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e new country records of five species of Glenea Newman(Coleoptera:Cerambycidae:Lamiinae:Saperdini) from the Oriental Region
1
作者 VIKTORA Petr 林美英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7,共8页
New country records for five species of Glenea Newman from the Oriental Region are reported. G. changchini Lin & Lin, 2011 is newly recorded from Vietnam; G. rondoni Breuning, 1963 is new from Thailand; G. subregular... New country records for five species of Glenea Newman from the Oriental Region are reported. G. changchini Lin & Lin, 2011 is newly recorded from Vietnam; G. rondoni Breuning, 1963 is new from Thailand; G. subregularis Pic, 1943 is new from Laos; G subviridescens Breuning, 1963 is new from China, Vietnam and Thailand; and G. viridescens Pic, 1927 is newly recorded from China and Laos. Photos of types and voucher specimens from new localiti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enea Newman new country record China Laos Thailand Vietnam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龄数及各龄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赖开平 陆温 +2 位作者 刘德星 骆峥嵘 高鹏宇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0,F0002,共4页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宽(X)度符合关系式Y=0.2975+1.1606X。在25℃条件下,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5.25±0.60),(4.94±0.58),(5.98±0.63)d和(22.92±1.28)d,整个幼虫期为(39.09±2.14)d。还对眉斑并脊天牛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幼虫龄数 龄期 幼虫特征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登峰 关妮 +3 位作者 米慧芝 杜奇石 张穗生 黄日波 《广西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261-263,268,共4页
为了了解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纤维素酶的性质,选取以木棉树(Bombax ceiba)为食的眉斑并脊天牛为研究对象,按照IUPAC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和定位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以及滤纸酶活力,考察内切-β-... 为了了解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纤维素酶的性质,选取以木棉树(Bombax ceiba)为食的眉斑并脊天牛为研究对象,按照IUPAC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和定位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以及滤纸酶活力,考察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结果表明:在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同时存在以上3种纤维素酶,3种纤维素酶都具有酶活力,并且主要集中在天牛肠道的中肠。内切-β-1,4葡聚糖酶具有广泛的pH值和温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9.2,最适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纤维素 纤维素酶
下载PDF
台南并脊天牛种团的订正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美英 林毓隆 +1 位作者 李文柱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对Breuning(1956)提出的Glenea fainanensis种团重新进行了研究,并为G.fainanensis,G.inlineata和G.subregularis指定了选模。两个种的地位得到了订正:G.inlineata Pic stat.nov.由种下地位G.fainanensis v.inlineata Pic,1943提升为种... 对Breuning(1956)提出的Glenea fainanensis种团重新进行了研究,并为G.fainanensis,G.inlineata和G.subregularis指定了选模。两个种的地位得到了订正:G.inlineata Pic stat.nov.由种下地位G.fainanensis v.inlineata Pic,1943提升为种级阶元,G.subregularis Pic stat.nov.由种下地位G.internedivisa v.subregularis Pic, 1943提升为种级阶元。G.tenuivittata Gressitt,1951被确认为G.subregularis Pic的新异名。编制了上述3个种的检索表、给出了成虫整体彩色照片和外生殖器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脊天牛属 新异名 新地位 选模指定 雌雄外生殖器
下载PDF
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区系分析(鞘翅目:天牛科)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乔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39-453,共15页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地理区划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世界并脊天牛区系可划分为四个区、十一个亚区。文章还将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了各区和亚区的区系组成和区系关系。最后...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地理区划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世界并脊天牛区系可划分为四个区、十一个亚区。文章还将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了各区和亚区的区系组成和区系关系。最后详尽讨论了各区的形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科 并脊天牛属 生物地理 区系
下载PDF
中国楔天牛族二新种(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6
作者 王文凯 蒋书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记述了沟胫天牛亚科楔天牛族 2新种 ,即黑斑双脊天牛Paragleneanigromaculatasp nov 和黑缘并脊天牛Gleneanigromarginellasp nov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馆。
关键词 楔天牛族 沟胫天牛亚科 鞘翅目 天牛科 双脊天牛属 并脊天牛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子舒 张玉静 +3 位作者 赖开平 郑霞林 王乔 陆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3-1318,共6页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我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植物木棉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本试验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南宁一年发生4代,平均世代历期为70 d,主要以4龄幼虫在受害枝...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我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植物木棉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本试验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南宁一年发生4代,平均世代历期为70 d,主要以4龄幼虫在受害枝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出木前期为5.97±1.11 d。雄虫较雌虫提早羽化2-3 d,成虫期需补充营养,且具弱趋光性和假死习性。在日节律中,9∶00-11∶00和14∶00-16∶00为产卵高峰期,16∶00-19∶00为交配高峰期。雌虫出木后2 d开始交配,雄虫出木后4 d开始交配。雌雄虫一生可交配15.12±7.02次,每次交配时长为3.23±0.97 h,一天内仅交配一次。成虫主要趋向长势较弱的木棉树及枝条上产卵。产卵前期为13.50±3.15 d,平均产卵量为117.31±33.25粒。雌雄寿命分别为72.34±15.60 d和46.22±14.3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生活史 习性 木棉 天牛科
下载PDF
一种新的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饲养方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岳诗 黎淳锋 +3 位作者 张玉静 王艳路 郑霞林 陆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对前人的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幼虫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大量虫源,为系统研究该虫提供虫源保障。【方法】采用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内置小木段,将眉斑并脊天牛幼虫转移至离心管内的小木段上,在温度(25&... 【目的】对前人的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幼虫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大量虫源,为系统研究该虫提供虫源保障。【方法】采用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内置小木段,将眉斑并脊天牛幼虫转移至离心管内的小木段上,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幼虫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分别称重并统计性比、幼虫存活率和羽化率。【结果】所饲养的幼虫总存活率达(88.9±1.96)%,平均羽化率达(96.49±1.06)%,雌、雄成虫平均体重分别达0.2174±0.0011 g和0.1086±0.0052 g,成虫体重与自然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幼虫正常发育对饲料量有一定要求,每头幼虫的饵料平均需要量为26.01-34.00 g,低于26.00 g的饲料量饲养出来的成虫体重明显偏小,与自然种群差异显著(P〈0.05)。【结论】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法是一种一次性接虫、不需更换饲料、耗材少的饲养方法,可用于眉斑并脊天牛幼虫的定量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幼虫 饲养方法 饲养效果
下载PDF
云南天牛一新种淑氏并脊天牛描述(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楔天牛族)(英文)
9
作者 林美英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描述了中国云南省的1天牛新种淑氏并脊天牛Glenea shuteae sp.nov.。对与之最相似的变色并脊天牛G.decolorata Heller,1926进行了补充描述。提供了2个相似种的整体照片及外生殖器图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英国伦敦自... 描述了中国云南省的1天牛新种淑氏并脊天牛Glenea shuteae sp.nov.。对与之最相似的变色并脊天牛G.decolorata Heller,1926进行了补充描述。提供了2个相似种的整体照片及外生殖器图片。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淑氏并脊天牛,新种Glenea shuteae sp.nov.(图1~6,16)新种淑氏并脊天牛与变色并脊天牛斑纹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区分:雄虫3对足的爪均有且仅有外侧齿的外侧基部具小而尖锐的附齿(图16),而不是单齿式(图17);前胸背板具清晰的纵条纹;雄性外生殖器的阳基侧突正常(图4),没有不对称;腹部第8背板末端更加尖突(图5)。正模♂,云南西双版纳小勐养,海拔850m,1957-06-14,臧令超采(IZAS)。副模:2♂♂,西双版纳勐阿,海拔1050~1080m,1958-06-01,蒲富基采(IZAS);1♀,西双版纳,勐阿,1958-10-01(IZAS);1♂,西双版纳勐遮,海拔870m,1958-07-06,王书永采(IZAS);1♂,西双版纳,景洪市西北37km,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海县过门山(22°17.91′N,100°38.85′E;海拔1000~1200m),2008-05-25,A.Weigel采(IZASexCAW);3♂♂,云南金平长坡头,海拔1200m,1956-05-23,黄克仁等采(2雄在IZAS,1雄交换给NHML)。词源:新种名源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员Sharon Shute女士,以其姓氏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淑氏并脊天牛 新种 变色并脊天牛 云南 中国 孟加拉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