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or antifungal aromatic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Gentiana rigescens(Gentianaceae) 被引量:11
1
作者 Min Xu Chong Ren Yang Ying Jun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215-1217,共3页
Two new phenolic glycosides, 2,3-dihydr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3-O-β-o-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 and 2,5-dihydroxylbenzofuran 5-O-β-D-xyl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2), ... Two new phenolic glycosides, 2,3-dihydr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3-O-β-o-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 and 2,5-dihydroxylbenzofuran 5-O-β-D-xyl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2), were isolated as the minor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Gentiana rigescens, along with 15 known compoun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detail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cluding 1D, 2D NMR and chemical method. All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title plant. Moreover, compounds 1 and 2 were tested for the antifungal activities on three plant pathogens Peronophythora litchi, Glomerella cingulata, and Glorosprium mus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tiana rigescen Phenolic glycosides Anfifungal activity Plant pathogen
下载PDF
Introduction and Reproductive Technique of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Gentiana rigescens
2
作者 唐荣平 苏汉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8期1326-1327,1334,共3页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 a local medicinal plant in Yunnan Province, had very rich resources and 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in the past. However, the population of G. rigescens is shrinking and the ...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 a local medicinal plant in Yunnan Province, had very rich resources and 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in the past. However, the population of G. rigescens is shrinking and the wild plants are rare in Yunnan Province, so it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t present. Systemic reproduc-tive technique for G. rigescens is established after many years of efforts and il us-trat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tiana rigescens INTRODUCTION REPRODUCTION
下载PDF
滇龙胆的本草考证
3
作者 杨雁 金航 +4 位作者 杨斌 王馨 马维思 金鹏程 李林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55-61,83,共8页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滇龙胆草中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的克隆、蛋白结构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王迎夏 赵赛静 +5 位作者 田维圣 崔晓雪 黄文倩 屠鹏飞 史社坡 刘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2-1553,共12页
本研究基于滇龙胆草转录组数据分析,使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两条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命名为GrG10H1和GrG10H2。使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两条基因全长分别为1548 bp、1482 bp。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与细胞色素P450家族... 本研究基于滇龙胆草转录组数据分析,使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两条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命名为GrG10H1和GrG10H2。使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两条基因全长分别为1548 bp、1482 bp。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基因与细胞色素P450家族中CYP76B亚家族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对该蛋白进行三维结构预测、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分析了GrG10H蛋白活性口袋中可能参与催化功能发挥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荧光定量PCR表明GrG10H1基因在叶中表达水平最高,茎次之,根最低。而GrG10H2基因在根和叶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茎中几乎不表达。本研究还建立了能够生产龙胆苦苷的愈伤组织细胞培养体系,为进一步解析龙胆苦苷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草 龙胆苦苷 生物信息学分析 香叶醇10-羟化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组培滇龙胆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简邦丽 刘昊 +1 位作者 起明菊 左应梅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2期7-12,17,共7页
为了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滇龙胆组培苗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龙胆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 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钾不同用量与配比对滇龙胆生长指标及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当药... 为了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滇龙胆组培苗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龙胆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 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钾不同用量与配比对滇龙胆生长指标及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当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不同氮、磷、钾配方培养的滇龙胆组培苗在生长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3种营养元素中,氮元素对滇龙胆组培苗的茎粗、根长、生根数、分支数及折干率影响最为明显,磷元素对根粗、单株鲜重及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影响最明显,钾元素对茎长、叶片数獐芽菜苦苷含量影响最显著。在滇龙胆组织培养过程中,可根据组培苗用途对培养基中的氮、磷、钾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组织培养 大量元素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6
作者 唐运萍 宋艳秋 +5 位作者 刘卫红 伏蓉 孙蕊仙 司华新 杨礼莲 隋世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了解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培育品质优良的滇龙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滇... 【目的】了解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培育品质优良的滇龙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地区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其中以样品BS2的Chao1、Ace、Shannon指数最大。群落组成分析发现,细菌域微生物属于136门、86纲、188目、409科、1793属,其中样品DL2、LC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64.74%、56.00%;样品DL1、BS1、BS2、GZ的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42.02%、24.40%、41.44%、71.30%。真菌分属于5门、28纲、63目、124科、181属,其中样品BS2的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42.65%),其余5个样品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48.50%~88.92%)。根际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与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andidatus-Sulfotelmatobacter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Edaphobacter、Granulicell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罗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产地因素对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样品BS2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最高。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是各样品中均存在的优势细菌,而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杨雁 金鹏程 +3 位作者 李林玉 杨斌 王馨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139-143,共5页
采集临沧云县产新鲜滇龙胆,采用9种不同初加工方法,以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为研究对象,测定干燥后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含量,以及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对药... 采集临沧云县产新鲜滇龙胆,采用9种不同初加工方法,以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为研究对象,测定干燥后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含量,以及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所需干燥时间最短,仅为12 h,远低于其他处理;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主成分分析可知,水洗烘干(SXHG)滇龙胆样品综合质量最好,免洗阴干(MXYG)综合质量次之,但该方法加工的样品总灰分和浸出物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水洗阴干(SXYG)在传统生产中农户广泛使用,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在产地加工中作为辅助干燥方法。综合考虑,滇龙胆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以水洗烘干为宜;若药材加工量较大,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采用水洗阴干方法进行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初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加工和干燥方式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许宗亮 刘昊 +4 位作者 杨雁 左应梅 黄彬 徐慧声 何凤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1期31-33,42,共4页
为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对药材分别进行不同条件的清洗、修剪、干燥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显示,所有处理条件下,滇龙... 为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对药材分别进行不同条件的清洗、修剪、干燥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显示,所有处理条件下,滇龙胆药材的龙胆苦苷、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清洗处理快洗与浸泡2 h,修剪处理保留2 cm芦头,干燥处理烘箱60℃冻干条件下,样品中的龙胆苦苷含量最高。可考虑将修剪保留2 cm芦头后浸泡2 h清洗擦干、烘箱60℃烘干作为滇龙胆产地初加工的标准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产地初加工 龙胆苦苷 干燥方式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滇龙胆光合特性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昊 黄彬 +5 位作者 徐蔧声 李纪潮 张金渝 左应梅 简邦丽 何凤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2-1251,共10页
【目的】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滇龙胆光合特性、主要性状以及药材品质的影响,为滇龙胆的高效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的滇龙胆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盆栽施肥试验方案,通过对氮(N)、磷(P)、钾(K)肥料进行配比组合,测定... 【目的】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滇龙胆光合特性、主要性状以及药材品质的影响,为滇龙胆的高效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的滇龙胆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盆栽施肥试验方案,通过对氮(N)、磷(P)、钾(K)肥料进行配比组合,测定其在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条件下(T1~T14)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氮、磷、钾施用配比。【结果】滇龙胆植株性状及龙胆苦苷含量在各施肥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T3处理(N_(1)P_(2)K_(2))滇龙胆净光合速率(P_(n))、根长、根粗、根干重、龙胆苦苷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88μmol/(m^(2)·s)、27.44 cm、1.89 mm、1.05 g、7.93%,分别是T1(CK)处理(N_(0)P_(0)K_(0))的1.87、2.07、1.54、3.09、1.17倍。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各处理中T3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氮、磷、钾3因素对滇龙胆P_(n)、气孔导度(G_(s))的影响排序为K>N>P,对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排序为K>P>N,对蒸腾速率(T_(r))的影响排序为N>P>K;对滇龙胆的株高、茎粗、茎重、叶重、根长、根干重的影响排序为N>K>P,对叶长、叶宽、根粗的影响排序为P>N>K,对分枝数、龙胆苦苷量的影响排序为K>N>P,对叶片数的影响排序为K>P>N。【结论】各施肥处理均有助于提高滇龙胆的光合参数、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结合隶属函数分析结果综合评价,T3处理((N_(1)P_(2)K_(2),即施用N 1.5 g/m^(2)、P_(2)O_(5)3 g/m^(2)、K_(2)O 3 g/m^(2))可作为盆栽滇龙胆的最佳参考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配方施肥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滇龙胆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涛 王元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3,共13页
探讨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表型多样性并建立优良种源综合评价方法。采集分布于云南的477株个体19个性状数据,结合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偏最小二乘等方法,开展滇龙胆种质资源评价。结果显示477株滇龙胆... 探讨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表型多样性并建立优良种源综合评价方法。采集分布于云南的477株个体19个性状数据,结合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偏最小二乘等方法,开展滇龙胆种质资源评价。结果显示477株滇龙胆根、茎、叶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1.59~2.06;各性状中根粗(H’=2.00)、茎粗(H’=2.00)、根质比(H’=2.02)和根含水量(H’=2.06)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地上部分干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H’=1.59)。不同地理来源的滇龙胆植株性状差异较大(P<0.05),分布于滇南的滇龙胆根部产量性状数值显著高于其他分布区的植株(P<0.05)。综合得分D值计算显示,477株滇龙胆D值变化范围:0.50~2.45,采自滇西、滇西北(D=1.17±0.03)及滇南(D=1.19±0.37)的植株综合评分较高,滇中(D=1.00±0.30)和滇东南(D=1.00±0.32)样品综合评分较低;云县居群植株综合评分高(D=1.24±0.14),且居群内个体间性状差异小(CV=11.02%),属最优种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发现,根鲜重、根干重、全草干重、分枝数、根数、地上部分干重、茎粗及叶长是区分优劣种源的关键性状(VIP>1.00);土壤属性、生长期降水、最干季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则与滇龙胆高产性状的形成紧密相关(VIP>1.00);土壤沙土含量过高、粘土含量过低,干旱高温可能促使根鲜重、干重和根数数值呈降低趋势;4月、5月及11月降水增加则对根部性状提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表型多样性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陈丹 罗东海 +5 位作者 余成华 李可铖 黄彬 徐蔧声 段绍凤 梁艳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9-1839,共11页
为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生长状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茶树、核桃树、黄豆、薏仁、黑豆、蚕豆6种作物材料,组成滇龙胆单作和间作7种种植模式,通过检测旺盛生长期和采收期滇龙胆的生长指标(株高、株幅、叶长、叶宽、茎粗),根部... 为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生长状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茶树、核桃树、黄豆、薏仁、黑豆、蚕豆6种作物材料,组成滇龙胆单作和间作7种种植模式,通过检测旺盛生长期和采收期滇龙胆的生长指标(株高、株幅、叶长、叶宽、茎粗),根部产量及品质指标(干重、须根数、根长、根粗、龙胆苦苷含量),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龙胆与核桃树和茶树间作地上部分的生长状态优于与黄豆、薏仁、黑豆、蚕豆间作的滇龙胆植株,其中与核桃树间作极显著促进滇龙胆植株株高的生长,而与茶树间作滇龙胆株幅大,叶片展开度高,植株健壮。不同间作栽培的滇龙胆产量依次为:茶树间作>核桃树间作>黄豆间作>黑豆间作>对照(单作)>蚕豆间作>薏苡间作,与茶树间作的滇龙胆产量最高,产量为142.4 kg/hm^(2),比对照处理高46.87%。在不同的间作模式中,滇龙胆与茶树间作后须根数最多,每株须根约6~9根,极显著高于对照的须根数。不同间作模式下,滇龙胆的龙胆苦苷含量多少依次为:茶树间作>核桃树间作>蚕豆间作>黑豆间作>黄豆间作>对照(单作)>薏苡间作>药典(1.5%),与茶树间作的根茎的龙胆苦苷含量最高,为3.36%±0.07%,显著高于对照和与薏苡间作。相关性分析表明,滇龙胆根茎的品质和产量与地上部分植株的株幅、叶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滇龙胆株高无显著相关性。通过隶属函数对根茎进行综合打分表明:茶树间作>核桃树间作>蚕豆间作>黄豆间作>黑豆间作>对照>薏苡间作,与茶树间作、核桃树间作、蚕豆间作、黄豆间作和黑豆间作的滇龙胆综合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与茶树间作的综合评分最高,达到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间作 龙胆苦苷含量 隶属函数
下载PDF
相同产地3种龙胆属植物根及根茎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睿 张莹莹 +3 位作者 刘卫红 宋艳秋 李龙星 李海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 为从龙胆属植物中挖掘坚龙胆可替代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3种龙胆属植物(坚龙胆、头花龙胆、微籽龙胆)根及根茎中4种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高效液... 目的 为从龙胆属植物中挖掘坚龙胆可替代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3种龙胆属植物(坚龙胆、头花龙胆、微籽龙胆)根及根茎中4种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技术对上述植物根及根茎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头花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中均含有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这4种活性成分,其中头花龙胆和坚龙胆根及根茎中龙胆苦苷含量均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限量标准的4倍以上;而微籽龙胆根及根茎中仅检测到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其中的獐牙菜苷和苦龙胆酯苷含量分别是坚龙胆的34.12、8.81倍。通过UPLCESI-Q-TOF-MS技术从3种龙胆属植物根及根茎中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主要为环烯醚萜类成分;此外,坚龙胆和头花龙胆中还含有酮类成分,微籽龙胆中还含有黄酮类成分。PCA结果显示,头花龙胆和坚龙胆差异较小,而微籽龙胆与坚龙胆差异较大。结论 同一产地头花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存在可替代性;而微籽龙胆与坚龙胆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能代替坚龙胆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龙胆 头花龙胆 微籽龙胆 环烯醚萜类成分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鉴定
下载PDF
滇龙胆优质种源的性状特征与综合评价
13
作者 沈涛 王元忠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为探讨野生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优质高产植株性状特征,以采自不同地区的877株滇龙胆为研究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HCA)、隶属函数等方法对有效成分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7个性状中,根部龙... 为探讨野生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优质高产植株性状特征,以采自不同地区的877株滇龙胆为研究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HCA)、隶属函数等方法对有效成分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7个性状中,根部龙胆苦苷产量多样性指数最高,叶部马钱苷酸和当药苷产量的多样性指数较低;结合隶属函数对所有样品进行评分,发现优质高产种源共214株,占总样品数的24.40%,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VIP)分析表明,云南与四川的优质种源主要性状特征较为接近,均为当药苷、马钱苷酸及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高产;贵州优质种源则为獐牙菜苦苷高产。基于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不同等级种源的鉴别模型,结果发现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的判别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较高,能对不同等级种源进行有效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高产优质 隶属函数 机器学习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滇龙胆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14
作者 朱卫萍 潘韬文 饶高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1期35-39,共5页
目的:对滇龙胆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滇龙胆花的化学成分并加以充分利用,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滇龙胆种植产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与标准品TLC对照、核磁共振、质谱数据... 目的:对滇龙胆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滇龙胆花的化学成分并加以充分利用,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滇龙胆种植产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与标准品TLC对照、核磁共振、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龙胆花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主要为小极性的三萜脂肪酸酯酸,含量最大的是乌苏烷型三萜。分别鉴定为软脂酸(1)、古柯二醇-3-棕榈酸酯(2)、羽扇豆醇棕榈酸酯(3)、α-香树脂醇(4)、熊果醇-3-棕榈酸酯(5)、β-谷甾醇(6)、熊果酸(7)、胡萝卜苷(8)、2α-羟基-熊果酸(9)、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10)、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11)、β-香树脂醇(12)。结论:对滇龙胆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鉴定了12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1~6、8~12均为首次从龙胆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花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海拔对苍山地区野生滇龙胆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胡明星 李海峰 刘卫红 《林业世界》 2023年第4期226-232,共7页
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海拔对苍山地区野生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滇龙胆根茎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将各部分龙胆苦苷含量与海拔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苍山地区滇龙... 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海拔对苍山地区野生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滇龙胆根茎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将各部分龙胆苦苷含量与海拔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苍山地区滇龙胆品质优良,根茎叶三部分龙胆苦苷含量均超过《中国药典》规定,根部龙胆苦苷含量在3.9%~8.2%之间。此外,根部龙胆苦苷含量与海拔高度有显著线性相关性,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 = −0.2752 + x * 1.35048E−4。结论:苍山地区野生滇龙胆品质优良;在海拔2325.3~2599.7 m区间内,滇龙胆品质随海拔上升而升高;苍山地区海拔2400~2700 m范围内,是潜在的优良人工滇龙胆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龙胆苦苷 适宜产区 大理苍山 海拔
下载PDF
云南道地药材滇龙胆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金渝 沈涛 +5 位作者 杨维泽 张霁 王元忠 赵振玲 张智慧 金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0-895,共6页
滇龙胆为云南重要道地药材,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对云南省38个县市龙胆资源分布范围及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滇龙胆在云南省除昭通、德钦和西双版纳外,均有分布,适宜生境为海拔1350~2500m的荒坡或林下。所测种群滇龙胆根粗为0.33~... 滇龙胆为云南重要道地药材,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对云南省38个县市龙胆资源分布范围及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滇龙胆在云南省除昭通、德钦和西双版纳外,均有分布,适宜生境为海拔1350~2500m的荒坡或林下。所测种群滇龙胆根粗为0.33~0.44cm,根长7.03~19.79cm,根数为6.34~19.40,根生物量为0.27~1.40g,根中龙胆苦含量为3.56%~5.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玉溪、昆明、楚雄等产区外,文山、怒江种群滇龙胆质量也较好,具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目前野生滇龙胆生境遭到破坏,资源量锐减,亟待保护,本研究调查为云南滇龙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建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野生资源 云南 分布
下载PDF
云南滇龙胆居群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维泽 金航 +4 位作者 杨美权 赵振玲 张智慧 王元忠 张金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6-1334,共9页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相关性分析对滇龙胆表型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变异格局进行分析,用类平均聚类法对20个滇龙胆居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5个区域的滇龙胆以楚雄地区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9.8%,变异最小的是昆明地区,为31.4%;不同居群的20个表型性状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4.4%~91.8%之间,平均为40.4%,20个居群的平均变异为26.8%~37.0%;滇龙胆地理居群的表型分化较高,20个性状居群间的分化系数平均为73.14%,变化范围为36.03%~91.94%,居群间变异高于居群内;滇龙胆20个表型性状的总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47,5个不同分布区域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最大为楚雄(1.271 4),最小为玉溪(1.266 7);表型性状变异受经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与纬度、海拔和温度相关性不显著;通过UPGMA聚类,滇龙胆被分成3个组,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发现滇龙胆表型变异式样丰富,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居群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智敏 赵磊 +3 位作者 白艳婷 张金渝 金航 饶高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11,14,共3页
目的:测定滇龙胆巾龙胆苦苷的含量,提供其种质资源及药材质量评价、种植区划规划的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品质评价。结果:不同产地46个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滇龙胆巾龙胆苦苷的含量,提供其种质资源及药材质量评价、种植区划规划的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品质评价。结果:不同产地46个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在2.11%~8.24%之间,平均含量4.77%.结论: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高,足我省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滇龙胆种植规划应优先考虑昆明、红河、文山、楚雄、玉溪、临沧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龙胆苦苷 含量测定 资源评价 种植
下载PDF
滇龙胆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袁天军 王元忠 +3 位作者 赵艳丽 张霁 金航 张金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61-2165,共5页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采用平均值、平滑和一次微分处理方法校准和排除干扰,提高光谱的分辨率,考察三种极性溶剂提取的滇龙胆样品中各波段稳定性和重现性的变异系数RSD,计算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对滇龙胆...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采用平均值、平滑和一次微分处理方法校准和排除干扰,提高光谱的分辨率,考察三种极性溶剂提取的滇龙胆样品中各波段稳定性和重现性的变异系数RSD,计算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对滇龙胆样品间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滇龙胆在氯仿、无水乙醇和水三种极性溶剂下分别提取40min可达到最大提取率,且稳定性在30h内变异系数RSD%分别在0.078~0.455,0.158~0.462,0.052~0.682之间;重现性变异系数RSD%分别在0.044~0.753,0.156~0.288,0.191~2.413之间。指纹图谱显示,滇龙胆不同产区样品间最大共有峰率达67.6%,最小共有峰率为45.2%,变异峰率最大为78.9%,最小为21.7%。该法可以准确对两个以上中药材样品进行定性评价,阐明不同产区间的相似程度,为中药材真伪鉴定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紫外指纹图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定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树龄茶树套种滇龙胆对药材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晓蕾 张霁 +2 位作者 赵艳丽 金航 王元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641-5646,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与不同树龄(3年、4年、5年、9年、12年和15年)茶树(Camellia sinensis)套种后其根、茎、叶3个部位及生长土壤中7种矿质元素(B、C...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与不同树龄(3年、4年、5年、9年、12年和15年)茶树(Camellia sinensis)套种后其根、茎、叶3个部位及生长土壤中7种矿质元素(B、Ca、Cu、Fe、Mn、Ni和Zn)的含量。结果显示,滇龙胆中矿质元素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Ca(5 238±2 111)μg/g、Fe(622±238)μg/g、Mn(379±301)μg/g、Cu(75±9.1)μg/g、Zn(46±13)μg/g、B(17±4.9)μg/g、Ni(5.6±3.1)μg/g,与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部的B、Ca、Fe、Mn、Ni元素在树龄15年茶树-滇龙胆套种后含量最高,分别为18、3 797、1 050、254、11μg/g,Cu、Zn元素在树龄12年的茶树-滇龙胆套种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44、38μg/g。相同营养器官不同树龄的茶树-滇龙胆套种后矿质元素含量具有差异,以根部的Cu、Mn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变化范围分别为19~244μg/g和79~254μg/g,分别相差12.8倍和3.2倍;树龄15年、9年的茶树-滇龙胆套种后茎部的Cu含量分别为177、11μg/g,相差16.1倍;树龄3年、5年的茶树-滇龙胆套种后叶部的Cu含量分别为325、11μg/g,相差29.5倍。不同树龄的茶树-滇龙胆套种后根部与土壤矿质元素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富集系数不同,树龄15年的茶树-滇龙胆套种后根部对Ca、Cu、Mn、Ni、Zn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生物富集系数分别达21.0、3.3、2.2、1.8和4.7。说明茶树复合种植可改变土壤矿质元素的分布,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复合种植的生态环境共同影响了滇龙胆对矿质元素吸收与运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复合种植 土壤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