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社干 冯笑山 +3 位作者 陈书昌 孙江涛 马保根 王立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G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8例和对照组(<75岁)42例,均采用XE...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G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8例和对照组(<75岁)42例,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即L-OHP 65mg/m2静脉滴注2h,d1、d8,CAPE1000mg/m2口服,2次/天,d1~d14,21天为1个周期,连续4~6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肿瘤化疗敏感性和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化疗结束4周后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高龄组和对照组比较,化疗敏感性分别为76.3%(29/38)和78.6%(33/42),无显著性差异(χ2=0.058,P>0.05);吞咽困难改善率分别为86.8%(33/38)和81.0%(34/42),无显著性差异(χ2=0.509,P>0.05);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78.9%(30/38)和78.6%(33/42),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可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OHP联合CAPE治疗高龄晚期GCA疗效较好,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评价
下载PDF
GLUT_1和VEGF-c蛋白表达及其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增华 张树华 朱玉红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黏液腺癌组织中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GLUT1和VEGF-c蛋白...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黏液腺癌组织中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与胃黏液腺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GLUT1和VEGF-c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胃黏液腺癌的局部浸润及早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黏液腺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3
作者 冯立中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贲门癌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每组28例,并进行3年随访。评估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营养情况和远期...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贲门癌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每组28例,并进行3年随访。评估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营养情况和远期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胃切除组患者和近端胃切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全胃切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均显著小于近端胃切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P<0.05)。2组患者术后1年的营养情况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存在较大比例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2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全胃切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P<0.05)。结论与近端胃切除术相比,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临床效果更好,术后胃肠道恢复较好且术后3年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变化特征
4
作者 常志伟 王立东 +8 位作者 秦艳茹 李苹娟 郭涛 李吉林 常志军 范宗民 何欣 王苒 宋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20%)者的染色体部位为20p(FH+50%与FH-21%),5p(FH+50%与FH-18%),6q(FH+43%与FH-18%),16q(FH+36%与FH-14%);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丢失高于阴性(>20%)者为4q(FH+43%与FH-14%)(P>0.05)。1q、3q、6q/p、7p、8q、13q/p、20q/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和1p、17q/p、19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超过20%(P>0.05)。结论20p、5p、6q、16q、4q、17q、18q、9p、22q可能存在与贲门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1q/p、3q、6q/p、7p、8q、13q/p、20q/p、17q/p、19p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贲门癌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Tenascin、MVD、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伟 刘杨 +3 位作者 齐蕾 单丽辉 柴翠翠 王立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9期3767-377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蛋白、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CD34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胃...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蛋白、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CD34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胃黏膜上皮Tenascin阴性,胃癌中的Tenascin主要表达于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中,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②胃癌中MVD和Ki-67-L(I标记指数)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可抑制胃癌的演进,MVD及Ki-67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胃癌组织Tenascin、MVD、Ki-67的表达情况,对于进一步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ENASCIN 微血管密度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CTL、NK及TID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李妹 龚选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984-986,994,共4页
目的研究CTL、NK及TID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对病人生存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CD8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标记物,CD56作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标记物,S-100作为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 目的研究CTL、NK及TID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对病人生存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CD8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标记物,CD56作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标记物,S-100作为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TL、NK及TIDC的分布和浸润情况。结果 80例胃腺癌中,CTL无-轻度浸润的48例,5年生存率为38%;显著浸润的32例,5年生存率为63%;NK细胞无-轻度浸润的50例,5年生存率42%,显著浸润的30例,5年生存率为63%;TIDC无-轻度浸润的52例,5年生存率为37%;TIDC显著浸润的28例,5年生存率为57%;NK/T及TIDC同时显著浸润的24例,5年生存率为67%;无-轻度浸润的32例,5年生存率为47%,经Log-rank检验,NK/T及TIDC显著浸润组和无-轻度浸润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胃腺癌组织中CTL、NK及TIDC显著浸润组的预后和生存时间明显好于轻度浸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贲门腺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秦国政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06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53例,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 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06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53例,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清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近侧胃大部切除术 贲门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