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知识论对经典思想实验的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剑波 万超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当代西方知识论是由若干关键的思想实验产生的,其使用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对这些思想实验的直觉是任何正常人共有的、稳定的。然而,实验知识论对葛梯尔案例、缸中之脑案例和特鲁特普案例等的研究表明,哲学直觉是变化的,受文化背景、... 当代西方知识论是由若干关键的思想实验产生的,其使用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对这些思想实验的直觉是任何正常人共有的、稳定的。然而,实验知识论对葛梯尔案例、缸中之脑案例和特鲁特普案例等的研究表明,哲学直觉是变化的,受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哲学直觉的多样性,对分析知识论的方法论、优越心理观、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具体的知识论理论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知识论 当代西方知识论 葛梯尔案例 缸中之脑案例 特鲁特普案例
下载PDF
如何通过语言分析的方法来消解“盖蒂尔问题”?
2
作者 徐英瑾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8-69,共12页
根据美国哲学家盖蒂尔对于柏拉图哲学的解读,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主要是被定义为"得到证成的真信念"的。这也可以被称为关于"知识"的"证—真—信"标准。但盖蒂尔却认为这样的标准无法准确定... 根据美国哲学家盖蒂尔对于柏拉图哲学的解读,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主要是被定义为"得到证成的真信念"的。这也可以被称为关于"知识"的"证—真—信"标准。但盖蒂尔却认为这样的标准无法准确定义"知识"的本质。他的反驳方式是:我们不妨构建出一些特别的场景,以使得目标信念符合关于"知识"的"证—真—信"标准——但我们的直觉却又会使得我们发现:这些信念并不是真正的知识。笔者则认为盖蒂尔的论证的基本预设就错了,因为他所给出的那些案例所涉及的"目标信念"其实都不符合"证—真—信"标准,因此与基于"证—真—信"标准的"知识"定义无关。这也就是说,尽管盖蒂尔的论证引发了后世知识论学界对于此问题的大量研究,他的论证本身却是在无的放矢。而要对盖蒂尔案例中的目标信念的真正地位进行澄清,研究者就不能仅仅在知识论的范围内获取学术资源,而要大胆地运用语言哲学的方法(包含理想语言学派所推崇的逻辑分析方法与日常语言学所推崇的语用学方法)来重新检讨盖蒂尔问题。在这种检讨过程中,甚至认知心理学的某些资源,也会产生裨益。换言之,由于任何的知识指派活动都必须预设语言与心理的界面的存在,因此,任何严肃的知识论讨论,也都必须先经受语言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洗礼,才能继续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肇始于盖蒂尔的西方战后知识论研究,需要一场方法论上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蒂尔问题 可证实性 归属性用法 指称性用法 捷思法
下载PDF
盖梯尔问题与演绎保守性
3
作者 郭佳宏 刘晓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盖梯尔问题在现代知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通常是指反对传统知识定义的各种反例。我们以文献中受关注的经典结构性盖梯尔问题入手,它们的核心特征是在虚假前提的情况下通过演绎推理作辩护获得真信念。对于经典的结构性盖梯尔反例进行... 盖梯尔问题在现代知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通常是指反对传统知识定义的各种反例。我们以文献中受关注的经典结构性盖梯尔问题入手,它们的核心特征是在虚假前提的情况下通过演绎推理作辩护获得真信念。对于经典的结构性盖梯尔反例进行逻辑分析后,文中总结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即主体在虚假前提信念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演绎推论的过程中,如果前提表达的命题严格强于结论,那么总会导致盖梯尔情况的出现。这里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演绎推理的保守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观 盖梯尔反例 演绎推理 演绎保守性
下载PDF
以推理理解知识——基于盖梯尔案例推理细节的反思
4
作者 李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0,共7页
知识的JTB定义的三元条件包括:成真条件、信念条件、证成条件。盖梯尔案例揭示出信念条件联结成真条件和证成条件的关键作用。在通常的盖梯尔案例中,由于缺少信念条件而造成了成真条件和证成条件割裂,暴露出盖梯尔案例推理过程中真理论... 知识的JTB定义的三元条件包括:成真条件、信念条件、证成条件。盖梯尔案例揭示出信念条件联结成真条件和证成条件的关键作用。在通常的盖梯尔案例中,由于缺少信念条件而造成了成真条件和证成条件割裂,暴露出盖梯尔案例推理过程中真理论的不一致性,因此盖梯尔案例中的根本矛盾应该是真理论的矛盾,所以盖梯尔案例并不构成对JTB定义的反例。盖梯尔案例启发人们以推理理解知识,特别是区分信念的潜证成和实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 知识 信念 盖梯尔案例 真理论
原文传递
信誉值得性与价值问题
5
作者 王善波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5,33,共7页
近来格雷科、里格斯、索萨等提出和辩护了信誉值得性理论,并以此说明知识的价值问题。本文首先讨论该理论所陷入的几种困境,包括听者是否拥有证言知识的信誉、认知信誉与能力运用的关联问题、信誉与运气的相容性、对价值问题的论证是否... 近来格雷科、里格斯、索萨等提出和辩护了信誉值得性理论,并以此说明知识的价值问题。本文首先讨论该理论所陷入的几种困境,包括听者是否拥有证言知识的信誉、认知信誉与能力运用的关联问题、信誉与运气的相容性、对价值问题的论证是否成立等;其次,本文讨论了该理论的辩护者与质疑者的相关论证所共同陷入的误区,最后基于科学研究的案例分析,坚持科学中信誉的归属性将为更好地理解信誉值得性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誉值得性 价值问题 盖梯尔类型案例 科学知识 阴极射线案例
原文传递
葛梯尔直觉普遍性的实验之争 被引量:2
6
作者 温媛媛 曹剑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8,共7页
实验知识论对"处于葛梯尔案例中的主体没有知识"做了诸多实证研究,在葛梯尔直觉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上出现的争论:小偷案例和语义整合法支持外行没有葛梯尔直觉,三分结构实验支持外行与哲学家共享葛梯尔直觉。葛梯尔直觉的多... 实验知识论对"处于葛梯尔案例中的主体没有知识"做了诸多实证研究,在葛梯尔直觉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上出现的争论:小偷案例和语义整合法支持外行没有葛梯尔直觉,三分结构实验支持外行与哲学家共享葛梯尔直觉。葛梯尔直觉的多样性这一理论有其合理性,主张可用聚焦效应和修正的语境主义解释知识归赋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梯尔案例 葛梯尔直觉 实验知识论 普遍性
原文传递
葛梯尔直觉与实验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亮 许斗斗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3,共6页
作为一种元哲学研究,葛梯尔直觉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葛梯尔直觉来考察直觉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以及直觉的哲学方法论意蕴。实验研究首先关注“直觉论题”,并没有提供葛梯尔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试图通过质疑葛梯尔直觉的普遍性来消解葛... 作为一种元哲学研究,葛梯尔直觉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葛梯尔直觉来考察直觉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以及直觉的哲学方法论意蕴。实验研究首先关注“直觉论题”,并没有提供葛梯尔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试图通过质疑葛梯尔直觉的普遍性来消解葛梯尔问题。在给葛梯尔问题研究和知识论研究带来挑战和新问题的同时,实验研究本身也面临可重复性以及实验设计等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梯尔案例 葛梯尔问题 葛梯尔直觉 实验哲学
原文传递
论能力之知与盖梯尔案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文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
knowing how(KH)与knowing that(KT)的关系问题构成了知识论的热点议题,理智主义与反理智主义围绕着KH是否是一种KT进行了反复辩难,而从盖梯尔问题出发则构成了论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斯坦利和威廉姆森认为可以构造出有关KH的盖梯尔案例,... knowing how(KH)与knowing that(KT)的关系问题构成了知识论的热点议题,理智主义与反理智主义围绕着KH是否是一种KT进行了反复辩难,而从盖梯尔问题出发则构成了论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斯坦利和威廉姆森认为可以构造出有关KH的盖梯尔案例,进而证明KH与KT具有同类属性。但斯坦利无论是从KH与认知运气不兼容的角度出发,还是从KT与认知运气兼容的角度出发,都面临诸多的挑战与困难;借助两类认知运气的区分,KH与KT也被证明是完全不同的。不同于KT,KH与能力和成就要素有关,当某人行动上的成功是由于其能力使然就可被视为知道如何做某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之知 命题之知 盖梯尔案例 认知运气 能力
原文传递
知识定义与知识归赋中的“理论者问题”——巴兹的案例分析
9
作者 黄远帆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5,共6页
日常语言哲学学者巴兹认为目前主流分析哲学惯用的案例方法中预设的“理论者问题”与日常实践脱节。通过考察知识定义和知识归赋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巴兹认为知识论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缺乏具体的意图和旨趣。立足于此,他持一种... 日常语言哲学学者巴兹认为目前主流分析哲学惯用的案例方法中预设的“理论者问题”与日常实践脱节。通过考察知识定义和知识归赋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巴兹认为知识论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缺乏具体的意图和旨趣。立足于此,他持一种激进的不连贯论,即:当下哲学实践中的理论旨趣与日常关切脱节。另一位学者多伊奇反对巴兹界定“理论者问题”意义的方式。本文主张,即便接受巴兹对“理论者问题”的界定,知识归赋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与日常问题仍具有交集,鉴于此,我们可以捍卫一种温和的连贯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梯尔反例 知识归赋 理论者问题 日常语言哲学 巴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