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sdom and Geology, the North German Bas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rown Dices
1
作者 Heinz-Jürgen Bri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150-186,共37页
For thousands of years, mankind is observing the surrounding nature. Often, they found no obvious clues for inexplicable and complex facts, leading to the belief that their wisdom was limited. This is in the majority ... For thousands of years, mankind is observing the surrounding nature. Often, they found no obvious clues for inexplicable and complex facts, leading to the belief that their wisdom was limited. This is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still true today, but based on hundreds of years of (geo-) scientific work some older thoughts can now be readjusted by combining newer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clues. Fac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German Basin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variability of geological systems and how these can be described by taking dice as a metaphor for ruling geological parameters. This includes all kinds of plate tectonically controlled basin forming processes, especially metamorphism of the lower crust due to a fixed mantle plume, basin filling processes with their galactic and lunar overprints, basin modifying tectonics due to internal (halokinesis, inversion) or external forces (one-sided loads at the surface due to mighty Delta sediments or glacial ice sheets) and geochemical reactions as a result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course of subsidence. Especially, the Rotliegend (Lower Permian) Gas Play is one of the possible illustrations of the entity of the North German Basin with its more than 70 - 90 independent parameters belonging to a global set of very complex hydrocarbon systems. Processes on Earth like the formation of systems of hydrocarbon field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e.g. river systems, lakes, islands, sedimentary basins) are subordinated to the dices of nature and are steered invisibly by a selection of rules of the game that one understands as natural laws. The facts and remaining uncertainties as well as problems with subsurface-related processes (e.g. manmade tectonics, subsidence and uplift) guide the thoughts of engaged individuals on how to proceed wisely with limited predictability of challenges and dangers of a subsurface system. This work will be a trial to associate once more the natural sciences (ge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philosophy) for the benefit of bo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german Basin Subsurface problems Geological Parameters WISDOM THOUGHTS Dices
下载PDF
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到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早期的现代化思想探索及当代启示
2
作者 杨增岽 修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3,共11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马克思早期探索现代化思想的开端。“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可以概括为“后发国家如何追赶时代”和“如何基于国家的特殊性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两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基础上成功开拓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问题”思考的承接、丰富、创新和发展。以“德国式的现代问题”为起点,将理论眼光贯穿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更能理解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及民族与国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下载PDF
“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破解及其对工业现代化的启示
3
作者 冯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批判与剖析,既是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建构哲学体系的重要资源。作为具有强烈现实关怀和时代关切的哲学家,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在洞悉该问题的出场逻辑和现实... 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批判与剖析,既是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建构哲学体系的重要资源。作为具有强烈现实关怀和时代关切的哲学家,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在洞悉该问题的出场逻辑和现实场域后,积极探索扬弃这一问题的现实路径,阐发了他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实现了对该问题的多维度破解。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德意志现代化、工业化发展道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下载PDF
恩格斯农民利益问题研究——基于《法德农民问题》文本分析
4
作者 冯春玲 洪刚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在对农民问题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恩格斯从农民的数量和地位、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利益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利益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恩格斯批判了《南特纲领》...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在对农民问题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恩格斯从农民的数量和地位、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利益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利益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恩格斯批判了《南特纲领》中保护小土地私有制、保护剥削短工、联合农村生产的一切成分、制定政策不符合农民实际这些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并提出了改变原有封建生产关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坚守农民立场,反对剥削雇佣劳动;加强教育引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尊重农民意愿,制定符合农民实际的政策;加强物质帮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这些内容对于新时期提高对农民利益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巩固新时代工农联盟、制定符合农民实际的政策、加大国家帮扶力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农民利益 《法德农民问题》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口述、恩格斯笔录”的产物吗?——对大村泉假说的考察
5
作者 孙佳(译) 陈浩(校)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166-187,228,229,共24页
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手稿的作者身份问题,大村泉在2017年提出了一种新颖而有趣的假说:虽然是恩格斯执笔写下了“费尔巴哈”章的几乎全部手稿,马克思却是手稿的真正作者,因为恩格斯只是笔录了马克思口述的内容。大村认... 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手稿的作者身份问题,大村泉在2017年提出了一种新颖而有趣的假说:虽然是恩格斯执笔写下了“费尔巴哈”章的几乎全部手稿,马克思却是手稿的真正作者,因为恩格斯只是笔录了马克思口述的内容。大村认为证据在于手稿中出现了许多即时修改,这在恩格斯单独执笔的手稿中是从未有过的,而在马克思那里却经常发生。此外还有许多由于耳朵听错而发生的笔误。这是大村的基本证据。在仔细考察了这些证据之后,本文认为大村并未能成功证明他的假说。不过,大村假说的划时代意义在于,他第一次将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1846年共同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过程,还原为一种动态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 “分担问题”
下载PDF
《法德农民问题》中农民工作的原则论及其现实启示
6
作者 王桂青 孙迪亮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13,共4页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思考农民工作问题的纲领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诸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通过对农民社会地位、阶级分层以及命运出路的分析,以法德两国为例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政党农民工作的六... 《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思考农民工作问题的纲领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诸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通过对农民社会地位、阶级分层以及命运出路的分析,以法德两国为例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政党农民工作的六项基本原则:自愿性原则、长期性原则、诚实性原则、帮助性原则、特殊性原则以及教育性原则。这些原则相互联系、内在贯通,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对指导新时期的农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法德农民问题》 农民工作原则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德国城市住房问题和政策干预的演进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宁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4-29,40,共7页
中国现有关于德国城市住房政策干预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德国城市化历程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共同影响。对德国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表明,早期城市化阶段其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干预初步萌芽;中期城市化阶段住房问题充分显现,住房公共政策占主导地位;... 中国现有关于德国城市住房政策干预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德国城市化历程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共同影响。对德国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表明,早期城市化阶段其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干预初步萌芽;中期城市化阶段住房问题充分显现,住房公共政策占主导地位;进入晚期城市化阶段后,住房社会政策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但直到二战后的后城市化阶段,德国才最终凭借强有力的住房社会政策干预根除了住房短缺问题,并形成了富有德国特色的社会住房体制。德国个案展现了城市住房问题及其政策干预的"工业化逻辑"与"制度化逻辑",对21世纪中国开启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城市住房社会政策时代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城市化 住房问题 政策干预 公共政策
下载PDF
西方近代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逻辑进程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志峰 杨海秀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近代以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但无论是唯心论还是旧唯物论,经验论或唯理论都不能科学、彻底地解决此问题。唯有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把实践当作历史的、社会的范畴,视之为感性的现实的人类活动,又... 近代以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但无论是唯心论还是旧唯物论,经验论或唯理论都不能科学、彻底地解决此问题。唯有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把实践当作历史的、社会的范畴,视之为感性的现实的人类活动,又把它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从而以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为契机,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彻底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最后成果和必然结论。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 实践观
下载PDF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的态度及其原因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维保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2-26,共5页
与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一贯支持的政策不同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采取的是不支持政策。罗斯福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 ,是它担心支持欧洲统一运动会破坏美苏两国间的合作 ,并会妨碍罗斯福战... 与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一贯支持的政策不同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采取的是不支持政策。罗斯福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 ,是它担心支持欧洲统一运动会破坏美苏两国间的合作 ,并会妨碍罗斯福战后世界秩序设想的实现 ;同时 ,成立欧洲统一组织的设想也与罗斯福战后处置德国的计划相矛盾。另外 ,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决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 欧洲统一运动 世界秩序 欧洲统一组织 苏联 德国问题 外交政策
下载PDF
二战后斯大林的德国政策再探讨(1945—1953)——基于与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人会谈记录的分析
10
作者 葛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1,186,187,共13页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态度存在着某种张力,从而使得苏联在德国政策上的目标不够明确。斯大林起初尝试追求一个统一的、“联合政府”的德国,并希望它成为苏联与西方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但随着冷战的爆发以及“联合...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态度存在着某种张力,从而使得苏联在德国政策上的目标不够明确。斯大林起初尝试追求一个统一的、“联合政府”的德国,并希望它成为苏联与西方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但随着冷战的爆发以及“联合政府”政策在东欧的失败,斯大林一方面同意成立民主德国,另一方面却仍然要求把争取德国统一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赞成在东德正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1952年3月10日的“斯大林照会”是苏联力图阻止联邦德国融入西方集团的最后努力,在遭遇失败以后,斯大林最终接受了德国分裂的既成事实,但始终不愿意让苏联承担分裂德国的责任。这些状况间接导致了在他去世之后,苏联最高领导层在德国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德国问题 德国统一社会党 民主德国
下载PDF
联邦德国重新武装与战后德国问题的解决
11
作者 王飞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2-617,共6页
在冷战环境中,全德统一不可能按有利于德国人民的方式去实现。新生的西德国家则暂时搁置了民族统一目标,而将自身主权的恢复作为推动德国问题不断解决的初始步骤。同时,阿登纳政府认为,联邦德国的主权不可能中立地求得,而只能以入盟西... 在冷战环境中,全德统一不可能按有利于德国人民的方式去实现。新生的西德国家则暂时搁置了民族统一目标,而将自身主权的恢复作为推动德国问题不断解决的初始步骤。同时,阿登纳政府认为,联邦德国的主权不可能中立地求得,而只能以入盟西方的途径达到。入盟西方之路崎岖起伏,而尤以军事入盟困难最大。1949-1955年,联邦德国历时6年的重新武装努力终于克服了入盟路上的最大障碍,并由此获得了平等与主权。这就为以民族统一为目标的德国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问题 联邦德国 入盟西方 重新武装
下载PDF
英国对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思考与外交应对(1955-1971)
12
作者 申红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8,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欧洲外交受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影响较大。"东方政策"在联邦德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新"东方政策"是欧洲缓和的核心内容之一和推动力量。僵硬的"东方政策&qu...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欧洲外交受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影响较大。"东方政策"在联邦德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新"东方政策"是欧洲缓和的核心内容之一和推动力量。僵硬的"东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束缚了英国对苏联东欧的外交。新"东方政策"则符合英国对西欧安全的追求和对欧洲缓和的期待。英国在支持新"东方政策"的同时,也对欧洲缓和抱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英国对"东方政策"的思考和外交应对反映了英国在与苏联东欧的冷战斗争中坚决维护西欧安全和西方联盟团结的根本目标,既坚定地反对共产主义、又希望保持与之交往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联邦德国 “德国问题” “东方政策” 欧洲缓和
下载PDF
论德意志帝国政府对劳工问题的调节
13
作者 丁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83,共8页
德意志帝国时期,快速工业化进程使得劳工问题日渐突出,德意志帝国政府采取"立法"与"行政"手段对劳工问题进行了全面调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德意志帝国对劳工问题的调节,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德国经... 德意志帝国时期,快速工业化进程使得劳工问题日渐突出,德意志帝国政府采取"立法"与"行政"手段对劳工问题进行了全面调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德意志帝国对劳工问题的调节,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德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劳工问题 社会调节 社会整体发展
下载PDF
试析德意志帝国劳工政策的逻辑机理
14
作者 丁超 李良玉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5-98,113,共5页
德意志帝国时期,以劳工问题为集中体现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工人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帝国统治者采取了"皮鞭"加"蜜糕"的劳工政策调节劳工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学说为分析这一政策内在逻辑机理提供... 德意志帝国时期,以劳工问题为集中体现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工人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帝国统治者采取了"皮鞭"加"蜜糕"的劳工政策调节劳工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学说为分析这一政策内在逻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劳工政策 国家阶级职能 国家社会职能
下载PDF
劳工教育调节与德意志帝国经济社会发展
15
作者 丁超 杨和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政府强化普遍义务教育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调节劳工教育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对德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劳工教育 社会调节 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从目的语文本的视角将翻译视为一项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活动,为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革命。论文主要分析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该理论关注文学译本和读者的关系,扩大了文学翻译的可能性,能...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从目的语文本的视角将翻译视为一项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活动,为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革命。论文主要分析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该理论关注文学译本和读者的关系,扩大了文学翻译的可能性,能够解释一些有违常规的翻译现象,提高了文学译者的地位。但是,该理论把原文只作为信息提供,当翻译目的与文本意图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牺牲原文意义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 适用性
下载PDF
德国卫生保健体系改革及相关伦理问题简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Ole Doering 王卉 张斌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3,共5页
从德国现有卫生保健及医疗保险体系在保障其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德国的原有整体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背景,指出政府的指导、政策稳定、完善的津贴体系保障了整体国民健康和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高素质,医术高超的医生队伍起... 从德国现有卫生保健及医疗保险体系在保障其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德国的原有整体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背景,指出政府的指导、政策稳定、完善的津贴体系保障了整体国民健康和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高素质,医术高超的医生队伍起到了核心作用。同时指出由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原因,德国卫生保健体系改革所引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卫生体系 改革 问题与挑战
下载PDF
从中德林业合作项目实施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
18
作者 程中才 邱辉 +2 位作者 林高兴 周根土 何小东 《安徽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3-7,共5页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客观总结了中德合作安徽林业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成效,科学分析了项目在组织领导、参与式规划、专业队施工、技术培训与指导、严格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指出了当前安徽森林质量提升工...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客观总结了中德合作安徽林业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成效,科学分析了项目在组织领导、参与式规划、专业队施工、技术培训与指导、严格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指出了当前安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更新理念、推广经验、示范推动、科技服务、政策调整、加大投入、强化宣传等方面为安徽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林业合作项目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验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S2期143-145,共3页
公示语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商,但中国公示语的翻译却令人堪忧。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等值",采用"二元"评价标准,但这样并不能全面概括由于语言... 公示语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商,但中国公示语的翻译却令人堪忧。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等值",采用"二元"评价标准,但这样并不能全面概括由于语言、文化上差异而造成的偏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于西方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采用多元翻译标准,为我们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解决方案
下载PDF
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鲁尔工业区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山 林超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1-93,共13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尔区是德国工业革命史的一个缩影,而其环境变迁也成为德国环境史特别是工业污染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从回顾鲁尔区诞生前的原始自然环境入手,着重分析工业区形成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严重后果,其中选取... 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尔区是德国工业革命史的一个缩影,而其环境变迁也成为德国环境史特别是工业污染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从回顾鲁尔区诞生前的原始自然环境入手,着重分析工业区形成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严重后果,其中选取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即埃姆舍尔河严重污染以及空气污染,来展示19世纪和20世纪鲁尔区的环境变迁情况。此外,德国如何根治这个最大的工业污染区,“还鲁尔区一片蓝天”,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随着20世纪70年代德国生态革命时代的到来和广大民众意识的觉醒,通过政治呼吁、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公民动议和社会组织团体的大力支持,以及鲁尔区自身实施的工业转型、技术革新和生态修复,近200年来一直困扰的环境问题终于得到根治,一个崭新的工业文化创新地就此形成。2010年被欧盟推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鲁尔区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可以说是对1996年德国提出的“一个有应对未来能力的德国”这个战略口号的积极回应。在这方面,鲁尔区的成功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环境史 19世纪和20世纪 鲁尔工业区 环境问题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