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Change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Land in Jinan City Based RS and Geo-information Tupu 被引量:2
1
作者 XU Qiu-xi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1期90-92,共3页
The three-period (1995, 1998 and 2003)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Jinan City, China are select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green land, construction land,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is extracted by us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 The three-period (1995, 1998 and 2003)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Jinan City, China are select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green land, construction land,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is extracted by us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of remote-sensing software and computerized interpretation module. Both the change table and transfer matrix table of land use area are analyzed by modeling module of remote-sensing software. Then, the Geo-information Tupu is obtained;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in Jinan City is monitored and analyzed by Geo-information Tupu and transfer matrix. Result shows that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 of Jinan City in the years 1995-1998 shows a transformation from green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Area of green land circulating into construction land reaches 62.27 square kilometers, accounting for 25.84% of the initial green land. In the year 1998, areas of woodland and green land are reduced due to the urban expansion of Jinan City. Howeve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as of woodland and green land gradually increase in the year 2003, which are still less than those in the year 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geo-information tupu Dynamic change of the green land Jinan City China
下载PDF
黄河流域近40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2
作者 廖美玉 方秀琴 +4 位作者 蒋心远 朱求安 金佳鑫 任立良 颜亦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189,共14页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对于黄河流域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基于黄河流域1980-2021逐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地...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对于黄河流域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基于黄河流域1980-2021逐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地学信息图谱、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探究近4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21年林地、灌丛、水域、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湿地显著减少。(2)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段可划分为1980-1992年,1993-2001年,2002-2012年,2013-2021年,数量结构逐渐呈现快速变化特点,建设用地、湿地和水域变化敏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逐渐增强,呈现的阶段性变化与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关联性高,并与划分的阶段较符合。(3)流域中上游以2012-2021年和间歇变化型、耕地和草地的相互转换为主,下游以2001-2012年和2012-2021年变化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草地为主。流域内宁夏北部、内蒙古东部及部分沿黄河水系分布的地区变化频繁。(4)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重心向西迁移,分别呈现向西南集中分布、向东分散、向西北集中分布态势。[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在政策导向下总体趋势变好,未来应重点关注湿地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频繁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土地利用 MANN-KENDALL检验 滑动t检验 地学信息图谱
下载PDF
Tupu methods o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n land use change:a case stud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被引量:14
3
作者 YEQinghua TIANGuoliang +5 位作者 LIUGaohuan YEJingmin YAOXin LIUQingsheng LOUWeiguo WUShugu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and-use change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process is the key component in LUCC study nowadays.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Geo-information Tupu (Carto-methodology in Geo-informati...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and-use change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process is the key component in LUCC study nowadays.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Geo-information Tupu (Carto-methodology in Geo-information, CMGI), integration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processes of land-use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YRD)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which is supported by ERDAS and ARC/INFO softwar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1) concept models of Tupu by spatial-temporal integration on land-use change, whose Tupu unit is synthesized by "Spatial·Attribute·Process" features and composed of relatively homogeneous geographical unit and temporal unit; (2) data sources and handling process, where four stages of spatial features in 1956, 1984, 1991, and 1996 are acquired; (3) integration of series of temporal-spatial Tupu, reconstruction series of "Arising" Tupu, spatial-temporal Process Tupu and the spatial temporal Pattern Tupu on land-use change by remap tables; (4) Pattern Tupu analysis on land-use change in YRD during 1956-1996; and (5)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Pattern Tupu analysis by dynamic Tupu units. The various landform units and seven sub-deltas generated by the Yellow River since 1855 are different. The Tupu analysis on land-use in the paper is a promising try 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spatial pattern of dynamic process" and "temporal process of spatial pattern" in LUCC research. The Tupu methodology would be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tool on integrated studies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process in Geo-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 生物物理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水文学 黄河三角洲 空间模型 时间模型
下载PDF
A GIS-based Tupu Analysis of Dynamics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 被引量:1
4
作者 REN Chunying ZHANG Bai +3 位作者 WANG Zongming SONG Kaishan LIU Dianwei LIU Zhi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7年第4期333-340,共8页
Based on Tupu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ynamic changes, conversion modes, expansion intensity and landscape attributes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s in Changling County, Zhenlai County and Da'an City of the wes... Based on Tupu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ynamic changes, conversion modes, expansion intensity and landscape attributes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s in Changling County, Zhenlai County and Da'an City of the western Jilin Province in 1980-2000 with the help of G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line-alkali land rather sharply increased in Da'an during 1995-2000; the main conversion processes in the three counties were from grassland to saline-alkali land and from saline-alkali land to grassland; and the typical shapes, spatial expansion speed and mode, and landscape attributes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counties, 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local topography, predominant wind orientation,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etc. The corresponding spatial expansion mode was marginality in Changling, random in Zhenlai and more kernels in Da'an, respectively. Landscape attributes also responded to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changes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and the landscape indices of Da'an fluctuated greatly. The frame of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fundamental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analysi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地理信息系统 盐碱地 土地资源
下载PDF
Eco-environmental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Fildes Peninsula based on TuPu models
5
作者 PANG Xiaoping LI Yanhong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2年第3期155-162,共8页
This study applies a TuPu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an Antarctic ice-free area, using Fildes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The TuPu unit was determined using a vector-grid mixed data m... This study applies a TuPu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an Antarctic ice-free area, using Fildes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The TuPu unit was determined using a vector-grid mixed data model. Information from the eco-environment elements was effectively extracted, and was generalized into different classes by means of data mining technol- ogy. A series of single-factor thematic information TuPu models, such as topography, soil, animal and vege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for Fildes Peninsula were built in this study. The topography TuPu model contained information on elevation and slope. The soil TuPu model involved soil development stages and soil thickness information. The animal and vegetation TuPu model con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plant types, lichen cover and lichen height. The human activities TuPu model included popu- lation density and human disturbance index information. The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uPu model of Fildes Penin- sula also was established, and contains twenty-nine landscape units and twelve types of combined environments. The study quan- titatively revealed the spatial morphology and correl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TuPu models. From these models,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regular differentiation of eco-environment from the coastal bands to the central hills in Fildes Peninsula, and that the eco-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the eastern coast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coasts. The eco-environmental spatial variation also differs greatly from north to south. Based on analysis of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vegetation in Fildes Peninsula has the greatest correlation with human activity, and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opography and soil.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a new technical approach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Antarctic eco-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ENVIRONMENT Fildes Peninsula information tupu model analysis of tupu model
下载PDF
耦合InVEST-PLUS模型的榆林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冀泳帆 贾鲁净 +2 位作者 杨联安 李亚丽 董强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生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参考指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80年、200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PLUS模型、地理信息图谱法分析并预测榆林市土地利... 生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参考指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80年、200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PLUS模型、地理信息图谱法分析并预测榆林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此探究陕西省榆林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榆林市景观基质主要由草地和耕地构成,林地和未利用地次之,水域和建设用地占比相对较少,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治沙工程的开展,以及建设用地的开发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从区域整体分析,1980年、2000年、2018年、2030年生境质量平均值分别为0.5028,0.5209,0.5183,0.5259,生境值总体变化不大,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波动变化趋势。从空间格局分析,榆林市生境质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生境退化平均值分别为0.0298,0.0289,0.0292,0.0283,具有生境退化的威胁。研究结果对榆林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境质量的提高具有理论支持和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时空动态变化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地理信息图谱法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被引量:70
7
作者 叶庆华 刘高焕 +2 位作者 陆洲 龚争辉 Marco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7,共9页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图谱单元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 时空复合体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覆被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被引量:48
8
作者 叶庆华 刘高焕 +1 位作者 姚一鸣 Marco RUSSI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在陈述彭先生提出的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图谱模型,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基础上,合成了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分别是1956~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6年三个时序。本文从黄河三角洲新生... 在陈述彭先生提出的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图谱模型,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基础上,合成了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分别是1956~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6年三个时序。本文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为地学信息图谱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土地利用图谱 黄河三角洲 新生湿地 图谱分折
下载PDF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廖克 陈文惠 +5 位作者 陈毓芬 余明 戴文远 武国胜 陈菁 张明锋 《测绘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是在生态环境调查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本文...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是在生态环境调查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本文对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研究的意义、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作了初步分析,重点阐述了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设计与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的确定、类型的概括与提炼、界线的概括与生成、数据库的设计、计算机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图谱 综合信息图谱 多维动态可视化
下载PDF
绥化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旭坤 臧淑英 +2 位作者 李苗 那晓东 赵文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了定量了解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及其变化强度与剧烈程度,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运用ERDAS8.5和ARC/INFO9.2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利用绥化市31年(1980—2010年)... 为了定量了解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及其变化强度与剧烈程度,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运用ERDAS8.5和ARC/INFO9.2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利用绥化市31年(1980—2010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80年、1995年、2000年、2010年)合成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绥化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地大幅度增加,其净增面积346.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超过13%,未利用地(滩地和沼泽地)面积急剧减少,净减少面积为440.9km2,沼泽地完全消失。草地面积略有增加,增加面积12.1km2,林地面积减少,减少面积为11.4km2。城市建设用地净增加面积为29.7km2。在过去的31年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急剧上升,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化明显,城市化进程加快,本研究区中部的滩地与沼泽地变化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绥化市 LUCC 图谱单元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土地利用“涨势图谱”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叶庆华 刘高焕 +3 位作者 Marco.RUSSI 何爱华 娄维国 叶庆欣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07-111,F003,共6页
本文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环境生态特征的基础上 ,以 4 0年 (1 95 6~ 1 996年 )来 4期土地利用数据合成的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及其“涨势”变化图谱为基础 ,研究不同行政单元上“涨势图谱”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 ,并分析了耕地、盐碱地以及居民... 本文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环境生态特征的基础上 ,以 4 0年 (1 95 6~ 1 996年 )来 4期土地利用数据合成的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及其“涨势”变化图谱为基础 ,研究不同行政单元上“涨势图谱”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 ,并分析了耕地、盐碱地以及居民工矿用地在“涨势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东营市 土地利用 图谱分析 图谱单元
下载PDF
近3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峰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叶庆华 陈锋 +4 位作者 姚檀栋 王景华 刘强 张雪芹 康世昌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本文从1976,1990,1999的Landsat及2003年ASTER系列数字遥感影像上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峰地区的4期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在Arc/Info中综合各期数据,建立研究区1976—2003年冰川变化图谱,定量分析了纳木那尼峰地区冰川的空间变化... 本文从1976,1990,1999的Landsat及2003年ASTER系列数字遥感影像上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峰地区的4期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在Arc/Info中综合各期数据,建立研究区1976—2003年冰川变化图谱,定量分析了纳木那尼峰地区冰川的空间变化。图谱这种数据集成的方法明显优于直接将各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的传统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纳木那尼峰地区的冰川以广泛退缩为主,但北部也有少量前进冰川存在。自1976年到2003年,冰川面积从84.41km2减少到77.29km2,各时段分别以平均0.17km/a,0.19km/a和0.77km/a的速度在退缩,冰川退缩明显加速。冰川退缩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4%,明显比高亚洲冰川平均退缩比例(7%)大,表明西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退缩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GIS RS 图谱 基本单元 纳木那尼峰
下载PDF
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然好 张百平 +2 位作者 肖飞 许娟 朱运海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5-311,共7页
在地学信息图谱思想和数字带谱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垂直带谱数字识别的概念和方法。通过AML语言组合ArcG IS功能模块,实现了昆仑山北侧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通过评价认为其成果能够适用于山系尺度的带谱研究;探讨了M atlab软件编程实现山... 在地学信息图谱思想和数字带谱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垂直带谱数字识别的概念和方法。通过AML语言组合ArcG IS功能模块,实现了昆仑山北侧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通过评价认为其成果能够适用于山系尺度的带谱研究;探讨了M atlab软件编程实现山体360°带谱数字识别的算法;进一步分析了垂直带研究中带谱界限自动识别的前景和挑战。在对两种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山体单侧、山体360°两种垂直带谱模式的构建技术。研究表明,带谱数字识别技术能够为山地垂直带谱的构建提供可行的支持,促进地学信息图谱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带谱 数字识别 地学信息图谱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01
14
作者 陈述彭 岳天祥 励惠国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地学信息图谱综合了景观综合图的简洁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 ,它是现代空间技术与我国传统研究成果结合的产物 ,它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系统发展战略、DLU土地利用战略、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等研究成... 地学信息图谱综合了景观综合图的简洁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 ,它是现代空间技术与我国传统研究成果结合的产物 ,它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系统发展战略、DLU土地利用战略、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在这个虚拟系统中 ,如何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信息转换为征兆图、诊断图和实施图是其核心理论问题。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软件和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 ,这些理论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 ,这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能够形成一个可操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持续发展 教学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灾害系统论的《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编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静爱 史培军 +3 位作者 王瑛 杨明川 苏筠 李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编制出版了《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2003年)。与《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1993年)相比,该图集的内容设计是在多层面上体现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的系统结构特点。制图表示方法设计是基于自然灾害数...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编制出版了《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2003年)。与《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1993年)相比,该图集的内容设计是在多层面上体现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的系统结构特点。制图表示方法设计是基于自然灾害数据库,通过多种表示方法的组合和图面配置,充分表达灾害系统空间格局的时间变化过程特征和灾害过程的空间格局特征。探索用"灾害系统图谱法"实现灾害格局与过程的复合表达。在地图编制的色彩和符号系统、图组页、导航标志、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充分贯穿灾害系统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系统论 地图集 图谱法 格局 过程 中国
下载PDF
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探讨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燕 齐清文 杨桂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文章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基本概念与特点、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意义等几方面来阐述地学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最后对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基础理论 地球信息科学
下载PDF
城镇交通网络信息图谱研究刍议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江评 崔功豪 +1 位作者 张京祥 徐建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研究了地学信息图谱的概念及其与城镇交通网络共有的基本特性 ,探讨了既有交通网络中已经运用到的地学信息图谱概念的情形 ,拓展了基于地理信息图谱概念 ,综合现代RS、GIS、GPS、ITS等技术 ,科学研究、系统改进交通网络中地学信息应用... 研究了地学信息图谱的概念及其与城镇交通网络共有的基本特性 ,探讨了既有交通网络中已经运用到的地学信息图谱概念的情形 ,拓展了基于地理信息图谱概念 ,综合现代RS、GIS、GPS、ITS等技术 ,科学研究、系统改进交通网络中地学信息应用的可能。在此基础上 ,预测了未来地理信息图谱理念的深入应用将可能大力改进交通网络的几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城镇交通网络 RS GIS GPS 交通方式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驱动机制图谱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30
18
作者 胡宝清 蒋树芳 +1 位作者 廖赤眉 严志强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41,共8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图谱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喀斯特区为例,从组成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地质、岩性、植被、地貌、气候及人类活动...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图谱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喀斯特区为例,从组成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地质、岩性、植被、地貌、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3S技术,得出石漠化分布及其驱动因子图;对石漠化分布图及驱动因子图进行图形叠加运算及相关分析,诊断出石漠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地质背景上由于人类的强烈扰动而形成的,是多种因子综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谱分析 驱动机制 喀斯特石漠化 3S技术 广西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81
19
作者 龚文峰 袁力 范文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9,F0003,共11页
为揭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在地形差异上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以1989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地学信息... 为揭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在地形差异上的演变过程,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以1989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研究该区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程,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成因和机理,并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探究土地利用图谱地形梯度的空间分异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分别由20.96km2减少到2.87km2和3.92km2减少到0.09km2,破碎化程度加剧,且未利用地(滩涂地和湿地)→耕地是其主要的转变轨迹,居民工矿用地呈现不平衡的增加态势,耕地是居民工矿用地和林地的主要转化来源,林地的破碎度由0.117个/km2增加到0.532个/km2,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前期变化型和持续变化型的分布指数在地形位等级2时最大,稳定型和反复变化型的在地形位等级1时最大,之后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减小;中间过渡型呈现一定的曲线变化。该文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 等级 土地利用格局 地形位指数 图谱
下载PDF
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毓芬 廖克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地学图谱是用可视化形式 ,有规律的图形来表现空间信息 ,地学信息图谱是计算机化的地学图谱 ,是地图可视化的一种新形式。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景观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 ;然后... 地学图谱是用可视化形式 ,有规律的图形来表现空间信息 ,地学信息图谱是计算机化的地学图谱 ,是地图可视化的一种新形式。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景观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 ;然后探讨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设计与提炼的技术路线 ,以及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与自然景观单要素信息图谱的提炼方法 ,并给出具体实例 ;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信息系统的研制。通过对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的设计与提炼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为地学信息图谱的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然景观信息图谱 地学信息图谱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