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及其邻区重力场与深部地壳构造 被引量:20
1
作者 孟令顺 管烨 +1 位作者 齐立 高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36-45,共10页
根据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重力场特征,参考有关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5个二级构造、15条较大断裂.计算分析了Airry重力均衡异常;并根据重、震联合反演结果,浅析了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 根据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重力场特征,参考有关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5个二级构造、15条较大断裂.计算分析了Airry重力均衡异常;并根据重、震联合反演结果,浅析了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指出研究区内莫霍界面平均深度为50km,最深处位于哈拉湖盆地,为65km,额济纳旗最浅,为41.5km.根据上地幔密度、纵波速度变化特点,推测中祁连北缘断裂是青藏高原块体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重力场 深部地壳构造 格尔木地区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球动力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55
2
作者 高锐 成湘洲 丁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3-14,共12页
概述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的地学环境、调查研究内容和初步建立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为主、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楔入为辅的双向挤压环境是大陆岩石圈最新变形的背景.下地壳的挤压和上地壳的逆冲走滑以及滞后伸展构... 概述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的地学环境、调查研究内容和初步建立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为主、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楔入为辅的双向挤压环境是大陆岩石圈最新变形的背景.下地壳的挤压和上地壳的逆冲走滑以及滞后伸展构造组成了岩石图变形的力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地球动力学 格尔木地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热流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显杰 杨淑贞 沈继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86-97,共12页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共获18个实测地表热流,波动于30-79mW/m2之间,平均56±15mW/m2.数据集中分布于昆仑北缘至柴达木北缘和祁连-河西走廊至北山南缘两段,中南祁连和北山北部为两个热流缺失段.为了...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共获18个实测地表热流,波动于30-79mW/m2之间,平均56±15mW/m2.数据集中分布于昆仑北缘至柴达木北缘和祁连-河西走廊至北山南缘两段,中南祁连和北山北部为两个热流缺失段.为了弥补热流大幅波动及数据分布疏密不均,将18个热流值归并为6个测区的平均热流值(mW/m2):40(柴达木盆地东部),65(柴北缘)、70(北祁连镜铁山)、51(酒东盆地)、50(花海盆地)和69(北山南白山堂),进一步用三分关联式生热率垂向分布模型和壳幔热流分量的试算调控,保证了岩石圈温度垂向分布的正演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地学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 地学断面 格尔木地区 地热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体构造的古地磁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学斌 杨惠心 李鹏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71-85,共15页
给出了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及其邻区的23个古地磁新数据,为该区地体构造的划分提供了古地磁证据.提出北山北部地体属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延部分,探讨了该板块晚古生代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分析了塔里木板块的演化特点,该板块... 给出了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及其邻区的23个古地磁新数据,为该区地体构造的划分提供了古地磁证据.提出北山北部地体属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延部分,探讨了该板块晚古生代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分析了塔里木板块的演化特点,该板块大约于泥盆纪通过顺时针旋转运动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拼合.应用多个参考点古纬度资料研究板块运动特征的方法,分析了断面域及其邻区地体构造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了北祁连地体的古生代南向位移事件,系统地描述了南向位移的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这一事件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地体构造学 古地磁学 格尔木地区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综合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功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从南到北穿过昆仑、祁连和北山3个构造带;在断面中划分出北昆仑-柴达木、中南祁连、北祁连、北山南部和北山北部5个构造地层地体;以及昆仑中央、北宗务隆、中祁连北缘、宽滩山及石板井-小黄山5条地体边界断裂带...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从南到北穿过昆仑、祁连和北山3个构造带;在断面中划分出北昆仑-柴达木、中南祁连、北祁连、北山南部和北山北部5个构造地层地体;以及昆仑中央、北宗务隆、中祁连北缘、宽滩山及石板井-小黄山5条地体边界断裂带。断面内地壳厚度约50~70 km,中南祁连地体地壳厚度最大,显示有山根存在;岩石圈厚度约140~150 km。根据地球卫星及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为一个单独的岩石圈构造单元;高原的北界地表应在宽滩山断裂带,可能是阿尔金断裂的东延部分。通过应力场模拟计算表明:祁连山的隆升主要是受南北两侧的挤压力所致,祁连山两侧的大陆岩石圈相向运动插入到祁连山之下,使祁连山岩石圈上部抬升及下部缩短加厚,形成增厚的岩石圈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 额济纳旗 地学断面 断面走廊域 地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