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根溜注入”理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文飞
张万里
+2 位作者
于艺
姜润成
祝木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在“根溜注入”理论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上入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与...
目的:观察在“根溜注入”理论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上入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ESCV)中的各项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23/3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SCV中眩晕程度、颈肩痛、头痛等评分均提升,治疗组更显著(P<0.05);在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根溜注入”理论的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根溜注入
上入穴
针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雪萍
吴旭丽
+1 位作者
彭礼
郗亚薇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
目的观察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秩和检验,Z=-2.00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DIP、FDI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FDIP、FDI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针刺不良反应。结论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
跷脉
根溜注入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根溜注入”理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文飞
张万里
于艺
姜润成
祝木星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44-47,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1055)。
文摘
目的:观察在“根溜注入”理论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上入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ESCV)中的各项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23/3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SCV中眩晕程度、颈肩痛、头痛等评分均提升,治疗组更显著(P<0.05);在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根溜注入”理论的指导下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更深入地探究。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根溜注入
上入穴
针刺
Keywords
Cervical vertigo
gen liu zhu ru
Upper entering acupoints
Acupuncture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雪萍
吴旭丽
彭礼
郗亚薇
机构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针灸科
出处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室站(分站)建设项目。
文摘
目的观察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秩和检验,Z=-2.00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DIP、FDI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FDIP、FDI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提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针刺不良反应。结论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
跷脉
根溜注入
临床疗效
Keywords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Qiaomai
gen liu zhu ru
clinical efficacy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根溜注入”理论针刺上入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姜文飞
张万里
于艺
姜润成
祝木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调阴阳跷脉结合根溜注入旁通法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李雪萍
吴旭丽
彭礼
郗亚薇
《现代中医临床》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