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hill Battle for Gillard
1
作者 WANG ZHENYU 《Beijing Review》 2010年第29期12-13,共2页
The new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must make policy adjustments before an electionu Astralia’s rulingparty, the Labor Party, in lateJune installed
关键词 Uphill Battle for gillard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吉拉德政府的难民政策改革为何失败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伟 徐雯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106,共15页
本文首先梳理了1973年至2007年间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废除了“白澳政策”,并针对越战后的难民危机开始制定新难民政策。自此之后,从弗雷泽至霍华德时期(1975—2007)的四任政府都采取了严厉的边境控制措施,尤... 本文首先梳理了1973年至2007年间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废除了“白澳政策”,并针对越战后的难民危机开始制定新难民政策。自此之后,从弗雷泽至霍华德时期(1975—2007)的四任政府都采取了严厉的边境控制措施,尤其是霍华德的“境外收容”政策成效显著,但却缺乏人道主义精神。陆克文上台后废除了“境外收容”政策,然而同党的吉拉德上台后却又回归日趋严厉的难民政策。论文认为,吉拉德政府的难民政策改革有其国内背景与全球背景;其次将吉拉德难民政策的改革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开始吉拉德出于政治考量试图回避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并在人道主义与国家利益的妥协中寻求改革,却在国内博弈中受挫失败,最终不得不重启“境外收容”政策;最后,吉拉德及其后的各届政府在实施强硬难民政策上达成共识,两党政策逐渐趋同。在人道主义和国家利益之间,澳大利亚最终选择了国家利益优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难民政策 人道主义 国家利益 国内政治 吉拉德政府
下载PDF
从陆克文—吉拉德政府的移民政策改革看澳大利亚未来移民政策走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秋生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6,共8页
移民政策是澳大利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家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其移民政策虽有较大程度的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从霍华德政府到陆克文—吉拉德政府,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其良性调整,促进... 移民政策是澳大利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家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其移民政策虽有较大程度的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从霍华德政府到陆克文—吉拉德政府,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其良性调整,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繁荣。陆克文—吉拉德政府将技术移民作为主要吸收的移民对象,根据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对技术移民、商业移民和短期类移民都作出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和调整,同时对人道主义移民政策也作了相应修改。通过对陆克文—吉拉德政府时期移民政策的基本改革内容、特点和原因的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基本方面分析和预测21世纪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走向及其对亚裔、华裔新移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克文—吉拉德政府 澳大利亚 移民政策
下载PDF
以语料库驱动方法描述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的演讲的短语概况(英文)
4
作者 彭汪鑫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X期227-233,共7页
该文旨在利用语言软件ConcGram描述澳大利亚前总理朱莉娅·吉拉德演讲语料库的短语概况。该语料库共有115924字。作者通过ConcGram生成一个高频率短语表(两个单词组成的短语),从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前三个短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组成... 该文旨在利用语言软件ConcGram描述澳大利亚前总理朱莉娅·吉拉德演讲语料库的短语概况。该语料库共有115924字。作者通过ConcGram生成一个高频率短语表(两个单词组成的短语),从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前三个短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组成变化,从而识别其词义转移单元和潜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辞 语料库 公开演讲 茱莉娅·吉拉德
下载PDF
澳大利亚工党派系之争对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影响——以鲍勃·卡尔外长与吉拉德总理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的交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宁 《澳大利亚研究》 2018年第2期96-112,共17页
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对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议案进行了表决。澳大利亚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与美国和以色列一致的立场,投反对票。而此次,作为刚刚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澳大利... 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对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议案进行了表决。澳大利亚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与美国和以色列一致的立场,投反对票。而此次,作为刚刚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澳大利亚出人意料地投了弃权票。这是澳大利亚外长鲍勃·卡尔(Bob Carr)与吉拉德总理进行了激烈交锋,成功地迫使掌握外交决定权的总理吉拉德改变了决策的结果,使澳大利亚顺应了国际大趋势,维护了澳大利亚作为"中等强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本文通过分析外长与总理在提升巴勒斯坦地位问题上的交锋,探讨了澳大利亚工党内部派系之争与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关系。本文认为,鲍勃·卡尔和吉拉德尽管都在不同层次上、从不同角度考虑了国家利益,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深受国内选举政治因素和党派利益的影响。鲍勃·卡尔主要对其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工党席位存有担忧,希望通过在外交上谋求平衡公正的巴以关系,支持巴勒斯坦提升联合国地位来换取阿拉伯人和穆斯林选民在联邦大选中对新南威尔士州工党议员的支持,而吉拉德及其总理办公室幕僚在考虑到争取全国选民,保住工党的竞选优势的同时,又重点以维多利亚州的犹太人选民作为其主要的政治根基,加上犹太人院外集团的强大制约作用,导致外长与总理在巴以政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在吉拉德工党政府的外交决策中,投票背后往往牵扯着选票,党派利益常常被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工党 鲍勃·卡尔 朱莉娅·吉拉德 外交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