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gastric fundal varices without gastro-renal shunt in 15 patients
1
作者 Natsuhiko Kameda Kazuhide Higuchi +9 位作者 Masatsugu Shiba Kaori Kadouchi Hirohisa Machida Hirotoshi Okazaki Tetsuya Tanigawa Toshio Watanabe Kazunari Tominaga Yasuhiro Fujiwara Kenji Nakamura Tetsuo Arak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48-453,共6页
AIM:To examine the portal hemodynamics of gastric fundal varices (GV) without gastro-renal shunt (GRS), and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kinds of treatment on eradication. METHODS: Ninety-four... AIM:To examine the portal hemodynamics of gastric fundal varices (GV) without gastro-renal shunt (GRS), and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kinds of treatment on eradication. METHODS: Ninety-four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GV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nd enrolled in this study. W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liver function, and portal hemodynamics of GV. We performed 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 (BRTO) at first. If it was not technically possible to perform BRTO, 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using α-cyanoacrylate glue (CA) o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obliteration (PTO) was performed. RESULTS: Among the 94 patients, a GRS was present in 79 (84.0%), and absent in the remaining 15 (16.0%). The subphrenic vein was connected 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as the drainage vein in 13 (86.7%) out of the 15 cases without GRS. We performed BRTO in 6 patients, CA in 4 patients and PTO in 5 patients. The eradication rate was 100% for each procedure, but the rate of early recurrence within 6 mo was 16.7% for BRTO, 50.0% for CA and 40.0% for PTO,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We should examine the hemodynamics before treatment of GV irrespective of the existence of GRS. If this hemodynamic examination reveals that the drainage vein connects directly 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n GV without GRS, BRTO may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V with G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fundal varices gastro-renal shunt 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
下载PDF
经自发性脾-肾或胃-肾分流道栓塞曲张的胃底静脉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淼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96-797,共2页
目的 对经自发性脾 肾或胃 肾分流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进行评价。方法 对 2 8例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史 ,并均有中度以上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施行经自发性脾 肾或胃 肾分流道... 目的 对经自发性脾 肾或胃 肾分流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进行评价。方法 对 2 8例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史 ,并均有中度以上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施行经自发性脾 肾或胃 肾分流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结果 操作技术成功率为 87.5 % ,术后 1~ 15个月随访再出血发生率为 14 .3 % ,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改善率 8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治疗性栓塞 脾-肾分流道 胃-肾分流道
下载PDF
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粘合剂治疗前胃-肾静脉分流道介入栓塞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贤明 刘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预防内镜下胃曲张静脉粘合剂治疗时发生胃-肾分流道异位栓塞、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方法 1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血氨升高、自发性胃肾静脉分流道形成患者,内镜下粘合剂治疗前行胃-肾静脉分流道介入栓塞术,观察是否发生经胃肾静脉... 目的预防内镜下胃曲张静脉粘合剂治疗时发生胃-肾分流道异位栓塞、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方法 1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血氨升高、自发性胃肾静脉分流道形成患者,内镜下粘合剂治疗前行胃-肾静脉分流道介入栓塞术,观察是否发生经胃肾静脉分流道异位栓塞及血氨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内镜治疗后均未发生粘合剂固化物经分流道进入体循环,术后患者血氨水平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介入栓塞自发性胃肾静脉分流道是一种预防内镜下粘合剂治疗时发生异位栓塞较好方法,同时也能阻断部分门体侧支,对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胃肾静脉分流 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组织胶治疗合并特殊分流道的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强 李坪 +3 位作者 徐晓红 薛鸿鹏 陆以霞 任旭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25-2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组织胶治疗合并特殊分流道(脾肾分流或胃肾分流)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9月北京地坛医院及黑龙江省医院肝硬化合并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共12例,行内镜下金属夹...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组织胶治疗合并特殊分流道(脾肾分流或胃肾分流)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9月北京地坛医院及黑龙江省医院肝硬化合并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共12例,行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记录术中留置金属夹数量及组织胶用量、术后1周复查及补充治疗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及补充治疗情况,并评价内镜下静脉曲张消退情况、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4例留置金属夹1枚,6例留置金属夹2枚,1例留置金属夹3枚,1例留置金属夹7枚;首次治疗组织胶总用量2.0~5.5 mL。术后1周复查胃镜,其中8例血管完全实变,暂未进一步处理,其余4例,再次补充组织胶治疗0.5~2.0 mL。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其中9例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治愈率75%(9/12),其余3例基本消失,再次补充组织胶治疗0.5 mL。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出血,无一例异位栓塞。结论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组织胶治疗合并特殊分流道的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术中出血及异位栓塞风险,同时减少组织胶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 组织粘合剂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下载PDF
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胃肾分流1例
5
作者 孙潇 刘迎娣 +7 位作者 王茂强 刘凤永 柴国君 孙国辉 段峰 王娟 杨竞 杨云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2期129-129,共1页
患者 男,50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约100ml,伴黑便;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对瘤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价值
6
作者 黄怡婷 李晶晶 +2 位作者 徐学青 许国强 陈洪潭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9-605,共7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预防瘤型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瘤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预防瘤型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瘤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EUS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接受该项治疗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内镜下表现,分析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组织胶和弹簧圈的使用量、曲张静脉闭塞率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获得再发出血相关数据。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后内镜下表现将患者分为完全闭塞组和非完全闭塞组,对比两组再发出血情况。结果纳入本研究的41例患者中单纯孤立性胃底曲张静脉1型者18例(43.90%),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者23例(56.10%)。内镜下观察瘤型曲张静脉表面有血栓头、溃疡等近期出血征象者14例,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者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US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操作,首次技术成功率为92.68%(38/41),其中弹簧圈一次性预装成功率为95.12%(39/41),EUS引导下靶血管穿刺成功率为100.00%(41/41),弹簧圈释放成功率为97.56%(40/41)。弹簧圈使用量(1.12±0.33)个,置入弹簧圈后组织胶使用量(1.54±0.46)mL。瘤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后靶血管闭塞率97.56%(40/41),胃底静脉曲张完全闭塞率51.22%(21/41)。术中出血2例(4.88%),1例自行停止,1例内镜直视下补充注射组织胶后止血成功。术中患者均无氧饱和度下降等肺栓塞表现,术后行肺CT血管造影或肺部CT检查24例,1例(4.17%)提示肺动脉远端栓塞,但无相关临床表现。41例患者术后随访(21.64±16.86)个月(1~50个月)。术后再发消化道出血共13例(31.71%),其中5 d内患者均无再发出血,3个月内再发出血2例,3~12个月再发出血5例,1年以上再发出血6例。术后再发出血的13例中,完全闭塞组术后再发出血率23.81%(5/21)低于非完全闭塞组40.00%(8/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0,P=0.265)。结论EUS引导下弹簧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对瘤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二级预防价值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内镜 弹簧圈 瘤型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胶 胃肾分流
原文传递
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明艳 金苏云 +5 位作者 孙若楠 王广川 史永军 冯华 胡锦华 张春清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钛夹辅助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东院消化科行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患者10例,经胃镜证实为GOV2型或IGV1型胃... 目的初步探讨钛夹辅助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东院消化科行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患者10例,经胃镜证实为GOV2型或IGV1型胃静脉曲张,术前强化CT及CTA显示均存在明显胃肾分流道。先在胃镜下观察胃曲张静脉团的供血或回流血管分支、并行钛夹夹闭,以减缓或阻断胃曲张静脉内血液流速,后再胃镜下行组织胶注射,以预防组织胶的异位栓塞。分析10例患者的操作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随访时间39~157 d,平均随访85.7 d。术后强化CT复查显示10例患者胃静脉曲张均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排胶溃疡再出血,未出现异位栓塞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操作简便、安全,是合并胃肾分流的胃静脉曲张治疗的有效方式,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钛夹辅助下内镜组织胶注射治疗 胃肾分流 异位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