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ear Accelerator Based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n Glomus Jugulare Tumour: A Retrospective Review from a Tertiary Cancer Hospital in Kenya
1
作者 Vijayakumar Narayanan Asmeeta Patel James Mbogo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2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Objective: Tumours originating from jugular bulb, carotid bifurcation, Vagus nerve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Paragangliomas. They are slow growing, essentially benign tumours, but can be detrimental if untreated. There ... Objective: Tumours originating from jugular bulb, carotid bifurcation, Vagus nerve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Paragangliomas. They are slow growing, essentially benign tumours, but can be detrimental if untreated.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s Glomus jugulare tumou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Linear accelerator based fractionated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on unilateral inoperable Glomus jugulare paragangliomas. Method: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ll the 12 cases of inoperable, unilateral Glomus jugulare tumours t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2011-2016 at a tertiary cancer centre in Kenya. Minimum follow up duration was 3 years.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staging, immediate complication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were analysed from the case files. Results: The 1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noperable Glomus jugulare tumours reported in this period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to a tumour dose of 54 Gy in 30 fractions over a period of 6 weeks using IMRT technique in 6 MV Linear accelerator. 2/3<sup>rd </sup>of the patients were females in 5<sup>th</sup> and 6<sup>th</sup> decade of life. Onset of first symptom to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was found to be 1.7 years. Headache, earache, and tinnitus were the main complaints. No major side effect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rapy. Mean length of the tumour in its maximum dimension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was 4.5 cm. At the end of one-year post therapy, a mean reduction of 6.5 mm in the tumour length was observed, (Range: 0 - 15 mm). Tumour size remained static for a year and thereafter a slow growth pattern of 1mm per year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Fractionated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s an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inoperable Glomus jugulare paragangliomas. Clinical stability through tumour control was observed. Though newer radiation techniques like Cyberknife, Proton therapy offer better tumour control, conventional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disease containment in resource limited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mus jugulare PARAGANGLIOMAS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下载PDF
颈静脉鼓室球瘤诊治经验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剑锋 倪道凤 +3 位作者 高志强 徐春晓 李五一 陈兴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 总结颈静脉鼓室球瘤诊治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病理证实的 10例颈静脉鼓室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静脉球瘤 3例 ,鼓室球瘤 7例。功能性颈静脉球瘤 1例。家族性副节瘤 1例。主要症状为搏动性耳鸣和听力下降 ,其他症状... 目的 总结颈静脉鼓室球瘤诊治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病理证实的 10例颈静脉鼓室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静脉球瘤 3例 ,鼓室球瘤 7例。功能性颈静脉球瘤 1例。家族性副节瘤 1例。主要症状为搏动性耳鸣和听力下降 ,其他症状包括面瘫、眩晕、耳痛、吞咽困难、声嘶、咽部疼痛、阵发性高血压伴剧烈头痛、心悸。主要体征为鼓室内樱桃红肿物影和外耳道红色新生物 ,其他体征包括Brown征、上颈部包块、咽侧壁饱满隆起、Collet Sicard综合征、Horner征和三叉神经受损。影像学检查包括颞骨薄层CT检查 9例 ,颈动脉血管造影 4例 ,MRI检查 1例。耳鼻咽喉科 8例 ,首诊其他科室 2例。治疗 :术前栓塞 2例 ,单纯手术 6例 ,手术 +术后放射治疗 4例。10例中随访 9例 ,随访时间 2~ 19年 ,中位随访期 12年。 6例肿瘤全切的鼓室球瘤患者无复发 ,3例次全切 +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局部控制。 1例失访。结论 颈静脉鼓室球瘤容易误诊 ,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要注意功能性和家族性颈静脉鼓室球瘤。鼓室球瘤应首选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补充放射治疗。颈静脉球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鼓室球瘤 诊断 治疗 影像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
下载PDF
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面瘫、颈部包块 被引量:8
3
作者 申卫东 李竹梅 +2 位作者 戴朴 韩东一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简要病史】患者尹女士,36岁,以“左耳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4年,左侧面瘫、颈部肿物2年”主诉入院。患者因“左耳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面瘫”3次在当地医院按“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新生物”行活检和“中耳、乳突”... 【简要病史】患者尹女士,36岁,以“左耳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4年,左侧面瘫、颈部肿物2年”主诉入院。患者因“左耳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面瘫”3次在当地医院按“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新生物”行活检和“中耳、乳突”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炎症”或“胆脂瘤”。半年前因耳部肿物复发再次在当地医院行活检术,病理提示“颈静脉副神经节瘤”,为进一步诊治,我院以“左侧颈静脉孔区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体瘤 副神经节瘤 颈静脉孔区 搏动性耳鸣 化学感受器瘤 非嗜铬的副神经节瘤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鹤 李学军 +3 位作者 彭泽峰 刘庆 蒋星军 袁贤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98年4月~2011年5月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中神经鞘瘤25例,颈...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98年4月~2011年5月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38例颈静脉孔区肿瘤中神经鞘瘤25例,颈静脉球瘤8例,脑膜瘤5例,38例均行颅底CT、MRI平扫增强检查及显微手术治疗。主要首发症状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行走不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颈静脉球瘤呈典型的"盐椒征"、强化明显,颈静脉孔扩大、边缘极不规则;神经鞘瘤常呈不均匀强化、部分囊性变,颈静脉孔扩大、边缘规则;脑膜瘤"脑膜尾征"典型,颈静脉孔扩大不明显、边缘骨质增生硬化较不规则、偶可见钙化。结论颈静脉孔区不同类型肿瘤有其特有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相邻结构改变,有利于神经外科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颈静脉球瘤 神经鞘瘤 脑膜瘤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豫 李天晓 +6 位作者 叶放蕾 韩新巍 程敬亮 郭瑞平 董明敏 谢为民 陈元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介入检查证实的14例颈静脉球瘤的CT资料。结果:颈静脉球瘤分三型:颈静脉孔型的CT表现为颈静脉窝扩大,其中有软组织密度肿物,周围的骨质粗...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介入检查证实的14例颈静脉球瘤的CT资料。结果:颈静脉球瘤分三型:颈静脉孔型的CT表现为颈静脉窝扩大,其中有软组织密度肿物,周围的骨质粗糙不平,有不规则的破坏区,范围大者,相邻颅底骨质也有不同程度破坏;鼓室型的CT表现为中耳鼓室内有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部分可突入外耳道内;混合型的CT表现为肿瘤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中耳鼓室,又称颈静脉鼓室球瘤。增强扫描各型颈静脉球瘤的软组织肿块均呈明显强化。结论:高分辨率CT机扫描是颈静脉球瘤的有效影像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颈静脉球瘤 CT 诊断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显露程度的比较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勇利 蒋卫红 +5 位作者 章华 柒琳 吴平 肖健云 司勇锋 赵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比较各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切除不同范围的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成人头颈标本6具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具尸头。其中A组应用颈侧入路、B组分别采取鼓室底入路和改良鼓室底入路、C组... 目的比较各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切除不同范围的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成人头颈标本6具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具尸头。其中A组应用颈侧入路、B组分别采取鼓室底入路和改良鼓室底入路、C组分别选择A型颞下窝入路及改良A型颞下窝入路进行颈静脉孔区解剖,比较各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及其周围解剖区域的显露程度。结果颈侧入路对颈静脉孔的颅外部分及咽旁间隙显露良好;鼓室底入路在颈侧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显露乳突、乙状窦垂直臂、颈静脉球、颈静脉孔神经部;A型颞下窝入路又在鼓室底入路的基础上扩大显露外耳道深部、中耳腔及岩骨段颈内动脉垂直段;改良鼓室底入路和改良A型颞下窝入路很好地弥补了鼓室底入路和A型颞下窝入路对乙状窦水平臂和颈静脉孔血管部显露不足的缺陷。结论不同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各不相同。以此为依据,根据颈静脉孔区病变的范围选择手术入路对有效显露和切除病变,减少结构和功能破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解剖 颈静脉孔 颈静脉球体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MR在颈静脉球体瘤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铮 梁熙虹 鲜军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MR在颈静脉球体瘤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病灶数量、累及范... 目的探讨MR在颈静脉球体瘤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病灶数量、累及范围、形态、边缘、平扫信号特点、强化表现、椒盐征、DWI信号强度、ADC值进行分析,并根据Fisch分型方法对肿瘤进行分型。比较Fisch C型与D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9例患者表现为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经栓塞治疗后行肿瘤手术切除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无栓塞治疗和栓塞不成功者(Z=-2.236,P<0.05)。18例患者中,17例为单侧单发病灶,1例合并颈部其他部位副神经节瘤。Fisch C1型2例,C2型7例,C3型4例,D1型4例,D2型1例。18病变均呈分叶状,15例病变均有清晰边缘,15例病变呈等T1长T2信号,17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影,其中10例可见典型的"椒盐征"。增强后18例病灶均明显强化。5例病变DWI信号低于脑实质,ADC值为1.30±0.15(×10-3mm2/s)。"椒盐征"在Fisch C型与D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可准确评估病变累及范围,为临床分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体瘤 磁共振 椒盐征
下载PDF
术中监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杰 刘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715-719,共5页
术中监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 O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全面监测脑血流和脑代谢情况。经颈内静脉逆向穿刺置管监测Sjv O2操作简便,可反复采集血液标本,实时动态评价脑氧供需情况和神经功能。本文简要综述术中监测Sjv O2的临床意义及... 术中监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 O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全面监测脑血流和脑代谢情况。经颈内静脉逆向穿刺置管监测Sjv O2操作简便,可反复采集血液标本,实时动态评价脑氧供需情况和神经功能。本文简要综述术中监测Sjv O2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特别指出不能仅凭Sjv O2评价脑血流和脑代谢改变,应结合多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测定法 颈静脉球 综述
下载PDF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钱雯 宋济昌 包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结合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鼓室球瘤,12例颈静脉球瘤,3例迷走体瘤和3例颈动脉体瘤),21例行CT检查(其中1例行动态增强检查),15例行MRI... 目的结合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鼓室球瘤,12例颈静脉球瘤,3例迷走体瘤和3例颈动脉体瘤),21例行CT检查(其中1例行动态增强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鼓室球瘤较小,多发生于鼓岬区;颈静脉球瘤以颈静脉孔为中心,较大的肿瘤侵犯咽旁间隙、中耳、外耳道、乳突和(或)颅内;颈动脉体瘤位于上颈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伴上述动脉明显分离移位;迷走体瘤位于咽旁颈动脉鞘区,血管移位不一。以上四类肿瘤CT平扫呈中等密度,强化显著,部分肿瘤内见强化的血管和囊性改变;MRIT1WI中低信号,强化显著,T2WI中高信号,部分肿瘤内见囊变,多数肿瘤中可见血管流空“盐和胡椒征”(鼓室球瘤和较小的颈静脉球瘤中不见)。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边缘不规则,后者侵犯咽旁间隙部分边缘光滑,骨质呈虫咬状破坏;颈动脉体瘤和迷走体瘤边缘光滑,无骨质破坏。结论多数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具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和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可据此确诊;发生于不同部位的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副神经节瘤 影像学 鼓室球瘤 颈静脉球瘤 迷走体瘤 肿瘤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洪国斌 程佑 梁碧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结果18例颈静脉球瘤,其中位于颈静脉孔区10例,位于鼓室2例,另有6例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鼓室。肿瘤呈实质...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颈静脉球瘤的MRI及DSA表现。结果18例颈静脉球瘤,其中位于颈静脉孔区10例,位于鼓室2例,另有6例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鼓室。肿瘤呈实质性,境界多清楚,强化明显,T2WI和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质内点状、条状及曲线状血管流空影,即“盐和胡椒征”,该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SA显示颈静脉球瘤为富血供肿瘤,肿瘤染色明显,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结论颈静脉球瘤具有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较典型的MRI及DSA表现,MRI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及定性能力,DSA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血管的细节,对进一步行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副神经节瘤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倾 王益佳 +3 位作者 贾妍 陈辽 陈孝义 周青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697-700,共4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颈动脉体瘤和1例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结果颈动脉体瘤超声表现均为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实性团块状低回声,边界清晰... 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颈动脉体瘤和1例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结果颈动脉体瘤超声表现均为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实性团块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团块内可见高速低阻的丰富血流信号;其中9例肿瘤生长将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撑开,使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间距增宽,夹角增大。颈静脉球瘤超声表现为颈静脉孔区的条状低回声实性团块,向下延续至颈内静脉内,团块内可见高速低阻的丰富血流信号,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块与颈内静脉管壁的解剖关系。结论颈动脉体瘤的超声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征性,超声可作为本病首选的诊断技术;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虽难以确诊但可为本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部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瘤 颈静脉球瘤
下载PDF
颈静脉球体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宏申 黄德亮 +2 位作者 韩东一 武文明 杨伟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0-122,138,共4页
目的提高颈静脉球体瘤的诊断水平,研究其误诊因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术前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资料。结果47例中34例首诊时误诊(72.3%),误诊疾病分别为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肿物、神经... 目的提高颈静脉球体瘤的诊断水平,研究其误诊因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术前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资料。结果47例中34例首诊时误诊(72.3%),误诊疾病分别为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肿物、神经性耳鸣、Bell麻痹、慢性咽喉炎、神经性耳聋、眩晕、突聋、声带麻痹。术前,影像误诊8例(17.0%),分别为慢性中耳炎及血管瘤;病理检查10例,误诊8例(80.0%),分别为外耳道炎性肉芽组织、血管瘤、炎性息肉、鳞状上皮及角化物。结论颈静脉球体瘤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CT及MRI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颈静脉球体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体瘤 误诊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MRI在颈静脉球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卫平 周康荣 罗道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特点 ,评价MRI对颈静脉球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 ,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主要位于颈静脉孔区 ,1例同时见于颈静脉孔区和中耳... 目的 总结颈静脉球瘤的MRI特点 ,评价MRI对颈静脉球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 ,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主要位于颈静脉孔区 ,1例同时见于颈静脉孔区和中耳鼓室。T1WI均呈近肌肉之等信号 ,T2 WI均呈等到稍高信号。所有病灶内均可见流空表现 ,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结论 颈静脉球瘤的MRI表现有较强的特征性 ,为该肿瘤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刚 黄祥龙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在颈静脉球瘤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径路选择中的作用与价值。材料和方法:5例经手术证实的颈静脉瘤患者,术前均行CT增强前后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后成像。分析CT和MRI的不同表现,比较其优...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在颈静脉球瘤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径路选择中的作用与价值。材料和方法:5例经手术证实的颈静脉瘤患者,术前均行CT增强前后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后成像。分析CT和MRI的不同表现,比较其优缺点,并介绍分型与手术径路的关系。结果:按Glasscock-Jackson's分类法,其中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1例。CT能清晰地显示颅底骨质结构的破坏程度及范围,颈静脉孔的扩大以及边缘不规则的侵蚀性破坏是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MRI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的关系以及有无颅内侵犯、侵犯的程度。肿瘤内迂曲的流空血管及"椒一盐"征是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MRI表现,结论:CT和MRI结合,能更全面地提供临床诊断及治疗所需的信息,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CT 诊断 NMR 成像 颈静脉球瘤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晖萍 叶胜难 易自翔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 颈静脉球瘤特别是嗜铬性颈静脉球瘤的手术 ,往往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了解其生物学行为 ,作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甚为重要。方法 对 5例颈静脉球瘤 (包括 1例嗜铬性颈静脉球瘤 )的诊治进行回顾性研讨 ,术前作实验室... 目的 颈静脉球瘤特别是嗜铬性颈静脉球瘤的手术 ,往往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了解其生物学行为 ,作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甚为重要。方法 对 5例颈静脉球瘤 (包括 1例嗜铬性颈静脉球瘤 )的诊治进行回顾性研讨 ,术前作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选择性地作CT、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131I 间位碘代苄胍 (131I meta iodobenzylguanidine,131I MIBG)闪烁照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 ,DSA)等 ,并用药物治疗或加介入疗法 ,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5例患者经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 ,均获得手术成功。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可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 ,保证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诊断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10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哲 王国鹏 +4 位作者 田俊 谢静 张奥博 刘良发 龚树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分析探讨颈静脉球瘤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疗效,提高该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随访效果。结果所有... 目的分析探讨颈静脉球瘤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疗效,提高该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随访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男2例,女8例。表现为单侧搏动性耳鸣6例,听力下降8例,耳痛及眩晕3例,耳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4例,因体检发现耳道肿物就诊1例。6例因肿物突入外耳道,鼓膜不能窥及,4例可透过鼓膜看见鼓室内红色搏动,鼓膜稍向外膨隆。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4例,混合性聋5例,感音神经性聋1例。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及MRI检查,鼓室球瘤可见鼓室、外耳道内充填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颈静脉球体瘤可见颈静脉孔区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呈“蚕蚀样”骨质破坏,肿物突向鼓室及外耳道,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3例颈静脉球体瘤行DSA检查可见颈静脉孔区浓密肿瘤染色,2例由咽升动脉供血,1例由咽升动脉和枕动脉供血。6例鼓室球瘤患者均行耳道乳突径路鼓室球瘤切除术,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颞下窝A型径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1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0个月至5.5年,均无复发,未出现影响生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静脉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单侧搏动性耳鸣和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最为多见,结合仔细的专科查体和完善的影响学检查不难诊断。鼓室球瘤患者通过中耳显微手术能达到良好疗效,颈静脉球体瘤患者因解剖位置特殊,对术者及围手术期的规范化处理要求较高,并且要求诊疗团队具有侧颅底外科手术的知识及经验,否则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鼓室球瘤 颈静脉球体瘤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颈静脉球体瘤(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兆民 樊忠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手术效果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复习1985~1995年10例颈静脉球体瘤手术病历,其中6例肿瘤直径>5cm。结果:肿瘤均能满意地予以完整的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h,平均失血量800ml,随访1~5...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手术效果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复习1985~1995年10例颈静脉球体瘤手术病历,其中6例肿瘤直径>5cm。结果:肿瘤均能满意地予以完整的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h,平均失血量800ml,随访1~5年无复发,其中7例术后3年复查均正常。结论:现代影像学及显微手术的进步,使得完整切除大型颈静脉球体瘤成为可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认真的术前检查及准备,术中细致的止血措施及精心的术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治疗 术后护理 颈静脉球体瘤
下载PDF
颈静脉鼓室球瘤的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天铎 陈瑛 +2 位作者 李学忠 丁寿玲 荣宝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颈静脉鼓室球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2~ 1998年 11例手术治疗的颈静脉鼓室球瘤 (鼓室球瘤Ⅱ型 1例、Ⅲ型 1例及Ⅳ型 3例 ;颈静脉球瘤Ⅰ型 1例、Ⅲ型 5例 )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均予以完全切除 ,术后均一... 目的 探讨颈静脉鼓室球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2~ 1998年 11例手术治疗的颈静脉鼓室球瘤 (鼓室球瘤Ⅱ型 1例、Ⅲ型 1例及Ⅳ型 3例 ;颈静脉球瘤Ⅰ型 1例、Ⅲ型 5例 )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均予以完全切除 ,术后均一期愈合。 1例术后喉返神经麻痹。术后随诊 1~ 8年 ,平均 3年 9个月 ,无复发者。结论 鼓室球瘤宜采用耳后切口入路 ;颈静脉球瘤Ⅰ型采用耳后切口向下延长至颈部 ,III型采用耳后大C形切口行颞骨、颞下窝及颈部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中耳 耳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秋 华清泉 江洋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12月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32例患者均行颞骨薄层CT和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2例怀疑颈静脉球瘤患者于术前24dx时内行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12月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32例患者均行颞骨薄层CT和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2例怀疑颈静脉球瘤患者于术前24dx时内行血管造影和肿瘤供血血管栓塞。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有31例行肿瘤全切手术,1例怀疑颈静脉球瘤患者因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导致患者反复发热未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颈静脉球瘤21例,神经鞘瘤10例。结果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为侵蚀性骨质破坏及“盐和胡椒”征:神经鞘瘤表现为压迫性骨质改变、多发囊变并中度强化。结论CT与MRI的合理结合应用,有助于病变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利于下一步手术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
下载PDF
术前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颈静脉球瘤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良学 罗林丽 +5 位作者 惠旭辉 游潮 刘翼 张跃康 张恒 鞠延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13-315,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介入栓塞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探讨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球瘤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静脉球瘤患者资料,均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2-3天后行... 目的:评价术前介入栓塞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探讨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球瘤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静脉球瘤患者资料,均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2-3天后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或减轻;栓塞后行开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少、显露好,全切除肿瘤9例。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栓塞治疗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有重要作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静脉球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栓塞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