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long-term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of engineering slop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Shi-shu GUO Song-feng +9 位作者 QI Sheng-wen TANG Feng-jiao HU Jin-shan ZHAO Xiao-ping RAN Cong-yan WANG Xin ZOU Yu HUANG Xiao-lin ZHENG Bo-wen LIANG N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576-1587,共12页
A landslide always results from a progressive process of slope de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lope instabilities have occurred with regard to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such as hydropower or ... A landslide always results from a progressive process of slope de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lope instabilities have occurred with regard to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such as hydropower or traffic 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rea, which cause even greater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hazards.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earth surface process may hold long period with mechanism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Using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and intuitive approach to assist analyzing the slope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This study presents an engineering slope excava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gheba Hydropower Statio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Dadu River,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The engineering slope experienced and featured a five-year continuous deformation which caused continuous high risks to the engineering activities. We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for such a long-term de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ground and subsurface monitoring data, collected successive data with a series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such as automated total station, borehole inclinometers and other auxiliary apparatus, and identified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onitoring data as well as field investig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natural factors on the continuous deformation, we found that the overburden strata provided deformable mass while the excavation-produced steep terrain initiated the slope deformation in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afterwards, the intense rainwater accelerated slope deformation in the rainy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slope Mountainous area Long-term deformation landslideS monitoring STABILITY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复活机理及韧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家旭 易庆林 +3 位作者 邓茂林 安知利 彭云飞 雷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大量库岸古滑坡复活变形,引入“韧性变形”概念可很好地解释古滑坡在相似影响因素下的差异性变形响应情况。以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17 a的监测数据,分析古滑坡复活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韧性变形... 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大量库岸古滑坡复活变形,引入“韧性变形”概念可很好地解释古滑坡在相似影响因素下的差异性变形响应情况。以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17 a的监测数据,分析古滑坡复活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韧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①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平缓堆积层古滑坡,自三峡水库蓄水后复活变形,前、中、后部变形主要为塌岸、拉张裂缝或坍滑和拉张剪切裂缝;②在库水位下降期间,滑坡的变形对库水位的快速下降响应敏感,库水在低水位运行和上升期间,滑坡变形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尤其是连续性强降雨,可引发滑坡持续性变形;③滑坡发生“韧性变形”时,滑体内部经历一次密实过程,使得土体的密度增大,内聚力增强,提高了土体的抗剪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拥有抵抗下次变形的力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滑坡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复活机理 韧性变形 三门洞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夏藏滩滑坡区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3
作者 岳磊 刘昌义 +7 位作者 丛晓明 唐彬元 付江涛 邢光延 雷浩川 赵吉美 吕伟涛 胡夏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70,共13页
黄河上游两岸巨型滑坡发育,对以龙羊峡水电工程为代表的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一定影响和潜在危害。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分布区地表形变特征,以位于青海尖扎境内的黄河上游右岸夏藏滩滑坡分布区... 黄河上游两岸巨型滑坡发育,对以龙羊峡水电工程为代表的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一定影响和潜在危害。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分布区地表形变特征,以位于青海尖扎境内的黄河上游右岸夏藏滩滑坡分布区为研究区,利用升轨、降轨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InSAR技术对滑坡体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基于InSAR技术监测结果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升轨、降轨Sentinel-1A影像数据所获得的区内滑坡体地表最大形变速率分别为24mm/a和21mm/a,最大累计变形量分别为133mm和128mm;2017—2022年监测周期内,随着监测时间增加,位于夏藏滩滑坡前缘的次级滑坡特征点A和B累计位移量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基于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滑坡体地表累计变形量具有一致性特征,该结果表明InSAR技术适用于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流域巨型滑坡体地表变形的监测。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开展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提供有效方法,而且为该流域有效防治古滑坡复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拉干峡—寺沟峡流域 夏藏滩巨型滑坡 INSAR技术 地表变形监测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形变监测及分析
4
作者 毕自航 李素敏 +1 位作者 袁利伟 蔺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水库水位变化频繁,改变了库岸边坡原有的稳定性,易诱发边坡失稳破坏,从而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周边居民区产生一定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掌握乌东德水电站蓄水过程中库区边坡的形变情况,通过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2020... 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水库水位变化频繁,改变了库岸边坡原有的稳定性,易诱发边坡失稳破坏,从而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周边居民区产生一定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掌握乌东德水电站蓄水过程中库区边坡的形变情况,通过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间的升降轨哨兵数据进行解算,获取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特征;结合库水位变化情况、SAR数据反演出的边坡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对识别出的5处不稳定区域的形变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升降轨InSAR可准确识别出库岸边坡的形变情况,研究区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92 mm/a;库岸边坡的形变趋势与库水位及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水库蓄水是致使边坡体加速沉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边坡 形变监测 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 滑坡识别 INSAR 升降轨 乌东德水电站
下载PDF
三峡库区降雨型滑坡入渗特征及变形机制——基于一维和二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力 南芳芸 +4 位作者 王世梅 陈勇 李小伟 范志宏 陈玙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3-1374,共12页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分别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和二维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滑坡土体的入渗特征以及对应的滑坡浅层变形机制。降雨入渗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土体的速度取决于降雨强度与土体渗透系数的相对大小,当降雨强度小于或等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降雨强度大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反而随之减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强降雨入渗时,会造成地表土体暂态饱和,表层土体以下非饱和区内的气体被暂态封闭并受到表层孔隙水压力作用而压缩,导致孔隙气压力随降雨入渗迅速增大。对于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短时的暴雨会产生瞬态饱和区。封闭气体,这也是影响强降雨入渗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封闭气体传递水压使得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骤增,这也是许多滑坡发生浅层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模型试验 降雨诱发滑坡 入渗特征 变形机制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大型滑坡变形分区及时序监测研究
6
作者 李沙 张立舟 +2 位作者 周成涛 刘洋 陈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SAR解译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滑坡的蠕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形差异,变形区主要集中在未布设治理工程区域,且受场地整平工程的影响,滑坡北部边界出现新的变形区域;滑坡不同区域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前缘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滑坡中部受库水位、降雨联合作用;滑坡后缘主要受长历时降雨控制。所得结果证明SBAS-InSAR技术可以对大型滑坡进行时序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形变监测 SBAS-InSAR Sentinel-1 时间序列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降雨与库水作用下谭家河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标 易庆林 +2 位作者 邓茂林 童权 刘开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三峡库区谭家河滑坡坡体结构特殊,形成机理复杂,自2006年12月开始监测以来,至今仍持续着位移变形。在分析谭家河滑坡变形特征(2015~2020年)的基础上,把GPS人工和GPS全自动监测数据精细划分为多个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库水... 三峡库区谭家河滑坡坡体结构特殊,形成机理复杂,自2006年12月开始监测以来,至今仍持续着位移变形。在分析谭家河滑坡变形特征(2015~2020年)的基础上,把GPS人工和GPS全自动监测数据精细划分为多个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库水位、降雨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结合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对滑坡变形响应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揭示滑坡诱发因素与诱发机制。结果表明:①谭家河滑坡累积位移呈稳定-阶跃的增长趋势,在自重、库水位波动以及大气降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滑坡促滑段不断挤压阻滑段发生推移式蠕动变形。库水位升降是滑坡变形的直接因素,降雨对滑坡变形起促进作用,汛期连续2个月月降雨量达到160 mm以上,会极大促进滑坡变形。②库水位从175.00 m低速下降至160.00 m的过程中,库水的浮托减重、浸泡软化效应使坡体变形保持低速增长;库水位从160.00 m快速下降至145.00 m的过程中,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形成的指向坡外动水压力越大,导致坡体变形更加明显。③低水位运行阶段,由于库水位快速下降对滑坡变形有一定滞后效应,使坡体在库水位两次145.00 m低水位运行期间仍持续变形,且第一次低水位运行期间比第二次变形更强。④库水位从145.00 m快速上升至175.00 m的过程中,在降雨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库水位上升有利于坡体稳定,但当库区遭遇持续性降雨作用时,会降低坡体稳定性,库水对坡体阻滑段产生的浮托减重效应显著,导致坡体变形加剧。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涉水型滑坡诱发机制分析、监测预警预报研究、应急抢险处置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变形 动水压力 浮托减重 谭家河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可人 吴明堂 +4 位作者 卓冠晨 居安华 温柠玲 冯文凯 许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9-577,共19页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水电站为里程碑,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目前已开始进入InSAR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爆发阶段;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蓄水前阶段、蓄水阶段、蓄水后阶段)对InSAR技术的不同应用需求与算法适用性。随着SAR数据质量提升与算法进步,InSAR技术必将常规化地参与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库岸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中,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触发机理研究及灾害防治等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早期识别 形变监测 库岸滑坡 水电工程 金沙江 澜沧江 西南山区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三峡库区大块田滑坡形变监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文正 卢书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150,共4页
三峡库区大块田滑坡2021年7月出现裂缝,8月变形加剧,对当地居民及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以2021年3~8月的9景Sentinel-1A升轨SAR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在该时段内的时序形变特征,并与同时段内的GNSS监测数据... 三峡库区大块田滑坡2021年7月出现裂缝,8月变形加剧,对当地居民及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以2021年3~8月的9景Sentinel-1A升轨SAR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在该时段内的时序形变特征,并与同时段内的GNSS监测数据及地质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块田滑坡中后部区域变形明显,处于蠕动变形状态;滑坡变形迹象与InSAR结果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SBAS-InSAR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有效性;前期累计降雨量及短时强降雨是诱发大块田滑坡发生本次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库区滑坡变形监测预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SBAS时序分析 滑坡监测 三峡库区 大块田滑坡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千将坪滑坡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珺琳 徐坚 +3 位作者 赵登忠 李国忠 赵保成 徐健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监测滑坡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可为滑坡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秭归县千将坪滑坡为研究区,以多期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2002~2020年间9个时相的植被覆... 监测滑坡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可为滑坡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秭归县千将坪滑坡为研究区,以多期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2002~2020年间9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数值,对滑坡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区平均植被覆盖度2002~2020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03年发生滑坡后平均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之后逐渐上升,至2014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已超过滑坡前水平。滑坡发生后,低植被覆盖区面积明显增加,高植被覆盖区毁损严重,经历近20 a生态恢复,至2020年研究区低植被覆盖区面积比例低于滑坡前,高植被覆盖区面积比例高于滑坡前,千将坪滑坡区植被生态总体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LANDSAT 动态监测 像元二分模型 千将坪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白杨湾含多级软弱滑带滑坡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11
作者 袁旭凯 罗丹 +2 位作者 许万忠 杨长明 蒋朝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三峡库区白杨湾滑坡是典型的含多级软弱滑带的滑坡,通过航拍和现场勘查,采用钻探、物探、位移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多级滑带的位置,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外部诱发因素与内部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钻探和物探解译... 三峡库区白杨湾滑坡是典型的含多级软弱滑带的滑坡,通过航拍和现场勘查,采用钻探、物探、位移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多级滑带的位置,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外部诱发因素与内部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钻探和物探解译揭示该滑坡为包含软弱夹层和多级滑带的深层岩土混合滑坡,分为2个滑动带。地表变形特征及位移监测表明滑坡中前部变形量相对较大,日变形量1.3~4.0 mm,处于均速变形状态,深部位移曲线显示有两处凸起位移突变点,主、次滑面特征明显,与钻孔勘探结果相互印证。数值模拟结果反映出,该滑坡在现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场地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湾滑坡 多级滑带 变形特征 成因机制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时序InSAR技术在三峡库区特高压输电通道滑坡隐患识别的应用
12
作者 张领旗 谢酬 +3 位作者 陈蜜 田帮森 杨知 朱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3,共7页
位于三峡库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一环,由于三峡库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因此滑坡的监测和识别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针对三峡库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本文提... 位于三峡库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一环,由于三峡库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因此滑坡的监测和识别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针对三峡库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本文提出自适应优化构网的方法,并应用于时序InSAR处理流程,对三峡库区万州—巴东的84景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地表形变监测。使用同步观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观测数据和金鸡岭滑坡的实地考察数据,验证了时序InSAR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时序InSAR的监测结果,在输电通道内识别出8处明显的滑坡隐患,进一步对监测的金鸡岭滑坡时间序列形变进行分析,发现该滑坡的形变特征与降雨、库水位和工程扰动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三峡库区 特高压输电通道 滑坡监测
下载PDF
苗尾水电站库区滑坡地表变形及成因机制分析
13
作者 陈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5期93-96,共4页
大型水电站库区不仅容易诱发地震,还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滑坡。滑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连续降雨天气,提前预防可以有效减小损害。该文以实际滑坡体为工程背景,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现场地表及深部位移变形为之验证,分析水电站库... 大型水电站库区不仅容易诱发地震,还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滑坡。滑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连续降雨天气,提前预防可以有效减小损害。该文以实际滑坡体为工程背景,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现场地表及深部位移变形为之验证,分析水电站库区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水库塌岸是滑坡体产生变形的一个诱因,长期降雨是诱发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滑坡预防及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地表监测 深裂缝 水电站库区 地表变形
下载PDF
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受库水位变化产生的变形特征(英文)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汪发武 张业明 +4 位作者 王功辉 彭轩明 霍志涛 金维群 朱长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17,共9页
中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在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至高程135m以后,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复活及失稳现象。树坪滑坡是变形较为严重的滑坡之一。树坪滑坡属于发生在三叠系巴东组砂岩及页岩中的大型古滑坡。三峡库区的初次... 中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在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至高程135m以后,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复活及失稳现象。树坪滑坡是变形较为严重的滑坡之一。树坪滑坡属于发生在三叠系巴东组砂岩及页岩中的大型古滑坡。三峡库区的初次蓄水引起了树坪滑坡的复活,并对坡体居民的生活和长江航道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GPS观测、坡体裂缝观测以及伸缩计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库水位变化所引起的树坪滑坡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解滑坡范围内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进行1m深地温测试,并对地下水存在状况进行推测。变形观测结果表明,在古滑坡的头部没有明显变形。在滑坡体上部,变形以拉伸为主,在滑坡体下部,变形以压缩为主;在滑坡体中部,没有明显的压缩和拉伸。与水库蓄水同步开始的GPS观测结果表明,蓄水开始时,滑坡体下部的变形速率较上部快,而在2005年6月,滑坡体下部的变形基本结束,滑坡变形主要体现为上部滑坡的向下滑落并挤压下部滑坡体。根据地下水的探测结果以及对滑坡变形与降雨量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测树坪滑坡的变形不仅受到库水位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三峡库区 蓄水 变形观测 地下水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GPS滑坡监测网数据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根友 薛怀平 +2 位作者 郝晓光 郭爱智 易庆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利用三峡库区秭归香溪-野猫面段10个GPS监测点的两期(2005—2007年)观测数据,采用参数约束平差方法分别计算出观测网两期的经典平差、拟稳平差和自由网平差结果,获得了3种平差方案下两期观测的形变位移,并对监测点稳定性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坡监测 GPS应用 平差 形变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卢书强 易庆林 +2 位作者 易武 田正国 石长柏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21-25,共5页
卧沙溪滑坡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右岸,三峡库区蓄水以来,该滑坡的变形持续加剧。地表调查表明滑坡出现了剪性、张性及挤压裂缝;GPS监测数据表明滑坡下部的变形大于上部,滑动是由于库水位下降而引起。滑坡变形机制为前缘牵引后缘平推式,前... 卧沙溪滑坡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右岸,三峡库区蓄水以来,该滑坡的变形持续加剧。地表调查表明滑坡出现了剪性、张性及挤压裂缝;GPS监测数据表明滑坡下部的变形大于上部,滑动是由于库水位下降而引起。滑坡变形机制为前缘牵引后缘平推式,前期以牵引为主,后期以平推为主。强降雨和库水位下降是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当库水位在一段时期内按一定速率持续下降时,滑体变形速率明显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坡 变形 失稳机制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巫山古滑坡系统构造形变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满潮 崔政权 +2 位作者 陈鸿汉 鹿粗 武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巫山古滑坡系统的地质结构,并且重点探讨了古滑坡构造形变场的基本特征。作者指出,滑坡构造形变场在古滑坡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征,且与区域构造形变场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作为古滑坡前、后缘的界定,以及...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巫山古滑坡系统的地质结构,并且重点探讨了古滑坡构造形变场的基本特征。作者指出,滑坡构造形变场在古滑坡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征,且与区域构造形变场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作为古滑坡前、后缘的界定,以及用于探索古滑坡的多期演化过程。滑坡构造形变场的研究,对于鉴定识别古滑坡系统和三峡移民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古滑坡系统 滑坡构造 形变场 演化过程
下载PDF
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肖诗荣 卢树盛 +1 位作者 管宏飞 宋桂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34-3542,共9页
针对凉水井滑坡两个不同的地质模型(地质模型一及地质模型二)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地质模型二较为合理,即凉水井滑坡是顺层岩质古崩滑堆积体,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连续的滑带,滑坡按不同的堆积形成秩序及稳定性相关关系分为主滑坡和后部牵引... 针对凉水井滑坡两个不同的地质模型(地质模型一及地质模型二)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地质模型二较为合理,即凉水井滑坡是顺层岩质古崩滑堆积体,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连续的滑带,滑坡按不同的堆积形成秩序及稳定性相关关系分为主滑坡和后部牵引区。并对滑坡的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启动滑坡变形裂缝的根本原因是水库初期蓄水时库水对滑坡阻滑段的浮托、阻滑段滑带的软化和滑坡前缘表部松散坡体的侵蚀塌岸;而在水库运行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是降雨特别是暴雨和久雨。滑坡稳定性分析表明,滑坡自2009年5月以来一直处于缓慢的应力调整和应力释放过程中,滑坡变形总体处于蠕变状态。此外,还对滑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在未来特大暴雨久雨条件和库岸再造的共同作用下,滑坡表部岩土体将首先发生滑塌(模式一),也有发生滑坡整体深层滑动破坏的可能(模式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凉水井滑坡 地质力学模型 变形机制 稳定性预测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位变化与花园养鸡厂滑坡变形特征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乐琪浪 王洪德 +2 位作者 薛星桥 高幼龙 王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3,共6页
2010年10月三峡库区蓄水至175m,花园养鸡厂滑坡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变形。在对新生裂缝详细调查研究、GPS观测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库水位变化所引起的滑坡变形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水后,滑坡前缘因... 2010年10月三峡库区蓄水至175m,花园养鸡厂滑坡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变形。在对新生裂缝详细调查研究、GPS观测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库水位变化所引起的滑坡变形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水后,滑坡前缘因受到加载及库水侵蚀作用,在中前部产生9条NNW向横向张性裂缝,裂缝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表现为相似的发育模式。该滑坡属于典型的渐进后退式滑坡,由3个滑块组成,在裂缝SW段伴随拉张和剪切双重作用,反应滑块往SWW向滑动的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右旋滑移,其失稳模式为有多重滑面的牵引破坏模式。在滑体的后缘及左侧变形较小。2007年以来滑坡经历了4次较大的变形,并与库区水位的变化周期相吻合,每次裂缝基本上都是在库区水位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三峡库区 水位变化 滑坡变形 监测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位变化对树坪滑坡变形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力 王世梅 向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2,119,共7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众多涉水型滑坡均有变形迹象,尤其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多数滑坡变形加剧。树坪滑坡属巨型古堆积体滑坡,距三峡大坝坝址约47 km,数年监测结果显示树坪滑坡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有强烈变形,若失稳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现场... 三峡水库蓄水后,众多涉水型滑坡均有变形迹象,尤其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多数滑坡变形加剧。树坪滑坡属巨型古堆积体滑坡,距三峡大坝坝址约47 km,数年监测结果显示树坪滑坡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有强烈变形,若失稳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现场采集了树坪滑坡近几年监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及勘探资料对其变形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坪滑坡地下水位与库水位涨落保持一致,库水位相对滞后,库水位下降时产生不利于滑坡体稳定性的动水压力,此时GPS数据表现出滑坡发生较强烈的变形,具有典型的动水压力型滑坡特征;自动位移计监测结果表明:树坪滑坡在库水位蓄水至175 m水位后主要发生整体变形,由下部变形牵引上部滑动,具有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坪滑坡 滑坡监测 动水压力 变形机制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