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储层大孔道定量描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牛世忠 胡望水 +2 位作者 熊平 王炜 成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中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降低了油藏采收率。该文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综合考虑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因素,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率变化率等多种静态和动态指标,利用层次... 中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降低了油藏采收率。该文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综合考虑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因素,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率变化率等多种静态和动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后计算出大孔道综合指数。并以此为建模参数,采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大孔道三维模型,定量表征储层大孔道分布和发育情况,为油田后续的注采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选取影响大孔道形成的静、动态指标确定大孔道综合指数,然后建立大孔道模型的方法,为储层大孔道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同类油藏大孔道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储层含水率 相控随机建模 高台子油藏 红岗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在油田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吉林油田乾146区块开发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苗长盛 董清水 +3 位作者 张旗 崔大勇 许圣传 王敏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39小层主要发育A、B类优质储层流动单元,42、41、38小层则以C、D、E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主,各小层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及展布与初始产能吻合度较高,表明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的差异是控制本区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动态数据,对各储层流动单元的注采渗流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乾146区块高台子油层XII砂组中剩余油分布的5条规律,据此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区部署了1口扩边井和2口老区加密井,投产后分别获得了11.2t/d、5.5t/d和8.6t/d的初始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多参数模糊聚类分析 油田老区挖潜 高台子油层 乾146区块 油田
下载PDF
大庆龙虎泡油田低渗油层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经武 张志超 +1 位作者 潘恒民 罗明良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大庆龙虎泡油田是大庆外围的一个特低渗油田之一,具有中孔低渗的特征,主要产层为高台子油层的高三、高四组,普遍无自然产能,在钻井、完井和其它各种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据此通过薄片分析、X—衍射、压汞、铸体分析和室内各种... 大庆龙虎泡油田是大庆外围的一个特低渗油田之一,具有中孔低渗的特征,主要产层为高台子油层的高三、高四组,普遍无自然产能,在钻井、完井和其它各种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据此通过薄片分析、X—衍射、压汞、铸体分析和室内各种静态伤害试验研究了油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敏感性等基本特征,分析了油层污染的主要因素及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敏和酸敏效应是该油层主要损害因素,从而为油层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泡油田 低渗透油气藏 油层保护 油层损害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丛琳 马世忠 +2 位作者 李文龙 钱方园 邢贝贝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0期24-25,共2页
本文在沉积微相基础上进一步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北二区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层内及层间属中等—弱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属中等非均质性。通过对此类储... 本文在沉积微相基础上进一步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北二区东两三结合试验区高台子油层层内及层间属中等—弱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属中等非均质性。通过对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系统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油气藏,合理部署井网、划分开发层系、制定合理的三采调整方案,提高开发效益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相似情况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油田 北二区东 高台子油层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高台子油田扶余油层现今地应力数值模拟及对水力压裂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伍亚 戴俊生 +2 位作者 顾玉超 商琳 刘强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363-371,共9页
利用微地震资料和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数据计算统计了高台子油田扶余油层相关井点的现今地应力方向,并通过水力压裂资料及岩心古地磁定向、差应变、声发射实验得到井点的现今地应力数值;结合岩石三轴抗压实验确定扶余油层的岩石力学... 利用微地震资料和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数据计算统计了高台子油田扶余油层相关井点的现今地应力方向,并通过水力压裂资料及岩心古地磁定向、差应变、声发射实验得到井点的现今地应力数值;结合岩石三轴抗压实验确定扶余油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建立研究区的有限元模型,以井点现今地应力参数为约束条件,对扶余油层现今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水力压裂施工时现今应力场及天然裂缝活动性对人工压裂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台子油田扶余油层水平最大主应力集中在34 MPa附近,呈北东东—南西西向,水平最小主应力为26~30 MPa,方向北北西—南南东。断层带内有较高的应力值,研究区西北部的背斜翼部水平主应力值较大,而东部、南部较为平缓的背斜核部则是水平主应力的低值区。西部的背斜翼部及断裂带是天然裂缝的活跃区域,天然裂缝对压裂缝的延伸方向影响较大;东部的背斜核部平缓地带天然裂缝的活动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子油田 现今地应力 数值模拟 人工压裂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