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高尚玉 王贵勇 +1 位作者 哈斯 苏志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1,共6页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其中末次冰期是沙漠的持续发展、扩张期,奠定了沙漠的空间格局;全新世早期沙漠总体趋于固定、缩小,中期沙漠大部处于固定、缩小状态,晚期沙漠有所扩大,但未达到末次冰期的最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全新世 沙漠演化 中国 季风区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纪冰期划分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大岗 赵希涛 +4 位作者 孟宪刚 吴中海 邵兆刚 冯向阳 刘琦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42,共8页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 ,其主脊海拔 6 0 0 0~ 70 0 0余米 ,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 ,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 3期冰期 ,从新到老依次为 :拉曲冰期Q3 、爬...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 ,其主脊海拔 6 0 0 0~ 70 0 0余米 ,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 ,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 3期冰期 ,从新到老依次为 :拉曲冰期Q3 、爬然冰期Q2~ 3 、宁中冰期Q2~ 1。每次冰期及间冰期沉积物中的砾石及其岩性、砾态、沉积厚度、风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区别。另外 ,还对老冰期与冰碛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念青唐古拉山 第四纪 冰期划分 冰川活动 砾岩 风化程度
下载PDF
晚冰期以来毛乌素沙漠环境特征的湖沼相沉积记录 被引量:34
3
作者 苏志珠 董光荣 +1 位作者 李小强 陈惠忠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海则滩湖沼相沉积剖面,真实地记录了晚冰期以来东亚季风气候和沙漠演化历史。在地层沉积相划分和测年基础上,据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等气候指标分析表明,该区古气候变迁序列为:12kaBP前干燥寒冷;12~10... 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海则滩湖沼相沉积剖面,真实地记录了晚冰期以来东亚季风气候和沙漠演化历史。在地层沉积相划分和测年基础上,据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等气候指标分析表明,该区古气候变迁序列为:12kaBP前干燥寒冷;12~10kaBP气候转暖湿;10~8.5kaBP以温湿为主,在10~9.5kaBP出现YoungerDryas冷干事件;8.5~3.0kaBP温暖湿润;3.0kaBP后气候趋于半干旱与现代气候较接近。这种气候演化规律是受地球轨道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冰期 毛乌素沙漠 气候变化 环境特征 沉积记录
下载PDF
崂山顶、涧、沟、坡、麓、滩、岬一带巨砾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兴永 石学法 +1 位作者 于洪军 李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棱角的岩块、砂等堆积而成 ,部分冰碛物伸入海下。崂山古冰川冰碛物的堆积地貌主要有终碛堤、冰碛丘陵和侧碛堤三种类型。崂山古冰川侵蚀地貌有 :(1)拖蚀 (拔蚀 )岩块 ;(2)磨光面 ;(3)古冰斗 ;(4)“刃脊”、角峰、哑口 ;(5)削断山嘴“U”型谷 ;(6)冰臼。崂山低海拔古冰川遗迹的发现 ,对研究崂山地貌演化和第四纪黄渤海陆架环境变迁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 古冰川 “U”型谷 终碛堤 冰期/间冰期 地理环境
下载PDF
末次冰期以来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33
5
作者 曾永年 冯兆东 曹广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2-457,共6页
通过热释光测年,结合剖面岩性岩相特征、粒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21~15 kaBP的末次盛冰期是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时期;15~10 ... 通过热释光测年,结合剖面岩性岩相特征、粒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21~15 kaBP的末次盛冰期是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时期;15~10 kaBP的晚冰期柴达木盆地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固定缩小的波动演化;10 kaBP以来的全新世盆地沙漠经历了固定缩小和再次扩张的演化过程。自21 kaBP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盆地沙漠虽经历了多次扩展与固定缩小的两相组合式波动演化过程,但流沙活动至今尚未完全停止过。现今盆地流沙活动是末次盛冰期以来沙漠演化过程中新近经历的又一阶段,是末次盛冰期流沙活动的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沙漠形成 演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碧珊 潘安定 张元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以尕海湖DG02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的粒度数据,结合岩性、孢粉特征,分析其粒度特征及近11000aBP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尕海湖沉积物记录了该区域湖泊水体逐渐上升又逐渐减少的过程,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1)... 以尕海湖DG02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的粒度数据,结合岩性、孢粉特征,分析其粒度特征及近11000aBP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尕海湖沉积物记录了该区域湖泊水体逐渐上升又逐渐减少的过程,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1)冰消期晚期(11324~10290aBP)气候干旱,湖泊水位下降,面积收缩,水动力较强,沉积颗粒较粗;(2)早全新世(10290~8850aBP),气候转向湿润,湖泊水位上升,为浅水至深水的过渡阶段,颗粒由粗变细;(3)中全新世(8850~4400aBP),气候更加湿润,湖水水位达到最高,面积扩大,水动力达到最弱,沉积颗粒最细;(4)晚全新世(4400~200aBP),气候变干,湖泊强烈收缩,湖面下降,水动力达到最强,沉积颗粒最粗。尕海湖DG02钻孔沉积物粒度所记录的区域气候干湿变化及一些重要的干湿事件与国内外研究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湖泊沉积物 古气候环境 末次冰期以来 尕海湖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石笋的同位素年龄和古气候信息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建力 何潇 +2 位作者 王昕亚 张美良 林玉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5-269,共5页
对采自重庆金佛山梁天湾洞穴的一根长达295mm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的TIMS-U系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初步建立了末次冰期晚期(31.90~15.21 ka B.P.)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较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石笋大约从31.90kaB.P.开始沉积,至... 对采自重庆金佛山梁天湾洞穴的一根长达295mm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的TIMS-U系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初步建立了末次冰期晚期(31.90~15.21 ka B.P.)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较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石笋大约从31.90kaB.P.开始沉积,至15.21kaB.P.沉积结束,属于末次冰期晚期的产物,其平均沉积速率为1.77mm/100a.从石笋的氧同位素曲线中明显地检出了Heinrich事件,并且氧同位素曲线与周边地区的石笋记录有着良好的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末次冰期 古气候变化 稳定同位素记录
下载PDF
天山冰碛物中的花粉组合及冰期环境 被引量:5
8
作者 阎顺 许英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和天山南麓台兰河口区、木扎尔特河口区冰碛物中花粉分析,表明在冰期阶段不同区域的花粉组合均以灌木及草本为主,乔木含量很低,反映冰川所到之处距云杉林均大于5kn。冰期阶段,天山南北坡环境差异明显,北...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和天山南麓台兰河口区、木扎尔特河口区冰碛物中花粉分析,表明在冰期阶段不同区域的花粉组合均以灌木及草本为主,乔木含量很低,反映冰川所到之处距云杉林均大于5kn。冰期阶段,天山南北坡环境差异明显,北坡以草原为主,南麓带以荒漠草原为主。山地气候较现代干燥,山麓地带较现代略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环境 花粉组合 天山 冰川 冰碛物 更新世
下载PDF
西藏西部札达盆地早更新世香孜组沉积特征和时代——对青藏高原第四系底界的约束 被引量:16
9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4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1,共6页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填绘出了大面积分布的早更新世早期香孜组冰缘区河湖相沉积。对该河湖相沉积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环境、所含化石特征和形成时代等的研究表明,它是第四纪冰期冰缘区的最早沉积记录,也是第...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填绘出了大面积分布的早更新世早期香孜组冰缘区河湖相沉积。对该河湖相沉积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环境、所含化石特征和形成时代等的研究表明,它是第四纪冰期冰缘区的最早沉积记录,也是第四纪冰期的下限。为青藏高原建立气候地层层序、第四纪冰期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香孜组 冰缘期 第四纪冰期 西藏札达盆地
下载PDF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古海平面标志与地震的关系──—100m以下最低海平面问题质疑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起浩 黄镇国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21~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21~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布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地壳运动 东南沿海 更新世 地震
下载PDF
冰碛物年代及其环境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威 蒋福兴 崔之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5-708,共4页
冰碛物年代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变化深入研究的对象,冰川沉积物对于气候地层的建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冰碛物自身与海洋、黄土等记录环境变化的内容相比存在局限性,所以造成对冰期划分,对比的不利。另外... 冰碛物年代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变化深入研究的对象,冰川沉积物对于气候地层的建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冰碛物自身与海洋、黄土等记录环境变化的内容相比存在局限性,所以造成对冰期划分,对比的不利。另外,自身年代缺乏也限制着全球冰期的划分与对比,笔者认为,目前的冰碛物研究对于气候地层起到了补充、验证的作用,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是可行的,但是要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应该探索新的替代载体;同时要大力加强冰碛物绝对年代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年代 环境变化 末次冰期 冰川学 冰川沉积物 古气候
下载PDF
清江石门地区第四纪冰川沉积与岩溶发育期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汉兴 宋汉周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3-180,T001,共9页
通过对区内第四纪堆积物的研究,为本区岩溶发育期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丘顶第四纪冰川堆积物的确定,并结合邻近区域古气候环境演变特征,认为大姑-庐山间冰期是本区岩溶地貌基本格架的形成时期。古水文网与岩性是制约岩溶发育的主要因... 通过对区内第四纪堆积物的研究,为本区岩溶发育期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丘顶第四纪冰川堆积物的确定,并结合邻近区域古气候环境演变特征,认为大姑-庐山间冰期是本区岩溶地貌基本格架的形成时期。古水文网与岩性是制约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同时认为用地文期和阶地来划分岩溶发育期是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沉积 岩溶 发育期 第四纪
下载PDF
地球轨道根数变化与第四纪冰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志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介绍了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 介绍了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致的气候变迁所致;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中均存在上述类似的变化周期,表明气候变迁所导致的变化是全球性效应,证实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是基本正确的;对天文气候学理论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米兰柯维奇天文气候学理论的可能不足,对引起最近百万yr以来的近10万yr气候变化周期的可能天文机制也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 第四纪冰期 气候变迁 地球轨道根数
下载PDF
山东沂河中游段古河道形态特征与古流量
14
作者 曹光杰 于磊 张学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7,共11页
选择沂河中游段作为研究河段。根据芭山橡胶坝、北社橡胶坝、沂水县南王庄沂河大桥、336省道(S336)沂河大桥、沂南县澳柯玛沂河大桥的钻孔资料,绘制了5个断面沂河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进行了电测法物探,根据钻探验证... 选择沂河中游段作为研究河段。根据芭山橡胶坝、北社橡胶坝、沂水县南王庄沂河大桥、336省道(S336)沂河大桥、沂南县澳柯玛沂河大桥的钻孔资料,绘制了5个断面沂河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进行了电测法物探,根据钻探验证结果对物探测量的沉积层厚度进行了校正,绘制了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两岸,澳柯玛沂河大桥附近沂河西岸,挖掘剖面采集了光释光(OSL)年代样品,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光释光实验室进行了测试,获得了15个年代结果。选择澳柯玛沂河大桥附近剖面,用河相关系法计算了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晚冰期(约12 000 aB.P.)和全新世中期(约7 000 aB.P.)的古流量。结论认为,沂河现在河床下方的基岩河槽为末次冰期最盛期的古河槽,古河道纵比降较大;古河槽宽深比大,河槽宽浅,属于砾石河床分汊型;澳柯玛沂河大桥断面,末次冰期最盛期、晚冰期、全新世中期古流量分别约为17 m^3/s、20 m^3/s、3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河 古河道 古流量 末次冰期最盛期 晚冰期 全新世中期
下载PDF
大庸市四都坪震旦系南沱组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波 《湖南地质》 1990年第4期43-50,共8页
文中提出以砾、砂、泥作三端员成分进行陆源沉积岩结构分类的三角图解方案,并用于四都坪南沱组岩石的划分,将其划分为杂屑岩、角砾岩、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杂屑岩在南沱组剖面中占82%,其中的砾石成分复杂,有砂岩、板岩、大理岩、花... 文中提出以砾、砂、泥作三端员成分进行陆源沉积岩结构分类的三角图解方案,并用于四都坪南沱组岩石的划分,将其划分为杂屑岩、角砾岩、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杂屑岩在南沱组剖面中占82%,其中的砾石成分复杂,有砂岩、板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大砾石表面有冰川擦痕和磨光面。角砾岩中角砾成分单一,无大漂砾,具颗粒支撑,并见夹有塑性变形的含锰灰岩。杂砾岩中发育砂纹层理及冲刷构造。因此,认为南沱组在成因上与冰川活动有关,在冰浅海环境中堆积,同沉积断裂的存在提供斜坡条件,冰川重力及埋藏冰消融等引发重力流,使冰川沉积不时受颗粒流、碎屑流干扰,而在冰期末又遭冰水及海水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南沱组 岩石 成因 冰期
下载PDF
大别山天堂水库四周第四纪冰川遗迹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平 景才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9-104,共6页
根据250km^2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粒度、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等室内分析,认为大别山天堂水库四周存在许多古冰川遗迹且划分出两次冰期,较早的一次相当于大姑冰期,规模大;较晚的一次相当于庐山冰期,规模小。它们都属于季风海洋性山谷冰川。
关键词 水库 第四纪 冰川遗迹 冰蚀地貌
下载PDF
冀北冰期、冰缘期划分及塔拉囫囵组建立
17
作者 闫永福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736-741,共6页
本文对冀北坝上地区首次发现的冰川遗迹,冰缘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冰期、冰缘期进行了划分,分别命名为塔拉囫囵冰期、刘家营冰缘期,前者可与庐山冰期对比,后者相当于晚大理亚冰期。传统的观点认为晚更新世晚期,中国... 本文对冀北坝上地区首次发现的冰川遗迹,冰缘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冰期、冰缘期进行了划分,分别命名为塔拉囫囵冰期、刘家营冰缘期,前者可与庐山冰期对比,后者相当于晚大理亚冰期。传统的观点认为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属干爆寒冷气候,但对本区冰缘现象的研究发现,此时期曾出现过湿冷阶段。在本区建立的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塔拉囫囵组,位于赤城组之上马兰组之下,时代属中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冰缘期 塔拉囫囵组 更新世
下载PDF
宇宙尘埃流入量与地球气候冷暖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秉根 吴莉淳 《安徽师大学报》 1996年第4期399-400,共2页
宇宙尘埃流入量的多少具有10万年的周期变化。宇宙尘埃流入量增加,地球气候变暖,出现间冰期环境;当宇宙尘埃流入量减少,地球气候变冷,出现冰期环境。这是由于宇宙尘埃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热效应不同所致。
关键词 宇宙尘埃 气候变化 地理气候 流入量 气候变暖
全文增补中
恒河深海扇东北区域晚第四纪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念乔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0-22,共13页
通过对恒河深海扇沟道间均质细粒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地层划分,本文讨论了晚更新世以来冰川—气候旋回和海平面变化对印度洋北部大陆坡地带各种活跃的沉积因素(陆源和碳酸盐物质的沉积通量、浊流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粘土矿物分布、碳酸盐浓... 通过对恒河深海扇沟道间均质细粒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地层划分,本文讨论了晚更新世以来冰川—气候旋回和海平面变化对印度洋北部大陆坡地带各种活跃的沉积因素(陆源和碳酸盐物质的沉积通量、浊流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粘土矿物分布、碳酸盐浓度和钙质生物壳的溶解度)的控制作用和因素间的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学 沉积作用 晚第四纪 气候 浊流活动 间冰期 冰川性海面升降
下载PDF
中国大熊猫发展史新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斌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0,共10页
从出土的大熊猫化石看 ,大熊猫最早产生于地质时代第三纪的上新世后期 .到第四纪的更新世和全新世 ,大熊猫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 ,再到少的发展过程 .其体型发展也经历了由小到大 ,再到小的演变过程 .出土大熊猫化石的地域 ,主要在... 从出土的大熊猫化石看 ,大熊猫最早产生于地质时代第三纪的上新世后期 .到第四纪的更新世和全新世 ,大熊猫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 ,再到少的发展过程 .其体型发展也经历了由小到大 ,再到小的演变过程 .出土大熊猫化石的地域 ,主要在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 ,黄河流域虽有出土 ,但数量很少 .从古文献看 ,最早记载大熊猫的书是成书于商代的《尚书·牧誓》 .记载大熊猫最早出现于黄帝时代的书 ,是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 .大熊猫在文献里有多种名称 .越过先秦 ,直到两汉、魏晋的 6 0 0多年时间里 ,在今长江沿岸的大部分省和黄河流域的陕、晋、豫、冀等少部分省以及东北各省 ,甚至朝鲜北部 ,仍有大熊猫生存 .经过南北朝到民国年间的 16 0 0多年的日益衰减 ,到今天大熊猫仅仅分布在川、陕、甘三省接壤的少数县里 ,其数量仅存几千只 ,已经沦为濒危动物 .究其主观原因是 ,大熊猫自身存在种种弱点 ,而客观原因是第四纪冰川期的影响和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开发 ,特别是人类任意捕猎大熊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化石 第四纪冰川期 古文献 生存环境 发展史 中国 第三纪 涉危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