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HUMAN TUMOR CELLS LABELLED BY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1
作者 傅建新 王玮 +3 位作者 白霞 卢大儒 阮长耿 陈子兴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6-130,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marking the human tumor cells with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in vitro. Methods: The retroviral vector LGSN encoding EGFP was constructed and three human tu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marking the human tumor cells with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in vitro. Methods: The retroviral vector LGSN encoding EGFP was constructed and three human tumor cell lines were infected with LGSN amphotropic virus. Tumor cell lines that stably express EGFP were selected with G418. The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EGFP gene were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flow cytometry (FCM). Results: After gene transfection and ping-pong transduction, amphotropic producer line Am12/LGSN was generated with a stable green fluorescence signal readily detectable by FCM in up to 97% of examined cells. The viral titer in the supernatants was up to 8.2×105CFU/ml. After transduction and selection, G418-resistant leukemia K562, mammary carcinoma MCF-7, and bladder cancer 5637 cells were developed, in which the integration of both EGFP and neomycin resistance gene was confirmed by DNA amplif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uninfected cells, FCM analysis revealed EGFP expression in up to 90% (range 85.5%–90.0%) of tumor cells containing LGSN provirus. Conclusion: The retroviral vector LGSN can effectively mark the human tumor cells with a stably EGFP expression which may be in studying tumor growth,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transfer Retroviral vector Cultured tumor cells
下载PDF
TELOMERASE: A NOVEL TARGET OF ANTITUMOR AGENTS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如刚 袁金辉 +2 位作者 王兴旺 胥彬 谢弘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9-45,共7页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high in various human cancers, but absent in most normal tissues. Its expression pattern made it a novel target for antitumor agents. Several strategies against telomerase were pres...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high in various human cancers, but absent in most normal tissues. Its expression pattern made it a novel target for antitumor agents. Several strategies against telomerase were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Targeting the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by oligonucleotide/ribozyme wa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hopeful approaches. Some progresses were made in this area, such as the use of PANs and 2–5A antisense compound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as well as cell cycle modulation also provided a series of valuable ideas in designing anti-telomerase drugs for cancer therapy.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telomerase, the advance of studies on telomerase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ous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OMERASE Antitumor agent Antisense therapy cell differenti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cell cycle modulation
下载PDF
MIP-1β基因修饰增强肿瘤相关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小玲 张学荣 +3 位作者 梁安民 谢裕安 匡志鹏 吴继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体外经携带人MIP-1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human macrophoge irrflam—matory p...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体外经携带人MIP-1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human macrophoge irrflam—matory protein-1 beta,AdhMIP-1β)转染后(MIP-1β-DC),用小鼠CT26结肠腺癌细胞相关抗原冲击致敏,然后免疫正常同系小鼠,观察其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保护性免疫反应;通过体内阻断试验探讨免疫细胞亚群及免疫分子在DC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能更有效地诱导特异CTL活性,能使免疫动物产生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通过对其抗肿瘤免疫机理的分析发现,CD4+、CD8+T细胞共同参与了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主要的抗瘤效应细胞,NK细胞作用不明显。结论:通过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体内趋化活性,能更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抗原 基因转染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逆病毒载体介导的双耐药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的转移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鑫莉 王季石 +1 位作者 顾静文 林果为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增强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耐药基因导入在造血细胞保护性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基因转移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 MGMT IRES MDR1导入病毒包装细胞GP +E86及PA3 17,以VCR... 目的 增强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耐药基因导入在造血细胞保护性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基因转移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 MGMT IRES MDR1导入病毒包装细胞GP +E86及PA3 17,以VCR加压筛选后的阳性克隆上清感染小鼠骨髓细胞 ,应用PCR、Southernblo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基因MGMT及MDR1在细胞中的转移与表达。结果 加压筛选及乒乓效应使病毒滴度由 ( 0 .2~ 7.6)× 10 4CFU/mL提高到 ( 1.9~ 5 .7)× 10 6 CFU/mL ,从DNA、RNA及蛋白水平上分别证实了双耐药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中获得了有效转移和表达 ,而转基因后的小鼠骨髓细胞对VCR、高三尖杉酯碱和BCNU的耐药性比未转导细胞分别提高了 5 .7、5 .0和 8.5倍。结论 双耐药基因成功导入小鼠骨髓细胞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耐药基因 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多药耐药基因 基因转移 骨髓细胞 小鼠 肿瘤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建立耐药性人膀胱癌细胞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易善红 杨唐俊 +2 位作者 何斌 潘进勇 曾毅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人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模型。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建立人膀胱癌耐药性细胞模型 ;MTT法检测细胞系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生存率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的 P- GP表达 ,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 mdr1m RNA的表达量...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人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模型。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建立人膀胱癌耐药性细胞模型 ;MTT法检测细胞系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生存率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的 P- GP表达 ,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 mdr1m RNA的表达量 ,PCR检测 mdr1基因转移至细胞基因组片段。结果 转基因细胞系对阿霉素、秋水仙素的耐药性分别提高 8倍和 2 1倍 ,免疫组化示转基因细胞系 P-GP表达量增强 ,原位杂交结果示肿瘤细胞内 m dr1m 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PCR表明基因转移后细胞内能扩增出mdr1片段。结论 逆转录病毒转染法 ,是建立人膀胱癌多药耐药性细胞模型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药耐药性 逆转录病毒 基因转移
下载PDF
p21^(WAF1)基因介导诱发的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帆 王文亮 +1 位作者 曹云新 王冰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p21WAF1基因超表达对HCC-9204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式将带有人全长p21WAF1cDNA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EP转入肝癌细胞中,用潮霉素筛选后,酶联免疫吸... 目的研究外源性p21WAF1基因超表达对HCC-9204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式将带有人全长p21WAF1cDNA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EP转入肝癌细胞中,用潮霉素筛选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21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判定有无细胞凋亡及程度。通过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ELISA法测定p2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空载体组和WAF1组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175±0.02、0.183±0.03和0.33±0.04,提示转基因后p21蛋白量却明显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表明G1期细胞显著增加,并在G1期前出现一凋亡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22.5%。透射电镜可见WAF1组部分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完整,有出芽现象,细胞器结构完整,致密的染色体边集于核膜内侧,呈明显的凋亡细胞的形态。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将p21WAF1基因转入到培养的肝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p21蛋白的细胞株;外源性p21WAF1基因的超表达可引起肝癌细胞自发凋亡。通过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肝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21^WAF1 基因介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细胞因子基因转导对小鼠B16细胞体内生长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佩弦 张明伟 +4 位作者 黄英 彭善云 侯春梅 刘元林 毛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基因转导对肿瘤细胞体内生长及对机体免疫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因子间的协同效果。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将IL6/IL2融合基因及IL6、IL2单基因分别导入小鼠B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基因转导对肿瘤细胞体内生长及对机体免疫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因子间的协同效果。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将IL6/IL2融合基因及IL6、IL2单基因分别导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检测基因修饰瘤细胞体内成瘤及对机体LAK、CTL活性的诱导。结果:三种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均可表现出体内生长抑制及免疫原性增强,但融合基因转导细胞的改变,较单一基因修饰细胞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导 肿瘤细胞 免疫调控 B16细胞
下载PDF
特异性TCRαβ基因转染T细胞促进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凤麟 张文峰 +5 位作者 何免 杨暖 沈晗 薄华本 邵红伟 黄树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1-908,共8页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TCR基因TCRVα12.2-Vβ7.1转染T细胞后,促进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以之感染T细胞并优化最佳感染条件。钙黄绿素染色法检测T细胞对不同肿瘤靶细胞株的...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TCR基因TCRVα12.2-Vβ7.1转染T细胞后,促进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以之感染T细胞并优化最佳感染条件。钙黄绿素染色法检测T细胞对不同肿瘤靶细胞株的杀伤活性。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靶细胞凋亡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FasL表达比例。ELISA法检测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后IFN-γ与IL-2分泌水平。结果:成功将TCRVα12.2-Vβ7.1基因片段构建入嵌合型腺病毒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感染复数为100时,重组腺病毒有最高转染效率。感染3天后,TCRVα12Vβ7阳性细胞比例超过25%。特异性TCR基因转染有效促进T细胞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特异性裂解率显著提高(P<0.001)。特异性TCR基因转染有效促进T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P<0.001)。同时,T细胞表面FasL表达比例上升(P<0.001)。TCR基因转染T细胞作用于AFP抗原阳性靶细胞后IFN-γ分泌显著提高(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成功介导肿瘤特异性TCR基因转染T细胞。TCR基因转染可有效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并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 基因转染 T细胞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的高效转移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建新 王玮 +3 位作者 岑建农 李建勇 阮长耿 陈子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转移与表达。方法 用 MDR病毒转导人类白血病细胞K5 6 2和 NB4,获得耐药细胞系 ;外源性 MDR1基因的转移和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流式细胞术 (FCM)和半固体集落培养法分析。结果  MD...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转移与表达。方法 用 MDR病毒转导人类白血病细胞K5 6 2和 NB4,获得耐药细胞系 ;外源性 MDR1基因的转移和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流式细胞术 (FCM)和半固体集落培养法分析。结果  MDR病毒转导使白血病细胞获得经典多药耐药表型 ,78.0 %~ 98.7%的细胞表达 P-糖蛋白 ;PCR分析证实耐药细胞整合有 MDR原病毒 ,并共表达全长和异常剪切 MDR1转录本。以 K5 6 2细胞为模型 ,FCM和集落培养法发现共培养法的基因转导率 (6 7.9%~72 .5 % )明显高于上清法 (33.1%~ 46 .8% ) ,加入生长因子可提高基因转导率约 2 3%。结论 逆转录病毒可介导MDR1基因在髓系白血病细胞进行有效的转移与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多药耐药基因 高效转移
下载PDF
TNF-α基因转染增强树突细胞迁移及CCR7受体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卫东 杨泓 王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为探讨腺病毒介导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基因转染诱导树突细胞 (DCs)趋化因子受体差异性表达 ,分别用 10 0 MOI的 Ad V- TNF- α和 Ad V- p L p A (无外源基因插入 )感染小鼠树突细胞 (m DCs)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 ,RNA... 为探讨腺病毒介导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基因转染诱导树突细胞 (DCs)趋化因子受体差异性表达 ,分别用 10 0 MOI的 Ad V- TNF- α和 Ad V- p L p A (无外源基因插入 )感染小鼠树突细胞 (m DCs)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 ,RNA酶保护实验检测其趋化因子受体表达 ,体内、体外细胞趋化试验分析比较其迁移差异。发现 Ad V- TNF-α感染 m DCs后 CD11b、CD40、CD86 ,ICAM- 1以及 CCR7受体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CCR2受体表达量却下调 ;体外细胞趋化试验表明 DCTNF -α对 MIP- 3β(CCR7配体 )迁移应答增强 ,体内细胞趋化试验显示 DCTNF-α淋巴结趋化迁移效率较空白对照组和 Ad V- p L p A感染组分别增高 7倍和 3倍。提示 :Ad V- TNF- α感染促使 m DCs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趋化迁移 趋化因子受体 腺病毒介导基因转移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细胞介导的肿瘤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澜 吴祖泽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275-278,共4页
肿瘤的基因治疗 ,最终都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这些基因修饰细胞可分为①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 ;②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 ;③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疫苗 ;④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 ;⑤基因修饰淋巴细胞 ;... 肿瘤的基因治疗 ,最终都是通过基因修饰细胞介导完成的。这些基因修饰细胞可分为①免疫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 ;②自杀基因或抑癌基因修饰的细胞疫苗 ;③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疫苗 ;④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 ;⑤基因修饰淋巴细胞 ;⑥基因修饰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它们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各有特点 ,本文主要介绍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基因修饰细胞 肿瘤疫苗 介导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正文 李德炳 +4 位作者 李宏伟 苏红 黄勇 胡海霞 李春光 《华北国防医药》 2004年第4期229-231,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基因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 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在 78例NSCLC的表达 ,同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 目的 :观察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基因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 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在 78例NSCLC的表达 ,同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并与 10例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8例NSCLC中 2 7例有淋巴结转移 ,5 1例无转移 ;所有NSCLC中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的平均光密度 (OD)值均增高 ,与正常组织的OD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的OD值明显增高 ,与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NSCLC中CD44v6和VEGF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均可作为判定NSCLC病人预后和发生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下载PDF
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标志研究对肿瘤细胞的基因转移
13
作者 傅建新 白霞 +2 位作者 王玮 陈子兴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 建立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示踪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编码EGFP的逆转录病毒分别转导人白血病细胞K5 6 2、乳腺癌细胞MCF7和膀胱癌细胞 5 6 37,G418选择获得EGFP标记的肿瘤细胞。EGFP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 建立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示踪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编码EGFP的逆转录病毒分别转导人白血病细胞K5 6 2、乳腺癌细胞MCF7和膀胱癌细胞 5 6 37,G418选择获得EGFP标记的肿瘤细胞。EGFP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流式细胞术(FCM)及荧光显微镜分析。结果 EGFP病毒转导的 3种肿瘤细胞内均有EGFP基因和NeoR基因的整合 ;与对照细胞相比 ,EGFP病毒转导可使EGFP阳性细胞的比例提高到 85 5 %~ 90 0 %。结论 携带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在肿瘤细胞稳定表达 ,可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肿瘤细胞 培养 肿瘤转移 白血病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及其临床应用
14
作者 张琼宇 葵旭 曾勇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2期82-85,89,共5页
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数目极少,却对肿瘤发生、转移起决定性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多向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其分裂分化的结果是维持肿瘤干细胞数... 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数目极少,却对肿瘤发生、转移起决定性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多向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其分裂分化的结果是维持肿瘤干细胞数目的稳定并产生肿瘤。本文介绍了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历史、来源、特征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成体干细胞的关系。最后,对肿瘤干细胞理论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此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肿瘤发生 肿瘤转移 细胞融合 水平基因转移
下载PDF
4-1BBL基因修饰colon26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15
作者 李巧霞 艾军 +3 位作者 李宏 张超 付小梅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7,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4-1BBL基因修饰的小鼠结肠癌细胞瘤苗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反应及抗肿瘤效应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MKIT/4-1BBL导入小鼠结肠癌细胞colon26,经G418筛选后获得4-1BBL稳定高表达细胞克隆col... 背景与目的:研究4-1BBL基因修饰的小鼠结肠癌细胞瘤苗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反应及抗肿瘤效应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MKIT/4-1BBL导入小鼠结肠癌细胞colon26,经G418筛选后获得4-1BBL稳定高表达细胞克隆colon26/4-1BBL和空载体细胞克隆colon26/pMKITneo,以丝裂霉素C处理,制成癌细胞瘤苗。将野生型colon26、colon26/pMKITneo和colon26/4-1BBL细胞分别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细胞致瘤性。取MMC处理的colon26细胞、colon26/pMKITneo细胞和colon26/4-1BBL细胞,分别腹腔免疫BALB/c小鼠,采用改良MTT法测定CTL和NK细胞杀伤活性,取血清用ELISA法测定IL-2、IFN-γ含量。于BALB/c小鼠皮下接种colon26细胞制备早期癌模型,第2 d腹腔注射colon26/4-1BBL瘤苗,7 d后再注射1次,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与野生型colon26和colon26/pMKITneo细胞相比,colon26/4-1BBL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明显下降,表现为肿瘤结节出现时间延迟,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MMC处理的肿瘤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colon26/4-1BBL组小鼠CTL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高(P<0.05);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且能对亲本肿瘤细胞colon26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大部分小鼠能保持无瘤状态长期存活(100 d以上)。colon26/4-1BBL瘤苗治疗后,部分小鼠保持无瘤生存,成瘤小鼠肿瘤生长缓慢,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70d)。结论:4-1BBL基因修饰的小鼠结肠癌细胞瘤苗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并能产生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肿瘤细胞疫苗 抗肿瘤作用 4-1BBL
下载PDF
基因转移FasL治疗人黑素瘤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马文雄 陈桂林 +4 位作者 韦永新 惠国桢 张世明 周岱 杜子威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外基因转移F as配体(F as-ligand,F asL)对恶性人黑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人F 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 d-F asL),在体外转导两株黑素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法进行F as/F asL表达检测,TU... 目的探讨体内外基因转移F as配体(F as-ligand,F asL)对恶性人黑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人F 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 d-F asL),在体外转导两株黑素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法进行F as/F asL表达检测,TUNEL法及荧光显微镜相关凋亡检测、分析。建立人黑素瘤裸鼠模型,并对其进行体内疗效观察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流式细胞仪和RT-PCR检测两株黑素瘤细胞表面均表达F as,不表达F asL,而A d-F asL转导的两株黑素瘤细胞均能表达F asL;A d-F asL能显著诱导两株黑素瘤细胞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体内疗效观察黑素瘤荷瘤鼠模型治疗组瘤重(0.48±0.16)g与对照组瘤重(1.02±0.19)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形态学检查,治疗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区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F asL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诱导人黑素瘤细胞凋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病理学 小鼠 基因转移 脱噬作用 重组 遗传 肿瘤细胞 培养的 腺病毒科 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作瘤苗的研究
17
作者 刘金辉 Glenn Larsen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2-25,5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染的B16F1细胞作为瘤苗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阳离子脂质体复合mGMCSF DNA转染B16F1细胞,ELISA法检测mGMCSF在B16F1中的表达。[3HTdR]掺入法分析B16F1分泌的mGM...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染的B16F1细胞作为瘤苗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阳离子脂质体复合mGMCSF DNA转染B16F1细胞,ELISA法检测mGMCSF在B16F1中的表达。[3HTdR]掺入法分析B16F1分泌的mGMCSF生物活性。γ射线照射灭活基因修饰的B16F1细胞皮下免疫小鼠,ELISA分析小鼠血清中的mGMCSF水平。7 d后免疫鼠皮下攻击未修饰的B16F1细胞以检测瘤苗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5。1Cr释放实验检测免疫鼠抗B16F1的特异CTL反应。结果阳离子脂质体介导mGMCSF基因转染B16F1细胞后,未经阳性克隆筛选,mGMCSF得到特异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表达。但表达逐步下降由第1天的(135.5±21.1)μg/L下降到第5d的(47.8±5.3)μg/L。随γ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mGMCSF的表达逐步降低,但仍具有生物学活性。γ射线照射的5×105基因修饰B16F1接种小鼠后,鼠血清中的mGMCSF水平在4 h时为(198.4±23.1)ng/L,攻击的B16F1细胞在接种瘤苗的小鼠体内的生长完全被抑制,51Cr释放实验结果显示该瘤苗在小鼠体内诱导了特异的CTL反应。结论本研究表明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介导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B16F1细胞,作为瘤苗在小鼠体内可有效地激发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阳离子脂质体 肿瘤疫苗 B16F1细胞 基因转移
下载PDF
GM-CSF-tk融合基因转导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的抗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骏 王新娟 +3 位作者 张蕾 许进力 王笑健 蔺新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和粒细胞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基因 (Lxpsp hGM CSF Hytk)转导人恶性神经母细胞瘤株SH SY5Y ,观察外源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FuGENE6介导将含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目的 :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和粒细胞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基因 (Lxpsp hGM CSF Hytk)转导人恶性神经母细胞瘤株SH SY5Y ,观察外源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FuGENE6介导将含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和仅含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对照载体分别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PA317。以适量病毒上清转导SH SY5Y ,RT 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的存在 ;细胞因子依赖株TF 1的生长状况及丙氧鸟苷 (GCV)杀伤实验鉴定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将重组病毒产生细胞PA317 GM CSF Hytk和PA317 Hy的病毒上清 2ml分别转导SH SY5Y ,6 0mg·L-1的潮霉素进行筛选 ,得到了稳定传代的阳性细胞集落SY5Y GMHytk ,SY5Y Hy。RT PCR检测阳性细胞集落中有外源的GM CSF存在。用阳性细胞集落上清培养TF 1细胞 ,细胞成活。SY5Y ,SY5Y GMHytk ,SY5Y Hy 3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 ,但用不同浓度GCV分别作用于此 3种细胞显示 :0 .0 3~ 30 0mg·L-1的GCV对SY5Y GMHytk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IC50 =3mg·L-1) ,而对另外两种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 (IC50 >30 0mg·L-1)。 30mg·L-1GCV作用 96h后可杀死 80 %以上的SY5Y GMHytk细胞。结论 :应用逆转录病毒介导 ,将融合基因GMCSF tk成功地导入了SH SY5Y肿瘤细胞株 ,并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胸苷激酶 基因转移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细胞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α基因转染在创伤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海 粟永萍 +4 位作者 程天民 刘晓宏 冉新泽 陆建华 李淑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3930-3931,T001,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基因转染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探讨GR促进创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脂质体法转染GRα基因,24h后用转化生长因子(TNFα)刺激细... 目的:体外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基因转染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探讨GR促进创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脂质体法转染GRα基因,24h后用转化生长因子(TNFα)刺激细胞并收集不同时相细胞,提取核蛋白,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κB的核转位活化;同时观测GRα基因转染对NF-κB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单纯TNFα刺激组相比,GRα基因转染能显著抑制TNFα刺激后细胞NF-κB的活化。GRα基因转染可抑制NF-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α基因转染能抑制NF-κB的活化及转录调控作用,提示GRα基因转染有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Α基因 创伤 组织修复 GR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重组TNF-α抗小鼠肿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河明 陆世龙 +3 位作者 侯立新 陈红 张红霞 任常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重组TNF-α基因导入小鼠平滑肌肉瘤细胞系S180中,对转导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致瘤效应等进行体外和体内的观察。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中介的重组TNF-α基因导入,在小鼠体外和体内都有... 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重组TNF-α基因导入小鼠平滑肌肉瘤细胞系S180中,对转导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致瘤效应等进行体外和体内的观察。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中介的重组TNF-α基因导入,在小鼠体外和体内都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这为TNF-α的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肿瘤坏死因子 小鼠平滑肌肉瘤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