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tric xanthelasma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A large retrospective study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14
1
作者 Yi Chen Xin-Jue He +1 位作者 Min-Jian Zhou You-Mi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43期7756-7764,共9页
AIM To gain knowledge of xanthelasma,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was conducted. METHOD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College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 AIM To gain knowledge of xanthelasma,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was conducted. METHOD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College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China during Jan 2009 to Nov 2016 were include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blood routine,serum biochemical analysis,endoscopic findinds,histological evaluation and comorbiditie. Statistical analyse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20.0 software for Windows(IBM Inc.,Chicago,IL,United States) using Student's t-test,Mann-Whitney U test,χ2 test,un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logistic analysis. 2-tailed P value less than 0.05 was consider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A total of 176006 endoscopies were retrieved and we included 1370 xanthelasma participants(703 men,667 women) in this study. Prevalence of xanthelasma was 0.78% with average age of 56.6 ± 11.2 years. Chief complaint of xanthelasma consisted abdominal pain (24.2%),up-abdominal discomfort(14.1%),abdominal distention(10.1%),dyspepsia(9.1%),et al. Most xanthelasma occurred as single lesion in gastric antrum. Xanthelasma patients witnessed higher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ction rate,more of other gastric lesions including atrophy,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P < 0.01). In xanthelasma patients,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triglyceride,fasting glucose,neutrophil,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ymphocyte was lower(P < 0.05). Xanthelasma accompanied with more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hepatic cyst,but fewer gallbladder polyp(P < 0.05). In logistic regression,it revealed that fasting plasma glucose(OR = 3.347,1.170-9.575,P < 0.05),neutrophil(OR = 1.617,1.003-2.605,P < 0.05),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OR = 2.011,1.236-3.271,P < 0.01) were all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xanthelasma. CONCLUSION Current study described a large xanthelasma cohort in Chinese population,reveal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 pylori infection,carcinogenesis,metabolic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xanthelasma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ic dysplasia Metabolic disorder
下载PDF
胃黄色瘤临床病理分析312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荣丽 金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2006年我院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个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 a间我院胃镜活检中胃黄色瘤的检出率为0.59%.312例患者中,病变...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2006年我院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个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 a间我院胃镜活检中胃黄色瘤的检出率为0.59%.31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部229例(73.4%);伴发浅表性胃炎192例(61.5%),萎缩性胃炎者93例(29.8%),肠上皮化生者106例(34.0%),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08例(34.6%).结论:胃黄色瘤中老年人好发,可能是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残胃、多次活检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色瘤 慢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早期胃癌合并胃黄色瘤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燕 郑勇 +3 位作者 陈卫刚 李秋晨 张海桢 田书信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伴胃黄色瘤(gastric xanthelasma,GX)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排除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及术后放化疗...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伴胃黄色瘤(gastric xanthelasma,GX)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初次行胃镜检查(排除胃、食管、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及术后放化疗者)且年龄≥40岁非癌患者共51 780例,其中GX患者528例。初次行胃镜检查的EGC患者共179例,把EGC患者分为伴GX组和不伴GX组,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胃黏膜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H. ylori)情况,以及EGC伴GX在胃部的分布情况。结果 GX在EGC患者中所占的比率大于在非癌患者中所占的比率(P <0. 05)。EGC合并GX的发生与患者性别、H. 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EGC合并GX的独立危险因素(OR=2. 367,95%CI:1. 2286~1. 3636,P=0. 042)。结论 GX可能成为EGC发生的一个警告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黄色瘤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世杰 毛涛 田字彬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内镜检查、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切除术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的病人,共有8 410例入选。回顾性... 目的研究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内镜检查、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切除术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的病人,共有8 410例入选。回顾性分析有黄色瘤组及未检出黄色瘤组(非黄色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胃萎缩的严重程度、胃黄色瘤的存在情况(数目、大小、位置)、胃癌的存在情况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例如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肠上皮化生、萎缩及不典型增生等),并探讨胃黄色瘤与上述因素之间尤其是与胃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8 410例病人检测出胃黄色瘤187例(2.2%),病变可发生在全胃,以胃窦(51.3%)最为多见;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63.1%)更常见。胃黄色瘤与病人年龄、性别无关(P>0.05);胃黄色瘤组中开放型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HP感染及胃癌的检出率均高于非黄色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3.20~80.60,P<0.05)。胃癌组胃黄色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胃癌组(χ2=12.61,P<0.05)。结论开放型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HP感染、胃癌可能是胃黄色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胃黄色瘤与胃癌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一个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色瘤 胃肿瘤 胃炎 萎缩性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胃黄斑瘤354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高振 范章连 +3 位作者 杨亮 张东升 王瑞芳 陈四八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0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黄斑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与胃黏膜病变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黄斑瘤者354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5年间检出胃黄斑瘤者354例,检出率为1.6... 目的探讨胃黄斑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与胃黏膜病变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黄斑瘤者354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5年间检出胃黄斑瘤者354例,检出率为1.60%,男女之比为1∶1.11,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6.55±12.29)岁,50岁以上251例(70.9%),胃窦部207例(58.5%)。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等。胃镜特点为稍高出于胃黏膜的黄白色或淡黄色斑,可单发或多发,伴非萎缩性胃炎241例(68.1%),萎缩性胃炎107例(30.2%),胃黏膜糜烂117例(33.1%),肠上皮化生者198例(55.9%),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74例(49.2%)。结论胃黄斑瘤是胃内良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有逐年增加趋势,其发生主要与年龄、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预后良好,治疗上以缓解伴有疾病为主,也可采取钳除、APC、EMR等方法去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斑瘤 慢性胃炎 肠化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黄色瘤与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熊秋棠 王志峰 +1 位作者 何浪 张娅 《胃肠病学》 2017年第9期529-533,共5页
背景:胃黄色瘤是一种少见的胃部良性病变,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胃黄色瘤患者多合并萎缩性胃炎。目的:探讨胃黄色瘤与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0 645例患者,... 背景:胃黄色瘤是一种少见的胃部良性病变,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胃黄色瘤患者多合并萎缩性胃炎。目的:探讨胃黄色瘤与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0 645例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临床、内镜、组织学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胃黄色瘤检出率为2.9%。胃黄色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和萎缩性胃炎检出率(47.9%对16.6%)显著高于非胃黄色瘤患者,且胃黄色瘤患者胃黏膜萎缩程度更为严重(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校正OR=1.349,95%CI:1.042~1.747,P=0.023)和萎缩性胃炎(校正OR=3.892,95%CI:3.076~4.924,P<0.001)是胃黄色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黄色瘤检出率亦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7.9%对1.8%,P<0.001)。对性别、年龄匹配的胃黄色瘤与非胃黄色瘤患者的分析表明胃黄色瘤独立于性别、年龄而与萎缩性胃炎相关(P<0.001)。此外,胃黄色瘤患者中,合并萎缩性胃炎者的多发性胃黄色瘤检出率显著高于未合并萎缩性胃炎者(32.0%对13.8%,P<0.001)。结论:胃黄色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以及萎缩性胃炎及其严重程度有关。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黄色瘤的病因之一,而胃黄色瘤可能是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色瘤 胃炎 萎缩性 胃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黄色瘤及幽门螺杆菌核酸联合分型检测与胃良性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华珊 高峰 张杰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研究胃黄色瘤、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核酸联合分型检测与胃良性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胃黏膜活检组织Hp核酸检测... 目的研究胃黄色瘤、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核酸联合分型检测与胃良性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其中胃黏膜活检组织Hp核酸检测阳性并诊断为胃黄色瘤的患者159例,包括HpⅠ型患者(HpⅠ型胃黄色瘤组)132例(83.0%),HpⅡ型患者(HpⅡ型胃黄色瘤组)27例(17.0%);无胃黄色瘤且Hp分型检测结果为Ⅱ型的118例患者作为HpⅡ型无胃黄色瘤组;无胃黄色瘤且Hp核酸检测阴性的2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胆汁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比例,HpⅠ型胃黄色瘤组分别为26.5%、40.9%、25.8%和6.8%,HpⅡ型胃黄色瘤组分别为11.1%、44.4%、44.4%和0,HpⅡ型无胃黄色瘤组分别为34.7%、47.5%、10.2%和7.6%,对照组分别为30.4%、55.3%、9.7%和4.6%。HpⅠ型胃黄色瘤组和HpⅡ型胃黄色瘤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胆汁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HpⅡ型胃黄色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比例高于HpⅡ型无胃黄色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pⅡ型无胃黄色瘤组与对照组4类胃黏膜损伤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胃镜检查发现胃黄色瘤的患者,应重视对HpⅡ型感染的治疗,HpⅠ型和HpⅡ型感染均建议行根除H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瘤 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 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 胃疾病
下载PDF
胃憩室黄斑瘤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夏中友 张宗平 +1 位作者 伍季 蔡运林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684-685,共2页
胃憩室的发病率较低,为0.02%~2.60%;临床表现为左侧腹膜后占位的病例更为罕见,近年来文献报道仅9例。而且,目前鲜见胃憩室术后病理检查为胃黄斑瘤的文献报道,对于其诊治尚无统一标准。南充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1例胃部黄斑瘤... 胃憩室的发病率较低,为0.02%~2.60%;临床表现为左侧腹膜后占位的病例更为罕见,近年来文献报道仅9例。而且,目前鲜见胃憩室术后病理检查为胃黄斑瘤的文献报道,对于其诊治尚无统一标准。南充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1例胃部黄斑瘤误诊为左侧肾上腺囊肿的病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为临床提供诊断经验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病 误诊 囊肿 肾上腺 黄斑瘤
下载PDF
胃黄斑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鸿鑫 易芳芳 +1 位作者 吴艳艳 祁兴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537-542,共6页
胃黄斑瘤常被认为是胃部的良性病变,是组织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质后堆积在固有层而形成的.然而,最近研究发现胃黄斑瘤可能与胃部的癌前病变和胃癌相关,内镜下需与胃印戒细胞癌和胃透明细胞癌加以鉴别.
关键词 胃黄斑瘤 癌前病变 胃癌
下载PDF
杨晋翔教授治疗胃黄斑瘤验案2则
10
作者 王菀 杨晋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0-23,共4页
胃黄斑瘤是胃黏膜固有层泡沫样细胞沉积的一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呈正相关性。杨晋翔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黄斑瘤,根据其“虚、滞、热、瘀”的病理特点,强调综合施治,重视通降... 胃黄斑瘤是胃黏膜固有层泡沫样细胞沉积的一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呈正相关性。杨晋翔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黄斑瘤,根据其“虚、滞、热、瘀”的病理特点,强调综合施治,重视通降、通补、调气和血,并注重胃心同治,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黄斑瘤 萎缩性胃炎 验案 杨晋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