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促进策略研究
1
作者 杨显龙 陶阳 梁耀 《武术研究》 202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现存困境和困境原因进行深层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 贵州 仡佬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务川龙潭仡佬族民族身份的地方性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杜芳娟 袁振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4,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与恢复是中国民族认同研究的宏观背景,以往研究多强调国家建构的外部视角,较少从民族身份赋予的合理性和正统性背后,结合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各相关主体如何参与到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文章采用实地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与恢复是中国民族认同研究的宏观背景,以往研究多强调国家建构的外部视角,较少从民族身份赋予的合理性和正统性背后,结合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各相关主体如何参与到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文章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法等对务川龙潭仡佬族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民族学家梳理的"濮―僚―仡佬"的族源承袭为理论依据,又以文字文本为依据发掘了濮、僚、仡佬与朱砂的关系,切合当下龙潭原住民与朱砂的生产生活,并以之建构其"仡佬族"身份。研究结果显示:"朱砂"的地方性参与了民族身份建构,且在旅游背景下地方再造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对"朱砂"的文本、祭祀、景观恢复与再造进行了对"仡佬族"身份的二次建构与强化,反映了地方政府主体对朱砂的地方性视角;但如何更好地进行地方再现,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将有何影响,如何唤起族群真实的情感,官员、宗族精英、普通民众等不同的地方主体何以凝聚,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民族识别 民族身份 仡佬族 龙潭
下载PDF
仫佬族儿童少年体型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秀峰 黄海珊 +1 位作者 周善金 黄昌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仫佬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罗城县四所小学在枝生636例(男317例,女319例)7~12岁的仫佬族儿童进行体型评定。结果7~12岁男性和7~10岁女性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因子值逐步下降,... 目的探讨仫佬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罗城县四所小学在枝生636例(男317例,女319例)7~12岁的仫佬族儿童进行体型评定。结果7~12岁男性和7~10岁女性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因子值逐步下降,外因子值明显上升,内因子值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体型均值均为中因子值〉外因子值〉内因子值,其中7~9岁男女各组均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0~12岁男女各组为中胚层一外胚层均衡体型;各年龄组男女l司体型除9岁~组和11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男生体型分布较集中,女生体型分布较分散。结论与苗族比较,仫佬族儿童少年身材瘦高,皮下脂肪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仫佬族 体型 人体测量术
下载PDF
仡佬族传统文化危机与应对策略——以贵州省六枝特区居都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康忠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6,共8页
贵州省六枝特区居都村是仡佬族聚居地,当地仡佬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吃新节、祭树节、织麻布、打鸡儿棒等民俗活动中,这些活态文化的传承已经濒临危境,其根源在于居都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功能缺失以及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重视程度... 贵州省六枝特区居都村是仡佬族聚居地,当地仡佬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吃新节、祭树节、织麻布、打鸡儿棒等民俗活动中,这些活态文化的传承已经濒临危境,其根源在于居都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功能缺失以及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到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仡佬族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都仡佬族 传统文化 文化保护
下载PDF
贵州铜仁仡佬族民歌音乐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邬小中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9-82,共4页
贵州铜仁仡佬族民歌是生长在我国武陵山区的一朵鲜为人知的、独具艺术特色的原生态艺术之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一民歌艺术保存了完好的原生态形式,其演唱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芳香。文章对铜仁仡佬族民歌的调式、旋律及歌词特征作了研究。
关键词 仡佬族 民歌 艺术特征 初探
下载PDF
贵州仡佬族传统节日中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以居都村仡佬族“吃新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贵艳 杨婷 洪邦辉 《武术研究》 2022年第5期76-79,共4页
为深入了解六枝特区关寨镇居都村仡佬族民族体育的开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居都村仡佬族“吃新节”中民族体育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仡佬族“吃新节”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特色;民族体育项... 为深入了解六枝特区关寨镇居都村仡佬族民族体育的开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居都村仡佬族“吃新节”中民族体育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仡佬族“吃新节”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特色;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均融入了“吃新节”的节庆活动中;在“吃新节”节日中举办民族体育活动有着自身的价值;基于此,提出了居都村仡佬族传统节日中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都村 仡佬族 吃新节 民族体育
下载PDF
仡佬族饮茶习俗初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凡凡 王芳 《农业考古》 2020年第5期56-59,共4页
仡佬族饮茶习俗丰富多样,是贵州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较为完整地介绍了仡佬族传统饮茶习俗,主要包括熬茶、涨茶、油茶和讨茶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分析阐述了仡佬族饮茶习俗具有活态性、传承性、功能性、民族性... 仡佬族饮茶习俗丰富多样,是贵州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较为完整地介绍了仡佬族传统饮茶习俗,主要包括熬茶、涨茶、油茶和讨茶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分析阐述了仡佬族饮茶习俗具有活态性、传承性、功能性、民族性等特性,对贵州民族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 饮茶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反思与超越:贵州正安仡佬族高台舞狮传承路径研究
8
作者 陈耿 肖龙 夏建超 《武术研究》 2022年第4期107-109,113,共4页
在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剖析贵州正安仡佬族高台舞狮的起源、表演的形式,其中正安仡佬族高台舞狮的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个性融入到整体性、文化性、健身性和愉悦性。在传承中遇到的困境包含了:经济阻碍、民众文化自觉的缺失、传承... 在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剖析贵州正安仡佬族高台舞狮的起源、表演的形式,其中正安仡佬族高台舞狮的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个性融入到整体性、文化性、健身性和愉悦性。在传承中遇到的困境包含了:经济阻碍、民众文化自觉的缺失、传承方式单一和缺乏创新意识。在这样困境下提出几点相应的策略:加快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体系、促进文化自觉的觉醒、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彰显优势和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当地高台舞狮传承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发展提供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舞狮 仡佬族 传承路径
下载PDF
仫佬族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朝峰 罗之勇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 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生活满意度
原文传递
散居族群婚姻圈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形成机制--贵州坡帽仡佬族案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芳娟 朱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1-890,共10页
婚姻圈作为民族社会建构的重要机制,以及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对其现况及未来的研究关乎散居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大计。采用口述史、深度访谈法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贵州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经历了族内异地... 婚姻圈作为民族社会建构的重要机制,以及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对其现况及未来的研究关乎散居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大计。采用口述史、深度访谈法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贵州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经历了族内异地通婚——族内本地通婚与近邻异族通婚——族内本地、近邻异族与异地异族通婚并存等几个阶段的演化。在传统农业社会,散居族群经历了居住、社会和教育多重隔离,通婚受族群性影响,以异地族内通婚为主;而在长期散杂居过程中,族际之间的长期接触融合,其婚姻圈又产生空间近邻性效应,异族通婚开始出现;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一体化使散居族群的婚姻场域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远距离通婚,族群性与空间近邻性效应开始减弱。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演化反映了散居族群与主体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但散居族群尚无独立发展的力量。当随着族群内部原有稳定性的打破,族群语言、文化习俗如何保留,族群认同如何维系等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婚姻圈变化之研究视角,关注全球化影响下少数族群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问题,是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研究领域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居 仡佬族 婚姻圈 空间结构 贵州坡帽
原文传递
仡佬族独特审美意识的历史与自然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洁娜 周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仡佬族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和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崇尚生命和追求和谐为特征的审美意识。寻析其特定的审美意识成因和内蕴,可以深刻了解其质朴顽强、包容坚忍的民族精神,及其以弱适强、守护自我的民族性。这可以为... 仡佬族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和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崇尚生命和追求和谐为特征的审美意识。寻析其特定的审美意识成因和内蕴,可以深刻了解其质朴顽强、包容坚忍的民族精神,及其以弱适强、守护自我的民族性。这可以为在全球化背景中如何应对强势文化冲击提供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 审美意识 尊崇生命 追求和谐
原文传递
务川仡佬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义萍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贵州务川仡佬族初中生进行民族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二者得分都较高,且中华民族认同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仡佬族初中生本民... 通过对贵州务川仡佬族初中生进行民族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二者得分都较高,且中华民族认同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明显低于初二、初三学生,但在性别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 初中生 中华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贵州省水族和仡佬族永生细胞系建立
13
作者 黎明 张广超 +4 位作者 孙良先 唐莉娜 杨敬源 褚嘉祐 杨昭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建立贵州省水族和仡佬族少数民族永生细胞系,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EB病毒(EBV)感染和环孢霉素A(Cy A)处理方法,对来自贵州省三都县的144名水族和来自务川县的124名仡佬族人群外周静脉血B淋巴细胞进行转化,并对转化... 目的建立贵州省水族和仡佬族少数民族永生细胞系,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EB病毒(EBV)感染和环孢霉素A(Cy A)处理方法,对来自贵州省三都县的144名水族和来自务川县的124名仡佬族人群外周静脉血B淋巴细胞进行转化,并对转化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用直接计数法绘制转化细胞的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对转化的细胞进行传代、冻存和复苏实验,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污染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138个水族和115个仡佬族人群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株,转化率分别为95.8%和92.7%;转化的B淋巴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变形和克隆化生长特点,能持续传代、冻存复苏后生长良好,无支原体污染。结论贵州省水族和仡佬族人群B淋巴细胞被成功转化为永生化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EBV) 永生细胞 B淋巴细胞 水族 仡佬族
下载PDF
在“多元”与“一体”之间:贵州仡佬族族群变迁与转化研究
14
作者 苟爽 苍铭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83,共9页
费孝通“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揭示了族群在“多元”与“一体”间的转换过程和规律。文章认为无论是“多元”,还是“一体”,从族群动力学视角看,贵州仡佬族族群始终在时代背景下动态调试内外部关系并提升认同度,在国家、社会和族群自... 费孝通“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揭示了族群在“多元”与“一体”间的转换过程和规律。文章认为无论是“多元”,还是“一体”,从族群动力学视角看,贵州仡佬族族群始终在时代背景下动态调试内外部关系并提升认同度,在国家、社会和族群自我意识中构建了独特的历史记忆,因而为新时代的仡佬族族群加速加深民族正向互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 历史变迁 多元 一体 共同体
原文传递
仡佬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继富 黄小娜 黄胜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仡佬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园圃中散发着独特的馨香。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分别从仡佬族英雄史诗、节日文化、民族信仰、谚语俗语、英雄文化等方... 仡佬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园圃中散发着独特的馨香。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分别从仡佬族英雄史诗、节日文化、民族信仰、谚语俗语、英雄文化等方面深入挖掘仡佬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基础、以政府提供多元支持为保障、以社会支持为平台,从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角度对仡佬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应用的教学策略,以期丰富我国少数民族德育内容,拓展思政教育与优秀民族文化结合的研究视域,更好地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仡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 德育资源 民族文化传承 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族群认同视域下遵义仡佬族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小艺 杨凡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93,共9页
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证明其特殊意义的最有效手段,民族文化承担着构建民族主体性、强化族群认同的重要使命。遵义大部分仡佬族人民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恢复了民族身份,但文化特征却不甚突出,文化自觉能力欠缺,族群... 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化、证明其特殊意义的最有效手段,民族文化承担着构建民族主体性、强化族群认同的重要使命。遵义大部分仡佬族人民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恢复了民族身份,但文化特征却不甚突出,文化自觉能力欠缺,族群认同面临考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仡佬族族群认同的维系与仡佬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存在失范和失序的隐患,因此,提升仡佬族文化自觉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使之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对强化族群认同、促使文化在互动融合过程中理性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仡佬族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