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尔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春越 施新猷 +7 位作者 周绍娟 张经济 任登先 桂郁富 巴善铎 孙桂华 李兴培 孙起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研究临床观察了胃尔康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阴虚证的疗效。采用单盲法,对照药为维酶素。两组服药前后作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治疗组323例中临床治愈118例(36.53%),显效135例(41.79%),... 本研究临床观察了胃尔康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阴虚证的疗效。采用单盲法,对照药为维酶素。两组服药前后作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治疗组323例中临床治愈118例(36.53%),显效135例(41.79%),有效61例(18.89%),无效9例(2.79%);总有效率97.21%。对照组105例中显效8例(7.62%),有效35例(33.33%),无效62例(59.05%);总有效率4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66.6,P<0.01)。病理检查显示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消失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研究采用Wistar大鼠作CAG模型及胃尔康的长期毒性试验,应用狗作胃尔康对胃肠电活动影响的试验。结果:胃尔康长期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10g/kg)组有轻度兴奋反应,中(5g/kg)、低(1g/kg)剂量组无毒副反应。动物CAG模型试验表明,胃尔康有显著的消炎、强壮、健脾作用外,还有促进萎缩腺体再生和修复之功效。对狗胃肠电活动影响,主要起兴奋作用,优于吗丁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尔康片 脾胃阴虚证 萎缩性胃炎 胃炎
下载PDF
脾阴、脾阴虚证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霞 刘旭 +1 位作者 王学岭 马佐英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脾阴虚证是具有阴虚证共性,且区别于脾阳(气)虚证,一种客观存在的脾虚证。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虽在动物模型、动物实验研究、病理实质、滋脾方剂作用机制、现代临床疾病应用、复方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 脾阴虚证是具有阴虚证共性,且区别于脾阳(气)虚证,一种客观存在的脾虚证。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虽在动物模型、动物实验研究、病理实质、滋脾方剂作用机制、现代临床疾病应用、复方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更完整、全面认识脾阴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 脾阴虚证 慢性肝炎 肝硬变腹水 痴呆 糖尿病 腹泻 小儿厌食症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勇 《河南中医》 2017年第3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舒颗粒 肝胃不和证 气滞血瘀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证 胃阴不足证
下载PDF
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峰 余舒文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93-97,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养阴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变化、胃蛋白酶原及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Ⅰ、PGⅠ/PGⅡ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GⅠ、PGⅠ/PGⅡ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p转阴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疗效突出,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及胃蛋白酶原水平,提高Hp转阴率,且药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脾虚湿热证 清热养阴方 胃蛋白酶原 Hp转阴率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戈林 《河南中医》 2022年第8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胃虚弱证42例,脾胃湿热证35例,肝胃不和证22例,胃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通过胃镜、胃黏膜病理学活...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胃虚弱证42例,脾胃湿热证35例,肝胃不和证22例,胃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通过胃镜、胃黏膜病理学活检及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方法对各证型患者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其余各证型黏膜白相率较高,血管透见率及颗粒增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黏膜粗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单纯性、伴糜烂以及伴黏膜出血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伴增生及伴胆汁反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轻度萎缩及重度萎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萎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血证萎缩伴肠化生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萎缩伴异型增生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湿热证比较,其余各证型Hp阳性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胃虚弱证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较低,脾胃湿热证Hp检测阳性率最高,其中胃络瘀血证患者黏膜白相、血管透见、颗粒增生以及重度萎缩等病理特点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分布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脾胃湿热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血证 病理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