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被引量:81
1
作者 穆明权 李崇银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75-387,共13页
利用NCEP再分析及TBB资料,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振荡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海及临近地区30~6... 利用NCEP再分析及TBB资料,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振荡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海及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纬向风及低频动能的时间-经(纬)度剖面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加强是由于其临近地区(菲律宾以东)30~60天低频气旋发展及其向西扩展的结果,与孟加拉湾地区低频气旋的活动关系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为 850hPa低频动能的大值区,而 200hPa上为一弱区,反映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该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有上弱下强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主要为局地振荡型,夏季风爆发后才有明显的向北传播,成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1980和1986年南海地区30~60天低频动能的发展特征与 1998年的类似,说明了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局地振荡特征并不是1998年所特有的,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有普遍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季节内振荡 1998年 活动 南海夏季风爆发 垂直分布特征 南海地区 TBB资料 1986年 NCEP 低频振荡 孟加拉湾 大气环流 发展特征 振荡特征 菲律宾 动能 纬向风 分析表 振荡型 爆发后 气旋 剖面 天气
下载PDF
大气和极移的高频变化比较
2
作者 王保卫 顾震年 金文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86,共9页
采用从 1 988 1 999年的现代技术测定的高精度极移序列EOP(IERS97C0 4 )推导出激发函数 (χm)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EP/NCAR)提供的大气角动量激发函数 χp 和 χpib,使用几种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了大气对极... 采用从 1 988 1 999年的现代技术测定的高精度极移序列EOP(IERS97C0 4 )推导出激发函数 (χm)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EP/NCAR)提供的大气角动量激发函数 χp 和 χpib,使用几种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了大气对极移高频振荡 (1 2 42cpy)激发贡献 .复数小波变换和功率谱分析表明 ,χm 和 χp 序列在高频段内呈现比较强的谱峰 ,它们具有相似的谱特征 .比较而言 ,χpib在这个频率段内比 χp 要弱些 .χm 和 χp 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 (逆向 )和 0 .6 (顺向 ) ,两个序列之间的平方相关谱的估计值分别在 0 .5 0 .8之间(负频 )和 0 .4 0 .6 (正频 ) .相位谱表明 χp(AAM)超前 χm 一天左右 .这些结果表明大气是极移高频变化的主要激发源 ,特别是在逆向运动上具有更大的贡献 .由于它们之间位相差和振幅变化的不稳定性 ,说明可能存在AAM以外的其他激发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函数 大气角动量 高频振荡 极移 小波变换 功率谱
下载PDF
大气对极移的非季节性激发贡献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昌夏 顾震年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本文对由高精度的极移资(Space93序列)所推导出的测地激发函数和由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中的非季节性波动进行了研究,在两个序列中都显示出较强的40-60天的波动.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尺度上,测地激发函... 本文对由高精度的极移资(Space93序列)所推导出的测地激发函数和由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中的非季节性波动进行了研究,在两个序列中都显示出较强的40-60天的波动.在非季节性的时间尺度上,测地激发函数相关于大气压力变化,与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58,这表明了大气角动量对极移中y轴方向的非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稍大于x轴方向.而且,大气和测地激发函数尤其在X2方面具有较相似的时间变化谱.这些事实说明:极移的非季节振荡至少部分地由气压变化所引起,它在140天以下周期的极移激发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极移 大气激发 非季节性波动
下载PDF
Responses of the Ionosphere to the Great Sumatra Earthquake and Volcanic Eruption of Pinatubo 被引量:12
4
作者 郝永强 肖佐 张东和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7期1955-1957,共3页
A sudden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was detected by the Doppler shift sounding equipment at Beijing, about 25 min later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umatra earthquake on 26 December 2004. This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appea... A sudden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was detected by the Doppler shift sounding equipment at Beijing, about 25 min later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umatra earthquake on 26 December 2004. This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appeared less than lOmin after the earthquake was first recorded at Beijing seismological station by the arrival of the seismic Rayleigh wav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about 18rain is the time necessary for the seismic Rayleigh wave to propagate from the epicentre to Beijing and then about 5-10min for acoustic waves to propagate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Beijing area to the altitude of the ionosphere. Also, a report was made as another example to show the ionospheric response of Doppler shift observation at Beijing area during the Mount Pinatubo eruption of 1991. These two examples show clear evidence of th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The former case i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f infrasonic waves of the Earth surface oscillation due to the Rayleigh wav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hile the latter is in the acoustic-gravity wave category directly excited in the atmosphere by the mass and energy eruptions of Mount Pinatu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PINATUBO atmospheric oscillationS WAVES excitation PERIOD RAYLEIG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