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production control factor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MA Xinhua XIE Jun +1 位作者 YONG Rui ZHU Yi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5期901-915,共15页
Marine shale gas resource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outh of the Sichuan Basin in China.At present,the high-quality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2000–3500 m are under 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strategic breakth... Marine shale gas resource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outh of the Sichuan Basin in China.At present,the high-quality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2000–3500 m are under 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strategic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deeper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3500–4500 m.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shale gas in this area,this study examines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high shale gas production and presents the next exploration direction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gas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results of geological eval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relative sea depth in marine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In the relatively deep water area in deep-water shelf,grade-I reservoirs with a larger continuous thickness develop.The relative depth of sea in marine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an be determined by redox condition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greater than 1.25 indicates relatively deep water in anoxic reduction environment,and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of 0.75–1.25 indicates semi-deep water in weak reduction and weak oxidation environment,and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less than 0.75 indicates relatively shallow water in strong oxidation environment.(2)The propped fractures in shale reservoirs subject to fracturing treatment are generally 10–12 m high,if grade-I reservoirs are more than 10 m in continuous thickness,then all the propped section would be high-quality reserves;in this case,the longer the continuous thickness of penetrated grade-I reservoirs,the higher the production will be.(3)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at 3500–4500 m depth in southern Sichuan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high pressure coefficient,well preserved pores,good pore structure and high proportion of free gas,making them the most favorable new field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and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1.2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hale gas wells to obtain high production.(4)High production wells in the deep shale gas reservoirs are those in areas where Long11-Long13 sub-beds are more than 10 m thick,with 1500 m long horizontal section,grade-I reservoirs penetration rate of over 90%,and fractured by dense cutting+high intensity sand injection+large displacement+large liquid volume.(5)The relatively deep-water area in the deep-water shelf and the area at depth of 3500–4500 m well overlap in the southern Sichuan,and the overlapping area is the most favorabl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zone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in the future.With advancement in theory and technology,annual shale gas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is expected to reach 450×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ichuan basi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deeply buried shale gas high production control factors deep water and deep burial shale gas reservoir
下载PDF
Water Soluble Gas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国芝 刘树根 +5 位作者 苏文超 孙玮 王东 袁海锋 徐国盛 邹灿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6期636-644,共9页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fluid inclusion, phase of organic inclusion in calcite and quartz filled in vug in the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and the natural gas composition in Weiyuan (威远) gas field in Sic...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fluid inclusion, phase of organic inclusion in calcite and quartz filled in vug in the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and the natural gas composition in Weiyuan (威远) gas field in Sichuan (四川) basin,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water soluble gas exists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which reconstructs development and effusion process of water soluble gas. The overpressure formed during oil thermal cracking can reach 105-170 MPa in Sinian and Cambrian reservoir in Central Sichuan and 78-86 MPa in Cambrian reservoir in Southeast Sichuan. The high temperature caused by deep burial and overpressure caused by thermal cracking make thermal cracking gas dissolve in water so that it becomes water soluble gas. The ratios of gas to water can reach 50-90 m^3/m^3 and 10-30 m^3/m^3, respectively,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 Sichuan. Methane dissolving in water exists in form of liquid phase. Until now, the decreas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ue to the uplift during 74 Ma make water soluble gas separate from water, water soluble gas pool or mixed gas pool of thermal-cracking gas and water soluble gas are modified or even destroyed in varying degrees.This may be the case of Weiyuan ga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thermal cracking fluid inclusion OVERPRESSURE water soluble gas
原文传递
Paleo-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Water Soluble Gas in Sinian Reservoir, Anpingdian-Gaoshiti Structural Zone, Central Sichuan Basin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海锋 徐国盛 +1 位作者 刘树根 王国芝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6期707-714,共8页
The paleo-temperature evolution of Sinian reservoir of Anping (安平) 1 well was rebuilt by taking the method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d Easy%Ro model. The result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determines the accurate bu... The paleo-temperature evolution of Sinian reservoir of Anping (安平) 1 well was rebuilt by taking the method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d Easy%Ro model. The result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determines the accurate burial history and overcomes the flaw that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is taken as paleo-temperature indicator simply. The authors used the laser Raman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methane present in the calcite and quartz fluid inclusions of Sinian reservoir, finding that the methane is water soluble gas. The authors also simulated the paleo-pressure of fluid inclusion by using PVTsim software and finally worked out the methane solubility in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sichuan (四川) basin Anpingdian (安平店)-Gaoshiti (高石梯) structural zone paleo-temperature apatite fission track fluid inclusion water soluble gas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析
4
作者 余宝宝 高大勇 韩龙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黄河流域2011—2019年70个地级市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黄河流域2011—2019年70个地级市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时间上,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总体处于上升水平;空间上,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呈现出西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中部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低;技术进步对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结论】为黄河流域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MALMQUIST指数 水、土、能综合利用效率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气田水及开发利用展望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耀庭 曹善行 《盐湖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1-38,共8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和气田水开发历史悠久。气田水具分布广、产层多、低孔渗、高承压、品质优、资源富和气水同产等特点。气田水不同程度的富含溴、碘、钾、硼、锂、铷等多种有用元素,含量多超出开采利用品位,为优质液态矿产资源,经济价... 四川盆地天然气和气田水开发历史悠久。气田水具分布广、产层多、低孔渗、高承压、品质优、资源富和气水同产等特点。气田水不同程度的富含溴、碘、钾、硼、锂、铷等多种有用元素,含量多超出开采利用品位,为优质液态矿产资源,经济价值极高,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国家提供多种紧缺的无机化工原料,同时对弥补我国钾盐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 综合开发利用 四川盆地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凡 曹明明 陈正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近年来随着水土开发活动的加剧 ,艾比湖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地区之一。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是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直接关系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对艾比湖流域水... 近年来随着水土开发活动的加剧 ,艾比湖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地区之一。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是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直接关系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对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 ,平均达到 75 .99% ;但水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偏低 ,有效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分值只有 0 .316 ;水土资源开发处于低级及过渡阶段 ,工农业及经济属于耗水型 ,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低 ,但同时也说明水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力。以评价结论为依据 ,给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保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水土开发 模糊综合评价 水土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魏武 陶涛 邹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太湖流域2008年水资源可持续... 为了全面了解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太湖流域2008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2008年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中上水平,其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水环境状况和水生态状况问题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模糊综合评判 灰色关联分析 层次分析法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王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54-10155,10329,共3页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逐日监测预测并输出图形。模型有利于对盆地小麦旱情进行综合判断,检验效果良好,可在业务中逐步完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 综合指标 小麦干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9,23,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属性识别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模型不仅理论严谨、方法简便,而且评价结果精确可靠,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集对分析理论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方法 联系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综合评价 汉中盆地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估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慧 刘秋菊 史淑娟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了评估黄河流域及其各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专家意见与实际数据支撑构建农业水资源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型计算评估指标集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将各省(区)的评估指标通过权重加权,得到综合指数,对黄河流域及其各省(区)的综... 为了评估黄河流域及其各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专家意见与实际数据支撑构建农业水资源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型计算评估指标集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将各省(区)的评估指标通过权重加权,得到综合指数,对黄河流域及其各省(区)的综合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熵权计算值中,各指标的权重相差不大,表明评估指标集中各指标对综合指数的影响程度相当。黄河流域9省(区)的综合指数计算结果中,山西、山东、河南与陕西的综合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甘肃、四川与内蒙古处于中等水平,而宁夏相较于其他几个省(区)明显低下。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与黄河调水量、农业基础设施情况及灌溉管理机制有关。黄河调水量的减少,使得国家分配给农业的调水量在不断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直接导致农业用水浪费,灌溉水量增多;灌溉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农业用水不合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熵权 综合评估
下载PDF
发挥四川盆地卤水资源优势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展宏图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耀庭 潘尊仁 《四川地质学报》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四川盆地卤水为四川独具优势的液矿资源 ,具有分布广、产层多、品质优、资源富、气水同产和利于开发等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四川盆地卤水资源优势 ,加强综合开发利用 ,对振兴发展四川卤化工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展宏图具有重要意义 ... 四川盆地卤水为四川独具优势的液矿资源 ,具有分布广、产层多、品质优、资源富、气水同产和利于开发等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四川盆地卤水资源优势 ,加强综合开发利用 ,对振兴发展四川卤化工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展宏图具有重要意义 ,必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分布 综合开发 利用 四川盆地 卤化工业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批复实施 为振兴东北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水利保障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俊山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第7期8-10,73,共3页
文章介绍了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从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规划对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流域综合规划 防洪减灾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生态保护 流域综合管理
下载PDF
广东省江门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概要
13
作者 万育安 刘继艳 韦翠娥 《广东水利水电》 2015年第3期25-28,共4页
《广东省江门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2005—2030)》是江门市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规划以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防洪减灾体系... 《广东省江门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2005—2030)》是江门市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规划以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水利综合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为重点,形成与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体系,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规划 防洪减灾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资源保护 水利管理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石鼓断面上游水汽含量与降水量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楠囡 马晓青 +2 位作者 沈春颖 何士华 程乖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93,共10页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文循环过程中的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为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基于ASTER GDEM V2地形数据、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降水资料,研究金沙江流域石鼓断面上游上空水汽含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文循环过程中的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为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基于ASTER GDEM V2地形数据、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降水资料,研究金沙江流域石鼓断面上游上空水汽含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研究区上空水汽含量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西南部呈斜倒“U”型,东南部呈正“U”型;多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年平均水汽含量和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四季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夏、秋、春、冬”,多年平均月水汽含量和降水量为单峰型分布;年平均水汽含量同降水量之间为弱相关关系,各季节相关性差异显著,逐月相关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大气水汽含量 降水量 相关性 流域综合治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地下富钾、硼、溴卤水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纪律 刘呈君 +5 位作者 郑宁 李渝渝 韩丽民 谭树成 朱晓东 孙世庆 《矿业快报》 2003年第10期16-18,共3页
根据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的特点 ,提出了该地下卤水综合利用思路、新工艺依据及实施方案、试验结果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地下卤水 综合利用 加工工艺
下载PDF
乌江流域水风互补项目开发形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文钰 李晓英 《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33期71-74,共4页
随着乌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文章在分析贵州风力发电开发条件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对乌江流域开发水风互补项目面临的形... 随着乌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文章在分析贵州风力发电开发条件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对乌江流域开发水风互补项目面临的形势以及自身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促进乌江流域水风互补项目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风水互补 水资源 综合利用 形势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库群风险防洪调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文焕 李荣波 訾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140,178,共7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库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凸显,如何在提高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水库调度实践经验,从水库汛限水位执行、汛期运行水位控制、常遇洪水调度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库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矛盾凸显,如何在提高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水库调度实践经验,从水库汛限水位执行、汛期运行水位控制、常遇洪水调度及大洪水风险规避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汛期水库防洪调度中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提出要重点注意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及开展汛末提前蓄水,建议在小概率防洪风险研究应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推进降雨洪水预报、洪水地区组成和洪水特性分析等基础工作,构建面向“时-空-量”的多级防洪调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洪水风险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库群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乌江流域洪家渡水光互补日前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欢 于洁 +2 位作者 雷芳 刘哲华 闻昕 《水电与新能源》 2023年第7期14-19,共6页
为充分利用水电对光伏进行电力补偿调节,平抑其天然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研究乌江流域水量综合利用及洪家渡水电站承担电网调峰任务时的典型出力曲线特征,建立模型对洪家渡水光互补日前调度过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水光电源组日前... 为充分利用水电对光伏进行电力补偿调节,平抑其天然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研究乌江流域水量综合利用及洪家渡水电站承担电网调峰任务时的典型出力曲线特征,建立模型对洪家渡水光互补日前调度过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水光电源组日前调度方案。对典型日调度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求解得出的调度方案能改善水光打捆送电质量,减少弃电量,确保水光充分发挥调峰能力,提高系统的综合发电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水光互补 水量综合利用 调峰 日前优化调度
下载PDF
渭河盆地地热水溶(氦)气资源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阳 蔡鑫磊 +1 位作者 王行运 李正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第4期23-26,82,共4页
水溶气是一种溶解于地下水中而富集成藏的非常规能源,其溶解度随地下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地下水被采到地表后,溶解在水中的伴生有用气体将会因压力与温度的降低而析出,成为与常规能源一样的工业燃料或原料。地热水溶(氦)气是一... 水溶气是一种溶解于地下水中而富集成藏的非常规能源,其溶解度随地下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地下水被采到地表后,溶解在水中的伴生有用气体将会因压力与温度的降低而析出,成为与常规能源一样的工业燃料或原料。地热水溶(氦)气是一种新型非常规资源,因富集伴生有用气溶解于地热水中,故称之为"地热水溶(氦)气",其不仅拥有丰富水溶可燃气、氦气等,而且具有可用于供暖、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是狭义的水溶气。随着技术进步、科技发展,渭河盆地地热开发初具规模的同时,水溶可燃气、水溶氦气资源的勘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多资源型盆地已初现端倪,"一热两气"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示。通过研究、梳理及总结渭河盆地"一热两气"资源历史研究成果,以及近期的再勘探、再评价、再认识,宏观地陈述地热水溶(氦)气资源赋存状况和潜力,展望发展开发利用前景,对加快综合开发利用进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水溶气 氦气 渭河盆地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乌江流域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形势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蒲楠楠 顾文钰 《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21期74-77,共4页
随着乌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文章在分析贵州抽水蓄能开发条件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对乌江流域开发抽水蓄能电站面临的形... 随着乌江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机遇,文章在分析贵州抽水蓄能开发条件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区域的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对乌江流域开发抽水蓄能电站面临的形势以及自身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面临形势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促进乌江流域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抽水蓄能 水资源 综合利用 形势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