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风险对开腹胃癌根治术联合标准D_2式淋巴结清扫后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序卷 刘昌林 +1 位作者 张贵祥 郑丽华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3期1620-1623,1671,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标准D_2式淋巴结清扫后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标准D_2式淋巴结清扫的1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将≥3分的患者纳入营养风险组(n=...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开腹胃癌根治术+标准D_2式淋巴结清扫后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标准D_2式淋巴结清扫的1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将≥3分的患者纳入营养风险组(n=47),<3分的患者纳入无营养风险组(n=118)。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比较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患者的短期临床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情况及NRS-2002评分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5%,高于无营养风险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外科并发症、内科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胃癌根治术前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时,围手术期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S-2002评分 营养风险 胃癌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体检人群胃黏膜肠化生的筛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于艳 李红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55-558,600,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体检人群胃黏膜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筛查中的应用,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查评估肠化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健康体检者中行胃镜检查195例,依据病理结果... 目的评价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体检人群胃黏膜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筛查中的应用,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查评估肠化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健康体检者中行胃镜检查195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肠化生组。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计算PGⅠ与PGⅡ的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完成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依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分析其对肠化生的筛查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对肠化生的影响。结果195例中,肠化生组33例,对照组162例,肠化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GⅠ及PGR均低于对照组,而G-17高于对照组(P均<0.05);依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肠化生组中位评分为13.0(IQR:12.0,15.5),高于对照组的9.0(IQR:7.0,13.0)(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辛辣饮食(OR:3.331,95%CI:1.293~8.584)和吸烟(OR:3.490,95%CI:1.491~8.169)是肠化生的危险因素,饮用咖啡(OR:0.312,95%CI:0.120~0.810)是保护因素。结论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体检人群胃黏膜肠化生的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辛辣饮食、吸烟为肠化生的危险因素,咖啡为保护性因素,但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肠化生 体检人群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危险因素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胃癌失巢凋亡相关基因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构建与分析
3
作者 陈艾 陈晓伟 +1 位作者 汪亚男 沈孝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7-1005,共9页
目的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胃癌(GC)失巢凋亡相关基因(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分析失巢凋亡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及该模型在胃癌患者免疫治疗及化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集数... 目的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胃癌(GC)失巢凋亡相关基因(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分析失巢凋亡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及该模型在胃癌患者免疫治疗及化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集数据库(MSigDB)筛选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预后失巢凋亡相关基因(ARGs);基于LASSO回归分析选出关键失巢凋亡基因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以风险评分的中位值作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胃癌临床样本与胃癌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验证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率;采用CIBERSORT和ESTIMATE算法对不同风险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进行分析;通过R软件“ggplot2”、“ggExtra”数据包分析胃癌患者风险评分与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评估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与风险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化疗药物敏感性分析评估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在胃癌化疗中的价值。结果基于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关键ARGs(VCAN、FEN1、BRIP1、CNTN1、P3H2、DUSP1),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RT-qPCR检测显示VCAN、FEN1、BRIP1基因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均高表达(P<0.05),CNTN1、P3H2和DUSP1基因均低表达(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01),胃癌患者生存率和TMB水平在高、低风险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肿瘤分期、年龄和风险评分与生存显著相关(P<0.05);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肿瘤免疫基质评分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5),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状态的指标;通过R软件“ggplot2”、“ggExtra”数据包分析显示,构建模型的风险评分与免疫检查点TIM3、VISTA、TIGIT、BTLA和B7-H3(r=0.26、0.40、0.16、0.26、0.21,P均<0.05)的表达上调相关,TMB水平与风险评分呈负相关(R=–0.4,P<0.05);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用于指导胃癌患者的化疗。结论基于失巢凋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用于预测胃癌患者的疾病预后;模型的风险基因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为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失巢凋亡 癌症基因组图谱 风险评分模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刘硕 朱丽慧 +2 位作者 廖天一 张翔 蔡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33-1340,共8页
目的 构建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获取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探索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对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之后... 目的 构建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获取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探索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对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之后,通过一致性聚类确定两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簇,利用LASSO回归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构建OS预测模型。结果 在24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中,有16个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有9个与OS相关(P<0.05)。使用基于24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共识聚类,将所有样本分为2类,该2个聚类间有29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训练集中,利用LASSO回归确定了其中14个基因用于构建OS预测模型,计算风险评分,结果高风险组的OS差于低风险组(P<0.05),该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也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值。结论 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OS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硫死亡 预后模型 风险评分
原文传递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应用价值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双双 邬瑞金 +8 位作者 陆一峰 王静 李超 田博 王世卉 王欣 于卫芳 刘枫 胡端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281-289,共9页
目的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 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 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 目的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 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 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 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 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 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 白光组208例, 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 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 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 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 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 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 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 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 对HP感染判断, 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 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 新光学染色组高危病变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优于白光内镜;以胃癌风险评分为工具进行精查胃镜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检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癌前病变及HP感染诊断效能与进口内镜相近, 是发现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新光学染色技术 萎缩 肠上皮化生 胃癌风险评分
原文传递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胃癌筛查及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霄腾 冀子中 +1 位作者 韩丰 吕宾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评估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胃癌筛查及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9月因胃部不适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442例。内镜检查前患者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分为3组:低危组(0~11分)、中危组(12... 目的评估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胃癌筛查及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9月因胃部不适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442例。内镜检查前患者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分为3组:低危组(0~11分)、中危组(12~16分)和高危组(17~23分),分析3组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检出情况。根据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范围和程度,按照慢性胃炎分级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及慢性胃炎肠化分级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将患者分为相应的0~Ⅳ级5组,比较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与OLGA、OLGIM系统在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联系。结果442例患者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分组,低危组211例,中危组207例,高危组24例;按OLGA分组,0级241例,Ⅰ级105例,Ⅱ级58例,Ⅲ级27例,Ⅳ级11例;按OLGIM分组,0级224例,Ⅰ级113例,Ⅱ级61例,Ⅲ级31例,Ⅳ级13例。胃蛋白酶原Ⅰ水平(F=2.844,P=0.027)和胃蛋白酶原比值(F=5.435,P=0.001)在OLGA分级标准下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Ⅲ级和Ⅳ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01)。胃蛋白酶原比值在OLGIM分级标准下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7,P=0.008),其中Ⅳ级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均<0.001)。Gamma系数检验及Kendall′s tau-b检验显示OLGA、OLGIM系统与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一致性(P<0.001)。结论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有助于胃癌筛查,同时与OLGA、OLGIM在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可应用于我国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炎 萎缩性 风险评估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