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索拉娅案”评注——德国民法中对损害一般人格权的非物质损害的金钱赔偿 |
齐晓琨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2
|
存疑信用权——《德国民法典》第824条分析 |
周云涛
|
《政法论丛》
|
2008 |
5
|
|
3
|
善意取得中外比较研究 |
韩赤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德国民法典》的贡献与局限 |
陈礼旺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德国民法典》的演进及其分析 |
申建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6
|
论我国民法上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重新定位——对比德国法的暴利制度 |
吴逸越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4
|
|
7
|
德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特色与成因 |
金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8
|
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影响 |
张艳
|
《滨州学院学报》
|
2006 |
2
|
|
9
|
论居住权的权利建构 |
王者洁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0
|
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民商法典的启示 |
王明锁
郑奇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4
|
|
11
|
德国《人民法典》体系及其背后民法思想的去潘得克吞化 |
徐国栋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20 |
4
|
|
12
|
德国国际私法渊源的新发展 |
邹国勇
|
《时代法学》
|
2007 |
2
|
|
13
|
浅析监护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对我国的借鉴 |
张丽琴
|
《宿州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4
|
德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特色与成因 |
刘巍
|
《武陵学刊》
|
1999 |
1
|
|
15
|
从《人民法典》到《德国民法典》——对德国亲属法在第三帝国时期发展的法史、法学解析 |
王强
David Siegel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论德国消费品买卖法的特殊性 |
周露露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我国民法典视野下的数字内容瑕疵担保责任——基于欧盟背景下德国法的比较法考察 |
吴桂德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8
|
公务员惩戒制度——中德公务员法的比较分析 |
Matthias Goebel
|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私法观及其在后民法典时代的实践意义 |
熊武林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20
|
论意定代理权的授予行为 |
陈华彬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