥蚀的大红柳滩地区表现为大面积花岗岩出露的“热隆”特征,而浅剥蚀的甲基卡地区则表现为花岗岩围岩“片麻岩穹隆”热变质构造特征。西昆仑-松潘-甘孜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巨型成矿带两端的晚三叠世超大型矿床是大规模地壳重熔长英质岩浆作用中心的产物,由于锂等稀有金属的喜水性,H2O的饱和度是造就伟晶岩型锂超常富集的关键,并在长英质岩浆储库、上侵花岗岩和伟晶岩不同分异演化阶段,锂的“预富集”为大规模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锂矿 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 区域成矿地质模式 西昆仑-松潘-甘孜造山带 巨型成矿带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泵站在高效节水灌溉中的运用与分析
3
作者 黄维 《价值工程》 2023年第9期79-81,共3页
随着太阳能光伏科技的迅猛发展,光伏产业已进入广泛领域,其中就包括农业灌溉领域,太阳能光伏泵站是利用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力并驱动水泵进行抽水的系统,它打破了传统泵站需要柴油和电网的束缚。为此,本文以甘孜州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随着太阳能光伏科技的迅猛发展,光伏产业已进入广泛领域,其中就包括农业灌溉领域,太阳能光伏泵站是利用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力并驱动水泵进行抽水的系统,它打破了传统泵站需要柴油和电网的束缚。为此,本文以甘孜州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新建的太阳能光伏泵站为例,对太阳能光伏泵站的提水流量、水泵选型、光伏电源和蓄水池容积等计算过程进行简要阐述,同时对太阳能光伏泵站较传统泵站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泵站 高效节水灌溉 高寒地区 甘孜州
下载PDF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植被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延国 彭培好 +1 位作者 陈文德 王玉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728-6731,共4页
[目的]为实现高海拔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07年1∶25万林相图及土地利用类型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 [目的]为实现高海拔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07年1∶25万林相图及土地利用类型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和分形维数等角度对甘孜藏族自治州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各景观组分中高寒草甸及常绿阔叶灌丛面积较大;温性、寒温性草丛及沼泽面积较小,呈零散分布;落叶阔叶及其混交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整体上看,森林类型的破碎化程度高于草甸及灌丛类型;各景观组分的分形维数均较小,趋向于1,表明各景观类型的边界褶皱程度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藏族自治州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破碎化
下载PDF
试论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的传播 被引量:3
5
作者 代维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甘孜藏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域之一,也是红军长征历史上关键一环。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得到第一次大规模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深入实践,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甘孜藏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域之一,也是红军长征历史上关键一环。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得到第一次大规模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深入实践,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马克思主义 甘孜藏区 传播
下载PDF
藏区民俗体育文化探索——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冰松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甘孜州藏区民俗体育源远流长、璀璨多姿,蕴藏着旺盛的发展潜力,但是在西方竞技体育全球性的覆盖和冲击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上了滞停、保护、流失,甚至趋于边缘化的境地。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对四川省... 甘孜州藏区民俗体育源远流长、璀璨多姿,蕴藏着旺盛的发展潜力,但是在西方竞技体育全球性的覆盖和冲击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上了滞停、保护、流失,甚至趋于边缘化的境地。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文化现状进行整理和挖掘,旨在弘扬和传承藏区民俗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州藏区 民俗体育文化 整理和挖掘
下载PDF
水力学参数在资料缺乏区河流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秀英 王东胜 白音包力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1,共6页
本文在总结不同尺度河流栖息地水力学表征参数的基础上,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雅砻江甘孜河段生态保护为例,从中观尺度栖息地保护角度,依据长系列流量资料和水文站断面资料,探讨了少资料区生态水力学指标的获得方法,以及水利工程建... 本文在总结不同尺度河流栖息地水力学表征参数的基础上,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雅砻江甘孜河段生态保护为例,从中观尺度栖息地保护角度,依据长系列流量资料和水文站断面资料,探讨了少资料区生态水力学指标的获得方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对该河段鱼类产卵的影响,本方法为资料缺乏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思路,为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参数 雅砻江甘孜段 生态保护 资料缺乏区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惠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发展旅游是民族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全域旅游是民族地区未来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文章以甘孜州为例,分析了其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发展 现状 对策 甘孜州
下载PDF
甘孜藏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与教师双语教学能力探析
9
作者 高鸿 唐啟瑜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3期81-83,共3页
本文从甘孜藏区高校双语人才培养现状和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希望进一步厘清制约甘孜藏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和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因素,以期对促进甘孜藏区双语人才培养和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甘孜藏区 双语人才 双语教学
下载PDF
甘孜州旅游业推进人口城镇化研究
10
作者 王敏杰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1-98,共8页
基于统计局公布的面板数据,分析旅游业发展对甘孜州全域及东、南、北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推进人口城镇化水平日趋增强,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甘孜州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支撑;甘孜州各市县旅游... 基于统计局公布的面板数据,分析旅游业发展对甘孜州全域及东、南、北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推进人口城镇化水平日趋增强,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甘孜州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支撑;甘孜州各市县旅游导向型人口城镇化模式空间差异显著,旅游推进人口城镇化活跃系数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响应程度和表现特征;甘孜州三大地带坚持“东部率先、南部崛起、北部追赶”的发展思路,以全域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旅游全域化和人口城镇化统筹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人口城镇化 活跃系数 全域旅游 甘孜州三大地带
下载PDF
甘孜州藏式传统聚落的地域性景观特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庆华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2期37-40,共4页
针对甘孜州地域性自然与文化特质下产生的聚落,从聚落群体、单体院落和个体生活及精神层面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群体景观有限与无限的景观特质,单体院落的藏式传统民居建造方式、功能空间与材料肌理特点,个体生活与精神呼唤的宗教生活景观... 针对甘孜州地域性自然与文化特质下产生的聚落,从聚落群体、单体院落和个体生活及精神层面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群体景观有限与无限的景观特质,单体院落的藏式传统民居建造方式、功能空间与材料肌理特点,个体生活与精神呼唤的宗教生活景观与构筑物景观的特质,进一步解析了聚落特质的地域性景观表达原因、方式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地域性景观 甘孜州
下载PDF
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为珍 李沄璋 +2 位作者 方强 金铭 李晓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99-305,320,共8页
目的挖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总结出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拍照、测绘、问卷等,对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分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 目的挖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总结出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拍照、测绘、问卷等,对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分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融合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索产品设计的切入点,结合色达县杨各乡的自然生态、藏语宗教、特色民居、装饰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探寻专属于甘孜藏族的旅游产品设计思路和方法。结论将甘孜藏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工艺相结合,赋予旅游产品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使旅游者在游玩购买旅游产品的同时加深对甘孜藏族地域文化的认知与喜爱,进一步提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展现甘孜藏族的文化魅力,使旅游的体验和情感价值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藏族 地域文化元素 旅游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四川新龙地区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侏罗系地层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松涛 朱利东 +2 位作者 吴青松 李虎 代雪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9-1168,共20页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作为扬子板块与中咱地块的碰撞结合带,其对探讨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系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新龙地区瑞环山组进行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其沉积时代及物质属性,探讨其...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作为扬子板块与中咱地块的碰撞结合带,其对探讨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系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新龙地区瑞环山组进行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其沉积时代及物质属性,探讨其沉积构造背景。新龙地区瑞环山组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石组合,其碎屑岩物源区为安山质火山岩及陆缘复理石,母岩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环境。瑞环山组灰岩中珊瑚化石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碎屑锆石定年结果表明砂岩中锆石主要来源于扬子板块(435Ma、764Ma、1888Ma峰值)以及甘孜-理塘俯冲增生杂岩(229Ma峰值),锆石最新年龄为196±2Ma,指示其应沉积于早侏罗世之后的残留海盆地。研究结果表明,甘孜-理塘洋在晚三叠世末弧陆碰撞造山之后又经历了侏罗纪残留海阶段,在残留海盆地西侧临近甘孜-理塘俯冲增生杂岩浅海环境中沉积了瑞环山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建造,至早白垩世全面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瑞环山组 沉积物源 构造属性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 “三江”地区
下载PDF
甘孜州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浅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敏 孙树峻 王雪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数值预报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应用天气学方法对2010年8月22~25日发生在甘孜州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背景以及数值预报物理量条件的分析。分析表明:稳定的槽脊形势、副热带高压588线位置偏西且较稳定的环...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数值预报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应用天气学方法对2010年8月22~25日发生在甘孜州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背景以及数值预报物理量条件的分析。分析表明:稳定的槽脊形势、副热带高压588线位置偏西且较稳定的环流背景下,高原低涡、切变是造成此次区域暴雨过程的重要因素。对流云团生成、发展和壮大对暴雨具有一定的预报提前指示意义。对数值预报产品可预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中各种物理量预报对实际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州 区域性暴雨 浅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16个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甘孜试点结果初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廷辉 强小林 +3 位作者 杨开俊 冯继林 唐瑶 谢世刚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甘孜州青稞适宜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品种813相比,产量相当或减产,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品种(系) 青藏高原 青稞区试 甘孜试点
下载PDF
甘孜地区农牧民住院患者双语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光琼 李少兰 +5 位作者 眭万琼 陈碧桃 王永琼 高应涛 周桂蓉 陈颖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6期2601-2602,共2页
目的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甘孜地区农牧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10例农牧民住院患者应用双语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灵活应用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详细具体的、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应用... 目的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甘孜地区农牧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10例农牧民住院患者应用双语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灵活应用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详细具体的、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应用双语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技能提高,与一般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双语健康教育对农牧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对于改变农牧民患者的卫生习惯,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地区 农牧民 双语健康教育 效果
下载PDF
基于地域气候条件下四川甘孜州藏族新民居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世超 李莉萍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建筑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对设计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前提,四川甘孜州地处严寒地区,年均气温在8℃以下,其高海拔地区年均气温低于-20℃,传统民居的室内舒适性亟须改善。本文以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藏族新民居设计为例,从地... 建筑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对设计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前提,四川甘孜州地处严寒地区,年均气温在8℃以下,其高海拔地区年均气温低于-20℃,传统民居的室内舒适性亟须改善。本文以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藏族新民居设计为例,从地域气候条件的角度提出建筑设计、群体布局节能策略,探析传统碉楼民居、生土民居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能耗分析、节能软件对比可知,改进后的新民居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对四川甘孜州地区的藏族民居更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气候 四川甘孜州 新民居 节能策略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州松茸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莉 彭培好 +1 位作者 刘贤安 石转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3-1048,共6页
应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甘孜州松茸栖息地10a间(1994~2004)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可将松茸栖息地划分为3大栖息地类型(12个群系),分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栖息地、针阔叶混交林栖息地以及针叶林... 应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甘孜州松茸栖息地10a间(1994~2004)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可将松茸栖息地划分为3大栖息地类型(12个群系),分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栖息地、针阔叶混交林栖息地以及针叶林栖息地;(2)松茸栖息地破碎化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斑块边界总密度、形状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增大;(3)至2004年松茸栖息地总面积达1 728 963.09hm2,较1994年面积增加43.29%;新增川滇高山栎川西云杉混交林和高山松黄背栎混交林两大斑块类型,面积分别为409 954.68hm2和24 614.28hm2;栖息地面积、类型及数量的增加,对破碎化的发展速度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4)鳞皮冷杉林、高山松林、川滇高山栎川西云杉混交林以及高山栎鳞皮冷杉混交林为栖息地的优势斑块类型,有必要对其乔木层片与灌木层片中栎类植物的组成比例进行调整,改善栖息地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栖息地 3S技术 甘孜州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四川甘孜州农业发展述论(1912-1949)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保见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73,共11页
民国时期,甘孜州农业垦殖得到发展,方式多样,耕作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均有所扩展。有无水利设施的分界线基本与农牧分界线吻合。农业近代化在局部地点出现,总体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且农耕技术的地域差异较为显著。农作物单产较低,以青... 民国时期,甘孜州农业垦殖得到发展,方式多样,耕作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均有所扩展。有无水利设施的分界线基本与农牧分界线吻合。农业近代化在局部地点出现,总体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且农耕技术的地域差异较为显著。农作物单产较低,以青稞为主的生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生产经历了较大波折,局部地区的过度垦伐产生了环境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甘孜州 农业 发展
原文传递
从和谐发展角度透视甘孜藏区资源开发
20
作者 肖红波 康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27期38-40,124,共4页
以甘孜藏区资源开发为研究载体,基于和谐发展的视角,剖析甘孜藏区资源开发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并针对甘孜藏区目前的资源开发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甘孜藏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孜藏区资源开发 和谐发展系统 三方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