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stratified lean burn characteristics on a dual injection gasoline engine 被引量:2
1
作者 Chun XIA Tingyu ZHAO +2 位作者 Junhua FANG Lei ZHU Zhen HUANG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900-915,共16页
Due to increasingly stringent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regulation,improving thermal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are two main issues for next generation gasoline engine.Lean burn mode coul... Due to increasingly stringent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regulation,improving thermal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are two main issues for next generation gasoline engine.Lean burn mode could greatly reduce pumping loss and decrease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gasoline engines,although the burning rate is decreased by higher diluted intake air.In this study,dual injection stratified combustion mode is used to accelerate the burning rate of lean burn by increasing the fuel concentration near the spark plug.The effects of engine contro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excess air coefficient(Lambda),direct injection(DI)ratio,spark interval with DI,and DI timing on combustion,fuel consumption,gaseous emissions,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of a dual injection gasoline engine are studied.It is shown that the lean burn limit can be extended to Lambda=1.8 with a low compression ratio of 10,while the fuel consumption can be obviously improved at Lambda=1.4.There exists a spark window for dual injection stratified lean burn mode,in which the spark timing has a weak effect on combustion.With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the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decreases 9.05%more than that of original stoichiometric combustion with DI as 2 bar 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BMEP)at a 2000 r/min engine speed.The NO_(x) emissions before threeway catalyst(TWC)are 71.31%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engine while the particle number(PN)is 81.45%lower than the original engine.The dual injection stratified lean bur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The BSFC redu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5%and the PN reduction rate is more than 50%with the speed lower than 2400 r/min and the load lower than 5 b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injection stratified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 combustion analysis
原文传递
预燃室点火式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尹丛勃 申小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下,增压预燃室发动机在负荷增加时,有效热效率和有效机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范围,有效热效率下降;CA10,CA50,CA75,CA90和最大爆震指数随负荷增大呈上升趋势,同时燃烧循环变动率也可以控制在0.35%以下;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较小负荷时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可达242.1 g/(kW·h);NO_(x),HC和CO排放与发动机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随负荷增加呈现减少趋势,Soot排放可控制在0.1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式燃烧室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喷油策略
下载PDF
米勒循环汽油机燃用氢气燃烧及排放特性分析
3
作者 吴广权 杜家坤 +3 位作者 陈泓 占文锋 高文志 吴威龙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0-755,共6页
基于一台高压直喷米勒循环汽油机加装氢气喷射系统,试验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汽油与氢气时燃烧与排放的差异。结合电子增压器,通过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探索氢气发动机超稀薄燃烧模式热效率潜力,分析了汽油机三效催化转化器对氮氧化物转化效率... 基于一台高压直喷米勒循环汽油机加装氢气喷射系统,试验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汽油与氢气时燃烧与排放的差异。结合电子增压器,通过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探索氢气发动机超稀薄燃烧模式热效率潜力,分析了汽油机三效催化转化器对氮氧化物转化效率和NH3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负荷工况下氢气发动机对爆震较为敏感,采用稀薄燃烧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氢气发动机有效热效率水平。2500 r/min转速条件下,缸内平均有效压力(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BMEP,记为PBME)=0.8 MPa时,过量空气系数由1.0增大至3.0时,热效率值增幅可达30%,NO_(x) 排放降幅可达约98%,且当负荷进一步提升至PBME=1.1 MPa时,热效率突破43.0%。传统汽油机TWC对氢发动机NO_(x) 转化效率在偏浓工况下相对较高,且在偏浓工况下,TWC后会产生大量氨气,当混合气进一步稀释后NH3生成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汽油机 氢气 稀薄燃烧 排放
下载PDF
预燃室结构参数对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影响
4
作者 陈泓 祁宏钟 +3 位作者 江枭枭 杜家坤 冶麟 张宗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基于研究型热力学单缸机研究了压缩比(CR)对预燃室射流点火汽油机超稀薄燃烧热效率的影响,探索了预燃室结构参数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作用规律.试验中选取发动机常见最低燃油消耗率工况(转速为2750 r/min、平均指示压力(IMEP)为1.05 MP... 基于研究型热力学单缸机研究了压缩比(CR)对预燃室射流点火汽油机超稀薄燃烧热效率的影响,探索了预燃室结构参数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作用规律.试验中选取发动机常见最低燃油消耗率工况(转速为2750 r/min、平均指示压力(IMEP)为1.05 MPa),通过调节进气量及循环喷油量改变过量空气系数(φa),结果表明:压缩比由12.48增大至16.40,相同过量空气系数对应的指示热效率(ITE)呈递增趋势,同时最佳指示热效率点对应的φa有所升高.当压缩比为12.48时,指示热效率峰值点对应的φa为1.8,指示热效率为47.1%;CR提升至16.40时,指示热效率峰值点对应的φa提升至2.8,对应的指示热效率提升至50.1%.此外,对比预燃室结构参数对燃烧过程影响可知,采用射流锥角为120°、喷孔面积为6.8 mm^(2)的直孔结构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缸内燃烧速率,有利于抑制爆震,在超稀薄模式下燃烧稳定性较优,并有利于降低未燃碳氢(UHC)、CO和NO_(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预燃室 稀薄燃烧 压缩比 结构参数
下载PDF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军 刘书亮 +2 位作者 张广宇 李洧 方茂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 三效催化转化器 NOx 排气净化装置 排放标准 稀燃催化器 汽油机
下载PDF
吸附还原催化系统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志军 张瀛 +2 位作者 马小强 张广宇 刘书亮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NOx吸附还原催化器和传统的三效催化器组合而形成的新型催化转化系统,在一台改装的产品四气门电控燃油喷射准均质稀燃汽油机上进行了催化技术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t稀∶t浓=200 s∶20 s时,仅用NOx吸附... 采用NOx吸附还原催化器和传统的三效催化器组合而形成的新型催化转化系统,在一台改装的产品四气门电控燃油喷射准均质稀燃汽油机上进行了催化技术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t稀∶t浓=200 s∶20 s时,仅用NOx吸附还原催化器或三效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器之后的催化器布置可以使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降低到300×10-6左右,降低62.5%,而三效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器之前的催化器布置可以大幅降低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达到50×10-6左右,降低93%。而且随着t稀∶t浓绝对时间的减小,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浓度降低。稀燃汽油机转速和负荷增大,NOx排放浓度增大,NOx催化转化率CNOx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还原 催化技术 稀燃汽油机 氮氧化物 排放
下载PDF
用吸附还原与三元催化器组合降低富氧汽油机NO_x的排放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军 刘书亮 +2 位作者 毕风荣 刘伍权 王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5-768,共4页
采用稀燃技术虽可大幅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却因稀燃的富氧燃烧使NOx降低较少.为此,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与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方案,对一台电控燃油喷射16气门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条件下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 采用稀燃技术虽可大幅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却因稀燃的富氧燃烧使NOx降低较少.为此,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与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方案,对一台电控燃油喷射16气门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条件下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最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在该试验条件下,NOx催化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 汽油机 氮氧化物 排放
下载PDF
两段喷射GDI发动机分层混合气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建昕 王燕军 +1 位作者 雷小呼 帅石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295,共5页
研究了用两段喷射控制分层混合气形成的基本规律,经调节确定了最佳喷油时间和喷油比例,经初步匹配优化使这种GDI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比常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降低15%~24%.
关键词 汽油机 燃油经济性 两段喷射 分层混合气 喷油时间 喷油比例 GDI燃烧系统
下载PDF
火花点火发动机实现稀薄燃烧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振武 李志军 +1 位作者 马小强 刘书亮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8,48,共3页
本文介绍了火花点火发动机稀薄燃烧的特点及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文章指出 :车用火花点火发动机实现稀薄燃烧是提高车用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性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火花点火 发动机 稀薄燃烧 技术措施 汽车工业
下载PDF
缸内直喷汽油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世春 李君 李德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3,共6页
介绍了缸内直喷(GDI)发动机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对比分析了GDI发动机与气门口喷射(PFI)发动机的性能特点,GDI发动机相对于成熟的PFI发动机仍具有较多优势。分析了GDI发动机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排放、燃烧稳定性等方面的... 介绍了缸内直喷(GDI)发动机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对比分析了GDI发动机与气门口喷射(PFI)发动机的性能特点,GDI发动机相对于成熟的PFI发动机仍具有较多优势。分析了GDI发动机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排放、燃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分层稀燃GDI发动机普遍应用。探讨了GDI发动机燃烧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过量空气系数a=1的GDI均质混合燃烧方式、分层充气或均质(a=1)充气的涡轮增压技术、优化燃烧系统扩大分层稀燃区域、实现GDI发动机的HCCI燃烧等4个GDI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缸内直喷 稀薄燃烧 均质充气 涡轮增压 均质压燃
下载PDF
汽油机不同稀释方式对性能和排放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琦军 刘敬平 +2 位作者 王勇 夏孝朗 周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4,共7页
在某自然吸气汽油机上针对全球普遍采用的2000r/min、0.2MPa BMEP和1600r/min、0.26MPa BMEP工况,在台架上对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外部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稀薄燃烧)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上述不同缸内稀释方式对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 在某自然吸气汽油机上针对全球普遍采用的2000r/min、0.2MPa BMEP和1600r/min、0.26MPa BMEP工况,在台架上对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外部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稀薄燃烧)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上述不同缸内稀释方式对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能对三者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对比的缸内稀释因子α参数,并导出了α与缸内残余废气系数、EGR率及过量空气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在α统一基准下对三种稀释方法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其影响程度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提高进气压力、减小泵气损失的角度上看,缸内残余废气的影响最明显,稀薄燃烧次之,EGR率的影响最小;从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来看,EGR率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稀薄燃烧最不明显;从对油耗的改善效果来看,稀薄燃烧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EGR率的影响最小;从降低缸内氮氧化物浓度的效果来看,EGR率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稀薄燃烧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 残余废气 废气再循环 稀薄燃烧 缸内稀释因子
下载PDF
进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稀燃优化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普成 刘书亮 +2 位作者 范永健 陈强 任立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介绍了“局部分层”概念 ,提出一种应用于多点电喷汽油机的“低压二次燃油喷射”方式。在一台五气门汽油机上实验证实这种新喷油方式能够节油 17%左右 ,并明显改善排放性能。并指出实施二次喷油方式必须精确控制两次喷油量。“低压二次... 介绍了“局部分层”概念 ,提出一种应用于多点电喷汽油机的“低压二次燃油喷射”方式。在一台五气门汽油机上实验证实这种新喷油方式能够节油 17%左右 ,并明显改善排放性能。并指出实施二次喷油方式必须精确控制两次喷油量。“低压二次燃油喷射”技术为优化汽油机缸内混合气分布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喷射方式 局部充量分层 稀混合气燃烧 汽油机
下载PDF
稀薄燃烧汽油机爆震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吉超 刘德新 冯洪庆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研究目的是确定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倾向的影响,为稀燃发动机中增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在一台模拟增压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时通过改变燃料的辛烷值,直到出现轻微爆震的方法来确定发动机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 研究目的是确定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倾向的影响,为稀燃发动机中增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在一台模拟增压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时通过改变燃料的辛烷值,直到出现轻微爆震的方法来确定发动机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的影响,根据关注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保持进气量不变,汽油机的爆震倾向会随着空燃比的增加而减小;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会随着空燃比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因此,为保证稀燃汽油机的动力输出而采用增压进气会使得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增加,应用中需要同时采用其他技术措施抑制爆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燃烧 汽油机 爆震 辛值要求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汽油重整对稀燃极限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莉 刘德新 于吉超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7-302,共6页
为提高稀薄燃烧汽油机的稀燃极限,提出了一种借助低温等离子体,利用稀薄燃烧发动机排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对燃油进行重整,以制得富氢的混合气体辅助发动机进行稀薄燃烧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等离子体排气重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排气重整性能... 为提高稀薄燃烧汽油机的稀燃极限,提出了一种借助低温等离子体,利用稀薄燃烧发动机排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对燃油进行重整,以制得富氢的混合气体辅助发动机进行稀薄燃烧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等离子体排气重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排气重整性能的研究.在一台稀燃发动机上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燃油重整对稀薄燃烧极限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等离子体排气重整系统,能够进一步扩大发动机的稀燃极限;重整比例每增大10%,发动机燃烧极限增大约1~2个空燃比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等离子体 重整
下载PDF
空燃比控制对分层稀燃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善颖 刘德新 刘书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在一侧进气道设置有涡流控制阀 (SCV)的四气门单缸实验发动机上 ,利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稀燃系统 ,对该分层稀燃发动机空燃比对排放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确控制对分层稀燃发动机的燃烧有重要意义 ;增加... 在一侧进气道设置有涡流控制阀 (SCV)的四气门单缸实验发动机上 ,利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稀燃系统 ,对该分层稀燃发动机空燃比对排放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确控制对分层稀燃发动机的燃烧有重要意义 ;增加火焰的传播速度 ,抑制高空燃比下 HC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发动机 抗爆震性能 空燃 分层稀燃 产品性能 影响因素 四气门单缸实验发动机 进气道设置 涡流控制阀 火焰 传播速度
下载PDF
二次喷油过程对稀燃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4 位作者 刘书亮 王天友 于吉超 裴元江 刘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混合气形成,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扩大稀燃极限。采用不同喷油比例,在不同空燃比时实现的节油率为7 7%~19 2%。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选择合适的二次喷油时刻,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有助于对火花塞附近区域混合气进行有效加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二次喷油 准均质稀薄燃烧 稀混合气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稀燃催化器NO_x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洪庆 刘德新 +2 位作者 刘书亮 于吉超 王天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23,共4页
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还原催化器和选择还原催化器。指出,对于吸附还原催化器,催化器在富氧时储存NOx及在短时间接近当量比的浓混合气燃烧时还原NOx,因此空燃比控制问题至关重要,还需解决硫中毒的问题;对于选择还原催化器,适当增大H... 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还原催化器和选择还原催化器。指出,对于吸附还原催化器,催化器在富氧时储存NOx及在短时间接近当量比的浓混合气燃烧时还原NOx,因此空燃比控制问题至关重要,还需解决硫中毒的问题;对于选择还原催化器,适当增大HC/NOx的比值,对活性金属组成配比及含量进行优化或添加某些氧化物,均可提高NOx转化率。对热稳定性及水蒸气中毒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稀燃催化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汽油机 稀薄燃烧 催化器 排放控制 NOx 排放物 氮氧化物
下载PDF
混氢对汽油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硕峰 纪常伟 +1 位作者 张旻玥 张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40,共6页
针对汽油机在稀燃时循环变动高的问题,在一台加装了氢气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就进气混氢对稀燃汽油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动机在1400r/min的条件下,首先选择3%和6%两种不同的进气混氢体积分数,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 针对汽油机在稀燃时循环变动高的问题,在一台加装了氢气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就进气混氢对稀燃汽油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动机在1400r/min的条件下,首先选择3%和6%两种不同的进气混氢体积分数,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就混氢对汽油机循环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后,在1%、3%和4.5%三种进气混氢分数条件下研究了混氢对汽油机稀燃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混氢有利于减少汽油机火焰发展期及快速燃烧持续期并降低稀燃时汽油机的循环变动;相同混氢分数条件下,发动机峰值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加大先增加后减小;混氢后发动机稀燃极限所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由原机的1.45升高至混氢体积分数为4.5%时的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变动 稀燃极限 汽油 氢气 发动机
下载PDF
含Pd双金属分子筛催化剂控制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洪庆 徐廷献 +3 位作者 刘德新 关乃佳 李兰东 刘书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为实现对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控制,对Pd-In-ZSM5、Cu-Pd-ZSM5催化剂在实际稀燃排气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对Pd-In-ZSM5催化剂,由于Pd、In两种金属的作用,出现了两个NOx转化效率的峰值,最高转化效率达到35.70/0.Cu-Pd-ZSM5催化剂可以实... 为实现对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控制,对Pd-In-ZSM5、Cu-Pd-ZSM5催化剂在实际稀燃排气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对Pd-In-ZSM5催化剂,由于Pd、In两种金属的作用,出现了两个NOx转化效率的峰值,最高转化效率达到35.70/0.Cu-Pd-ZSM5催化剂可以实现CO对NOx的还原反应,使稀燃NOx的转化效率最高达到600/0,并且具有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当量空燃比时,NOx的转化效率超过700/0.含Pd的双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实现HC和CO对NOx的协同还原反应,有效拓宽较高NOx转化效率的活性温度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分子筛催化剂 NOx 排放
下载PDF
降低准均质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电控系统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志军 张广宇 +3 位作者 刘书亮 王莉 刘德新 刘伍权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0-404,共5页
为了配合稀NOx吸附 还原催化转化器的正常工作,开发了一套稀燃汽油机电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任意设定汽油机浓、稀燃的空燃比大小和间隔时间长短,而且可以使稀NOx吸附 还原催化转化器在稀燃时,控制汽油机按稀燃状态运行;而在浓燃还原... 为了配合稀NOx吸附 还原催化转化器的正常工作,开发了一套稀燃汽油机电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任意设定汽油机浓、稀燃的空燃比大小和间隔时间长短,而且可以使稀NOx吸附 还原催化转化器在稀燃时,控制汽油机按稀燃状态运行;而在浓燃还原再生过程中,电控系统自动调小节气门开度和点火提前角,使得汽油机对外输出的扭矩稳定.将该系统应用于一台丰田8A FE16气门EFI汽油机,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稀燃电控系统,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均质稀燃汽油机 NOX排放 吸附-还原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