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re Association of Giant Cell Arteritis with Recurrent Corneal Ulcer
1
作者 Sailaja Bondalapati Kay Khine +2 位作者 Maya Bitar David Chesnutt Richard M. Davis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年第3期144-149,共6页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association of temporal arteritis with recurrent central corneal ulcer. A 91-year-old male with a remote history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giant cell arteritis (GCA) and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association of temporal arteritis with recurrent central corneal ulcer. A 91-year-old male with a remote history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giant cell arteritis (GCA) and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 for corneal edema in 1990’s in the left eye presented with irritation and severe dry eye. He progressively developed central corneal ulcer regardless of treatment with aggressive lubrication and patching. The clinical course, blood tests and temporal artery biopsy results yielded the diagnosis of recurrent GCA. The clinical course improved after starting oral steroids. The case report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ruling out GCA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orneal ulcers and history of GCA. It also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shared understanding between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nd specialists to handle common and chronic diseases to make efficient diagnoses and plan treatment regimens. This is the first plausible case of reported GCA association with central corneal ul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cell arteritis temporal arteritis Central Corneal Ulcer Sterile Ulcer
下载PDF
Erdheim-Chester Disease with Right Atrial Tumor and “Temporal Arteritis”
2
作者 Joseph Skalski William D. Edwards Eric L. Matteson 《Ope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2012年第3期37-38,共2页
Erdheim-Chester disease is an unusual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non-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which can mimic rheumatologic diseases. We report a case of Erdheim-Chester masquerading as giant cell arteritis, which... Erdheim-Chester disease is an unusual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non-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which can mimic rheumatologic diseases. We report a case of Erdheim-Chester masquerading as giant cell arteritis, which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anakinra as anti IL-1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dheim-Chester Disease temporal arteritis giant cell arteritis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6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 黄晓明 +2 位作者 黄程锦 沙悦 曾学军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根据ACR分类标准诊断为GCA的住院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国外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岁...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根据ACR分类标准诊断为GCA的住院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国外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岁。其中,头痛12例(75%),咀嚼困难4例(25%),视力下降5例(31.25%),颞动脉异常8例(50%),发热11例(68.75%),风湿性多肌痛9例(56.25%),血沉50~150mm/h,平均98.3mm/h。10例患者行颞浅动脉活检,其中5例病理证实为GCA。结论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血沉明显加快,眼睛受累较少。颞动脉活检是明确诊断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动脉活检 临床特点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武志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52-53,55,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的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和(59.93±8.94,37.48±5.37)mm;③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赞=7.06+0.50X,相关系数r=0.68,P<0.001。结论深入了解颞浅动脉额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有利于颞动脉活检中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及防止周围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活检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直线相关 周围结构 尸体标本 标值 起点 方程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治平 杨期东 +3 位作者 李景和 曾珊 吴晓英 郑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研究巨细胞动脉炎 (GCA)颞动脉活检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例GCA和 7例非GCA患者进行一侧颞动脉活检 ,根据光镜观察的结果 ,将GCA患者分为跳跃区域组 (14例 )和活跃期血管炎组 (6例 ) ;电镜观察 3组患者的... 目的 研究巨细胞动脉炎 (GCA)颞动脉活检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例GCA和 7例非GCA患者进行一侧颞动脉活检 ,根据光镜观察的结果 ,将GCA患者分为跳跃区域组 (14例 )和活跃期血管炎组 (6例 ) ;电镜观察 3组患者的血管超微结构 ,病理改变按 0~ 3分 4级评分。结果 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得分为 :GCA跳跃区域组 0分 1例 ,2~ 6分 9例 ,8~ 9分 4例 ;GCA活跃期血管炎组 7~ 15分 6例 ;非GCA组 0~ 1分 6例 ,5分 1例。经H检验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GCA跳跃区域组得分明显高于非GCA组 ,但低于GCA活跃期血管炎组得分。GCA跳跃区域组 ,其内膜超微结构变化突出 ,与GCA活跃期血管炎组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CA颞动脉跳跃区域内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尤其是内膜。提示GCA跳跃区域超微结构的研究有助于GCA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跳跃区域 超微结构 电镜 动脉活检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超声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先东 刘永红 李春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有超声确诊病例均进行颞动脉活检,CT强化扫描检查并行颞动脉血管三维重建,双功能彩色超声的高频线阵探头对双侧颞动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颞浅动脉在形态学上的特征性改变,巨细胞动脉炎的超声形态学特征性改变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时颞动脉血管腔周围有一低回声' 晕',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样改变,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血管内膜呈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类似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结果: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阳性病例为15例,临床病理活检证实12例,3例为假阳性,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高分辨力彩色双功能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替代颞动脉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浅动脉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病理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 张昀 +3 位作者 王冬梅 张可悦 尹月 曾学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5期731-734,共4页
目的总结颞动脉活检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阳性病理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颞动脉活检的巨细胞动脉炎(GCA)住院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两... 目的总结颞动脉活检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阳性病理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颞动脉活检的巨细胞动脉炎(GCA)住院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两组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病理阳性组的年龄明显高于阴性组,而病程则明显比阴性组短。临床表现中,阳性组的头皮触痛、肌痛和非特异性症状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而听力下降则低于阴性组(P<0.05)。既往史中,病理阳性组有吸烟史和肿瘤家族史的明显少于阴性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病理阳性组的淋巴细胞数和血色素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淋巴细胞数为阳性病理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颞动脉活检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病程、头皮触痛、肌痛、非特异性症状和听力下降、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等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淋巴细胞数为病理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动脉活检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1例
8
作者 樊平申 廖文俊 +2 位作者 高天文 党育平 李春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8-299,共2页
报告1例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男,80岁。因头面部皮下结节伴疼痛1个月余入院。皮肤科检查:前额、双侧颞部有条索状皮下结节,有轻微触痛,双眼视物模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巨细胞动脉炎改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关键词 动脉炎 巨细胞 动脉炎
下载PDF
巨细胞颞动脉炎1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邓施平 高雪萍 +1 位作者 陈岚 刘学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491-3493,共3页
目的分析巨细胞颞动脉炎(GCA)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及对激素治疗反应。结果15例均符合ACR的GCA诊断标准。平均年龄52.4岁,男:女为2∶1;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 目的分析巨细胞颞动脉炎(GCA)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及对激素治疗反应。结果15例均符合ACR的GCA诊断标准。平均年龄52.4岁,男:女为2∶1;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低热,14例ESR增快(常高达100mm/h),7例CRP升高,全部病例均对激素敏感。结论中国人中GCA可能不是一种少见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不一定是诊断该病的必备条件。充分认识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该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颞动脉炎
下载PDF
颞动脉活检中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10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1 位作者 武志兵 王俊生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36.14±8.09,26.45±7.22)mm;(54.07±1.59,33.27±6.02)mm;(59.93±8.94,37.48±5.37)mm;②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点和G点坐标值分别为(36.14±8.09,0)mm;(54.07±1.59,15.28±4.87)mm;③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呈直线相关,C、D两点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64+0.48X,r=0.67,P<0.001。④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和G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8.66+0.58X,r=0.74,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都可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定位,越靠近眉外端两者距离越近,F点和G点连线以下为颞动脉活检中易损伤面神经额支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额支 颞动脉炎 活检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潇 郑月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617-620,共4页
下肢间歇性跛行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主诉,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但巨细胞动脉炎(GCA)也可导致下肢动脉狭窄,引发此症状。诊断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血管造影(CTA)等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可有效... 下肢间歇性跛行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主诉,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但巨细胞动脉炎(GCA)也可导致下肢动脉狭窄,引发此症状。诊断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血管造影(CTA)等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区分这2类疾病,从而指导治疗。本文结合近年下肢GCA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最新的诊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巨细胞动脉炎 动脉 诊断
下载PDF
眼部受累的巨细胞动脉炎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倩 陈伟民 +8 位作者 冯超逸 龚德山 张炯 毕颖文 常青 董建鸿 孙平 孙兴怀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0-24,30,共6页
目的分析国人眼部受累的巨细胞动脉炎(GC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改变,探讨非侵入性检查手段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眼部症状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门诊、最终确诊为GCA的患者15例... 目的分析国人眼部受累的巨细胞动脉炎(GC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改变,探讨非侵入性检查手段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眼部症状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门诊、最终确诊为GCA的患者15例,收集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眼部影像学、颞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眼眶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以及颞动脉活检结果,分析其中特征性改变。结果15例患者(22眼),平均年龄为77岁,男∶女=2∶1,中位视力为光感(LP)。眼底改变以白垩样视盘苍白水肿为多见(15/22),其次为视盘周脉络膜萎缩(4/22),4眼见棉毛斑,2眼伴有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血液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或)C反应蛋白(CRP)增高、贫血以及血小板升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可见视盘水肿、视网膜内层水肿以及视网膜萎缩变薄征象。颞动脉彩超阳性率高达92.9%,特征性改变为“晕环征”。增强MRI多见视神经鞘膜强化。8例行颞动脉活检,7例显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87.5%。结论国人GCA好发于老年男性,眼部受累以白垩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主,可累及视网膜;ESR和(或)CRP增高伴贫血及血小板增高具有提示意义;颞动脉彩超和增强MRI阳性发现有助于诊断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颞动脉活检
下载PDF
中国人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2
13
作者 胡治平 杨期东 +5 位作者 李景和 曾珊 吴晓英 曹立 杨莉 宋兴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3-45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巨细胞动脉炎 (G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诊断为GCA的16例患者 ,根据临床症状、颞动脉活检、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 ,以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制定的GCA诊断标准作参考。结果  16例患... 目的 探讨中国人巨细胞动脉炎 (G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诊断为GCA的16例患者 ,根据临床症状、颞动脉活检、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 ,以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制定的GCA诊断标准作参考。结果  16例患者被诊为GCA ,其中 13例符合ACR的GCA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平均 4 3 1岁 ;男∶女为 15∶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颞动脉异常、视力障碍、发烧 ;非常见临床表现有下颌关节间歇性乏力、易疲劳、晕厥、轻偏瘫等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1例 ,颞动脉活检发现炎性细胞浸润 11例 ,内弹力膜断裂 16例 ,纤维素性坏死 3例 ,平滑肌细胞病变10例 ,腔内血栓形成 5例。从发病到怀疑GCA或颞动脉活检的平均时间 5 5个月 ;初诊的误诊率达87 5 %。结论 中国人中GCA可能不是一种少见病 ,发病年龄相对较轻 ,男性为多 ,其临床特征尚未得到广泛认识 ,延误了恰当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临床特点 治疗 诊断 中国人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64层CT血管造影在巨细胞颞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先东 李春敏 +1 位作者 武乐斌 李吉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巨细胞动脉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细胞颞动脉炎后,所有病例均进行颞浅动脉CT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巨细胞动脉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细胞颞动脉炎后,所有病例均进行颞浅动脉CT强化扫描检查并行颞浅动脉血管三维重建CTA。21例病例均进行颞动脉活检。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所有21例病例中共检出病变血管32条,巨细胞动脉炎的超声形态学特征性改变为: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血管壁回声减低,血管壁呈向心性增厚,血管腔内径变窄,病变血管呈节段性改变;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时颞动脉血管腔周围有一特征性的低回声晕,血管腔狭窄,血管腔内血流信号呈周边充盈缺损样改变,当血管腔闭塞时血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显示;或者血管内膜呈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类似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所有21例患者1次颞浅动脉血管CTA检查均可清晰成像,共检出病变血管30条,病变血管狭窄时,血管腔内影像显示对比剂浓度变淡,血管边缘处对比剂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改变,部分病变段血管腔内径呈特征性串珠样改变;血管闭塞时,正常血管走行区域对比剂显示中断、消失。21例颞动脉活检病例中阳性者占19例,64层螺旋强化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正确符合率为90.4%(19/2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活检结果相符者19例,占所有病例的90.4%(19/21)。结论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64层螺旋强化CT血管成像在诊断巨细胞颞动脉炎中能够清楚地显示颞动脉及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临床诊断巨细胞颞动脉炎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并可用以替代传统的创伤性数字造影检查。在诊断功能上可替代病变血管组织病理活检,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造影术 颞动脉 巨细胞动脉炎
原文传递
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活检光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治平 杨期东 +2 位作者 李景和 吴晓英 郑晖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5期266-27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巨细胞动脉炎(GCA)颞动脉活检的病理学特征和意义。方法 诊断为GCA的患者20例,非GCA患者7例为对照;以临床症状、颞动脉活检、类固醇激素治疗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20例患者被诊为GCA,其中16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目的 探讨中国人巨细胞动脉炎(GCA)颞动脉活检的病理学特征和意义。方法 诊断为GCA的患者20例,非GCA患者7例为对照;以临床症状、颞动脉活检、类固醇激素治疗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20例患者被诊为GCA,其中16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GCA诊断标准。18例显示活跃期血管炎,14例显示跳跃性损害,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告值分别为90.0%、83.3%和94.8%。结论 提示颞动脉活检对GCA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动脉活检 病理学特征 光镜 诊断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对巨细胞颞动脉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国明 亓恒涛 +4 位作者 张先东 孙红胜 杨清锐 潘正论 李加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对巨细胞颞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活检证实为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其中29例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11例行磁共振检查,观察颞动脉管壁及血管内径,与颞动脉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同时随机选择3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对巨细胞颞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经活检证实为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其中29例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11例行磁共振检查,观察颞动脉管壁及血管内径,与颞动脉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同时随机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正常颞动脉高频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颞动脉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均能清晰显示,29例患者中高频超声诊断27例,诊断符合率约93.1%。11例磁共振检查均提示巨细胞颞动脉炎,诊断符合率约100%。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高频超声与磁振检查均显示为血管壁增厚,回声减低,管腔内径变窄,部分患者内可见实性团状回声充填,内无血流信号显示,磁共振强化扫描显示颞动脉血管壁强化。结论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对于巨细胞颞动脉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颞动脉 巨细胞动脉炎
原文传递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病理类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梅英 邹世海 +1 位作者 傅碧玲 彭鑫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巨细胞动脉炎(GCA)临床病理资料,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GCA患者的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确诊的36例GCA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多,其次是颞动脉搏动异常和发热,分别占72.2%、61... 目的分析巨细胞动脉炎(GCA)临床病理资料,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GCA患者的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确诊的36例GCA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多,其次是颞动脉搏动异常和发热,分别占72.2%、61.1%和47.2%,颞动脉活检阳性率80.6%,其中活动性病变19例(52.8%),慢性病变10例(27.8%),活检阴性7例(19.4%)。所有病例给予激素治疗,部分加用免疫抑制剂。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资料。经H检验,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32,P=0.037);两两比较发现,活动组的好转和治愈百分比(78.9%)高于慢性组(60%),低于活检阴性组(85.7%)。活动组激素治疗效果好,与活检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H=9.879,P=0.057)。结论头痛特别是伴有颞动脉搏动异常的头痛是GCA患者的主要症状,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目前GCA的首选治疗措施,临床诊断与颞动脉活检病理相结合是诊断GCA的金标准,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活检 预后
原文传递
小鼠巨细胞动脉炎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谷保红 李雪梅 +3 位作者 马臻 王登峰 陈亚惊 陈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52-2154,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动脉炎(GCA)异种移植模型,以模拟GCA所致的血管炎性损伤过程。方法雄性NOD-scid小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颞动脉移植物+生理盐水组,颞动脉移植物+人外周m单核细胞(PBMC)+生理盐水组,每组16只。将疑似GCA患...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动脉炎(GCA)异种移植模型,以模拟GCA所致的血管炎性损伤过程。方法雄性NOD-scid小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颞动脉移植物+生理盐水组,颞动脉移植物+人外周m单核细胞(PBMC)+生理盐水组,每组16只。将疑似GCA患者颞动脉活检组织(阳性3份,阴性7份)移植到小鼠的腹主动脉前壁,随后尾静脉注射人PBMC。通过对移植后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GCA阳性和阴性组织的内膜及中膜厚度并计算其内膜/中膜厚度比率(I/M比率),计数浸润的单核细胞数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移植物中的人PBMC细胞。结果在颞动脉移植物+生理盐水组中,GCA阳性移植样本较阴性者I/M比值显著升高(P=0.048);输注了PBMC的GCA阳性移植样本较未输注者发现大量单核细胞浸润(P=0.041)。结论小鼠GCA异种移植模型能较好的反映血管炎性损伤的过程及程度,且该模型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异种移植模型 颞动脉移植 血管炎性损伤
原文传递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管理声明要点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洋 王丽娜 +4 位作者 邢莹 刘杨辉 李天晓 贺迎坤 朱良付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鉴于目前尚缺乏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CRAO)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委员会,高血压委员会,外周血管疾病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小组对与CRAO有关的研... 鉴于目前尚缺乏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CRAO)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委员会,高血压委员会,外周血管疾病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小组对与CRAO有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提出了CRAO治疗和二级预防管理声明。早期识别CRAO并尽快分诊至急诊科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CRAO可能有效,目前指南建议对CRAO进行标准化和系统的病因评估与治疗,该领域尚需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 巨细胞动脉炎 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原文传递
颞动脉炎
20
作者 曲璇 DavidB.Hellman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58,共3页
颞动脉炎是好发于老年人的系统性血管炎,是老年人头痛、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颞部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视物模糊、复视、短暂失明等)。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 颞动脉炎是好发于老年人的系统性血管炎,是老年人头痛、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颞部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视物模糊、复视、短暂失明等)。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漏诊和延误诊断发生率高。颞动脉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颞动脉炎首选激素治疗,同时应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早期诊疗可显著减少失明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动脉炎 系统性血管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