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高歌 张鑫越 +3 位作者 冯玉华 窦婧予 吴雪莹 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1∶1匹配筛选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1年内疾病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开始支持治疗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2-10-31,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接受透析治疗。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超过30%或进入ESRD或接受透析或患者死亡;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236例原发性IgA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1匹配,激素治疗组97例与支持治疗组97患者匹配成功,两组基线数据匹配均衡。激素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支持治疗组(χ^(2)=6.171,P=0.013;χ^(2)=3.973,P=0.046)。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9.75,28.0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95,P=0.034);激素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19,P=0.036)。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中有177例中等量蛋白尿患者,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eGFR对激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的177例患者进行1∶1匹配后,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和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各有76例患者匹配成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127,P=0.042);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934,P=0.0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R=0.982)、血肌酐(HR=1.019)、eGFR(HR=1.020)、24 h尿蛋白定量(HR=1.205)是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激素治疗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支持治疗组(P<0.05)。结论在CKD进展高风险IgAN肾病患者中,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肾脏缓解率,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风;但仍需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糖皮质激素类 蛋白尿 预后 危险因素 比例风险度模型
下载PDF
原发性IgA肾病伴弥漫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文珊 张萍 +2 位作者 林英英 王蔚 李贵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弥漫性新月体IgA肾病(C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22年7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33例,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22例纳入随访队列。结果33例患者中男18例(55%),女15例(45... 目的了解弥漫性新月体IgA肾病(C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22年7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33例,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22例纳入随访队列。结果33例患者中男18例(55%),女15例(45%),肾活检时年龄为36(21.5,51)岁,血清肌酐(Scr)153(92,271)μmol/L,新月体百分比为62.5%(54.2%,66.7%),其中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为(26.1%±16.5%)。13例患者有前驱呼吸道感染。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8,72)个月。10例(46%)患者进展至复合肾脏结局,其中8例(36%)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肾活检时Scr是复合肾脏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月体的百分比与复合肾脏结局无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即使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肾活检时Scr浓度大于149μmol/L的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弥漫性新月体IgAN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尤其是肾活检时Scr浓度大于149μmol/L的患者。新月体类型以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为主。肾活检时血清Scr浓度是弥漫性新月体IgAN患者eGFR下降≥50%或ES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月体的百分比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IgA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乔冠华 孙晓莉 胡贵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究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30例患者,依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一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吗... 目的探究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30例患者,依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一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2组免疫球蛋白、肾功能、血清相关指标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可以改善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肾功能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糖皮质激素类 肾小球肾炎 iga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IgA肾病伴系膜区Ⅲ型胶原沉积2例
4
作者 黄洁波 蔡小凡 +4 位作者 赵仲华 张志刚 沈强 王浩 吴慧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治疗后,肾功能稳定且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Ⅲ型胶原(ColⅢ) 系膜区
下载PDF
伴贫血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
5
作者 吕彩凤 郭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贫血与IgA肾病临床、牛津病理分型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明确贫血是否为IgA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次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并完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诊断为IgA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据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贫血与IgA肾病临床、牛津病理分型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明确贫血是否为IgA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次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并完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诊断为IgA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据血红蛋白(Hb)情况将病人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生存分析采用Kapian-Meier法。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牛津病理(M、S、E、T)分型及肾存活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贫血组血肌酐(Scr)[171.50(76.75,253.25)μmol/L比76.50(64,90.75)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2.49(1.24,4.07)g/d比1.55(0.92,2.79)g/d]、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较Hb正常组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36.50(21.75,96.25)mL·min^(-1)·(1.73 m^(2))^(-1)比103(89.75,119.25)mL·min^(-1)·(1.73 m^(2))-1]、血清白蛋白(Alb)[(31.90±6.95)g/L比(37.81±6.89)g/L]较Hb正常组低(P<0.05)。牛津病理(M、S、E、T)分型比较,贫血组E、T分型较Hb正常组高(P<0.05)。Kapi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贫血组肾存活率较HB正常组低(38.9%比75.0%,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牛津病理(T)分型是IgA肾病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和ALB是IgA肾病合并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贫血是IgA肾病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在IgA肾病病人中,贫血与肾功能下降、肾脏不良预后及间质损伤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贫血可能为IgA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贫血 肾脏病理 肾脏预后
下载PDF
扁桃体切除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评价:一项meta分析
6
作者 孙帅刚 翟亚玲 +1 位作者 张文惠 田慧娟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目的扁桃体切除术治疗IgA肾病(IgAN)的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这项meta分析旨在评价其作为辅助或独立治疗的疗效,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充分的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在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 目的扁桃体切除术治疗IgA肾病(IgAN)的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这项meta分析旨在评价其作为辅助或独立治疗的疗效,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充分的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在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扁桃体切除术治疗IgAN的文献,以蛋白尿、血尿、完全缓解率及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率作为观察点,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涉及5797名原发性IgA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扁桃体切除术作为辅助或独立治疗手段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蛋白尿缓解率显著增加(OR=4.44,95%CI:3.14~6.27),血尿缓解率显著增加(OR=5.11,95%CI:2.92~8.93),完全缓解率显著增加(OR=3.32,95%CI:2.79~3.96),而ESRD发生率显著降低(OR=0.24,95%CI:0.17~0.33)。结论扁桃体切除术作为辅助或独立治疗手段,有助于诱导临床缓解并抑制终末期肾病的进展,临床上应更加重视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扁桃体切除术 临床缓解 终末期肾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时间平均尿红细胞水平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孙玥 魏心仪 +6 位作者 朱斌 林宜 殷佳珍 王文荣 李先法 杜园园 张美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尿红细胞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时间平均尿红细胞(time average urinary red blood cell,TA-uRBC)检测结果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尿红细胞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时间平均尿红细胞(time average urinary red blood cell,TA-uRBC)检测结果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40%]。结果:共纳入540例IgAN患者,尿红细胞水平与年龄(r=-0.142,P=0.001)、平均动脉压(r=-0.094,P=0.049)、与eGFR水平(r=0.091,P=0.04)正相关。尿红细胞水平与病理损伤中的新月体比例(r=0.196,P<0.0001)、系膜细胞增生程度(r=0.097,P=0.03)、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程度(r=0.093,P=0.04)呈正相关。与节段性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无相关性(P>0.05)。随访65(IQR 51.00~103.00)个月,随访期间共计40例患者(7.41%)到达终点事件,其中6例进入ESRD,34例GFR下降>4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低、中、高组的肾脏生存率依次降低(P=0.045);多因素COX回归提示TA-uRBC每升高10/HP,肾功能进展至结局的风险增加45.4%,(95%CI 1.185~1.785),P=0.0003。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对24 h尿蛋白定量>0.74 g(中位数)的患者,各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肾脏预后与TA-uRBC水平(r=1.063,P=0.0005)正相关;而24 h尿蛋白定量<0.74 g的患者各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肾病血尿水平与新月体形成正相关。持续存在血尿且其平均水平与IgAN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红细胞 肾小球肾炎 iga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布地奈德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康 赵婷婷 +4 位作者 张波 高梦琦 李昱熹 王邵鹏 赵文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53-4458,4463,共7页
背景IgA肾病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5%~3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尚无针对IgA肾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迅速,其中靶向迟释布地奈德胶囊是全球首个Ig... 背景IgA肾病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5%~3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尚无针对IgA肾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迅速,其中靶向迟释布地奈德胶囊是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hemical Book平台筛选布地奈德的作用靶点;并利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IgA肾病的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获得布地奈德-IgAN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布地奈德作用靶点242个,IgA肾病候选靶点1443个,交集靶点146个。PPI网络核心靶点15个: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介素1B(IL-1B)、白介素4(IL-4)、白介素8(CXCL8)、1号染色体的基因(JUN)、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IL-2)、趋化因子2(CCL2)、TOLL样受体4(TLR4)、集落刺激因子2(CSF2)、白蛋白(ALB)。富集分析共获得1646个GO富集结果,174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生物过程(BP)主要涉及磷酸化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成(CC)主要涉及细胞质囊泡腔、囊腔、分泌颗粒腔等,分子过程(MF)主要涉及信号受体激活活性、信号受体调节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白介素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布地奈德可通过IL-6、TNF、IL-10、VEGFA、EGFR等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白介素17信号通路、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IgA肾病,为布地奈德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肾小球肾炎 iga iga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IgA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雅雯 麻春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8,共6页
IgA肾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中,免疫和炎症机制在IgA肾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多种炎症因子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成为新的无创检测指标和治疗靶点。该文综述炎症因子在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iga肾病 炎症因子 抑炎因子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高秦宇 包蓓艳 +1 位作者 金燕 赵宇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IgA肾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抑郁状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分型等...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IgA肾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抑郁状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病理分型等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总生存期(OS),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病程、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酸(SUA)、C3水平,以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血管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程较长、多为非在职人员,且家庭人均月收入明显偏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血尿酸(SUA)、C3水平升高,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血管损伤程度明显加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炎细胞浸润程度及血管损伤程度是IgA肾病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血肌酐水平翻倍和(或)进展为ESRD和(或)接受肾替代治疗和/或死亡设置为复合终点事件,截至3年随访期结束,12名例发生终点事件,其中观察组9例和对照组3例。观察组1年和3年OS率分别为94.00%和82.00%,对照组1年和3年OS率分别为98.00%和94.00%,两组3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IgA肾病合并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炎细胞浸润程度及血管损伤程度,且IgA肾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抑郁 预后 病理分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炎症-免疫状态的影响
11
作者 贾闪闪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7期870-873,共4页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炎症-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厄...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炎症-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趋化因子-1(MCP-1)、S100钙结合蛋白A8/A9复合物(S100A8/A9)、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24 h Upro、Scr、BUN水平均降低,eGFR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TNF-α、MCP-1、S100A8/A9、NF-κB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肾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厄贝沙坦 他克莫司 肾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对IgA肾病疗效及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53
12
作者 梁艳 张小玲 +2 位作者 刘冰 朱清 邵凤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6-1431,共6页
背景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雷公藤多苷、厄贝沙坦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从根源上缓解IgA肾病的进展尚未被证实。目的探讨雷公... 背景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雷公藤多苷、厄贝沙坦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从根源上缓解IgA肾病的进展尚未被证实。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雷公藤多苷组(42例)、厄贝沙坦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6例)。雷公藤多苷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次,2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服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和厄贝沙坦片(150 mg/次,2次/d);所有患者治疗12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血清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蛋白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足细胞。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b高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低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Scr、24 h尿蛋白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Alb、eGFR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BUN、SUA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足细胞少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足细胞均少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患者疗效及减少尿足细胞排泄的效果优于单一雷公藤多苷或厄贝沙坦治疗方案,即二药联用对肾足细胞损伤具有更好的协同保护作用,从而延缓了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雷公藤属 厄贝沙坦 治疗结果 足细胞
下载PDF
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申恒 史伟 +4 位作者 夏运风 梁馨苓 王文健 马建超 邬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到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再到尿酸升高高血压组,IgA肾病患者病程延长,体质量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h尿蛋白增多,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载脂蛋白B100、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小管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加剧,血管壁进一步增厚,病理Lee氏分级①组以Ⅲ级为主,②组以Ⅲ、Ⅳ级为主,③组则Ⅲ、Ⅳ、Ⅴ级的患者显著增加。①、②组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③组则多为局灶节段硬化或硬化性肾炎多见。结论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高血压使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高血压 iga 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1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勉之 张大宁 +3 位作者 张敏英 孙岚云 车树强 徐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将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为大法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潘生丁,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尿红...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将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为大法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潘生丁,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尿红细胞、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38例,有效49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5.6%;对照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4例,有效32例,无效88例,总有效率4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尿、蛋白尿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IgA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IgA肾病血尿及蛋白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中医药疗法 补肾/方法 iga肾病 补肾活血法 治疗组 临床研究 尿蛋白定量 完全缓解 口服中药 临床症状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庄永泽 陈香美 +3 位作者 师锁柱 吴镝 张燕平 田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 (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 1 0 8例IgA肾病及 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 ,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2 7例IgA肾病及 6例正常人肾组织t PA、u PA抗原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 (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 1 0 8例IgA肾病及 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 ,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2 7例IgA肾病及 6例正常人肾组织t PA、u PA抗原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肾组织t PA偶见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 ,u PA则表达于所有节段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gA肾病肾组织t PA阳性率及单个肾小球t PA平均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轻度增生的肾小球其t PA阳性率明显增高 ,中度增生的肾小球t P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增生者 ,硬化的肾小球不表达t PA。u PA表达明显下调 ,尿PA活性下降。伴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小动脉病变较重或大量蛋白管型形成的患者尿PA活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IgA肾病早期肾组织t PA表达增加 ,晚期下降。肾组织u PA表达减少。蛋白管型的形成可能与尿PA活性下调有关。尿PA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判断IgA肾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叶琨 彭小梅 +2 位作者 韦俏宇 蓝娇 龚智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IgA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活性维...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IgA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活性维生素D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均1次/d),每组15例,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血钙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血钙及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570±66)mg/24 h与(977±116)mg/24 h;(286±72)mg/24 h与(931±140)mg/24 h〕,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均低于厄贝沙坦组和活性维生素D组〔(607±143)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肌酐、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2.30±0.06)mmol/L与(2.28±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未出现高钙血症。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D4+、CD4+/CD8+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安全性好;下调CD4+及CD4+/CD8+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骨化三醇 厄贝沙坦 蛋白尿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_1与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结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悦 赵明辉 +1 位作者 章友康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 :观察IgA肾病 (IgAN)患者血清聚合IgA1(aIgA1)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结合动力学特征 ,明确HMC上是否存在特异性IgA1结合蛋白 ,比较IgAN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IgA1与HMC结合力的异同。方法 :亲和层析提取血清IgA1,加... 目的 :观察IgA肾病 (IgAN)患者血清聚合IgA1(aIgA1)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结合动力学特征 ,明确HMC上是否存在特异性IgA1结合蛋白 ,比较IgAN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IgA1与HMC结合力的异同。方法 :亲和层析提取血清IgA1,加热聚合并用 [12 5I]标记 ,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检测aIgA1与HMC结合力 ,用白蛋白、IgG及单体IgA1(mIgA1)作竞争抑制实验检测结合特异性 ,用正常人及IgAN患者aIgA1做交叉竞争抑制实验比较二者结合力。结果 :正常人及IgAN患者aIgA1与HMC的结合呈剂量依赖性和饱和性 ,这种结合不被白蛋白、IgG阻断 ,而被mIgA1部分阻断 ,二者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 (4 3± 1 2 )× 10 -7mol/L和 (8 9± 2 1)× 10 -8mol/L ,差异显著 (P<0 0 5 ) ,IgAN患者aIgA1竞争结合HMC的能力显著高于正常人aIgA1(P <0 0 1)。结论 :①HMC上存在特异性IgA1结合蛋白。②IgAN患者血清IgA1与HMC结合力高于正常人I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载体蛋白质类
下载PDF
雷公藤单体T4治疗IgA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江涛 许晨 +2 位作者 李素 孙向华 马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9-22,共4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单体T4对实验性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肝叶切除 ,4、8周后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制作IgA肾病模型 ,予该模型 12 0 μg·kg- 1 ·d- 1 雷公藤单体T4腹腔注射 4周。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2 4h尿蛋白量 ,采用EL... 目的 研究雷公藤单体T4对实验性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肝叶切除 ,4、8周后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制作IgA肾病模型 ,予该模型 12 0 μg·kg- 1 ·d- 1 雷公藤单体T4腹腔注射 4周。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2 4h尿蛋白量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A FN水平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 结果 雷公藤单体T4可抑制IgA肾病大鼠尿蛋白的产生 ,显著降低其血清IgA FN水平 ,明显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并改善其组织学病变。结论 雷公藤单体T4对该IgA肾病模型有明确治疗作用。其抑制系膜细胞增生、IgA系膜区沉积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雷公藤单体T4 iga-纤维连接蛋白 系膜细胞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与IgA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虹 童俊容 +7 位作者 王寅 罗正茂 何凤 黄远航 刘宏 王妍春 张建林 曾健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与IgA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IgA肾病患者89例,根据Lee氏分级LeeⅠ~Ⅱ级42例(A组),LeeⅢ~Ⅴ级47例(B组);对照组33例。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的...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与IgA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IgA肾病患者89例,根据Lee氏分级LeeⅠ~Ⅱ级42例(A组),LeeⅢ~Ⅴ级47例(B组);对照组33例。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的血清及尿液中的NGAL水平并比较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在系膜增殖、新月体、肾小球硬化方面的差异,分析血清及尿液的NGAL水平与系膜增殖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的NG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Lee氏Ⅰ~Ⅱ级患者的系膜增殖程度、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数目与Lee氏Ⅲ~Ⅴ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及尿液的NGAL水平均与系膜增殖积分呈正相关(血清NGAL:r=0.543,P=0.016;尿液NGAL:r=0.761,P=0.007)。结论 NGAL可能在IgA肾病的病理生理学方面起重要作用,尿液NGAL可能成为判断IgA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肾小球肾炎 iga 早期诊断
下载PDF
IgA肾病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及早期联用ACEI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裴瑜馨 莫樱 +5 位作者 容丽萍 吴泽深 谭磊 叶明欣 陈晗 蒋小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38,共6页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38例IgAN患儿根据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血尿蛋白尿(HP)组(14例),急性肾炎(AGN)...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38例IgAN患儿根据按临床表现分为3组:血尿蛋白尿(HP)组(14例),急性肾炎(AGN)组(7例),肾病综合征(NS)组(17例);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病理Ⅲ级组(22例),病理Ⅳ级组(10例),病理Ⅴ级组(6例);按初次就诊时是否曾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2组:初发组(28例),非初发组(10例);其中,初发组IgAN患儿根据是否早期联用ACEI治疗随机分为2组:ACEI组(10例)和非ACEI组(1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Witko-Sarsat法、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血浆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表现为AOPP和MDA水平明显升高[AOPP:(99±27)vs(53±21)μmol/mL,MDA:(5.3±2.1)vs(2.5±1.4)nmol/mL,均P<0.01],SOD水平明显下降[(67±21)vs(95±20)U/mL,P<0.01]。2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和病理V级组最高,且与IgAN患儿的肾脏Katafuchi评分密切相关。3与非ACEI组相比,ACEI组治疗后血浆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AN患儿存在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表现为血浆AOPP和MDA水平升高,且血浆SOD水平下降,氧化应激与IgAN患儿的进展及预后有关,早期联用ACEI治疗可以改善IgAN患儿血浆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ga 氧化应激 肾小球肾炎 ACE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