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龄数及各龄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赖开平 陆温 +2 位作者 刘德星 骆峥嵘 高鹏宇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0,F0002,共4页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宽(X)度符合关系式Y=0.2975+1.1606X。在25℃条件下,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5.25±0.60),(4.94±0.58),(5.98±0.63)d和(22.92±1.28)d,整个幼虫期为(39.09±2.14)d。还对眉斑并脊天牛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幼虫龄数 龄期 幼虫特征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登峰 关妮 +3 位作者 米慧芝 杜奇石 张穗生 黄日波 《广西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261-263,268,共4页
为了了解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纤维素酶的性质,选取以木棉树(Bombax ceiba)为食的眉斑并脊天牛为研究对象,按照IUPAC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和定位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以及滤纸酶活力,考察内切-β-... 为了了解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纤维素酶的性质,选取以木棉树(Bombax ceiba)为食的眉斑并脊天牛为研究对象,按照IUPAC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和定位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以及滤纸酶活力,考察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结果表明:在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同时存在以上3种纤维素酶,3种纤维素酶都具有酶活力,并且主要集中在天牛肠道的中肠。内切-β-1,4葡聚糖酶具有广泛的pH值和温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9.2,最适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纤维素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子舒 张玉静 +3 位作者 赖开平 郑霞林 王乔 陆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3-1318,共6页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我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植物木棉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本试验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南宁一年发生4代,平均世代历期为70 d,主要以4龄幼虫在受害枝...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我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植物木棉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本试验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南宁一年发生4代,平均世代历期为70 d,主要以4龄幼虫在受害枝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出木前期为5.97±1.11 d。雄虫较雌虫提早羽化2-3 d,成虫期需补充营养,且具弱趋光性和假死习性。在日节律中,9∶00-11∶00和14∶00-16∶00为产卵高峰期,16∶00-19∶00为交配高峰期。雌虫出木后2 d开始交配,雄虫出木后4 d开始交配。雌雄虫一生可交配15.12±7.02次,每次交配时长为3.23±0.97 h,一天内仅交配一次。成虫主要趋向长势较弱的木棉树及枝条上产卵。产卵前期为13.50±3.15 d,平均产卵量为117.31±33.25粒。雌雄寿命分别为72.34±15.60 d和46.22±14.3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生活史 习性 木棉 天牛科
下载PDF
一种新的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饲养方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岳诗 黎淳锋 +3 位作者 张玉静 王艳路 郑霞林 陆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对前人的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幼虫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大量虫源,为系统研究该虫提供虫源保障。【方法】采用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内置小木段,将眉斑并脊天牛幼虫转移至离心管内的小木段上,在温度(25&... 【目的】对前人的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幼虫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大量虫源,为系统研究该虫提供虫源保障。【方法】采用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内置小木段,将眉斑并脊天牛幼虫转移至离心管内的小木段上,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幼虫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分别称重并统计性比、幼虫存活率和羽化率。【结果】所饲养的幼虫总存活率达(88.9±1.96)%,平均羽化率达(96.49±1.06)%,雌、雄成虫平均体重分别达0.2174±0.0011 g和0.1086±0.0052 g,成虫体重与自然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幼虫正常发育对饲料量有一定要求,每头幼虫的饵料平均需要量为26.01-34.00 g,低于26.00 g的饲料量饲养出来的成虫体重明显偏小,与自然种群差异显著(P〈0.05)。【结论】50 m L平底生物离心管法是一种一次性接虫、不需更换饲料、耗材少的饲养方法,可用于眉斑并脊天牛幼虫的定量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幼虫 饲养方法 饲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