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宋《耕织图》的流变、传播及政治使用脉络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冯鸣阳
-
机构
东华大学
-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0-27,共8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两宋祥瑞图像研究"(项目编号:18CF18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将不同版本和用途的楼璹《耕织图》进行图像内容、题跋、媒材、风格的对比,试图勾勒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耕织图》在南宋的传播路线及政治使用脉络。《耕织图》的众多版本不一定完全忠于原本,创作者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用途、目的来进行一定的创新。《耕织图》在南宋主要从四种途径流传,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政治使用脉络:吴皇后注本的《蚕织图》只截取了《织图》的部分进行详细注释,作为宫中的蚕织技术指导图;南宋画院画家制作的摹本,根据其对原作的改动程度及不同用途分为三类:忠实原作的高宗朝院画本及刘松年本,进行创造性再现的梁楷本与意象化再造的李嵩本。楼氏后人、朝臣等对楼璹本的翻刻其目的是为了"以传永久"并使君主感知农桑为天下本,其选择的复制方式主要为石刻、版画等;绘制于南宋郡县大门的《耕织图》壁画的出现也说明了《耕织图》传播的范围已经下沉到了普通民众。对于庶民来说,《耕织图》既是科学的桑蚕技术详解图,也是政府一种较为直观的"劝农"手段。
-
关键词
《耕织图》
《蚕织图》
楼璹
纺织图像
政治功能
-
Keywords
the gengzhi tu
pictures of silkworm rearing and silk weaving
Lou Shu
Textile image
Polit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观念、时势与个人心性:南宋楼《耕织图》的“诞生”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加华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86-93,共8页
-
基金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南宋楼《耕织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体系化耕织图的开创者,后世耕织图多是以其为"母图"绘制而成的,可谓影响深远。此图之所以在南宋初期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首先,随着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人们对绘画的价值认知发生了变化,绘画由原本的工匠技艺上升为高雅的文人艺术活动,而绘画的视觉象征意义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统治阶层维护政权的重要手段。其次,南宋初年风雨飘摇的社会政治形势凸显了绘画的政治隐喻意义,高宗皇帝将其视为彰显自身合法性与美化政治统治的重要途径。最后,出身显宦世家的楼个人的重农情怀及其对现实利益的考量,成为促使他创作《耕织图》的另一层重要因素。受楼《耕织图》所开创传统之影响,明清时期产生了大量成体系化的耕织图图像,这些图绘成为王朝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与媒介,体现出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
-
关键词
《耕织图》
楼
南宋
-
Keywords
gengzhi tu(the pictures of tilling and weaving)
Lou Shu
Southern Song Dynasty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